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邢氏本低著頭,聽了這話不由得一愣,小心翼翼道,“二叔的意思,只要能有辦法遞個折子,我們就能平安無事了?若是這樣,眼下卻也不是不可能……” 霍老祖宗正好聽見,忙不迭道:“老大媳婦說著話是什么意思?”她這樣一問,在座的大老爺、二老爺、三老爺和五老爺,還有二奶奶、三奶奶都齊齊把目光放在了她身上。便是霍定姚也按捺不住心頭一跳,連帶地起了幾分希冀。 邢氏道:“之前邢府在信中,曾提及到媳婦的大哥過不日要回京述職。媳婦兒想,鎮國將軍的軍情屬于一等機密,往往是有皇帝親自召見,也沒得旁人干擾。這次我家老爺還有二叔被釋放出大理寺,皇帝也沒有多加問責,想必還是愛重我們侯府的。不如趁此機會,由您寫一封謝恩折子,讓我大哥找機會呈到御前,總有一二分機會被皇帝瞧見,指不定圣心大悅,既往不咎呢?!” 霍定姚覺得自個兒呼吸就緊了起來。先前自個兒父親被抓,后來又被禁閉在侯府,二伯父、五伯父于此事上更沒資格,各家親戚根本避而不見。如今若有辦法給皇帝遞折子,他們侯府還怕蒙受什么不白之冤呢?她越想越激動,突然發現一旁的三奶奶也欣喜萬分,立刻心生警惕!這大好的機會,可不能再葬送到了王氏手里了!若她再出什么幺蛾子,她也管不了那么多,定會將所有事情一股腦坦白出來! 邢氏的話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舸鬆斶B連說了好幾個好,激動之余竟然失了言語。 霍五爺喜道:“那定北總督以往與我們意見不合,指不定會在折子里胡說些什么惹上猜忌。如今我們反其道而行之,事先提上一兩句,倒是顯得我們光明磊落?!?/br> 靠得最近的林氏忙不迭道:“就是,就是!就在折子里將事情原原本本全部寫清楚!說我們侯府其實根本就不知道沈皇后的作為,也是平白無故蒙受了天大的冤枉!” 王氏在另一側,原本也十分激動。她想的卻是在折子里向皇帝表達一番侯府的忠心,還有將大姑娘的事情說成是小女兒情懷,由此將皇后的行為掩蓋過去,再為太子求求情。聽了林氏的話急了,立刻反對道: “那怎么成?!沈皇后便是連皇帝都沒有問責,我們若是這樣行事,那不是害苦了皇后?我們怎么能做如此不仁不義的事情!” 林氏這次硬氣了起來,沒好氣道:“到這個時候,三奶奶竟然還能惦記著皇后,只怕也還惦記著太子罷?!大嫂你盡管寫,寫得越清楚越仔細越好,讓皇帝瞧瞧他身邊都是一些怎么心腸狠毒的人!若真有五雷轟頂,沖我一個人來好了!我倒不信了,老天爺會看得過去!” 霍二爺也十分贊同:“三奶奶便不要管這折子的事情了。具體寫什么,還是由老夫人和大哥來定奪?!?/br> 王氏臉色十分難看:“即便我不惦記皇后,我們侯府這樣寫了,難道就不是徹底得罪了沈家?要知道,沈家和寧國公府、平南將軍府可也是姻親!” 她雖說的是實話,但是早沒有人肯理會她。 “夠了!”霍老祖宗聽得頭疼,她起身,沒有讓香凝和鴛鴦扶著。點了霍大爺,霍五爺和邢氏進內屋。王氏也想跟進去,霍老祖宗神情十分冷淡,“方才你念信也累著了,修山,你帶著你的媳婦兒回屋子好生休息吧,不要讓下人前前后后驚擾了她!” 王氏一愣,不服氣地反駁:“可是母親您眼神不好,以往的書信都是兒媳婦來代寫。字跡幾乎也沒人能看得出來,換了旁人來寫,想必是不妥的吧?!” 霍母回頭,眼神中透露出嚴厲:“那是以往老五常年在外!只怕你不曉得,整個侯府,修開的字是我一手一腳不假他人之手教出來的!若說這侯府上下誰的字跡最朝本老祖宗,可不是老三媳婦你!”說罷,便不再理會。 剩下的人都各自散了。王氏還不死心,也被霍三爺拉走。 霍定姚大大松了口氣,看來王氏的作為早在府里失了人心。特別是自個兒祖母那里,估計很多事情即使不清楚,也不會輕易再相信王氏。她放下心來,左右瞧了瞧。反正也沒人盯著自個兒,便偷偷摸摸溜進了東次間的耳房,這里沒有丫鬟伺候,隔著一道珠簾,正好能聽見主屋里的動靜,側過身子,還能瞧見里面的境況呢! 她也不擔心被邢氏發現了受到責罰,畢竟和打手心板子比起來,她更著急想聽一聽,祖母和父親母親還有五伯父會如何商量行事呢。 ☆、第52章 jian細 屋里里傳來了霍大爺的聲音,他提議與林氏一樣,主張將事情的原委寫得清清楚楚,借此機會向皇帝認錯,侯府也保證將人找到,東西交給皇帝處理。 邢氏有點猶豫,大約還顧忌這王氏那番話。 老夫人也流露出了這樣的意思。 幾番商量下卻沒有結果。 其實霍定姚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哪種說法好。是一股腦如實稟告了皇帝,還是給自己留三分余地?若全然告知了,皇帝不信任侯府,那他們等于不打自招,到時候可真是沒有一丁點的退路了!若掩去了傳國玉璽這一茬,皇帝即便不待見侯府,只要一日沒找到霍元姬便沒有治罪侯府的證據,頂多承擔教養失責的罪名??扇羰潞蟊蝗俗プ〗野l,他們侯府同樣是欺君罔上,同流合污的大罪! 霍五爺終于開口說話了:“母親,大哥,其實您們應該仔細想想,若您們是皇帝,現在最想看見的是什么?” 眾人都拿古怪的眼神去瞅他。這話簡直大逆不道駭人聽聞了,也只有霍五爺霍修開敢這樣口出妄言了。 霍元姬卻眼神一亮,對呀,她只想著侯府會怎樣,卻從來沒想過作為一個上位者,在自己兒子叛變的時候,最想看見什么,聽得什么。 霍大爺臉上的神色十分遲疑,“你的意思是……皇帝想看見什么,我們侯府便呈什么樣的折子,這,這不是有欺君諂媚的嫌棄嗎?!”他還真沒干過這樣的事,老侯爺在世時,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霍五爺點頭,繼續道,“大哥你想想,即便皇帝還不知道玉璽之事??墒ド献鴵砬俺蟮?,這皇城里的一舉一動,豈是能夠隱瞞得住他眼皮兒的?!玉璽固然是鐵證如山,可縱火意圖燒死皇帝,還有已經搜羅出來的御制用品,已經是能夠扳倒太子的有力罪名?!?/br> 他頓了一下,淡淡道,“若皇帝真想廢了太子,隨便一條便可以拿下了他!但是皇帝卻隱而不發,只下令將太子圈禁,這說明,皇帝對太子還沒有下最后的殺心,至少現在還沒有。同樣也說明,皇帝對二皇子也不是全然信任,心底定是存了疑慮!若我們貿貿然將玉璽的事情抖露出去,豈不是逼著皇帝殺了太子?即便我們侯府一時脫離了危難??勺詈筇記]了,皇帝記恨起來,還不是會拿我們侯府問罪?!我們要向皇帝表明的,是我們侯府絕無意參與皇儲斗爭。至于太子會怎樣,與我們侯府沒有一點關系!” 這話分析得十分有理?;衾献孀谝彩仲澩?,再問了霍大爺的意思,也認同這個理兒。于是便由霍老祖宗口述,霍五爺執筆,寫了一封感念皇恩浩蕩的折子。 折子內容經過簡化提煉后十分精煉,大意就是先為心憂救駕卻大意闖宮先懺悔自責一番,然后感恩皇帝不計前嫌釋放其歸家,隨即回憶自從開國以來,先先皇帝和先皇帝對侯府的器重提攜,侯府是一路感恩戴德。又點了一句老夫人與先皇后是表姑侄,甚為想念,最后才輕描淡寫提了一句侯府的姑娘后宮失儀,已被送到莊子上責罰思過到二十歲云云。 折子寫好后,老夫人將它放進了匣子,本想讓香凝拿下去收起來?;舳ㄒs留了個心眼,故意裝作尋找邢氏的模樣,一路小跑躥進了內屋。 邢氏嚇了一跳:“你這孩子怎么跑過來了?人大們都在商議事情,你祖母不是說了,讓你早早回屋里呆著嗎?” 霍定姚故意不理會她,眼神一轉,指著那漂亮的匣子道:“咦,這是什么好玩的東西?我曾經在三伯娘房間里見這好些個,是不是祖母賞給三伯娘的?姚兒也想要一個呢!” 霍大爺也沉下了臉,訓斥道:“胡鬧!給皇帝呈遞的奏折豈是你的玩物!這等妄言,當真該好好罰你一番!” 霍五爺卻緊皺了眉頭,轉向霍母道:“十丫頭無心之言,大哥何必與一個小孩子計較?!倒是三奶奶那里的筆墨紙硯俱全,特別是這折子的紙樣,三房里也是只多不少。如今咱們侯府也不太平,好些兵勇不懂規矩隨意出入,丫鬟婆子也不上心。若這折子丟了或不小心被人瞧了去,怕又惹出更多是非?!?/br> 他這話一出,屋子里的人都安靜了下來。這話里話外的意思,分明就在暗示侯府里有人說不定會偷換了折子去。眼下侯府的光景不比從前,這事情會不會發生,倒真的沒有人能敢擔保萬無一失。 霍老祖宗身子不好,來來往往伺候的人多又眼雜,方才在前廳,丫鬟婆子也都聽得了這折子由老夫人把關,任憑是誰也能想到主屋是目標?;粑鍫敻羧钗逡獬?,白天大半時間不在院子內,佟氏離開后,瀟然軒更沒有了主子在內。大老爺和邢氏的錦華軒也是一個顯眼的地方,邢氏還要主持年關的事物,精力不濟,大老爺本就在俗事上不盡心。這樣一看,竟都不是個好的選擇。 霍老祖宗遲疑地看了霍定姚一眼,道:“你不會想讓姚丫頭照看這匣子吧?” 霍五爺微微一笑,蹲下|身來摸摸霍定姚的頭:“十丫頭。五伯父要你藏起來一件寶貝,不管是誰來找也找不到,問你你也不會回答。你會不會讓五伯父失望?” 霍定姚鼓鼓腮幫子:“自然不會!不僅如此,我還會小心地藏在披風里,誰也看不見!”她得意地撩了撩自個兒的曲頸大氅。 “那姚丫頭告訴五伯父,平日里會將寶貝都藏在什么地方?”霍五爺繼續逗她?;舸鬆敽托鲜蠀s一臉緊張,仔細盯住自家女兒。 霍定姚心底偷笑,是在考驗她嗎? 她沖霍五爺扮了一個鬼臉,眨眨眼一把摟住了匣子:“五伯父這是什么話?姚兒既然答應了替您好生看管,就不告訴侯府里任何一個人!便是五伯父您現在親自詢問,姚兒也是不會開口的。除非祖母,父親,母親還有五伯父再像今日一般聚在一起要求姚兒拿出來,姚兒才會偷偷告訴你們!其他人,便是天皇老子來了,也不給瞧!” 邢舅爺來得極快,差不多第三天天未亮便到了侯府。這次便是門口把守的兵勇也不敢為難,將人放了進來。邢舅爺也沒驚動任何人,幾乎是悄無聲息到了瑞玉軒。 霍老祖宗秘密打發了鴛鴦去請了霍大爺、邢氏、霍定姚還有霍五爺過來。邢舅爺代表邢老爺子正式拜見了霍老祖宗,仔細說了好一番話,對于代侯府遞送折子一事沒有半點為難之色,又好生寬慰了霍老祖宗一番,還說鎮國將軍府定會向皇帝求情,從輕發落。 老夫人大感欣慰,霍定姚將藏好的匣子取出來,眾人瞧了無誤,才交給邢舅爺妥帖收了起來。 時間緊迫,他又與霍大爺和邢氏說了一會兒體己話,便起身告辭,偷偷消失在了夜色中。 邢氏一路目送自家親大哥出門,忍不住擦了擦淚花?;舳ㄒυ谝慌暂p輕捏住了她的手。侯府能不能轉危為安,端是看這一次了! 她們沒料到的是,邢舅爺離開不過半柱香功夫,一個十分不起眼的側門口的走廊下又匆匆閃出一個小丫鬟,行跡十分古怪,一路回頭不停東張西望,似乎很怕被人發現。 把門的兵勇呵斥著將人攔了下來,這丫鬟似乎嚇了一跳,怯生生地噻了一個沉甸甸的香籃過去,懇求道:“官老爺行行好,方才邢將軍落下了披風,我們奶奶交代定要送過去,否則將軍再回到侯府來尋,便定要揭了奴婢的皮!” 兵勇掂量了一下手里的東西,拿刀挑開了丫鬟手里的籃子,見里面果然是一件深色的男士大氅。又琢磨著這邢小將軍也不是個善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不耐煩的揮揮手放了行。 這丫頭埋頭出了侯府,卻根本不是朝著皇宮的方向去,而是轉向了西南方向。這西南邊兒都是一片平民區與市集。她舉著一把竹傘,盡量將臉藏了起來,不多時便溜進了一戶略顯得破敗的香粉鋪子。 她的出現沒有驚動任何人,掌柜的甚至沒有抬起頭來瞧她一眼,這丫頭也沒有同任何人說話,只徑自朝偏門的后院閃了出去。不多時,中院便出現了一個毫不起眼的中年儒生,這丫頭便將一封信遞了出去,壓低了聲音急促道:“鎮江邢家的小將軍已啟程進宮,這信關系十分緊要,郡主吩咐立刻送給顧嬤嬤!” 如今的宮中沒有了數日前的sao亂,卻彌漫著一股詭異的寧靜。太子被囚禁,沈皇后多次求見皇帝無果,漸漸失了帝心,幾乎等同于被打入冷宮。朱皇貴妃與二皇子可以說是春風得意,便是一向不惹人眼的榮嬪處,也多了好些人去走動。 這人來人往多了,閑言碎語也便多了起來。先是尚食局送給麗妃的花開富貴玫瑰酥只送了七只拼碟兒的,送給榮嬪的卻是九只拼碟;再來便是尚衣局先浣洗了許美人的繡金藍緞領褙子,卻將明明是先送去的李婕妤的寶絲輕紗裳擱置在一旁不作理會。李婕妤的小宮女眼尖,竟然瞧見那群賊婆子偷懶,用冰冷的井水浸泡一番了事。不僅如此,還受了刁蠻的婆子好一頓嘲笑。 小宮女哪里受過這種氣,回頭便添鹽加醋向李婕妤哭訴了一番,說什么尚食局尚衣局的人都在私下里譏笑,這麗妃和李婕妤以往背靠沈皇后,大樹底下好乘涼,自然要什么有什么。如今卻真是各種不長眼,沈皇后自顧不暇,這榮嬪和許美人是人家朱皇貴妃的人,她們自然得提前多多巴結云云。 李婕妤惱怒異常,立刻去了皇后處,卻是吃了一個閉門羹,不得不訕訕而歸。倒是狠狠懲罰了一番自己宮中服侍的下人。這更讓其他妃嬪才人足足看了一番笑話,而沈皇后避而不見的消沉行徑,更坐實了各種不利的說法。 再加上二皇子頻繁進出皇極殿。流言蜚語越傳越厲,傳到最后竟然變成了太子皇帝因著太子失德之故,早生了廢后之心。 ☆、第53章 對話 鳳藻宮內寂靜無聲,幾個得臉的大宮女也收起了輕狂的心意,伺候得越發小心翼翼。 明珠守在寢室外,神色間有些驚惶,方才秀珠不小心說錯一句話,便吃了一頓板子,眼瞧著是被打壞了。她正大氣不敢出之時,突然聽見殿外似有來人。待瞧清楚了,立刻嚇得警醒萬分:“給六殿下請安?!?/br> 六皇子頗為不耐地揮退了周圍一干宮人,才放輕了腳步。沈皇后聽得響動,勉強睜開眼。她神色十分憔悴,眉宇哀愁,待瞧見了來人,還是對著六皇子勉強一笑:“都說了不必每日前來,你父皇知道了,必定不喜?!?/br> 說罷,卻自己先嘆了一口氣。 六皇子扶著她坐靠了起來,又貼心地在腰間處放置了一個軟枕,然后端起放在矮幾上的湯碗,仔細吹了吹遞送到沈皇后嘴邊:“母后,您該吃點東西了?!?/br> 沈皇后轉過頭去,有氣無力的道:“罷了吧,本宮沒什么胃口,再說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又有什么分別?”她想了想,抓住了六皇子的手,略微多了幾分急促道,“你父皇那里……可有什么消息? 六皇子垂下了雙眼:“父皇尚未松口,太子殿下仍舊在宗人府內。不過聽說衣食并不短缺,身邊伺候的奴仆也十分得力?!?/br> 沈皇后十分失望,松開了手??戳怂谎?,閉了閉眼:“我知道你心里是怨恨著我這個做母后的。從小到大,凡事首先考慮的,便是你的太子哥哥?!彼匦卤犻_眼,看向了六皇子,“這次宮中走水,原本你第一個聽聞消息,也是你第一個到了你父皇當夜歇息的宮殿。若那個時候你是第一個沖進漪瀾殿的皇子,皇帝他……自然會十分愛重你……” 六皇子打斷了沈皇后的話,恭敬道:“母后您多慮了。太子殿下是您的皇兒,也是我的皇兄。雖然我年幼無知,但是也知道,我的母妃遇害時,若沒有您的庇護,只怕我也一并死無葬生之地。更別說皇兄對我愛護有加,小時候便保護我不受其他皇子的欺凌,如今皇兄有難,我如何不懂得知恩圖報之理?” “你能這樣想就好了。你要清楚,你與太子是綁在一條船上的,在這宮里面,也只有太子是真心實意對你好。母后自然會盡全力為你們兄弟倆打點好一切,便是折壽,也在所不惜?!?/br> 六皇子皺眉:“母親不要再提這種話。您乃一國之母,父皇萬歲,您享千歲。還有長長久久的福氣!便是太子殿下,等過了眼下這個難關,早晚會登上大寶。到時候母后您便是以太后之尊頤養天年了?!?/br> 沈皇后略微安了心,六皇子五歲失恃,是她一手帶在身邊養大,性情如何她這個做母后的自然清楚,實則情分比太子更加深厚。 想到這里,她就著六皇子的手順勢將藥汁喝了下去,又愛憐地拍拍六皇子的手。繼而才嘆道,“可是這次畢竟與以往不同。以往頂多不過是你們頑劣不好學,或與其他幾個皇子爭強好勝——這些都是無傷大雅之事。而這次,弄不好是欺君之罪,是會貶為庶人的!若是皇帝心再狠一點,只怕……” 沈皇后越想越害怕,她身邊已經沒了幾個親信,若沒有了太子,六子又受了牽連,她真是孤掌難鳴了。 六皇子聞言,冷笑道:“這樣的事情,在母后不知悉的時候,兒臣早就經歷過好幾次了。您還記不記得一年前工部侍郎的案子,我才上任沒多久,便遇見了渭河大患,父皇撥下了八十萬兩白銀賑災,到了太原府卻變成了三十萬兩,導致渭河下游決堤,淹死了十幾萬老百姓。父皇震怒,下旨大理寺徹查,最后工部侍郎竟然污蔑兒臣乃幕后黑手。若不是我府里的長隨早就發現內jian,捉到了父皇面前還了兒子清白,只怕我早就于太子殿下一步不能侍奉在母后身邊了!” 沈皇后大為震驚:“竟然有這樣的事情!你當時為何不與母后說明?” 六皇子不以為意:“那個時候父皇剛同意選秀,好幾個大家族的嫡女方進宮便是妃位和嬪位,您忙著整頓后宮的規矩,兒子便想著不拿這件事情來惹您心煩了?!?/br> 沈皇后沉默了一下,看向他的目光變得十分復雜:“你也長大了,有些事情確實可以自己拿主意了。母后也是老了,只怕也不中用了?!闭Z罷,竟然捶了捶胸口胸口,眼中也隱約泛起了淚花。 六皇子一頓,似乎像沒聽明白一般。他撇撇嘴,面上雖然抹不開,聲音卻還是柔弱了下去,只嘴硬道:“事權從急,當時我人在外地,若是八百里加急通知了母后和太子殿下詳情,又等著你們回信,兒子只怕早就被賊子得了手!事后太子殿下也知道這件事情的始末,著實褒獎了我一番機智,太子與我又商議了一下,既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便不再讓母后憂心。若是有心隱瞞,如今又何必舊事重提?!?/br> 他不等沈皇后有所反應,神情更加倔強道:“如今太子殿下的情況也一樣,不瞞母后,方才兒臣才得知,午后父皇會召見鎮國中郎將邢威遠。而他昨天晚上便到過了永定侯府,要替永定侯府遞上一本請罪的折子?!彼冻鲆粋€十分古怪的神色,“母后您還記不記得,太子殿下那枚玉璽,便是由永定侯府的小姐帶出了皇城?” 沈皇后愕然,不可置信瞪大了眼,全身都因恐懼而不可抑制的顫抖了起來:“你的意思是……這永定侯府在上的折子里面向皇帝告了密?!” 六皇子起身,將雙手反剪在背后,慢慢來回踱了幾步。他搖搖頭到道:“這永定侯府的折子里并沒有提這一件事情,只是向父皇提了提這次闖宮之罪,又委婉闡述了一番以往同高祖皇帝的開國之功,最后只點了一句自家姑娘在宮中失儀被送走。至于這玉璽,竟然是只字未提?!彼洃浟O好,便一字不漏將折子上的字背誦了出來。 沈皇后聽到這里,心臟幾乎才重新歸位:“想來霍家大姑娘帶走了玉璽的事情,這永定侯府尚不知情罷?!?/br> 六皇子卻從懷中掏出了一封簡易的書信遞給了沈皇后:“只怕事與愿違,郡主派人把信送到了沈家,沈家送到了我的府上。這里面說了,永定侯府已經全部知道,所以才讓我們早作防范!”他又將手伸進了懷里,這次卻拿出了一封精致的黃色封面的折疊小冊,“母后,您瞧瞧這是何物?” 沈皇后狐疑地接了過來,打開才看了幾行,臉一下子白了。她本就虛著身子,這時只覺得眼前一陣陣發黑,好半晌才回神。想起方才六皇子念出的折子內容,不由得大怒道: “你……你真是糊涂啊,糊涂!若是郡主通風報信,你偷偷確認了這封折子并無大礙,便讓他呈遞到你父皇面前又有何妨??!如今……你倒好,竟然把折子私藏了出來。難道邢威遠會迷糊到折子丟了,是因為他沒有呈上去嗎?若是皇帝追查起來,你不僅自身難保,還會牽連到太子!” 沈皇后越說越激動,她心下一寒。深宮之中,哪里來什么母子和兄弟情分,難道說,這個兒子早就在她不知不覺間,早就練就了一副兇狠毒辣的手段,更在這危急關頭,偷偷將這刀口對準了她和太子。 六皇子盯著皇后,突然笑了: “母后無需擔憂,此事兒臣已處理妥當。御書房的一個小太監受過我很大的恩惠,我將這封折子替換出來之時,又重新換上了一份。而新的那封折子的內容,雖然對不住了永定侯府,但卻能保太子殿下萬無一失!” 新折子的內容很簡單,還是感謝了皇恩浩蕩,自責了侯府在大火當晚的失職。但是卻詳細闡述了極為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永定侯府的過錯,才害得太子殿下不能及時前往營救皇帝,更玷污了太子的名譽。只懇請皇帝看在高祖的敕封和侯府曾老侯爺的赫赫功績上,對太子從輕發落。 至于折子中是如何寫的過錯,六皇子輕描淡提說了一句,自然是霍府的女人妄圖攀上高枝,害苦了太子。 沈皇后心中不滿,卻也不敢逼得太緊。只是原本桂康王府因為玉璽的事情已經受了牽連,如今永定侯府再背了黑鍋,若是下手狠了,日后若真想抖露出來……她掙扎著立起身來,雙眼緊緊盯著六皇子: “莫說你太子哥哥素有溫厚敦良的賢明名聲,你自小也是飽讀圣賢之書,當世鴻儒司馬先貴為太子太傅,母后也讓你一并師從學習。當年司徒大人曾稟告過本宮,說六皇子性子乖戾,脾氣詭譎,應多習修身養性之道。為此你父皇還大發雷霆,斥責太傅徒生是非。這么多年來,母后也是一點一滴瞧著你長大的,你雖然不如你哥哥謙遜,卻一直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好孩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