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節
在湖州,要指望鄉紳、地方官冷眼旁觀,無異于天方夜譚。 就是本地的村民,要讓他們短時間內從心里接納弓兵,也是奢望??紤]到實際情況,湖州的弓兵隊長,與從湖廣征調而來的副手一道,異常低調地返回了家鄉。 弓兵隊長開始走家串戶,利用各種手段拉人加入弓兵隊伍。弓兵隊長本地方長大,心里早有一份誰適合當弓兵的名單,壓根不需要仔細甄別。 而且,弓兵隊長們還開出了優厚的條件:農閑時訓練,農忙時干活,每月補助一圓,有機會進入荊州軍,成為荊州軍的士兵。 受到拉攏的人,一般都是弓兵隊長的發小或者親戚,自然抹不開情面,再加上一圓的補助也不是小數目,幾乎占到他們月收入的一半。 因此,弓兵隊長們幾乎沒費什么力,就拉起了數十人的隊伍。 直到現在,弓兵們的動作還未引起老百姓的注意,甚至還有善意的百姓勸解弓兵隊長,找一份正經營生,別每日瞎折騰的。 但是,當弓兵們拿著刀槍開始訓練時,終于激起了老百姓們的興趣,尤其是小孩子們,每日流連于訓練場,看著弓兵們訓練。 待到弓兵們掌握了基本的拼殺技能、初步形成配合的習慣后,弓兵隊長精心挑選了村莊內人見人嫌的地痞流氓,小心搜集他們的罪證,準備拿他們開刀。 弓兵隊長們非常有耐心,一直等到荊州監察府組織的巡回法庭抵達湖州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地痞流氓,公布罪狀,送至巡回法庭受審。 無一例外,這幫地痞流氓被判了重刑,有的被殺頭,有的被扔到礦山服刑。 這幫地痞流氓在村里欺男霸女,無惡不作,早就被百姓所討厭,弓兵們的動作,讓百姓拍手稱快,慢慢地,看向弓兵的目光有了點不同。 到了現在,村里的土豪紳就是再遲鈍,也認識到,弓兵們在搶奪他們的權力! 若沒有有心人的推動,土豪紳們的抗爭,注定激不起什么風浪,然而,有了瞿式耜一幫大佬有心引導,一切將變得復雜、激烈。 第六百一十四章 蹊蹺之處 土豪紳們在意識到自己的權力被侵占后,第一本能反應就是強行解散弓兵隊伍,將禍亂鄉村的弓兵隊長能趕多遠就趕多遠。 土豪紳們的素質參差不齊,一少部分土豪素來在鄉村作威作福,壓根就沒有關注風評和名聲的意識,得知弓兵在他們的地盤上隨意抓人后,立即率領一幫奴才,氣勢洶洶地上門問罪。 弓兵們仗著人多,能打,絲毫不肯相讓。不可避免地,雙方發生了肢體沖突,沒有任何意外地,土豪紳們被揍得抱頭鼠竄。 此舉大快人心,一向對土豪們敢怒不敢言的百姓只覺得出了一口惡氣。他們見弓兵們想揍就揍,快意恩仇,多多少少受了點啟發,開始有人偷偷向土豪家扔磚頭。 一貫驕縱的土豪紳們吃了大虧,發誓要將弓兵們挫骨揚灰。 可是,打又打不過,怎么辦? 人嘛,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式來處理問題。你給他講道理,他給你耍流氓;你給他耍流氓,他給你講縣衙,于是,這部分土豪紳不約而同地來到各自的縣衙,向縣老爺哭訴自己慘痛的遭遇,痛斥弓兵魚rou鄉里,隨意欺壓良善之民。 他們本以為,縣太爺會大怒,立即點齊捕快、衙役將弓兵緝拿歸案。 讓他們極度失望的是,縣太爺對他們好言撫慰,勸他們息事寧人,壓根就沒有抓人的意思。 土豪紳們憤懣無法宣泄,恨不得指著縣太爺的鼻子大吼: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不過,土豪紳就是土豪紳,給他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尋縣太爺的晦氣。 沒有縣太爺撐腰,土豪紳們只好返回鄉里,每日繞著弓兵走,就當弓兵不存在。 他們當弓兵不存在,弓兵可不會放過他們。 趁著土豪紳的囂張氣焰被壓制住,弓兵隊長開始四處找尋苦主,收集土豪紳的罪狀。老百姓早已對土豪紳忍無可忍,現在看到土豪紳們吃了弓兵的虧,卻一點辦法都沒有,一些膽大的百姓開始主動向弓兵報告土豪紳的劣跡,什么欺男霸女,什么缺斤短兩,什么中飽私囊,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每一條罪?條罪狀都是鐵證如山! 弓兵隊長們拿著罪狀,帶著苦主和證人,浩浩蕩蕩地奔赴縣衙,狀告土豪紳。 沒有任何意外,縣太爺以捕風捉影為理由,不予受案。 弓兵隊長也不糾纏,徑直返回鄉里,待到荊州巡回法庭至本縣時,攔街告狀。攔街告狀的盛況驚動全縣,百姓們都津津樂道,站在一旁看熱鬧,看巡回法庭是否受理。 證據確鑿,罪狀清晰,很快,土豪紳們被宣布有罪,判處徒刑、流刑、斬頭者皆有之,所有不義之財,全部充公。 這個公,自然是荊州。春耕在即,弓兵隊長又馬不停蹄地將土豪紳的土地租給無地的農民,所有稅收標準,一如荊州。 無論是斗倒土豪紳,還是租種土地給農民,皆大塊人心,村里的農民無不拍手稱快。 借此,弓兵們終于被村民所接納,在村里享有崇高的威望。 至此,江南的大佬們,依然沒有任何動靜,似乎認為土豪紳們應該遭受此報。 不過,這樣沒腦子、驕縱的土豪紳,畢竟是少數,大多數鄉紳劣跡不顯,他們知道,弓兵們拿地痞流氓開刀,順應了民心,若因此事尋弓兵的晦氣,正好中了弓兵的算計,只會加快弓兵被百姓接納的速度。 他們還知道,弓兵隊數十人,背靠著雄威軍團,不僅自己打不過他們,就是縣里的捕快、衙役也拿他們沒辦法,告到縣衙里,也是自討沒趣。 所以,他們忍了。 果不其然,他們所在的鄉村,除了抓捕地痞流氓時引起百姓的關注外,百姓們對弓兵依然熱情不高,充其量將其看做無所事事的閑漢,偶爾做了一件對大家都有好處的事情。 南直隸太倉。 “黃河之水天上來,我們現在就堵住黃河水,水越積越多,又無宣泄之處,遲早有一天,會泛濫成災?!?/br> 瞿式耜對自己的策略相當得意,打了個比喻,來形象地描述策略的成功之處。 史可法點頭表示贊同,道:“就目前來看,湖州的鄉紳怒火越來越大,一旦林純鴻的弓兵繼續倒行逆施,離宣泄的時候已經不遠了?!?/br> 張溥叫道:“可惜,若林純鴻在湖州、杭州、嘉興、蘇州、常州、松江數府同時采取動作就好了。數府同時發力,甚至有可能徹底將荊州的勢力驅逐出江南?!?/br> 四人之中,唯有堵胤錫皺著眉頭,沉默不言。 堵胤錫歷來被視作江南地方勢力之軍師,他不說話,其余三人頗有點狐疑,瞿式耜問道:“仲緘公難道不這么看?” 堵胤錫滿臉擔憂之色,搖頭道:“鄉紳們的怒火,的確是對付林純鴻的利器,林純鴻的荊州軍再善戰,林純鴻再窮兇極惡,也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韙,將鄉紳全部殺光。在下只有有點于心不忍,將手無寸鐵的鄉紳推到前臺直面林純鴻的刀槍?!?/br> 堵胤錫重重地嘆了口氣,道:“在下估計,林純鴻絕不會放棄江南,一旦爆發沖突,流了血,荊州與江南之間再無回旋余地,很可能會引起戰爭。諸位,林純鴻擁兵幾十萬,皆久歷戰事,精銳至極,我們如何抵擋?” 瞿式耜哼了一聲,道:“仲緘公,在下剛才說了那么多,為何仲緘公一直沒聽明白?鄉紳們的怒火,只是阻止林純鴻的籌碼。按照林純鴻一貫所為,他也擔心戰爭將江南打得稀爛,對發動戰爭頗多顧忌。林純鴻的顧忌,鄉紳們的怒火,就是我們的籌碼,利用這些籌碼,我們就可以逼林純鴻讓步?!?/br> 堵胤錫默然,不再辯駁,心里卻暗道:恐怕這股怒火被點燃,也會脫離我們的控制。 見堵胤錫不說話,瞿式耜又得意地說道:“以前,江南松散,缺乏統一的應對策略,現在,這個弱點已經不復存在,一年多的辛勞,總算把各府各縣連在一起,同進同退……” …… 無獨有偶,隨著林純鴻抵達上海,數人也聚集在城內,商議湖州的變數。 林純鴻至江南,處于絕密狀態,除了荊州高層外,無人知曉。這里面蘊含著三層意思,一則,表明林純鴻將弓兵入駐江南鄉村視作當前最為緊要之事;二則,林純鴻不想過度刺激江南豪強;三則,弓兵入駐鄉村,很可能面臨變數。 果然,郭銘彥、田楚云及覃虞三人面色凝重,小心地向林純鴻匯報湖州諸事。 形勢并不樂觀,按照林純鴻當初的預估,搶奪鄉村里的司法權后,至少會有三成的土豪紳跳出來,成為巡回法庭打擊的靶子,然而目前跳出的土豪紳不足一成,絕大多數土豪紳對弓兵的肆意妄為忍氣吞聲。 郭銘彥道:“據各路人馬所上報的消息,過去的一年內,瞿式耜在江南各地串聯,借助同門、鄉情,將鄉紳擰成了一股繩。自弓兵入駐鄉村后,瞿式耜與湖州豪族的聯絡大幅度增加。很顯然,瞿式耜在蓄積鄉紳們的不滿,待到鄉紳們忍無可忍時,再傾力一擊,徹底打亂我們的計劃?!?/br> 覃虞也接著說道:“都督,匯集弓兵們上報的情況后,屬下發現,江南與湖廣有諸多不同之處。一則,鄉紳們的土地零碎,散布在不同的地方,每處土地面積不大;二則,鄉紳們開設工坊的情況非常普遍,由工坊帶來的收入占三成以上的比例;三則,種植糧食的土地只有六成多,其余四成用來養蠶或者種植其他經濟作物?!?/br> “哦?”林純鴻驚愕地問了一句,旋即笑道:“江南繁榮,道理就在這里了。不過,這也是江南的弱點,糧食不能自給,很輕易就讓我們控制了命脈。這些年,每年我們向江南輸送五六百萬石的糧食,加速了江南糧食不能自給的進程?!?/br> 聽到糧食,郭銘彥問道:“難道都督準備從糧食入手?” “控制江南的關鍵在于人心,糧食價格的大起大落,最傷人心,不能從糧食入手?!绷旨凐檾嗳坏負u了搖頭,沉吟道:“我們控制江南,要讓大多數人得利,方能收攏人心,所以,土地、糧價,暫時不能動,所能動者……” 見林純鴻皺眉不語,郭銘彥突然心里一動,激動地說道:“將所有的卡稅、門稅敲個稀巴爛,不怕鄉紳們不擁護!” 林純鴻大笑道:“正是!就要把所有的關卡敲個稀巴爛!控制江南,就從稅收入手!” 郭銘彥亦笑道:“屬下早就看關卡不順眼了,江南就應該和荊州一樣,建立完善的稅收機制!” …… 方向確定,四人商議良久,最終,林純鴻道:“接下來數月,雄威軍團繼續保持高度警惕,隨時準備維持秩序。覃虞這邊,數萬弓兵數量已經不少,基層工坊登記、保持商道暢通,都要靠弓兵;郭銘彥這邊,迅速從湖廣征調稅務小吏,協助弓兵征稅?!?/br> 第六百一十五章 人心 瞿式耜等大佬,在繼續等待荊州拿土地開刀,準備傾力一擊,將荊州勢力逐出江南;荊州方面則另辟蹊徑,正在緊密鑼鼓地準備拿關卡、稅收開刀。雙方暫時處于沉默中,連報紙也不發只言片語,似乎忘了激烈的博弈。 暫時的寧靜,被黃宗羲的一篇文章給打破了。 自春雨行動之后,一部分江南士子被行知書堂光怪陸離的科學知識所吸引,跑到了枝江。他們到了枝江后,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車水馬龍的市街,無數的財貨被四輪馬車運往碼頭、或者由碼頭運往各處商鋪及工坊。江南士子理所當然地將荊州與江南進行比較,發現荊州的活力遠非江南所能比。 進一步深入,士子們發現,荊州對社會的控制遠非江南所能比,已經滲透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鄉村,江南大多由鄉紳自治,治理的好壞依賴于鄉紳自身的能力及品質,而荊州鄉村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基層機構,在稅收、行政方面完全接受縣級行政機關的指揮和監督。 進而,士子們還發現,由于規定一畝地按時價的六成賣兩石糧食于林純鴻,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相當高,想盡一切辦法提高糧食的畝產量。士子們驚奇地發現,荊州的農民不僅掌握了選種育種等技巧,還在田里撒入一種灰色的石頭粉,據說,石頭粉可以提高產量。這一切,致使荊州的水稻畝產量幾乎比江南高三成,快要達到四石。 這一切,讓士子們太震撼了。 黃宗羲在震撼之余,自然而然地想到,如果江南采取荊州的政策,江南的農民也會具備不亞于荊州農民的積極性。 當黃宗羲得知林純鴻在湖州組建弓兵,并將一些惡霸治了罪,沒收的土地處理一如荊州后,大喜,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公開宣傳荊州的鄉村治理政策,并預測,江南借鑒荊州的鄉村治理政策后,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黃宗羲并不是荊州的口舌,他還大力抨擊了林純鴻強行贖買鄉紳土地的野蠻行徑,號召江南的鄉紳自覺向荊州看齊,一畝地按時價的六成從農民手中購買兩石糧食。 一石激起千層浪,江南的報紙一下子熱鬧起來,支持者、反對者粉墨登場,圍繞著荊州的土地政策、鄉村治理政策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支持者看到了行政機構深入鄉村的好處,力主江南借鑒該政策,充分調動江南的民力,改變一盤散沙的局面。 反對者多抓住荊州大部分土地歸林純鴻私有的事實,痛斥林純鴻家國不分、掠奪民脂民膏。 反對者的人數,明顯蓋過支持者,漸漸地,支持者頹勢越來越明顯。 即便如此,瞿式耜也大為光火,恨不得將黃宗羲一幫人揪出來狠揍一頓,將其斥為江南叛徒。 張溥比瞿式耜冷靜,淡然道:“講學之后,多有士子被荊州所蠱惑,現在他們在報紙上為荊州張目,也在意料之中?!?/br> “忘恩負義之徒,遲早會遭報應!” 瞿式耜惡狠狠地詛咒道,旋即,他心里忽然一動,用一種不太肯定的語氣說道:“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林純鴻一人,擁有土地跨越數府……嘿嘿……” 瞿式耜的冷笑聲,讓張溥渾身起雞皮疙瘩,他驚問道:“起田公,莫非想在報紙上把林純鴻造反的方向上引?” 瞿式耜道:“正是。湖州有部分土地,已經被林純鴻充公,所謂的充公,就是納為林純鴻的私產。這種行為,甚至比謀反更為可惡!” 張溥慌忙勸道:“起田公,此事萬萬不能提?,F在,荊州民附,林純鴻擁有完善的統治機構,運行多年,又有強大的軍隊,事實上已經獨立于朝廷。無論是朝廷,還是其他地方,已經沒有實力阻止林純鴻造反。若執意將林純鴻往造反的路上引,對整個大明,對江南,都是災難?!?/br> 瞿式耜搖頭道:“正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照這樣下去,我們終將失去一切,就連朝廷能否繼續延續,也在兩可之間。與其如此,還不如趁現在拼死一搏,造就對荊州四面圍攻的局面……而且,讓湖州鄉紳的憤怒積攢下來,然后猶火山一般噴發,把林純鴻燒得灰頭土臉,不也是這個思路?” 張溥臉色凝重,反駁道:“區區湖州一府,哪能與鼓動天下相比?還望起田公慎重……” …… 兩人各執一詞,舌槍唇劍,互不相讓,一直爭論不休。 正爭得不可開交,忽然從湖州送來一封密信:弓兵將目標對準各地工坊,執意發放所謂的牌照,聲稱持牌照者經過關卡時,不用交任何費用。 “關卡?牌照?”瞿式耜和張溥目瞪口呆,嘴巴半天合不攏…… 湖筆工藝精湛,舒斂稱意,揮灑自如,與徽墨、歙硯、宣紙一起,并譽為“文房四寶”,歷有“毛穎之技甲天下”之稱。湖筆以善璉村的筆最為聞名,所以,善璉村的百姓多以制筆為生,開設有數不清的制筆工坊。 姚襄乃土生土長的善璉人,從祖上繼承了一家制筆工坊。姚襄善經營,將祖傳的手藝發揚光大,致使制筆工坊越做越大,現已擁有工人四十余名,日產湖筆五百余支,每年賺取豐厚的利潤。 這日,善璉村弓兵隊長姚新武帶著數名弓兵,來到了制筆工坊。姚新武本就是善璉村人,乃姚襄本家侄子,兩人熟稔至極,交流起來沒有任何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