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大明??茉诰€閱讀 - 第484節

第484節

    經過幾個月緊鑼密鼓的準備之后,數百名全新出爐的監察御史,加上數千名新鮮出爐的錦衣衛,各個意氣風發從京師之中蜂擁而出,像是一群張牙舞爪的惡犬一般,按照他們抽簽的結果奔赴各地,開始去行使他們的權力。

    雖然于孝天知道,這些人可能做不到他想要完全達到的目的,但是他卻可以預料到,這幫人肯定能在大明這片土地上,掀起一場巨大的腥風血雨,估計在兩年之內,全國不知道要有多少官吏人頭落地,被抄家問斬。

    但是這樣的結果,可以預料得到,在不遠的將來,將會大大的遏制地方官吏的貪腐之風,當然想要真正達到這樣的目的,肯定還少不了足夠強的武力來給這些監察御史以及新錦衣衛們充當后盾。

    故此于孝天在這一年中,不遺余力的繼續擴充于家軍的兵馬數量,并且逐步暗中開始對大明的軍方動起手來。

    一批世襲軍將,被他派往一些地方率部進剿亂兵或者亂賊,像這些靠著祖上功勞世襲蔭蔽獲取兵權的丘八們,當真有本事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他們更多的更像是一些有著軍職的地主罷了,當真要他們用兵去打仗的時候,一個個都立即現出了原形。

    就算是讓他們去進討一些很小股的山賊流寇,這幫家伙也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完不成任務倒是其次,不少人干脆就被他們的敵人給直接干掉或者是被打的大敗虧輸,落荒逃回家中。

    而通過這樣的辦法,于孝天也抓住了這幫家伙的痛腳,以無能的罪名將其罷官,好一點的回去當他們的富家翁,把兵權交出來拉倒,要是不肯就范,那么就以謀反的罪名將其滿門抄斬,直接連根拔起不留后患。

    拔掉這些站著茅坑不拉屎的家伙之后,于孝天便用于家軍的兵將去填充他們的空缺,漸漸的來把他于孝天的武力滲透到全國各地。

    僅僅是一年不到的時間,于孝天就在各省之中拔掉了十余個總兵官,三十幾個副將,參將游擊一大幫,至于千總把總就不用說了,數量幾乎無法統計。

    而通過這樣的手段,他從麾下的于家軍之中,提拔了一大批軍官,接替這些被拔掉的蘿卜,還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另外也把數萬于家軍的兵卒,填充到了各地之中。

    而且于孝天重新以募兵制,來徹底取代原來大明推行的兵戶制度,當兵今后不再是世襲職業,取締軍戶制度和世襲罔替的制度,軍官不再依靠蔭萌世襲傳承,而是由軍方選拔派駐,省的形成地方軍閥集團。

    當然這些動作暫時沒有去觸及目前大明各地掌握較多兵力兵權的那些軍閥世家集團,像關外的關寧軍,暫時他就沒有動,因為他還需要祖大壽這幫關寧軍兵將們暫時在關外替他盯著建奴那邊,現在暫時他還騰不出手去剿滅建奴光復遼東。

    第一百零一章 開海禁

    現在他明白為何當權者總是說什么襄外必先安內的原因了,想要對外用兵,并且集中力量打勝仗的話,國內如果沒有一個平穩的局面,就無法集全國之力來打大仗,而他現在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短時間之內,還真就抽不出足夠的兵力,立即發動對建奴最后一擊。

    所以暫時也只能讓關寧軍先過兩年安穩日子,只要他們不鬧事就行,等他有朝一日把大明內部給平靖下來,到時候再收拾這幫軍閥也不算晚,大不了就是多浪費一些錢糧罷了,反正現在他也不是非常缺錢花。

    開海禁以及對商賈征收商業稅,使得他現在每年都可以多籌措到大批的財政收入,所以支持十萬余關寧軍,現在對他來說并不算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且祖大壽他們這幫家伙也不見得要多少就給他們多少,這幫家伙就算是胃口不小,只要不逼急了他們,他們也不敢胡來。

    對于工業方面的建設,于孝天在崇禎十三年的時候,也開始動作了起來,他先在已經牢牢控制住的北直隸的順德府設立了一座新式的半機械化的兵工廠。

    順德府就是歷史上北宋最重要的產鐵之地,這里有著歷史上有名的冶鐵歷史,當地本身出產煤炭和鐵礦,在北宋期間,這里是北宋最重要的產鐵之地,和磁州兩地的產鐵量,就占據了北宋全國鐵產量的一大半。

    后來北宋滅亡之后,這里開始衰敗下來,元朝的時候這里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產鐵之地,到了明代,這里的鐵產量雖然已經大大不如以往,但是這里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煤鐵都可以在當地直接解決。

    所以于孝天決定在順德府先行進行工業化的推進,建立一座兵工廠,來利用當地資源,直接生產于家軍陸軍所需的槍支和火炮。

    而一座大型兵工廠的建立,也會立即帶動當地的煤礦和鐵礦的開發,同時還會在源頭方面,拉動當地許多手工業的發展,像煉鋼用的焦炭,在當地就直接可以建立煉焦場煉焦,然后帶動建立起土高爐煉鋼,最終在順德府形成北方第一個重型工業產業基地。

    至于技術人員,現在他手頭已經不缺了,臺灣島淡水工業區這么多年來,已經培養出了相當多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和職業工人,直接調過來一批,很快就可以復制出一大片工廠。

    而這樣的工業化,他沒有交給工部來負責,而是出于私心,還是由海狼集團來牽頭,作為他于家的私產來進行,這樣可以避免一些保密技術的擴散,使得他短時間之內,失去技術上的優勢。

    另外隨著海禁被取消,沿海開放了多個通??诎?,使得大明的商人以前偷偷摸摸地下活動,轉為了明面上公開出海行商,頓時民間資金便爆發出了巨大的力量,開始越來越多的商賈把資金投入到了通海貿易方面。

    而這些商賈想要做通海貿易,第一個要做的就是造船,以前大明禁海,禁止造超過四百料的大船,現在這個禁令已經被于孝天取消了禁令,于是沿海各地的造船業立即便被拉動了起來,一座座新船寮在各地被建立了起來,一時間造船的工匠成了搶手貨,到處都在高價招募造船工匠,使得造船工匠成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

    造船業的猛然爆發,自然而然還帶動了許多相關產業,比如造船用的木材、麻、鐵料、桐油、大漆等等相關產業,都被拉動了起來。

    隨著一批批海船造好下海,能在海上行船的船夫馬上也成了搶手貨,到處又都開始招募船工,特別是像有經驗的火長,也就是后世常說的船老大船長這樣的人,更是千金難求,這使得原來找不到門路不得不下海為盜的一些海盜,現在找到了吃飯門路,有人高新聘請他們,讓他們駕船出海行商,吃得好拿的錢多,他們自然而然也不愿意再輕易去當海盜。

    更何況現在當海盜,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隨著于家軍的海軍勢力越來越大,手伸的越來越長,漸漸已經控制了整個中國沿海,對于打擊海盜從來都不遺余力,使得不少海盜只能洗手不干,上岸另謀生路。

    現在有人要請火長或者船工,這幫上岸洗手不干的海盜就找到了新的吃飯門路,開始轉投到各個商賈手下,給他們充當船工。

    隨著出海經商的商賈海船越來越多,大批大明的貨物開始被商賈裝載到船上,出海被販運出去,各地市舶司賺的是盆滿缽滿的同時,也大大帶動了各地手工業的發展,以前滯銷的一些商品,現在也成了搶手貨,價格被拉高了一些不說,也讓一些閑著沒事做的百姓找到了工作,可以在一些工坊之中做工賺取生活所需。

    各種可供出口的手工業作坊,在開海禁之后,如同雨后春筍一般的在沿海各地被商賈們籌建了起來,吸納了大量失地的農民成為職業工人,這樣也使得地方的流民數量大量減少,減輕了地方官府的管理壓力。

    總之開海禁這一件事,可以說是牽一發動全身,帶動了大批各行各業的產業,從源頭到終端,吸納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并且產出了巨大的效益。

    老百姓就這么容易伺候,只要找到一口飯吃不至于活活餓死,絕少有人抄刀子去玩兒命的,而工商業的突然爆發,則吸納了大量的閑散人力,并且補貼了一些窮人的家用,雖然開海禁時間還不長,可是這方面的好處已經在各地都體驗到了。

    而大明許多傳統手工業技術以及產品,這個時候在世界各地都是被追捧的對象,只要找對路子,投資建立工坊,差不多都能趁機賺的盆滿缽滿。

    同樣作為規則的制定者的海狼集團,在這樣的開海禁的大潮之中,肯定也是受益匪淺,他們把持著幾乎所有海上的商路,不管是價格還是交易方式,都要海狼集團牽頭說了算,誰要是壞規矩,想要以規定的價格出貨,那么對不起,這家商賈鐵定馬上就會被踢出局,以后就別想再在海上混了。

    于孝天作為海狼集團的所有者,當然也是賺的盆滿缽滿,這也是他腰桿子硬氣的原因,只要他愿意花錢,那么就算是戶部拿不出錢,他自己也可以拿出足夠的資金投入,單單是崇禎十二年到十三年他掌權的這一年之中,他在北方以及中原一帶,投資建立各種工廠作坊,就投入了三百多萬兩銀子。

    這些銀子表面上來看,并沒有被拿去賑災,但是當這些資金流入到社會之后,最終還是分散到了很多人手中,并且吸納了大量閑散或者失地以及受災的災民,到各個工坊之中做工,這樣同樣也起到了吸納流民,賑濟災民的作用。

    這些被吸納到工坊之中做工的人,可以通過勞動獲取報酬,養活他們的家人,自然就不會再被蠱惑,跟著流民軍跑去作亂了,所以別看于孝天沒有把他的錢直接拿去賑濟災民方面,但是卻通過投資建立工坊,還是起到了很大的賑災的作用。

    而中原以及北方之所以災民眾多,除了天災之外,**也很重要,許多官商勾結,趁機囤貨居奇哄抬物價,使得糧食的價格呈現出畸形的高價,使得普通百姓根本無力購買,最終傾家蕩產失去了生存的資本,最終被逼走上了鋌而走險的道路。

    但是在于孝天掌權之后,立即開始在他可以伸手控制到的地方,以極其血腥的手段,嚴厲打擊這種官商勾結,囤貨居奇哄抬糧價的行為,抄了數千家哄抬糧價、囤貨居奇的jian商的家產,捕殺了一大批和jian商勾結的貪官,硬是生生把北方的糧價壓低了下來。

    比如在崇禎十二年初的時候,真定府一帶一石小米或者麥子的價格,被糧商太高到了幾乎四五兩銀子的價格,甚至連人不常吃的豆子,價格也被抬到了三兩銀子的價格,比之萬歷年間和天啟初年的時候,糧價翻了好幾倍,這樣的價格,別說普通百姓買不起,就算是一些小有積蓄的人家也撐不住。

    但是于孝天在掌權之后,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在崇禎十二年十月間,就已經把真定府一帶的糧價平抑到了一石麥子僅僅只售一兩四錢銀子,價格壓低了很多,雖然比起萬歷年間的糧價還高出不少,但是起碼回歸到了正常的范疇之內。

    當然于孝天也很清楚明末北方糧價之所以居高不下,除了天災和jian商囤貨居奇哄抬糧價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北方特別是山西的晉商之中,有那么一批鋌而走險,官商勾結,把糧食大批通過張家口一帶,偷運出關,高價販售給建奴和蒙古人,賺取超額的暴利。

    這些jian商無疑在大明時代,算是鐵桿漢jian,他們在關內缺糧的同時,對關內的災情視而不見,卻把關內民眾所急需的糧食,大批的轉運出關,賺取暴利,一是大大加重了關內的缺糧情況,二是有力的支持了關外建奴的需求,使得建奴在苦寒的關外,卻可以吃到糧食,不至于餓死。

    關外的建奴通過不斷的向關內侵襲,通過燒殺搶掠獲取大量的資財,然后從這些關內jian商手中購取糧食,大大緩解了關外糧食短缺的情況,使得建奴有余力養兵養民,最終不斷的擴張實力,不斷的南下大掠,最終并且竊取了大明江山。

    甚至于連關外的關寧軍之中一些軍將,也和這些jian商勾結,從中分潤大筆的利潤,甚至于干脆直接把大明朝廷撥發給他們的兵糧克扣下來,倒賣給建奴,來中飽私囊。

    第一百零二章 鐵腕治國

    于孝天對此心知肚明,當他剛剛掌握大權,就立即以崇禎的名義下旨,嚴查關內任何人朝關外輸送糧食,并且派出一個旅的精銳兵馬出居庸關,直入宣大等地,卡住了所有通往關外的通道,對于過往人員車輛嚴查,但凡發現有人試圖偷運糧食或者鐵器等物出關,就以通敵之名,將其拿問。

    在他掌權之后,直接以崇禎的名義下旨,派出監察御史以及一批剛剛換上了錦衣衛腰牌的于家軍,直接開入山西境內,著令山西巡撫吳甡配合,對山西的晉商進行了一次清洗。

    根據當地細作以及民眾的檢舉,一共查出三十余家晉商大賈,曾經或者正在進行這樣的貿易,而且其中有十幾家晉商,都富得流油,堪稱富可敵國,結果被于孝天下旨,將這三十余家晉商,成年人以上滿門抄斬,所有家財以及土地宅院莊寨盡數抄沒。

    同時根據這些jian商的口供,還抓住了一些宣府、大同官府以及軍方之中參與勾結jian商暗中和建奴以及蒙古人交易的官吏軍將,這一次也盡數被連根拔起,將他們逮捕處斬,家財同樣被抄沒一空。

    這一次大清洗,對于孝天來說,收獲頗豐,單是查抄出來的現銀就高達數百萬兩,加上抄沒出來的房產土地,折算下來,價值又翻了一番,另外還從這些通賊巨賈家中,抄出了大量的糧食,其中有不少糧食甚至已經霉爛,總數也高達三十幾萬石,僅僅是這些糧食,就大大緩解了山西以及周邊相當大面積地域的糧荒問題。

    這些禍國殃民之輩,被逮住之后,速審速判也不拖到秋后處斬,全部都直接拖出去剁了,殺的是人頭滾滾,好不大快人心,聞訊的百姓聽說消息,不少人大老遠趕到刑場觀斬,無不拍手稱快,令于孝天再一次大獲人心。

    雖然辦這些事情的人其中許多人同樣還是以前的官吏,但是換了個當家的之后,一個個一掃往日的那種拖沓之風,辦事溜利,絕少有人再敢欺上瞞下。

    原因很簡單,他們都看出了于孝天和崇禎的不同,崇禎雖然登基之后,也著實殺了不少大臣,但是他卻有所顧忌,很多時候會受到大臣們勸諫的左右,并不能完全照著他的想法辦事,所以別看他也殺了一些大臣,可是卻并不能真正有效震懾這些官吏們。

    而且官吏們之間關系錯綜復雜,相互之間官官相護,很多時候做的事情,讓崇禎并不清楚,所以他們才敢說一套做一套,只因為他們實在是太熟悉以前官場的那些套路了,做事才有恃無恐,實在是沒辦法了,便使拖字訣,把事情拖下去,一直拖黃拉倒,導致整個大明官場辦事效率非常低。

    但是于孝天入京控制了朝廷之后,當官的起初還想用老辦法,能拖則拖,拖不了也要想辦法來應付于孝天,但是他們很快發現,現在他們使的這一招不靈光了,因為他們發現于孝天性格和以前的皇上大相徑庭。

    于孝天做事從來不給任何人留面子,吩咐下來很多事情要求立即辦的,就必須立即辦,誰若是想要抵制或者拖著不辦的話,那么很快就會被拿下,輕則直接投入大牢,重則被立即人間蒸發,連找尸體都找不到。

    要么被弄到某處工地上,皮鞭伺候著什么累干什么,什么苦吃什么,好好收拾一通之后,帶回來換個地方讓他們接著干,一般人被這么一通折騰下來之后,便會吃一塹長一智,辦事再也不敢拖沓。

    另外他們以前用的那些個欺上瞞下的做法,現在也不靈光了,他們自以為有些事情做的天衣無縫,卻很快便被上面查知,于是有人這才發現,于孝天似乎有另一套監控他們的辦法,他們干什么似乎都瞞不住上面的眼睛,所以便只能老老實實的辦事。

    再有他們發現于孝天手段比起崇禎要毒辣十倍百倍,崇禎殺人還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和過程,可是于孝天只要逮住一些人的馬腳,從來都不留情面,事實查清之后,二話不說嘁哩喀喳該殺的殺,該抄家的抄家,一點機會都不給人留。

    還有就是于孝天對于地方官常用的一些貪鄙以及結黨營私慣用的手段非常了解,往往下旨的時候,就已經把他們的后路堵死,使他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辦法說不辦或者辦不成。

    就在于孝天上位一年光景,整個大明上下被于孝天捕殺的官吏便高達上萬人之多,幾乎所有地方的官吏,都被梳理了一遍,改換人的換人,該挪地方的挪地方,搞得官場上的那些官吏們人人自危,知道以后想要繼續混日子肯定是玩兒不轉了,要么老老實實的干活,要么就等著洗干凈脖子讓于孝天派人來砍了。

    官場上的官吏們對此是叫苦不迭,怨聲載道,可是于孝天對他們的這些訴苦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于是有些自以為是,認為他們自己本事很大,離開他們很多事情辦不成,擺出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勢,干脆上疏請辭,想要用辭官的辦法來逼迫于孝天重視他們的意見,對于這些自以為是的家伙,于孝天從來不加挽留。

    你請辭不是?不準!想辭官歸鄉,門都沒有,直接扣過去一個恃才自傲、抗旨不尊的大帽子,一擼到底貶為平民,發配邊疆做苦力去吧!想回鄉養老,就別指望了,熬也把你熬死在邊鎮那邊。

    著實有一部分人因為這件事吃了大虧,原本想要用辭官來要挾一把,結果要挾不成,卻把自己坑到了邊鎮養豬的養豬,放羊的放羊,而且有些人被罷官之后,還會被深挖一番,當官的沒幾個屁股干凈的,被輕輕一挖,就能挖出不少他們貪腐的罪證,結果連去邊鎮放羊的機會都沒有了,半路被追回去,拖出去剁了的大有人在。

    按照于孝天在朝中的說法就是,這天底下想當官的人多了去了,有本事的人也多了去了,只要有空位,就有人愿意干,而且可以肯定,新選拔的人肯定比以前的人干的更好,這大明離開誰都能照轉,誰想要再用這種手段,盡管一試!

    于孝天的這番話很快就如同插了翅膀一般,飛到了大明各地,官吏們聽罷之后一個個心中發寒,心知碰上于孝天這等不講理的家伙,以前他們用的那些套路都失靈了,現在于孝天擺明車馬,讓他們知道,想要繼續當官可以,絕對沒有問題,只要你聽話好好干,按照他于孝天的吩咐辦,那么就算是以前他們身上有一點劣跡,也可以既往不咎,只當沒發生過,但是千萬別說一套做一套,否則的話這官你就可以繼續當下去。

    但是要是你們這幫家伙想當官還不想好好干,還想跟以前那樣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靠著當官來給自己摟錢,那么對不起,老子手里面有刀,殺一個不成,就殺兩個,直到找到有合適的人干這活為止。

    在于孝天如此雷霆手段之下,官場的辦事風氣在不到一年時間里,便為止大變,一般情況下,只要是于家軍手能伸得到的地方,當地的官吏都變得勤勉自律了許多,上面的要求一經下達,一個個跑的飛快,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欺上瞞下說一套做一套了。

    當然這也暫時只限于于孝天武力可以觸及的一些區域,畢竟于孝天上位掌權時間尚短,于家軍的武力還無法很快滲透到大明各地,像一些深入內地或者偏遠的地方,暫時還沒有感受到于孝天的厲害,繼續還保持著他們的老作風,敷衍著于孝天。

    但是于孝天并不著急,他把重心先放在了沿海幾省以及中原和北方幾省,沿海東南的幾省,乃是大明最為富庶之地,經濟最為發達,每年收取的錢糧賦稅占據著大明歲入的大頭。

    所以他上位之后,便接二連三的把浙江、福建、廣東三省的巡撫給找了個由頭罷官,換上了他認為聽話的人去掌權,接著便開始收拾州府一級的知府知州,接二連三的捕殺了一批,撤職了一批,換上了一批以前在官場上備受排擠或者郁郁不得志之人走馬上任。

    于孝天對于這樣一手cao著大棒一手拿著紅蘿卜的辦法玩兒的也是溜熟,先干掉以前那些不聽招呼的家伙,然后拔擢一批想要上位,但是以前卻因為和東林黨政見不合受到排擠,或者是得不到機會的官員。

    這些人能力不見得很強,但是他們卻很明白為何他們會被拔擢起來,被于孝天重用,于孝天給他們說的很明白,你去走馬上任,別的不要求,只要求你聽話照章辦事就行,能力不足不是你的錯,但是不好好干那么就是你的不對了,老子能殺了你們的前任,那么就能隨時也做掉你們,該何去何從,你們自己看著辦。

    至于你們去了地方走馬上任,推行新政遇上了地方豪強或者權貴的阻礙,那么不要緊,有老子替你們撐腰,明著不方便做掉他們,便暗地里行事,總之為了推行他的新政,不管遇上什么阻力,好言相勸不聽的話,那么就用屠刀開路。

    所以東南數省在于孝天上位之后,最先被他控制在了手中,本來他就是在福建起家,福建早已就是他囊中之物,推行新政也最為輕松,至于兩廣和浙江,這么多年下來,他的觸角也早已深入到了這些地方很深之處,現在他終于鋌而走險一舉奪權成功,那么拿下這些地方,自然也沒有多大的問題。

    (再謝大漠笑春風兄弟的重賞?。?/br>
    第一百零三章 關公戰秦瓊

    控制了東南諸省之后,于孝天也就抓住了大明經濟的命脈,那么接下來就是中原諸省了。

    大明內亂起于陜西,禍及了河南、山西、湖廣、南直隸以及山東南部等地,不把這幾個地方控制住,那么就沒法將大明的亂局給徹底按下。

    所以于孝天收服了洪承疇、孫傳庭二人,令他們走在前臺,先從軍事上擠壓各路流民軍生存的空間,并且初步取得了成效。

    在崇禎十二年底的時候,以張獻忠、羅汝才為首的一大批有名有姓的流民軍首領,便紛紛被逼投降或者是被殺,使得河南湖廣一帶的局勢漸漸趨于平穩,僅剩下了老回回馬守應、革里眼賀一龍等等一批流民軍,尚在南直隸與河南、湖廣交界的英霍山一帶活動。

    而陜西也僅剩下了李自成等為數不多的流民軍,被趕到了平涼、慶陽、延安府等地,被擠壓在一些邊遠地區活動抑或是茍延殘喘。

    特別是在干掉了張獻忠之后,使得整個流民軍的士氣都為之大為受挫,一些小股的流民軍因為看到繼續鬧下去,已經沒有多大前途,一些首領要么投降了官府,解散了他們的流民軍,被遣送回鄉安置。

    但是李自成很顯然比較硬氣,卻始終不肯低頭投降,帶著余部繼續在平涼府和慶陽府一帶流竄。

    洪承疇在解決了張獻忠之后,開始按照于孝天的吩咐,收攏兵力,把陜軍主力向西調動,陳兵于淳化、三水、鳳翔、隴州一帶,堵住了李自成所部繼續東犯的去路,并且得到了于孝天一部分新編練的于家軍的支援,使之兵力和戰斗力都又一次得到了大幅提升。

    李自成到了崇禎十三年六月的時候,已經是舉步維艱,他在洪承疇的軍事擠壓之下,率兵逃往了寧夏,但是到了那里之后,發現根本無處籌糧,于是又只得率部逃往臨洮府一帶,但是卻遭到了新上任的臨洮知府魯方天領兵堵截。

    李自成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是基本上到了彈盡糧絕的境地,麾下流民軍數量也已經跌至了不到兩萬人的規模,而且核心堪戰的兵力,不過只有區區兩千人左右。

    臨洮知府魯方天集結臨洮地方守軍,將其阻于臨洮府東面龍門鎮一帶,雙方發生了一場激戰,魯方天兵力不足,但是卻死守不退,最終臨洮官軍戰敗,魯方天死于亂軍之中,也算是在于孝天當權之后,第一個死于流民軍之手的高級官員。

    但是李自成雖然打贏了這一仗,但是卻也損失很大,突破了官軍的阻攔之后,卻沒有能獲得多少戰利品,臨洮在大明本身就是邊鎮,算是一個窮鄉僻壤,李自成率部突入臨洮府之后,卻也沒撈到多少好處,依舊是籌措不到足夠他們應付一段時間的糧餉。

    無奈之下,九月李自成率部只得放棄臨洮府,帶兵東返,試圖打回他老家延安府一帶,但是這一次他沒有機會再回到他的故鄉米脂縣了。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