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從茶樓下來時,正好遇上那位姜公子。 瞧這位姜公子的氣色,便知他定是名落孫山了,傅澤明和花淵魚自然沒去問他中沒中。 姜公子也只草草同他們寒暄幾句,便失意而去了。 杏榜一放,殿試便在眼前了,但在廷對之前還有一輪復試,過了復試才能到乾宇殿應試。 傅澤明最是謹慎,依舊不敢松懈,在家又刻苦了大半個月。 四月二十一,傅澤明和花淵魚戴黑縐紗的大帽,著黑花緞的襕衫,一身貢士服,五更天便在宮門外列隊等候,待宮門一開,隨百官一并前往乾宇殿。 進了乾宇殿,行過點名、贊拜等事兒后,皇帝親下口諭,這才開考策問了。 初至乾宇殿,如此軒峻壯麗,富貴堂皇之處,憑傅澤明面上如何鎮定,心內都難免有些惴惴。 待看清策題,傅澤明這才定下心來。 也是因一心只在文章上的緣故,待傅澤明交卷時,已近日暮。 完了,傅澤明等人皆被領到乾宇宮側的暖閣坐等。 等待的滋味的確不好,待有人來宣,傅澤明和花淵魚等十人再進乾宇殿時,余下的人可知是與一甲無緣了的。 傅澤明聽聞宣讀到他的名字,起身斂衽,再跟隨而去。 此時乾宇殿內,條桌已撤去,傅澤明人等頷首低眉,目不斜視,上前參拜。 只聽高高的丹陛之上,內侍高唱一聲“平身”后,就聽低沉的聲音道:“誰是傅澤明?” 沒有無緣無故便先點誰人的名,所以傅澤明不禁忐忑,但也不敢遲疑,上前一步,道:“臣傅澤明,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又聽頭上有人道:“平身。抬頭?!?/br> 傅澤明越發不明所以,但還是依言而行了。 罷了,就聽皇上一迭連聲道:“好,好,好?!眳s又讓傅澤明歸列了。 只有人瞧見百官之列中,楚親王司馬徽青亦微微點頭。 少時,填榜官發榜,由傳臚唱名,宣唱曰:“某年某月某日策試天下貢士……”等等。 傅澤明等十人,聽聞唱名一一出班跪拜于御道左側。 花淵魚雖不能同前世得二甲頭名,但也被賜予二甲進士出身。 再待探花被點之后,傅澤明即便不是狀元郎,亦是榜眼了。 傅澤明這里才暗暗松了口氣,就聽老昌明伯的孫兒張君正,被點名上前,“張君正,賜一甲進士及第,榜眼?!?/br> 可見狀元之名,非傅澤明莫屬了。 發榜畢,就聽皇上道:“傅愛卿連中三元,實乃不可多的?!碑攬霰闶诟禎擅骱擦志幮抟宦?,再賜二梁金冠一頂,狀元朝服一身。 在一片稱贊聲中,傅澤明直到回到暫居之所還有些恍惚,全然不覺得是真的。 再回想起當年所受的冤屈和陷害,傅澤明終歸再安奈不住潸然落淚,入夜在他們暫住之所擺上香案,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就在傅澤明和花淵魚感慨頗多之時,住他們對門的姜公子已收拾好行裝,家去了,但在半道之時又被人攔下了。 來人拿出兩錠金子,道:“只要你出來指認當今狀元,這些便都是你的?!?/br> 姜公子見來人來歷不明,到底還是遲疑的,但轉面聽來人又道:“你可真甘心就這般離去了?只要你依我所言而行,我家主人還可給予你萌生資格,令你可入國子監,不必再如此落魄而去。只要公子這一去國子監,二三年的,就能輪到公子顯身揚名了?!?/br> 這話可說到姜公子動心處了。 只見姜公子怔了怔,心內并未多做掙扎,便答應了。 姜公子到底答應來人要指證傅澤明何,暫且還不得而知。 但就在姜公子返回北都之時,都中楚親王府中的司馬徽青亦得了密報。 司馬徽青看罷密報,只說了一句,“看來狀元郎擋了人的道了?!?/br> 只說這天正是傳臚日,花淵魚頭戴烏紗進士巾,兩側簪翠葉絨花,身著寬袖青緣藍羅袍,手持槐木笏,待傅澤明更衣畢,一并赴禮部所賜的恩榮宴。 少時,就見傅澤明頭戴金色的二梁冠,身著闊袖大紅的朝服,俊逸十分,英武非常,美中不足的只是傅澤明眉宇之間不知為何略帶踟躕之色。 花淵魚見了自然要問的,傅澤明道:“聽聞榮恩宴上,皇上會親臨,我身負家仇,不知宴上能否請皇上為我做主?!?/br> 聞言,花淵魚一驚,勸道:“勸子允還是謹慎為上。如今你狀元之名來之不易,稍有差池便會功虧一簣。子允初入仕途,只要日后經營得當,不愁不能高升,那時何愁大仇不能報的?” 傅澤明兩手緊握成拳,道:“慎卿說得極是,我暫且再忍耐些時日便是了?!?/br> 彼時,傅澤明和花淵魚來至榮恩宴,只見滿眼佳木蔥蘢,耳內皆是歌管之聲。 ☆、第179章 第十九回澤明再尚得公主,林家起復入內閣(十三) 與宴官員有禮部尚書鳳起顯、禮部右侍郎李寶光、讀卷大臣、錦衣衛,以及受卷、彌封、收掌、監試、鳴贊等。 再看三鼎甲,榜眼張君正雖姍姍而來,但到底未遲,二、三甲進士也已齊,只待欽命內大臣至,便入席開宴。 少時,欽命內大臣和今科的主考官林怡然到,二人先頒了恩典,眾進士每人得牌坊銀子三十兩。 罷,欽命內大臣入上席主位,林怡然于主位左首位陪坐。 眾人待這二人落座,略做謙辭后,才各歸各座。 也到底是皇帝賜宴的緣故,眾人不敢肆意放縱,略勸一勸酒便罷了。 可傅澤明到底是狀元,來敬酒者不絕,不免多吃了幾盅,幸得他酒量還有,這才沒有失儀,予人口舌。 待菜四獻,傅澤明提議,眾進士齊向座師林怡然敬酒,以表謝意。 在座者皆稱是,獨張君正冷哼了一聲,撇下眾人只身往上席敬酒去了。 不滿張君傲慢者有,但皆深知他的出身,不敢得罪,暗怒一回就過去了。 可心思縝密者也不難看出,張君正此舉似乎是有意沖傅澤明而來的。 傅澤明自然也看出來了額,只是他以為與張君正從前并未有過交集,更談不上有何恩怨,所以并未放在心上,與探花一并領了眾進士向欽命內大臣敬酒后,再向林怡然敬酒,便算了。 此后再無意外,直至宴罷。 到了二月二十八日,按例眾進士再度冠戴,于午門受賞。 傅澤明得六品朝冠、朝衣、補服等,其余進士人等每人得寶鈔五錠,表里衣料各一端。 三年一次的盛況,都中百姓自然不肯錯過,皆遠遠圍觀,還不時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就在這時,就聽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呼,“今科狀元傅澤明與進士花淵魚科考舞弊,狀元之名,名不副實?!?/br> 人群頓時嘩然。 護衛軍參領聞訊趕來,“大膽,誰人在此喧嘩?” 只見姜公子高捧狀紙從人群中走出,“學生姜榆林狀告今科狀元傅澤明,于今年正月十七日在長天觀偷買試題……” 姜榆林一時滔滔不絕,竟給傅澤明和花淵魚細數出莫須有的罪名,多達十條。 今生似乎又重復了前世的形景。 前世金榜題名時的傅澤明,雖不認得花羨魚和韓束人等,但也是這日,傅澤明被人狀告。 花羨魚只記得韓束曾說過,傅澤明最后還能保住狀元之名,實乃朝中兩派傾軋的結果。 期間驚險十分,傅澤明是夾縫中求存,稍有差池便萬劫不復。 而今生,因茲事體大且已驚動在場不少官員朝臣,護衛軍參領不敢輕慢,先將姜榆林抓拿,再報予上峰,后直達天聽了。 彼時,傅澤明和花淵魚尚不知自己會忽遭橫禍,一時內侍領著一隊錦衣衛來宣,讓御書房陛見之時,他們才正要回去。 到了御書房,傅澤明和花淵魚連頭都不敢抬,只覺氣氛分外凝重。 傅澤明和花淵魚上前依足國禮跪拜,然山呼萬歲之后,卻半日不見皇帝有讓他們平身的意思。 好半晌后,才聽皇上道:“傅卿,你可知罪?” 聞言,傅澤明只覺通體生寒,忙道:“啟稟皇上,不知臣何罪之有?” 這時有人出列道:“傅澤明,少裝糊涂。如今有人指證你長天觀私買試題,已罪證確鑿,不容狡辯?!?/br> 這人才說畢,就見林怡然出列,道:“昌明伯言之過早了吧,所告者言辭漏洞百出,如何能做定論?!?/br> 原來直指傅澤明有罪的人正是張君正的祖父——昌明伯。 昌明伯冷笑一聲道:“林大人,你乃春闈主考,若坐實此鄙陋,你也罪責難逃,你自然為其百般辯解了?!?/br> 一時間,林怡然和昌明伯你來我往,唇槍舌劍,也才讓傅澤明和花淵魚明白了到底發生何事。 姜榆林狀告傅澤明和花淵魚正月時,在長天觀私買試題,可長天觀因楚親王司馬徽青上折密奏其售賣虛假試題,欺詐斂財,而被查抄,所以姜榆林所告之事便不成立了。 但昌明伯借此死咬住傅澤明,說傅澤明不論才學真假與否,有偷買試題一舉,便說明傅澤明意欲作弊,可見其品性不端,德行有虧。 又言,“狀元之名乃天下學子之表率,傅澤明如此品德之人,實難堪當。臣懇請皇上褫奪傅澤明狀元之名?!?/br> 林怡然則道,“若依昌明伯所說,只憑那姜榆林空口白牙的誣告,便定論狀元去了長天觀便是為了買荷包,是罪者。那有罪者何止狀元一人。當日到長天觀祭祀祈愿的學子何其多,聽聞榜眼亦在中,可是也為買荷包而去的?” 昌明伯怒道:“林大人,少血口噴人,我孫兒‘行得正,坐得端?!蝗辉醪灰娕匀藖碚_告于他,偏只有傅澤明了?那姜榆林雖是無賴,但常言‘空虛不來風’,且當日長天觀多少人親眼所見,傅澤明的確是佩戴了長天觀蟾宮折桂的荷包?!?/br> 林怡然冷笑道:“那現今荷包何在?再者佩戴蟾宮折桂荷包者不知凡幾,若如此便成罪了,也太過兒戲了吧?!?/br> 說畢,林怡然向龍椅上一躬身,道:“啟稟皇上,臣亦有人證,可證明狀元郎先時便有了蟾宮折桂的荷包,并非長天觀所得。此人正是如今狀元郎所賃院子的東主,已交都察院取供?!?/br> 龍椅之上的皇帝沉聲道:“孟愛卿,可有結果了?” 督察院左都御史孟關良出班,呈上口供,道:“狀元所賃居所的東主是已再三證明,但其所言從未見過狀元佩戴過任何荷包?!?/br> 聞言,不說跪拜在地的傅澤明和花淵魚,就是林怡然都是一窒。 林怡然到底是宦海沉浮過的人,一想便明白昌明伯人等此番并非一時的心血來潮,是早有預謀,就等今日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而花淵魚年輕,經事不多,城府不足,當下就要御前失儀,大呼冤枉。 傅澤明正好瞧見,可此時此地也不好出聲勸阻,只得搶先花淵魚一步,道:“啟稟皇上,還有一人可證明臣之清白?!?/br> 皇帝危襟正坐在上,睥睨而下,道:“說?!?/br> 傅澤明不敢隱瞞,將當日長天觀之事和盤托出。 聽罷,昌明伯嗤笑道:“傅澤明,你一來不知奪你荷包之人到底姓甚名誰,只知道人是個面白無須的,天下之大,人海茫茫的,從何找起?這第二,就算找來奪你荷包之人又如何,證明你荷包之中并非是試題?哼,長天觀本來就是假售試題斂財的,自然都沒試題在里頭?!?/br> 傅澤明道:“啟稟皇上,這荷包原是家鄉親人所贈。只要奪臣荷包之人還臣荷包,臣便能證明荷包并非長天觀所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