第292節
可她看重孩子是真,陳芙幫她修補裙子也是真,中秋宮宴時,陳夫人曾經提起過…… 太后嘆口氣,又問:“那處是陳姑娘修補的?” 冬雪伸手指了指裙擺處的水草紋,“這兒原先是破了的,陳姑娘手巧,繡了這幾道紋路,倒是根本看不出來了?!?/br> 那幾處,正是適才茶水洇濕的地方。 太后心里有了數,側頭看向宮女,“把針線局的掌事太監叫來?!?/br> 過了足足半刻鐘,一個腸滿腦肥的胖太監慌慌張張地走進來,因是趕得及,有汗水順著他肥碩的臉頰滑下來。 他也顧不得擦,迎頭朝著太后就跪了下去,“奴才見過太后?!?/br> 太后淡淡地“嗯”一聲,示意宮女把裙子拿過來,“這絲線是哪里產的?” 玉生煙的料子上,繡著蓮花、游魚以及數條隨著水波蕩漾的水草。 單看料子與繡工,便知道這裙子并非常人所有。 胖太監不敢碰觸,就著宮女的手,細細盯了眼絲線,又讓移到有陽光處看了看,才答道:“回稟太后,是今秋江南才貢上的絲線,叫做天青絲……” 太后完全明白了,頹然揮了揮手,“你下去吧?!?/br> 秋天才進貢的絲線,如何到了陳六姑娘手里,這還用問嗎? 敢情杜夫人什么都明白,特地找她來撐腰的。 這腰是撐還是不撐? ** 慈寧宮的這番鬧騰沒費多大工夫就傳到了皇后的耳朵里。 皇后正翻著禮部呈上來的秀女名冊,聽聞此事只是稍頓了下就拋在了腦后。 這件事,即便太后知道了幕后之人是她又如何? 杜夫人不過是一介平民,既無家世又無背景,而她身為皇后,堂兄掌管著五軍營為皇上登基立了大功,父親文定伯在士子間名聲頗佳,為皇上籠絡了不少文人。 皇上登基未滿一年,根基不穩,太后怎可能因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女子而開罪于她? 就算杜仲手握重兵是不世出的將才,就算他與夫人鶼鰈情深,她相信,只要杜夫人一死,不出三年,杜仲定會另娶新人。 阿芙品貌都在杜夫人之上,配杜仲綽綽有余。 至于孩子,子嗣固然重要,可哪個女人不會生孩子? 娶了阿芙,還不照樣生兒育女繁衍后代? 而且,能得文定伯府的支持,杜仲只有感激涕零的份兒。 故而,皇后完全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反而覺得遺憾,為什么杜夫人沒有一死了之,倘若她死了,一切都好辦了吧。 到時候,在外有杜仲,在內有堂兄,而朝堂之上父親的擁躉者不少,這大好河山豈不盡數掌握在陳家人手里? 只可惜啊,杜夫人沒死,她為什么不死? 147|懲罰 這邊皇后在盤算著下次務必要了易楚的命,那邊吳峰也得知了慈寧宮發生的事。 吳峰在錦衣衛待了七八年,經常出沒在宮廷里,自然也有私下相熟的太監。 只是,他知道得遠沒有皇后那般詳細,只聽說易楚動了胎氣,請了常太醫前去診脈,至今不曾出宮。 至于具體發生了什么事,孩子能不能保住,太監沒有親見,也不敢亂說。 吳峰倒抽一口涼氣,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 杜仲對易楚的情意,皇后娘娘看不出,他卻知道得清清楚楚。 有些人表面看起來無情,其實是他的情都用在了一人身上,所以沒有多余的情意顧及他人。 杜仲便是如此,所以許多人都知道他的不在乎,對金銀財寶不在乎,對功勛業績不在乎,對女人更是不在乎。 豈不知,他在乎的唯有易楚一人而已。 易楚若出了事,杜仲會怎樣做。 吳峰想不出來,卻明白地知道,杜仲絕不會善罷甘休。 吳峰不敢耽擱,一面讓太監繼續往慈寧宮打聽,一面找了個可信的兵士,偷偷知會了俞樺。 俞樺聞言心涼了半截,恨不得直沖進慈寧宮問個清楚明白??啥嗄觐嵟鎰邮幍纳钭屗芸炖潇o下來,略略思索片刻,到附近鋪子里借來紙筆匆匆寫了張短箋讓護院送給林槐。 林槐做了兩件事,一是將短箋用繡眼鳥發向了宣府,另外讓人到曉望街接易郎中。 此時,暖閣里的易楚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七上八下。 她算計了太后,依太后的精明,稍捉摸就會想出來。沒有人愿意被人算計,何況是萬人之上的太后。 可易楚又不得不這么做。 這次是因為她鼻子靈,僥幸逃過一劫,倘若下次皇后不是在衣衫上下毒而是直接在飲食里下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