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庶女凰后、天將暮雪、秦漢帝國的崛起:前漢演義(上)、末日戰神、我以妖格擔保、重啟極海聽雷我們女兒找來啦、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元史演義、正攻總是不出現、戀戀不忘:總裁的命定甜妻、掌中巫界
這樣的太子……還真是爛泥扶不上墻啊。只不過皇上現在根本沒空責怪太子?;噬蠂@了一口氣輕輕地道;“你起來吧!坐到朕的身邊來!” “謝父皇!”太子激動得聲音都發顫了,他受寵若驚地站起來,在皇上下首的一個錦凳上小心翼翼地坐下。他是準備好了被父皇責罵一頓的,葉敏淳勸他說守住了通州,得到這大功一件,他太子的地位就穩了。葉敏舒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可功勞再大也比不上自己的安全重要,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是堂堂國之副軍,要是這么稀里糊涂死在通州豈不冤枉! 至于怕死?誰不怕死呢!尤其是他們這種錦衣玉食長大的人!好在葉敏淳夠爭氣,女真兵已經到了通州,土木圖也知道糧食的重要性,親自派了幾個千人隊前去搶糧,葉敏淳帶著軍馬和女真人打了幾仗,總算守住了通州的糧倉未曾失陷。 還好葉敏淳是個能干的,若是那么多糧食丟了,太子怎么樣也是難辭其咎!太子還真怕他死在女真人的手里,那自己從此可就少了一個左膀右臂了。 “我已傳旨給葉敏淳,叫他一把火燒了通州的糧倉!” “父皇?”葉敏舒聽了這話再也坐不住了,通州糧倉的糧食占了大楚一年國庫收入的百分之十,就這么一把火燒了?! 皇上擺擺手讓他坐下,又拋出一個驚天消息:“錦衣衛傳回密報,突兀人抽調了三萬大軍,已經由居庸關進入京畿!” 葉敏舒臉色煞白:“這怎么可能?” 到了現在就是皇上太子這等智商算不得高明的人,也終于明白突??珊棺箢伒膽鹇砸鈭D了。他現在西北方向出動大軍,拖住大楚的精銳部隊,然后聯合女真騎兵一舉攻破居庸關,他們的目的不是搶一把就走,他們野心大的很,他們要顛覆大楚王朝,占領中原腹地! 以突兀那點人口,左顏竟然能湊出整整十二萬兵馬,可見他已經連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 至少到現在,左顏和土木圖的計劃成功了大半。兩方加起來共有六萬鐵騎,攻打京師也足夠了。 葉敏舒額頭上冷汗直冒,他倒也不是太笨,立刻就問出一個關鍵的問題:“京師還有多少可用之兵?” 皇上的聲音沉了下來:“朕叫人清點了京營士兵人數,如今京師士兵數量不到十萬,還都是老弱之人,偌大一個京師,連一千匹戰馬都找不出來!觸目驚心,觸目驚心??!” 太子急道:“三千、神機、五軍三大營呢?17萬軍馬怎么就只剩下了十萬老弱之士?這些人馬如何守得住京師?” 皇上疲憊不堪地道:“精銳早就被他們抽調到宣府和大同去了!” 不用皇上過多解釋,太子也明白這些年營務廢弛,營帥貪腐無能,吃空餉成風,太祖時威震天下的三大營如今戰斗力甚至連邊軍都有所不如了。 太子哆嗦著雙手道:“五軍都督府、兵部,還有總管三大營的太監,該殺!全都該殺!” 皇上嘆了一口氣道:“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女真和突兀聯軍轉眼即至,皇兒,我們要想出辦法應敵才是!” 太子信誓旦旦道:“但請父皇吩咐,兒臣定效死命!” 皇上溫和道:“皇兒啊,父皇年紀大了,想把皇位傳給你,朕退位做個太上皇,你看可好?” 太子今天前來覲見,是準備好了被皇上罵的。沒想到天上掉下一個巨大的餡餅,差點當頭把他砸暈了?,F在就讓他當皇上?是佛祖開眼了嗎? 葉敏舒激動得渾身發抖,卻還要拼命抑制住喜色,“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雖然巴不得立刻就答應,口中還要謙遜道:“父皇您老人家春秋鼎盛,兒子福薄無德,這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太子也害怕皇上只是在試探他! 頭頂上皇上的聲音緩緩地響起:“朕意已決,御架即日啟程巡查南京,不過京師國之重地,必須留下一個人在此鎮守,你若是愿意,朕便把皇位傳給你,由你帶兵鎮守京師?!?/br> 原來如此! 猶如一盆冷水當頭淋下!太子的心立刻變得拔涼拔涼的!他心想:皇上啊,您對兒子可是真好! 什么巡視南京,那不過就是一個好聽的幌子罷了,實際上皇上是被女真和突兀的大軍嚇破了膽子,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逃離北京罷了。正像他說的那樣,京師當然不能拱手讓給外族,總要找個人出來頂一頂。最理想的那個人就是太子?;噬险f得好聽,把皇位傳給他,自己去做太上皇,可是京師一破,他就成了千古罪人,說不定還要被外族俘虜而去,這樣的例子前朝不是沒有! 太子總算明白了,說來說去自己就是被皇上推出來的替罪羊??! 難怪對我臨陣脫逃的事情只字不提,原來父皇打得也是這個主意??! 想明白了這一切,打死他他也不愿意接受皇上的禪位了。他想:反正皇位早晚也是我的,我何必要冒這么大的風險呢? “父皇,兒臣萬死不敢接受??!” 皇上眼中露出失望至極的神色。他自己就是一個懦弱的人,他也想到過要與城池共存亡,可是終究是下不了這個決心,身邊的太監和妃子又都來向他哭訴,大臣們也紛紛上折子讓他暫避敵軍鋒芒,他這才定下決心到陪都南京躲一躲。 人就是這樣,自己懦弱無能,偏偏希望自己的兒子出息能干,他是真心希望太子能在這個時候擔當起救國大任,那么自己也就真心誠意將皇位傳給他,日后也不過多干涉他施政。 只是如今,太子的表現太讓人失望了! “下去吧!下去吧!”皇上疲倦地揮揮手,現在他是一眼都不想再看見太子了。 第二天,大楚正統八年五月初四。再過一日就是端午節了,可是京師人心惶惶,無論是豪門大戶,還是升斗小民全都沒有了過節的的心思。突兀三萬兵馬也進入了居庸關的消息很快便傳得人盡皆知。到處都是一片亡國之象,京師兵力空虛,突兀人和女真人又那么能打,官員也好,小民也好,聰明點兒的全都收拾好了箱籠,就等著城門一開就逃之夭夭呢。 一大早皇上便會在乾清門舉行大朝會。這種規模的朝會,五品以上的官員都要參加,葉邑辰身為親王,也是需要參加的。 葉邑辰一大早起來,吃了早飯看時間還早,便來到雨瀾住的小院里,雨瀾已經起身并且梳洗過了。她大病初愈,還不能下床,葉邑辰進來的時候,豆綠正拿著一個小碗一小口一小口地喂她吃燕窩粥。 “王爺來了!”看見王爺進來雨瀾趕緊在床上欠了欠身。葉邑辰道:“你吃你的。我不過是過來看看?!?/br> 雨瀾其實已經吃得差不多了,便道:“我吃飽了,麻煩jiejie收拾下去吧?!倍咕G應了一聲,收拾了碗筷出去了。 葉邑辰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看她氣色已經比昨日好了很多,清純的小臉上已經有了一絲紅暈,顯得分外動人。王爺心中高興,道:“你覺得怎么樣了?” 雨瀾微笑道:“我好多了,多虧王爺請來薛神醫救我一命。王爺對我的大恩大德,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報答才好了!” 葉邑辰扯了扯嘴角,心里暗道:“這丫頭是真不知道還是裝糊涂呢,現在都這個樣子了,以后當然由你來伺候本王了,那時候自有你報答本王的時候!” 葉邑辰道:“楊老太太和楊九姑娘已經安全回府了。你不要擔心?!比~邑辰知道她擔心親人,不等她問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她。 “真的?真是老天保佑!”雨瀾大喜過望。這個真是一個好消息。 看她高興的樣子,葉邑辰的心里也跟著高興起來?!斑€有一個好消息,本王的侍衛大腦袋也逃了回來!” “袁將軍還活著?真是太好了!”雨瀾是發自真心替大腦袋高興?!八窃趺磸哪敲炊嗯姹掷锾映鰜淼??” 葉邑辰嘴角扯出一絲笑容:“他受了很重的傷,索性裝死,女真人忙著搶掠,就讓他這么胡混過關了!” 雨瀾聽得連連點頭:“袁將軍真是聰明過人,不愧是王爺身邊的近衛!” 葉邑辰眼角一跳,心想你這是夸我呢,還是損我呢? 兩人又說了幾句閑話,雨瀾偷偷看了看王爺的臉色,她見王爺把她放在自己的內宅里,心里就有點打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那個時候可是十分注重男女大防的,她和葉邑辰一路逃亡,葉邑辰又背又抱的,那可真是“授受有親”了,按照這個時候的規矩,自己恐怕只有嫁給他一條路好走了吧! 只不過……葉邑辰可是堂堂親王之尊,就是續弦也有大把的名門嫡女上趕著送上門來,怎么想這樣一個頂尖的鉆石王老五怎么輪不到自己的吧。 自己這個身份配做晉王妃嗎?想想她就覺得氣餒! 他不會是想把自己收做侍妾吧?!雨瀾雖然對葉邑辰很有好感,又感激她一連救了自己好幾次,可讓她嫁給王爺做侍妾……對不起,還是算了吧!本姑娘雖然只是一個庶女,卻還不想給人家伏低做??! 雨瀾腦洞越開越大,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前世被男友背叛了一次,她對自己的魅力實在缺乏信心!老是覺得葉邑辰這么好的男人……我還是別想了吧! 這么一想,她覺得晉王府簡直就像龍潭虎xue了,一秒鐘她都不想呆在這兒了。 雨瀾立刻試探道:“王爺,我好得差不多了,您是不是可以……送我回楊府了?我在您這里叨擾了太久了,給您添太多麻煩了……”在葉邑辰銳利的目光注視下,雨瀾的聲音越說越小。 雖然她努力保持著語氣的平緩,可葉邑辰是什么人?她一開口晉王爺就聽出了她語氣中的不耐。她冷冷的目光看過來,看得雨瀾一陣陣心虛。 雨瀾在心里給自己打氣! 反正這些事情就他們兩個人知道,只要她把話說開了,好好求求葉邑辰,他肯定能把這件事處理得妥妥當當,不會叫自己名譽受損就是了。王爺的信譽,她還是信得過的,只要自己不出去亂說話,也不會影響自己什么,自己還是老老實實嫁給謝之遠吧。 她畢竟不是真正的古代人,男女大防什么的,其實她真沒怎么看在眼里,何況倆人也沒有發生什么實質性的關系。她也沒覺得自己如何對不起謝之遠。 葉邑辰本來心情挺好的,被她這幾句話說得立刻就糟糕起來:怎么個意思?你還看不上本王不成!覺得侍候本王委屈了你不成? 葉邑辰一拂袖子站了起來,冷冷道;“這件事不忙!你好好歇著,本王還要去參加大朝會!” 說罷轉身就出去了。 “王爺!”雨瀾叫了一聲,葉邑辰卻頭也不回地去了! 雨瀾心里暗暗著急:糟糕,看來殿下是真生氣了??赏鯛?,倫家真的不想給你做侍妾??! ☆、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 五月初四,紫禁城乾清門。 大朝會非有重大國事從不輕易舉行,滿朝文武,王公貴胄,整整齊齊分列兩班,文左武右,太子站在左首第一,葉邑辰站在右首第一,以他的資格和功勞,除了太子,連皇上的兒子趙王葉敏瑜都排在他的后面。 午門上鐘鼓齊鳴,從太和殿到乾清門陳設法駕鹵簿,“皇上駕到!”太監的呼聲一聲接一聲傳來,乾清宮值守太監便是司禮監掌印孟沖,他急忙走前一步高聲喝道:“皇上臨朝,百官跪迎!”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跪地一齊高喊道。 一陣囊囊的靴聲響起,正統皇帝緩步走上臺階,在金鑾寶座上坐下,然后揮揮手道:“眾卿平身!” 眾人一一從地上爬起來,葉邑辰抬眼望去,只見正統皇帝穿著大紅色的龍袍,頭戴十二旒冠冕,只不過面色蠟黃,無精打采,看上去就像一個病夫,絲毫沒有大楚天子,兆民之父的風采。 皇上看著乾清門外排列到老遠的文武兩班,忽然悲從中來:“朕自御極以來,已有八年,敬天勤政、兢兢業業,不想竟有今日大難……祖宗創業艱難,萬里江山竟要葬送在朕的手里嗎……”說畢竟然以袖拭淚。 他畢竟是大楚皇帝,他也想把國家治理好,他也有皇上的尊嚴!下頭的文武百官見此情形,想起國事頹敗至此,京師即將不保,先是幾個老臣哭了起來,緊接著整個朝廷哭成一片。 好好一個國家怎么忽然就變成了這個樣子?正統皇帝也搞不明白! 威嚴莊重的乾清門,每月一次的大朝會,竟然就這么變成了哭喪大會,這可真是千古奇聞了! 葉邑辰唇角微翹,一臉的譏笑,正統皇帝懦弱無能毫無才干,雖然不至于說是一個昏君,但是“庸君”兩個字是絕對跑不掉的。國家交到這樣一個人的手里,又怎么可能不出現問題! 哭了一會兒,正統皇帝感到心懷略暢,這才收住悲聲道:“如今突兀和女真鐵騎已經兵臨城下,而京師防務空虛,當如何御外敵,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正統皇帝之前早已與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諸位重臣商議過多次了,雖然反對的人很多,可他還是決定南遷避難,而這次朝會的目的就是想議出一個他自己想要的結果來——南遷這么大的事情,是要背負罵名的,皇上自己也不愿承擔這么重的罵名,這個提議由臣子提出來,正統雖然不能把自己擇干凈了,可是他的責任也能小一些。后世史官筆下也能手下留情一點兒。 那時候官場之中最重要的便是揣摩上意,皇上有南遷的意思,下頭的文武百官定然引經據典,為他南遷找出各種合理合法的依據,這也是正統在這種危急時刻還要召開大朝會的真正動機。 正統的話剛一落,便有人出班上前稟奏:“臣,欽天監監正張寧有本上奏!”欽天監正官位不高,卻是今天最適合建言南遷的人。他本也是蕭黨中人,昨日就得了吏部尚書蕭宗昌的耳提面命,所以今天皇上的話一落,他就蹦了出來。 正統皇上見出來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官,有些微微奇怪,便道:“愛卿有何事稟奏,速速奏來!” 張寧大聲道:“啟稟皇上,臣夜觀天象,對照歷數,發現如今天命已去,只有南遷,才可以避過此難。因此,臣建議陛下即刻動身,遷都南京!” 正統皇帝一愣,借助子虛烏有的天命之說,豈不是正好可以堵住天下悠悠眾口……這正是南遷的最佳理由啊。這么一說,他看向張寧的目光就柔和起來。 他微微點頭,又問道:“其余眾位愛卿可有別的看法!” “臣以為,張大人所言極是。如今京師空虛,突兀、女真兩部兵馬足有6萬騎兵,身經百戰,京師絕難守住。不如遷都南京,再調西北邊軍回師勤王,西北軍若勝,皇上再回駕京師,若不勝,皇上保存文武重臣,朝中精英,日后也可徐徐圖之!”說話的正是吏部尚書蕭宗昌。 “臣附議!” “臣附議!” 見蕭宗昌如此一說,蕭黨眾人紛紛附和,楊培實列在文官班中,心頭一片沉重。他是不贊成遷都的,突兀和女真聯軍雖然厲害,但畢竟只有六萬軍馬,皇上若是坐鎮京師,上下一心,未必就不能退敵,可是皇上自從召見了居庸關逃回來的守將畢吉,畢吉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行,將女真兵形容得雄壯如獅虎,個個力大無窮,百余騎兵便可戰勝大楚千名訓練有素的戰士,再加上他又買通了太監幫他說話,皇上被畢吉所描述的女真騎兵的驍勇嚇破了膽子,加上得知了京師駐軍只剩下老弱病殘,更是堅定了南遷的決心。 蕭宗昌這jian人不過是推波助瀾以邀圣寵罷了。 只是楊培實卻深知,一旦放棄京師,那么整個北方將盡數落入少數民族之手,沒有了險要地形作為憑依,誰能擋得住突兀和女真的鐵騎,大楚只能依靠黃河一線垂死掙扎,等于是半壁江山拱手送人……百萬人口將在鐵騎之下被蹂躪…… 蕭宗昌未必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他想得更多的不是國家而是他自己罷了。反正到了南京,他還是吏部尚書,還是天官,小朝廷畢竟也是朝廷…… 為了力勸皇上打消南遷的念頭,楊培實帶領內閣幾位忠貞之士在御書房外面跪了一天一夜,只是皇上聽了太監們和蕭黨的話,膽氣已失,說什么也不敢留在京師御敵。 楊培實正要出班,冒著得罪皇上的危險再進諫一次,忽然聽見一個凜凜然激越的聲音響起:“建議南遷的人,該殺!”只見葉邑辰蟒袍玉帶,龍行虎步,走在大殿中間跪下,聲音朗朗:“皇上,京師乃是天下根本,一旦放棄,半壁江山從此不保,皇上您若真當如此,又有何面目去見戎馬一生,九死一生方才打下這大好河山的列位祖宗!臣弟身為太祖子孫,絕不愿茍且,若皇上南遷之心不改,臣弟愿留下來獨守京師,誓與京師共存亡!” 葉邑辰語氣咄咄逼人,皇上竟然不敢和他凜冽的目光對視。他即位已有八年,自然知道太宗皇帝得位的真相:太宗皇帝毒死了當年的太祖皇帝,杜撰了傳位詔書,這才從太祖手中奪得了皇位。 這天下,本該是太祖一支的,這皇位,本來應該是葉邑辰來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