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
假使真實情況是后一種,那他便無法再淡定下去了。 安正則轉首去看了眼段蘊,小皇帝之前翻起書本分明只是刻意擺架子給自己難堪,可此時觀她那小模樣倒十分像是認真了起來。 右手捧著書脊,左手捏著書頁的一角,估計是正有要翻頁的打算。腦袋微微低垂著,一小片雪白瑩潤的頸從衣領里探出來,分明只方寸間皮rou外露,卻是意外的勾人,看得安正則心中癢癢的,驀地又想起昨夜她齒間淡淡菊花酒的馥郁醉人與那嫩如櫻瓣的唇畔觸感…… 真是絕妙難忘懷。 好想親手將她身上那身繁復礙眼的龍袍除了,就像剝筍那樣,一層一層剝開,到最后玉骨冰肌,巫山神女也比之不得。 又或者干脆放蕩一些,直接將那些多余的布料給撕了,管它什么綾羅還是錦緞,統統不配在段蘊身上披著…… 安正則覺得自己像個變態。 段蘊終于看完了那頁書,嫩蔥般的手指一動,便將手中之物又翻了一頁。 書頁的翻動帶起了些許微弱的響聲,將某位為人師表之人從漫無邊際的聯想中拉回了現實。 安正則兀自尷尬,抬眼將天花板望了一望,然不過須臾,卻又復轉回去看段蘊。他委實好奇,小皇帝看的究竟是什么東西,能讓那一刻也閑不住的丫頭安靜這好些時候。 他目力好,定睛一瞧便將那封皮上的書目盡收眼底——《西京雜記》,也是,畢竟段蘊的性子在那里擺著,又能指望她自覺自愿去讀什么圣賢書呢?也就只有這類帶了戲說性質的筆記本子之流才入得了她眼。 安正則越看段蘊便越覺得歡喜,他家小皇帝怎么就生得這般可人呢?瞧那飽滿瑩白的指腹,若是輕咬上去也定是滋味銷/魂。 不覺間臉已有些發燙,安正則赧然得有些懊喪,他居然在這深秋時節起了春意…… 而且,內容居然還如此齷齪。 于是趕忙低頭,接著研究那令人糟心的密折,直到快要把那可憐的紙張給看穿了。 段蘊又翻了兩頁書,只覺得照這書中所載,大凡帝后將相之流,必曾與某種異象有過什么關聯,便是所謂天命歸之,生來便不同凡人。 她捏著書頁怏怏地想,果然自己本質上便是個俗物,自打出生風調雨順,明安城里連大一些的雨都沒下過,更別說什么異象了。 承認自己是個凡俗之人顯然并不是什么令她愉悅的事,段蘊合了書本,托腮望著對空著的墻壁發了會呆。 哎,皇叔不是還說要送朕一個幅繡品掛上去么,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送過來。 她思及繡品一詞,連帶著居然想起了初見段清晏的那會兒,在從皇宮去往郊外帝陵的馬車上,段清晏給她的那個海棠紅色小錦包。 亮堂堂的顏色,里面裝著從東街摘來的枇杷。 那些枇杷的滋味段蘊到現在也還記得清楚。東街二王爺府門前的枇杷樹她再熟悉不過了,畢竟就近在自家門口,爬高上低摘來解饞之事必然少不了要做一做,因而對那從小吃到大的枇杷也是尤為鐘愛。 其實枇杷而已,哪棵樹上的果子最好吃又有誰能說得清?先不論鮮少有好事者為此吃遍明安所有枇杷樹,縱是有好事者如此,果子的好壞還要依個人口味評定呢,豈好武斷下了定論? 段清晏當時與她笑說,放眼整個明安,也唯有東街那棵枇杷樹長得最好,他不過是隨口一掰扯,段蘊卻是喜滋滋信了的。 她打小便吃那棵樹上的果實,吃得太多便生出了井底之蛙的心思,認為枇杷就應該是南門那棵樹上的味道,若與南門她親手摘下來的果子味道不同,那必定就算不得是佳品。 所以當初段清晏只不過是無心插柳,卻令段蘊萌生了知音難覓的情懷,就此便與他不由自主地親近些。 這也就是所謂的柳成蔭了。 時光也真是太匆匆,不覺意間大半年悄然而逝。當初那馬車之上與段清晏還只能算是初識,只想著祭祀結束皇叔們自會離去,與這個頗談得來的九皇叔也只會是一二旬的交集,又怎能料到如今這般場景,他不僅留了下來,居然還在明安城安了宅子,做了大理寺卿。 更為不可思議的是,當初俊逸脫俗不似凡塵之人的那個皇叔,居然說喜歡自己。 段蘊望著那面空白的墻壁,腦中漸漸浮現出段清晏的樣子,他一向是那么好看,又親和,又有趣……真是怎么看都是好的。 真是比安正則好得多了。 一想到安正則就不禁一陣惱怒,枉費自己那么多年將太傅視作神祇,近年來更是克己守禮只遠觀不敢褻玩,他竟也能上來便是輕薄之舉。 轉而想起那個做出輕薄之舉的人此刻還在殿里,段蘊煩躁之情一起,便脫口而出,“安相在朕這里該是待夠了罷?莫不是還要賴在朕這蹭上一頓午膳才不虧?” 安正則一愣,默了有兩個片刻那么久,方才垂目答,“微臣告退?!?/br> ☆、第97章 不如便,跟了我 自從那天從清和殿被段蘊“趕”出去之后,安正則就接連著有好幾日不曾再見過她。 其實要確切些說,倒也不是沒見到,畢竟早朝還是要上的。 只是除了早朝之外,兩人再沒有私下里單獨有過交集,這放在之前可是從來沒出現過的。 再見面彼此免不了尷尬,更何況段蘊現在還有些排斥他。 安正則并不著急去尋什么機會見他家小皇帝,他那天剛向段蘊表了心意,段蘊是接受他的感情也好,或是效仿晉女做投梭之拒也罷,總是要給她些時間想想的。 而且安正則總覺得段蘊不會對自己絕情,她若是對自己沒半點感情,那天晚上就不會呆愣著讓自己吻了。 撇開這種想法不說,他不急盼著兩人見面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形勢所迫。 那天從清和殿退下,剛一出殿門他便覺得先前滿身的尷尬減輕了不少,接著就感覺整個人都自在了起來。 安正則帶著逐漸通透起來的神識獨自走著,當他驀地想起那幾封密折有何問題之時,腳步尚未邁出宮門。 他在腦中細細過了一遍那幾人的履歷,想從中尋出一二共同點。原本是盼著這幾人會是同鄉或曾同在某一處任職,可惜未果。 不過也就是在這番探尋的過程中,安正則意外發現這幾日仕宦之路盡管各不相同,可卻或多或少都與兩處地方有過關系。 一是宣國公府,二是京兆府。 宣國公便是前蕭丞相,位高權重,盛極一時,乃景德年間頭一等的風云人物。 景德帝的蕭貴妃便是他家女兒,而當年的三皇子自是他的外孫。 與宣國公有關便是與三王爺有關,顯然這并不是什么好現象。 其實平心而論三王爺倒也是個不錯的人才,就做皇帝這一點來說,安正則覺得他起碼比段蘊是合格多了。 可景德帝不用他,寧愿守著自己傻呆呆的太子也不肯順勢改立,自然也是有他的道理。 母家太強,恐外戚弄權,大概就是這么個理由。 景德帝已經給了蕭家足夠的榮寵,凡事盛極而衰,他家所蒙受的圣恩已經太多,若再立蕭氏所出的皇子為儲,那蕭相便真可謂是權傾朝野了。 有臣子權傾朝野會是什么后果,景德帝自然明白,所以不管怎樣也偏不立他。 三王爺對自己未能得儲位一事向來耿耿,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想要那個位置,甚至景德帝在殯天之前,拉著安正則交代后事時便有提過,對段蘊的這位皇叔要分外上心。 那幾封密折與三王爺有關并不奇怪,真正令安正則愁眉緊鎖的是他們與京兆府的關系。 難道說,京兆府與三王爺同為一派? 京兆府在朝中地位微妙,因為管理著大理的核心明安,便總是要比別處重要了三分,特權也是少不了的。 可恰恰又是因為所轄之地是明安,身在天子腳下反而更多了種種束縛,以至于很多事情直接上奏上位者,自己手中的權力卻是不敢多用了。 天高皇帝遠,倘若治所在別處,那長官興許還能做做土皇帝,可既然在明安,就只能夾著尾巴做人。 在本朝,這個被派去夾著尾巴的京兆尹,是盧繼祖。 盧繼祖人如其名,撿了個官職不過是由于祖上的蔭庇。盧家代代出良臣,到了盧繼祖這一代卻意外長成了個草包。 即便是草包,先帝也還是看在他家父輩的面子上讓其入了朝,機緣巧合之下又將這正三品的高位便宜了他。 若京兆府與三王爺有關系,那盧繼祖這個人…… 安正則不由地放慢了腳步,腦中又想起前些日子他暗中調查的新牧漕運事故。 似乎那件事,也與京兆府有所關聯。 走出宮門,時間已快至午時,太陽雖照著,空氣中還是有一些涼意。 安正則抬眼望了望遠處,樹影搖動,池塘水皺,看來是起風了。 。*。*。 相比于安正則的消失不見,段清晏這幾日對段蘊卻是分外殷勤。 不光朝堂之上屢次對她顧盼含情,私下里也經常找一些莫名其妙的借口要面圣。答應給她的繡品,給是給了,不過這件事他做的也真是狡猾。 那繡品別出心裁,雖是一整幅,可卻是被分成了大小等同的九個部分,九個部分各自裝裱好,掛起來的時候是要掛九處地方。 因這別樣的設計,繡品顯得別有趣味,同時也給不懷好意的某人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段清晏每次去見段蘊時,都給她帶上一塊繡品,總共九塊,他就這么樂顛顛地跑去見了段蘊六七次。 當然即便已經見了六七次也還是沒送完。 段蘊好氣又好笑,暗想自己這位皇叔還真是絕了。 他費盡心機如此好像只是為了能多找些機會與自己見面,段蘊想到這里又有些小小的驕傲與羞澀,然后便默許他這種低劣的把戲。 段清晏樂得日日跑去宮中撩撥她,大多數時候只是言語上與她開開無關緊要的玩笑,等有的時候氛圍正好,便湊近她身邊調戲兩句。 小皇帝每當這種時候總是會耳根微紅,低垂著眉目似懊惱又似害羞,總歸是不敢看他。 段清晏覺得真是太有趣了。 他撩撥得越發起勁了起來。 九王爺昔日在明安的時候,便是諸多女子放在心尖上夙夜念著的人,勾人自有一套。 加之他又生得一副好皮相,同樣的話語從他口中說出來,與從旁人口中說出來那就很不一樣,同樣的動作九殿下做起來也是分外具有風情。 搞得段蘊都有點把持不住,回回被他逗弄得小心肝一跳一跳,竟也有幾分害羞得意味在里頭。 若是往常這樣倒也罷了,可關鍵是自從她生辰那日兩人在清和殿一番言談之后,那情況就很不一樣了。 段清晏是什么心思,段蘊現在是清楚得很,可自己對段清晏的好感是不是就純潔得不含半點男女之情,她卻是說不清的。 所以段蘊覺得,照現在這樣下去很危險啊。 眼看著那被分為九塊的繡品一次次往清和殿送過來,等到那最后一小塊也被掛在墻面上之后,小皇帝終于忍不住了。 “皇叔,你最近日日往朕這寢宮里跑,不累的么?” 段清晏笑瞇瞇,“歆竹這是心疼我?” 段蘊嘴角輕微一抽,“……姑且就,怎樣理解都好。不過皇叔何苦頻繁來朕這里,讓人瞧見了不免覺得奇怪?!?/br> “唔……”段清晏的表情似乎是聽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面色微訝,“以你我的身份,還畏懼什么閑言碎語么?” 誠然他倆叔侄之親,段清晏往宮中走動多些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再者,人家堂堂一個皇上,外加堂堂一個王爺,能有誰吃了熊心豹子膽非議? 段蘊被這話一噎,心里也知自己方才那后半句話接得不妙,“總之,皇叔近日來朕這的次數也太多了些?!?/br> “歆竹總該知道是為什么吧?”段清晏收斂三分笑意,水光瀲瀲的桃花眼一瞬不瞬地看著她,“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搔首踟躕,思之如狂……” 他那雙眸子也太會魅惑人,脈脈含情的樣子把段蘊看得一愣一愣的。此時動人的小情話再被他用清潤微低的嗓音一說……簡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