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節
朱由檢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了強推招投標的意愿。 皇上都把自己的陰宅拿來招投標,那幫阻止的官員還能有什么話可說?帶著十二分的不愿,從表面上表示了支持,心里卻在琢磨如何避開招投標的沖擊,繼續自己的財大計。 塵埃落定,不出意外,今后包哲東將一手把持大明境內所有大型項目的建設,權勢今非昔比。經歷了這次爭斗,包哲東認識到,只要背后站著荊州,他在朝廷就是穩如泰山、權勢滔天!從此以后,他的信心爆棚,屢次出奇制勝,讓楊嗣昌、楊一仁等佩服不已。 ※※※※※※※※※※ 這個世界,總是很奇妙的。 比如,當一個人倒霉時,總是霉運連連,一件壞事接著一件壞事。若一個人走運時,總是好事成雙,好消息接踵而來。 大明朝廷好像也是這樣,前些年,總是不停地倒霉,內部動亂、財力枯竭、外敵入侵……到了今年,大明似乎轉了運,財政狀況好轉、軍隊作戰有力、楊嗣昌的改制也在通過各種稀奇古怪的手段推進…… 現在已經到了年底,秋稅的起運早已完結,陳奇瑜將所有賬目進行核對,現崇禎十三年居然結余一百三十多萬圓! 觀幾千年的歷史,任何朝代中興,先就是從財政好轉開始的,楊嗣昌、陳奇瑜喜極而泣,朝野之間,無不士氣大漲。 當然,楊嗣昌知道這筆錢是如何來的,從大明銀行分潤一分,從圣源商號的利潤拿走四成、從京師、天津蓬勃展的毛紡工坊收取商稅…… 最為關鍵的是,在林純鴻的控制范圍內,起運一直在增長! 這里面,最為顯眼的要算湖州。 今年,林純鴻對湖州完成了改制。改制前,湖州的起運僅僅只有二十多萬圓,而改制后,湖州的起運居然暴漲一倍,達到了四十多萬! 而且,湖州的賬目清晰,各項數據都經得起查證。 楊嗣昌當然很清楚,林純鴻的土地稅率比朝廷高兩三倍,商業稅率高了七八倍,借此推斷,林純鴻實際收取的稅收遠高于四十萬,很有可能會超過兩百多萬圓! 稅收高出這么多倍,按說湖州百姓應該處于水深火熱中,可是,楊嗣昌閱讀各路報紙,卻現湖州百姓生活日益好轉,并未陷入困頓之中。 匪夷所思,卻又合合理! 楊嗣昌在武陵家居很久,當然知道底層的彎彎道道:官府的稅收被層層盤剝,都落入了各級實權人物之手,然后維持他們的豪奢生活。而林純鴻收取稅收后,則通過鋪路修橋、興修水利、建設工坊、免費教育等等手段,又流入了百姓的腰包。 從這點來看,林純鴻對縣級以下鄉村的治理,可以成為大明的典范,值得全大明借鑒。 可是,林純鴻的辦法,唯有他來做才有效,史可法東施效顰,安慶、廬州兩地的稅收不僅沒有上漲,而且還陷入了民變不斷的困境。 這到底是為什么? 官紳一體納糧!每畝地必須按照時價的六成向官府售賣一石糧食! 史可法的改制,就停在了這一步,越過這一步,就是湖州的盛況,越不過這一步,只能成為安慶、廬州! 楊嗣昌陡然明白了這個道理。 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廷變局(四) 實行官紳一體納糧,需要非凡的勇氣和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絕! 楊嗣昌捫心自問,自己沒有這個膽。 “擔當!身為大明內閣首輔,擔當甚至不如一地方軍閥!”楊嗣昌搖著頭,自己嘲笑著自己。 現在,林純鴻兵出湖廣南部、四川,不出意外,明年林純鴻將完成南直隸、江西、浙江、兩廣、湖廣南部及四川的改制。 那么廣大一片區域,如果都像湖州一般完成改制,將產生多么恐怖的收入? 楊嗣昌估算一番,得出了一個數字:林純鴻明年的收入不會低于一億五千萬圓! 如果林純鴻還像今年一般繳納起運,朝廷也會從中得到三千萬圓。 而今年,山西、北直隸、山東、河南數府,起運合計不過才三百多萬圓。 萬一林純鴻不愿意再繳納稅收,朝廷的崩潰就在旦夕之間。 數字冰冷,反應出的事實非常殘酷,讓楊嗣昌的心涼了半截。他將陳奇瑜喚來,將剛才自己估算的數字擺在了陳奇瑜面前。 末了,楊嗣昌長嘆一口氣,道:“本想著,朝廷讓出部分權力,將荊州逐步融入大明朝廷中?,F在看了這些數字,本閣才算明白,林純鴻能忍住不對朝廷下毒手,已經算是大明的列祖列宗保佑了!” 陳奇瑜揚州之行后,就已經模模糊糊地認識到這點,平日也經常自個琢磨,現在見楊嗣昌心情灰敗,忙勸道:“楊閣老切莫灰心,現在閣老是大明朝廷的支柱,若閣老失去了信心,大明朝廷還如何維持?” 楊嗣昌苦笑道:“有點蚍蜉撼樹、螳臂當車的感覺?!?/br> “不知閣老想過沒有,從大明銀行開始,林純鴻似乎就鐵了心搶奪大明中樞的權力。后來成立理商司、招投標司,只不過屬于步步為營,穩步推進而已。下官閑暇時,也在思索,林純鴻到底想達到什么目的?難道想把大明朝廷融入荊州的體系中?” “大明朝廷融入荊州體系?”楊嗣昌吃了一驚,搖頭道:“這不可能吧,若不使用武力,至少皇上就是繞不過去的坎!” 陳奇瑜咬了咬牙,拱手道:“閣老,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說?!?/br> “還請玉鉉直言!” “林純鴻可能并不想繞開皇上,只是打著以威福還主上的主意。否則,以林純鴻的財力、軍力,可遠遠不止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威福還主上,說穿了就是將皇帝架空,這個典故,楊嗣昌非常熟悉,他鎖著眉頭,沉思半晌,重重地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br> “大明之禍,應該從萬歷怠政開始……”說到這里,陳奇瑜陡然頓住了話頭,兩只眼睛不由自主地左右張望,頗為緊張。 楊嗣昌斷然道:“毋須諱言,玉鉉繼續說?!?/br> 陳奇瑜再次鼓起勇氣,道:“亭林先生曾寫過一篇文章,言道,權力應該按照屬性劃分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而不應該按照團體來劃分。下官拿著隆慶后的事實驗證,果真如此。權力按團體劃分,面臨的永遠是無休止的爭斗,這種爭斗最傷國本!” 楊嗣昌臉色凝重,足足思索了一刻鐘,方才開口道:“若真正實現以威福還主上,內廷權力自然消解,所有權力皆歸屬外廷。以外廷的現狀,玉鉉可有半分信心相信外廷能把事情做好?” 陳奇瑜道:“外廷指望不上,林純鴻搞的一套體系,還是指望得上的?!?/br> 陳奇瑜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在保留大明國祚的前提下,讓朝廷融入荊州體系中,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荊州的執行力、理念,怎么看都代表著時代發展的方向。 哪想到,楊嗣昌異常堅決地搖頭道:“指望不上!” 陳奇瑜大驚,問道:“若荊州都指望不上,放眼天下,又有誰指望得上?” 楊嗣昌將前段日子的思索心得和盤托出,直接指明:荊州尚未形成穩固的官制,按照現在的慣性,必然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陳奇瑜從未從這個角度考慮過,見楊嗣昌言前人未所言,當即拱手道:“閣老眼光長遠,下官不及遠矣!” 楊嗣昌道:“若荊州真能理順官制,形成穩固的體系,本閣必不貪權戀位,迎林純鴻任首輔之職。即便冒天下之大不韙,又有何懼?” 陳奇瑜心情激蕩,道:“前段日子,南雷先生在信中與下官言道,荊州輕視儒學、禮教,唯務實務,長此以往,可能會削弱華夏文明之內在稟賦。更令人憂懼的是,荊州四處擴張,足跡遠至數萬里之外,若不小心應對,恐重生安祿山、史思明之禍也!” “亭林先生、南雷先生,可當華夏脊梁的贊譽!”楊嗣昌高度評價了顧炎武和黃宗羲,復又沉默下來。 陳奇瑜將楊嗣昌的話放在心里默了又默,忽然靈光一閃,問道:“閣老將楊一仁調任為吏部侍郎,可有將大明官制與荊州官制融為一體之意?” 楊嗣昌點頭道:“有這個打算,暫時還未想到其他的辦法,只能先走這一步?!?/br> 陳奇瑜嘆服:“閣老這是未雨綢繆。林純鴻在鄉村搞的那一套,把縣、府兩級官府全部架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峙铝旨凐櫖F在也在琢磨著如何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br> 楊嗣昌苦笑道:“真想把林純鴻請來坐在這里,問問他腦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 楊嗣昌和陳奇瑜在琢磨林純鴻,林純鴻也在琢磨楊嗣昌。 包哲東升任工部侍郎,楊嗣昌固然有覬覦鋼軌路技術的企圖,也有將荊州一幫熟悉工程建設的小吏引入朝廷的打算,這點,林純鴻還是看得比較明白的。 至于后來包哲東折騰出招投標司,顯然出乎楊嗣昌的意料,不過,楊嗣昌整體上還是樂見其成。 至于楊一仁調任吏部侍郎,這里面的內涵就比較豐富了。 林純鴻不太確定,楊嗣昌是否有統和大明、荊州官制的打算,因此,也無法做出具體的反應。 當前,荊州控制區域內,朝廷官員及荊州官員并存,確實比較尷尬。林純鴻還未想出十全十美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再說,荊州轄內的機構運轉還算正常,就把這事一直拖了下來。 事實上,林純鴻一直有意識地選拔朝廷官員,若這名朝廷官員真有能力,林純鴻不介意往他身上壓擔子。 這時,官員的傾向性已經不重要,畢竟,各縣、各府的架構已經完善,非一人或者數人能改變大勢。 這類人,大體上都和熊文燦、馬世奇、包哲東等人差不多,沒有賦予擔子時,混吃等死、風花雪月,或者搞一些歪門邪道,爭權奪利,一旦融入荊州的體制,則依托著荊州高效的治理體制,發揮出他們應有的能力。 這也從側面證明,科舉選士選出的并不是書呆子,這幫舉人、進士的智商都堪稱一時之人杰。 能不能把科舉選士與基層選吏完美地結合起來?或者打破吏與官之間的天然界限? 林純鴻在苦思。 正當林純鴻彷徨無計時,忽然宋應星匯報,百里洲八畝灘的蒸汽抽水機調試完畢,已經投入實用。 林純鴻大喜,立即招呼張道涵、朱之瑜、李崇德一同前往百里洲。 張道涵等三人著實想不通,為何林純鴻對一抽水機這么關注,甚至讓三名閣幕使聯袂觀看。 于是,他們都以手頭事多推托。 林純鴻非常堅決,將三人強拉上船,望百里洲而去。 離八畝灘還有老遠,眾人就遙遙望見,東邊冒出nongnong的黑煙,比狼煙還要濃。待走得更近,機器的轟鳴聲迎面而至。 這聲音林純鴻聽得如癡如醉,卻讓張道涵三人忍不住皺眉。 更近了,高高的煙囪出現在眾人面前,煙囪之下,便是巨大的鍋爐。鍋爐圓圓黑黑的,附近有兩個工人正在往爐子里添加煤塊。 鍋爐旁邊,有一系列的連桿、齒輪、氣缸、閥門等物,共同組成了蒸汽機,帶動抽水機工作。 看來,宋應星等一幫工程師最終摒棄了汽輪機的模式,轉向了活塞式。 蒸汽機旁邊,抽水機飛速旋轉,如手臂粗的粗管,嘩嘩地冒著水,將湖水抽往長江中。抽水機不是當初效率低下的阿基米德抽水機,已經經過改進,變成了泵式的。 林純鴻異常興奮,東看看,西摸摸,間或扯著嗓子問宋應星幾句話,就連煤塊燃燒后的粉塵落滿了全身也不在乎。 張道涵和李崇德避得遠遠的,倒是朱之瑜模模糊糊認識到這東西的好處,伴隨在林純鴻左右,盯著飛輪不知道在想什么。 眼見得林純鴻沒完沒了,張道涵走近,扯著嗓子吼道:“兩個工人揮汗如雨,燒了大堆的煤,只抽了這么點水,屬下觀之,一頭牛拉著轉圈抽水,效率也比這玩意高!” 林純鴻一想,還真是如此,足足有一間房子這么大的蒸汽機,效率的確不如一頭牛。 林純鴻把嘴湊近張道涵的耳朵,吼道:“嬰兒剛出生,能有什么力氣?” …… 重獎,絕對要重獎! 一幫參與設計、制造蒸汽機的工程師們迅速發家致富,羨煞旁人。 林純鴻想著把蒸汽機裝到鋼軌路上。不過,他稍稍琢磨一番,便啞然失笑:“這玩意自己這么重,裝到車廂上,恐怕連自己都拉不動,還拉什么貨物?看來,蒸汽機會首先用在船上,隨著熱轉化效率的提高,方可在鋼軌路上應用?!?/br> 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是工程應用的規律,任何人都違背不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平叛令 崇禎八年正月,蔡明山率領驍衛營隨林純鴻至廣州,旋即揮兵東向,剿滅為害廣東、福建、江西多年的土排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