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節
書迷正在閱讀:逆行仙途、都市夢探、甜妻來襲,總裁霸道寵、邪神桃花劫、末世穿書文之女配、龍臨異世、相公種田忙:帶著系統去重生、混是一條路、真靈九變、超度
主神給他的試煉任務,最終目標是“清除掉所有修真者,讓世界恢復正?!?,他只要完成幾個試煉任務就可以算在這個次元空間過關,這些試煉任務,其核心就是挑起此次世界中的劫數,盡量消減修道者的數量。 而修道者本身是極其理智的,而且也有嚴密的修道體系,想要從中撬開口子絕非容易之事。 趙良才原本打算是慢慢發展,等到有一身實力,再進行從中算計,以完成任務。 但事實發展變化和早先設想差距太大了,只是一時沒有忍下心中念頭,就導致情形大變。 事實上,任何一個正常的現代人,都不可能對那種肆無忌憚,用凡人血rou煉制法器無動于衷,這種惻隱之心,不是一個剛剛進入試煉階段的人可以忍受的,這種直接挑戰平素觀念的事情,沒有經過一些世事的磨練,是不可能忍下,徐圖后來的。就好像年輕人往往有時候因為一些小事大發牌氣,但發完火之后又會后悔,只有閱歷豐富了,才能看得開,否則不是從書本上看到一些名言警句,就可以身體力行的。 不過現在倒是有了機會,他找到一個更強大的同道者,雖然從理論分析上來說,對方現在只是具有一種樸素同情的心理,并沒有看清整個修道者集團的本質,也無法理解他們和凡人間不可調和的沖突,因此對方只是對這種魔道修士不滿,并沒有指向整個修道者團體。 這種沖突一旦爆發,因為修道者集團擁有遠超過凡人的武力,就算凡人忍無可忍,進行反抗,也會被清洗掉,人為實現治亂循環。 曾經有一段時間人類時代的理論,將人類內部化成不同階層,來解釋各種矛盾沖突產生的原因。 這種理論后來因為時代發展而不能繼續適用,被更新的理論而代替,但這改變不了它曾經發揮過作用的現實。 而且在斗爭中,這種理論敘述簡明,容易理解,激發戰斗力,更容易因此而形成一個勢力集團,與舊有勢力進行對抗。這是人本來就喜歡分成一個個群體,或是地域關系,或是姓氏等,有這種基礎,將人分成不同階層進行斗爭,自然容易得多。 現在趙良才就試圖將這個斗爭理論改頭換面,放到這個世界中來。 而現在第一步就是說服這個救命恩人。 “唉,談何容易?”聽到趙良才意氣盎然的言辭,虬髯大漢,反而臉上閃過一絲落寞,他口中言道,“曾幾何時,我也想過找一些志同道合之人,可惜這種人萬中無一,一個個修道者無不是漠視凡人生死,更有甚者,連自己的骨rou親人都視同陌路,相比那些人,那些修道家族們還算有些人味的,好歹對他們家族中的凡人還不至于當成牛馬看待,但對其他人,卻也是當成物件一般的東西,也沒甚區別?!?/br> “那道兄可知為何如此?”趙良才自問修道上,雖然主神給了一具天資卓絕的軀體和神魂,但悟性上可能不比這些土生土長的人更有優勢,但如果說起理論分析,分析社會形態,解釋社會演化,那么來自于未來虛擬時代的他,有自信超過任何一個人土著。 “咦,兄弟莫非知曉其中道理,我這百多年來,看過無數紅塵悲喜,卻也沒有弄個清楚,只知道弱者恒弱,強者恒強,如同狼吃兔,兔子想要生存,無非靠生養更快,但一千只兔子也只是一只狼的食料?!彬镑状鬂h口里說著,顯然對方也是有著一些體悟,能夠明了弱rou強食,就很不得了,這對一個處于封閉形態的社會而言,是一個不小的體悟。 古代封建社會那么久的時間,能夠看出這點的人也寥寥無幾。 “陳道兄可否聽小弟仔細道來?”趙良才口里問著,準備發揮他的知識優勢,將這第一位有可能成為將來助力的修道者拿下。 “為兄自然樂意之至,若能解開多年之惑,此乃平生一大善事?!?/br> 第四百七十六章次元時代(四) “當前次元空間探索數量:十二萬三千六百。 次元空間總體發展朝向:和本源世界人類方向近似度為百分之一點五。(以地球人類世界發展趨勢為標準,進行對比) 具體情況:科技類次元空間發展傾向與人類社會類似度超過百分之三十;幻想類世界僅有百分之五。 本源世界人類發展方向:個體享受基本權利,整體文明追求永存。 各個次元空間的最終任務共性:使該空間發展朝向接近于現實人類發展方向,近似的意識形態將導致整個空間精神層面更容易為現實人類世界所掌控。 當前發展朝向完全符合現實人類世界的次元空間數量:一百六十三個。 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契合度的次元空間:六千四百個。 低于百分之十契合度的次元空間:七萬六千個?!?/br> 一連串的數字,在主神空間cao作室的屏幕中展現著。對李林而言,這些枯燥乏味的數據,代表了目前對次元空間開拓的進展情況。 他作為主神,發布任務當然不是為了單純磨練輪回者,從中選擇什么參與最終決戰的戰士,在本源宇宙,個體力量再強大,也是有限度的,這是由宇宙本身物質性決定的。就好比擁有意識載體,力量上限近乎無限的精英輪回者,他們可以得到的精神力量,仍舊有限,一則整個宇宙的時間有限,目前本源宇宙已經走過了一百五十億年的時間,不可能繼續留給他們無限增加力量的時間,再者精神力量的來源有限。 幻想類次元空間的精神力量,大多數都要用于維持空間本身的存在和輪回,能夠被外來者汲取的部分并不多,就好像《暗黑破壞神》這種高端魔幻空間,也只能在最初世界意志爭奪戰中,會出現大量精神力量外流,當世界意志出現后,穩定整個空間,防止精神力量外流就成了它的主要任務。 哪怕是這個空間被最終征服,如果不想竭澤而漁,不想引發空間意志同歸于盡的舉動,也只能在限定程度下進行提取,一般只能是一次輪回中,次元空間精神力量凈增加數目的一半左右,再多,就很難做到。 畢竟對于一個次元空間而言,它就好比一個人類rou體,人類rou體可能一時失去了意識,但只要大腦還健全,就有可能誕生新的意識。因此哪怕它的意志體向外來者投降,也不能無盡抽取它本身的力量,這就會導致人類rou體死亡,進而意識不復存在。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被征服的空間意志體就算畏懼馬上到來的死亡,也不會將空間固有的精神力量抽取出來,給予征服者,它們寧可讓空間進入輪回狀態,甚至保持長時間的休眠,也不會以次元空間根基損毀為代價,換得一時的安逸。 畢竟他們都是有無限可能的神級生命,在任何層次上的考慮,都不會太差,更不會因為一些簡單的話語而做出愚蠢的決定。 就好像早已被征服的《暗黑破壞神》世界,由于這個世界的空間意志體候選者,人類的代言人——偉大之眼和天使的代言人——天堂之晶,都選擇接受主神的幫助,融合意識載體,進而獲得釋放無限力量的物質通道,但也導致了被套上枷鎖。以至于最后這個高級魔幻空間的意志體一直處于分裂狀態,由兩者共管。但就是這樣,主神空間也只能有限度地與它們進行交易,不可能抽取對方的本源。 唯一一個被擊敗的地獄之母,由于其絕對混亂自由的本質,寧可選擇毀滅,也不愿受到約束,其本源才被作為戰利品交易了出來。因為這樣,整個《暗黑破壞神》世界的演化進程就被大大放緩,實力增加緩慢。 人類沒有了對抗地獄的主題,那么發展動力就大為減少,雖然生活的確比以前要好上很多,但和這個魔幻主題契合的那些力量體系已經悄無聲息地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取而代之的是人類世界自身的競爭和發展,人類世界的戰爭,職業者由于破壞力巨大而被受到限制,從培養到訓練都被嚴格控制起來,普通人不再被鼓勵成為職業者,這種力量體系開始被上層統治者壟斷起來,這自然是因為沒有了地獄的威脅。 而上層統治者內部利益的爭奪,哪怕是兩個仇深似海的王國競爭,其中一個也不會為了戰略優勢,而開放職業者力量給本國平民,如果那樣做的話,在滅掉敵國之前,就先被本國野心家們奪權了。 主神空間對所有次元空間的探索和開拓,目前根據最終目標,已經形成了相當完善的任務發布體系,為了保證該次元空間最終可以被融合,那就要保證它們的發展,最終和現實世界的人類保持一致,這就方便了來自現實世界的李林,在精神層面上對它們進行控制和融合。 不同次元空間,人類世界發展朝向大有不同,甚至很多空間,根本不是人類做主角,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改變,任由這些次元空間自然發展,李林想要通過先占據足夠數量的次元空間,進而嘗試融合本源意志的方法,就很難實行。 在他的探索過程中,提升個人實力無非就是利用自己意志與本源意志融合這條路,只要做到這點,那便是不死不滅,而不是拳破天地這些和本源宇宙規則沖突太大的方式,那些手段也許在許多幻想類次元空間可以輕易做到,但在本源宇宙中,其堅固的物質特性,導致個體力量的展現受到太多局限,也許宇宙中還有些生命形式本身就有極強的力量,但他還從未遇到過這種生命體。顯然這個物質宇宙,本體越大,其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就越苛刻。 無論需要何種條件生存,整個宇宙資源有限,本體大,力量太大,其對外界資源要求就必然多,那么外界一旦發生變動,就很容易導致生存上的困難,遠不如形體小,個體力量弱的種族容易生存。 最起碼后者有舍去部分個體保存整體生存的辦法,而且形體小就容易更新換代,更容易通過下一代來適應變化的環境。地球生物時代的變化,就讓許多龐然大物失去生存資格,而一些遠比它們弱小的反而能夠生存下來,就算發展到現代,也是小型動物更容易生存,反而不是個體力量占據優勢的大型生物。老虎豹子瀕臨滅絕,反而兔子斑馬這些生物還能延續,除去食物鏈的原因,也包括個體力量的因素。 強弱對比就此形成轉化,自然界看似弱rou強食,但又存在天然的公平,身為捕食者的豹子老虎,看似個體強大,反而要被環境淘汰,一直只能通過逃跑來獲得生存的兔子羚羊斑馬等被掠食者,反而可以成功生存下來。 這就是物質決定精神的宇宙,它對所有生物一視同仁,不會給予他們特別的優勢,也不會故意虐待某些種群,一切都是由規律來決定每個種群的生亡延續,而不是靠某個大能的裁判。 這才是最公平的方式,但對人類而言,公平還不夠,還需要所謂的正義,正義就是讓被環境淘汰的個體還能有生存的空間,這就是人類世界的發展朝向。既要遵循自然規律,又要考慮人文道德。 自然規律是物質的,而人文道德則是精神層次,人類世界的發展,就是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人類想要最后稱霸這個宇宙,靠的不是某個天才人物的領導,而是這種集體智慧的強大。李林固然擁有了諾亞系統,看似cao控了整個人類,但想要實現他融合本源意志的偉大目標,也不能違背這個規律。 以他個人的智力,提升得再高,其時間和精力也有限制,更沒有功夫去窮究所有可能,最終只能依賴人類這個群體。 他想要融合本源意志,之前找到了不少條路,但這些路的一個共同目標,都是要保證人類在這個本源宇宙中占據主導地位。而要達到這點,在本源宇宙已經被瓜分完畢的前提下,只有無盡的次元空間,才是破局的所在。 這些次元空間,來自于物質宇宙智慧生物的想象力,無窮無盡,只要本源不滅,它們就會不斷輪回產生。每個文明種族都有隸屬于自己的無盡次元空間,這就是本源宇宙給予的公平競爭條件,哪怕是后來者,如果能夠利用好次元空間,也能夠有后來居上的機會。 對于這點,李林早就看得清楚明白,也因此他做出了讓諾亞系統進階成為主神空間的原因,同時先開辟出永恒堡壘作為后備基地,因為冥冥中他就有這種直覺,人類作為后起種族,肯定在將來探索宇宙的時候,遇到先發展起來的文明,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個牢固的躲藏之地,那就和地球航海時代中被滅絕的文明一般,成為歷史的塵埃。 而地球航海時代那些沒有被滅絕的落后文明,它們大都有類似的特點,那就是人口眾多,同時有一定的反抗之力,南美的印第安人文明先后被摧毀,而東亞文明盡管也落后很多,但還是憑借歷史底蘊,有后來居上的潛力。 面對那些高等文明時,地球人類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逃跑,逃跑并不可恥,尤其是在生存競爭面前。非洲草原上的生存歷史,就是一部跑和追的歷史,發展到現在,跑的一方終于可以笑到最后,而那些追的一方,無一不展現頹勢。由于人類的介入,跑的一方還能堅持下去,但追的一方已經逐漸開始滅絕。在生物滅絕史上,越是處于食物鏈的高端,越是滅絕地快,這就是雜食動物更容易生存下來的原因,爬得越高,摔得也越重。 人類可以在地球生物競爭中站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就因為可以扮演食物鏈上的大多數角色,無論是更高一級的掠食者,還是次一級的食草動物,都可以根據環境變化而進行適應。 第四百七十七章次元時代(五) 次元空間數量龐大,想要征服它們,將它們的發展渠道扭轉到現實世界人類類似的道路上,讓其中的意識形態接近于現實世界的人類社會,這種事情的難度,遠比普通輪回任務要大得多,不僅需要極高的耐心,還需要很深的智慧,決心,當然最重要的是時間,這些條件都要具備,最終才能夠憑借寥寥幾個輪回者來讓一個世界發生偏轉。 因此對新試煉者的任務設置上,凡是能夠完成一個次元空間最終任務的試煉者,李林都不吝惜與給與他們輪回者的資格。 現在一個輪回者的價值,要遠遠超過主神空間早期的時候。他們不僅享受著人類世界目前最多的資源,也有最高的地位,獲取貢獻度的機會也最多,除去一些智力上占據優勢,對于思想創造方面有很大天賦的人之外,其他大多數普通國民,都不可能在貢獻度上超過他們。 進入次元空間,試圖完成最終任務的試煉者太多,他們在最初往往以為憑借來自永恒帝國中更多的知識,憑借更寬廣的思維與認識,憑借特別培訓帶來的心性,能夠在這些次元空間中游刃有余,最終任務也能夠有機會完成。 但事實往往會給他們當頭一棒,真實世界的發展情形,和那些高度仿真的模擬情形有極大不同。不管推演得多好,在實際中往往會碰到太多困難。 每個次元空間中試煉者數量都不多,往往只有一個人。想要憑借一個人,去改變整個世界,其難度之大,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多了。 不管他們多么聰明,進入這些空間,首先得要解決基本生活需要,吃飯穿衣住宿、人身安全這些基本要素的滿足,就得花費很多時間。 這個過程根據他們進入空間的不同,附身對象的不同,最短的可能只需要睡一覺的功夫,最長的,可能一輩子也難以完全解決。就好像那些進入了和平世界,附身在一定身份上的試煉者,他們的基本生活需要早已被滿足,不需要做什么改變,可以集中精力放在社會分析和改造上,以找出一條合適的道路。 但有的試煉者進入的空間本身就是危險性極大,比如那些末日求生類型的,一輩子都得為食物住所等基本需要拼搏,沒有安寧度日的可能。 李林關注了許多試煉者,他們基本上都屬于那種智慧極高,心性很好,能夠腳踏實地,不好高騖遠,能夠實際分析當地的情況,結合人類這個族群本身的特性,往往不辭辛苦地做基礎工作。 這種情況下,他們也往往需要附身兩三次才有一些希望完成最終任務。 就好像典型的一個穿越歷史空間《回明》,輪回者附身到一個教育家身上,他沒有去造反,沒有蓄積糧草,而是選擇了教育子弟,培養出了一百多名有現代思想的弟子。他附身的這個教育家老死之后,第二次又附身在名聲最好的一個弟子身上,和其他人一起繼續擴大影響,扎實根基。到了第三次降臨附身,才選中了一個有實力,并且接受了第一次傳播思想的人,開始積蓄武力,借助時勢步步為營,逐漸將整個世界進行了改造,前后三次附身,共消耗了一百六十年。這還是因為那個世界時間比例很大。 否則這么長時間的消耗,沒有幾個試煉者有耐心完成。 地球近代史的發展,是有著歷史打下的基礎,而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次元空間,那里沒有多少歷史底蘊,只能從頭塑造,沒有任何可以依賴的力量,只能親手打造。 不過一旦完成這種任務,李林就會給這些試煉者打上一個特殊的標簽,他們往往是一群領袖型人才,有著許多共性,當然特色也有所不同。 這些試煉者雖然不多,但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下,絕對數量也不少,有上千人之多。 然而讓李林非常不滿意的是,這些人中基本上都是在低魔低武的世界中完成的最終目標,完成了對所屬世界的改造,甚至其中的世界,本來就與地球相差不大,其中的人類世界思想也極為接近與現實世界,并未有根本差別,這就使得難度大大降低。 最為困難的一種,就是那些高魔高武的世界,尤其是個人實力決定著一個勢力強弱的世界。在這種地方,群體的作用被壓制下來,群體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作為產生杰出個體的基數而存在,除此之外,他們無法在力量上制約那少數實力突出的個體。 地球社會能夠演化到現代社會,讓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應該享受基本權利,不應該接受極少數人的壓榨和特權,其根本原因就是同樣的武裝下,人數占據多的一方,只要組織和覺醒起來之后,就占據實力上的優勢,這就使得斗爭盡管有反復,最終還是要保證多數人的基本利益,才能讓整個社會運轉下去,做不到這點,社會就會動蕩。 而那些高魔高武的世界,就打破了這個規律,極少數個體實力極強,可以輕易鎮壓大多數人的抵抗,后者只能寄希望于前者的憐憫和理智,如果前者沖動之下,往往會毀滅一個世界。 當然對這些實力極強個體也會有約束,這種約束就來自于他們所在的次元空間意志體。這個意志體會本能保護空間穩定,一切影響到空間穩定的個體,都會遭到排斥。這就是為什么修真者的世界,有飛升的說法。飛升就是一種排斥,將對個體的吸引和約束取消,轉化成排除的態度,就如同割rou剜瘡,不惜犧牲一些本世界的物質資源,也要將這些成為毒害因素的高級修道者排除掉。 否則對方一個人對世界資源的索取,就可能超過所有其他個體生命的總和,這必然帶來整個空間難以長期穩定存在。 在這種世界中,一個試煉者想要完成最終目標,將一個人吃人的世界轉化成一個人人享有基本權利的世界,并且維系下去,不至于中間斷代,這種任務難度就上升了許多倍。 有些試煉者也許可以做到一代人的時間里不發生變化,但難以保證在他離開后整個空間還會繼續沿著已有道路發展。 個體的不穩定性,總會導致這種世界最后分崩離析,重新恢復成原來的模式,既少數人統治大多數人,人類有事實上的不平等,群體并不擁有最后的決定權,整個人類世界,只是一種養蠱性質的比賽,勝者生存,敗者淘汰,整個世界表現得極為赤裸,上層統治者不需要任何面紗,不需要對底層民眾有任何曲從逢迎之處。 不會有“民貴君輕”思想,更不會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比喻,上層直接壓榨和剝削下層人士,下層人想要成為上層人的難度非常大,力量會被輕易地壟斷起來。 就好比這種修道者的世界,如果一個修道者不愿意同流合污,等待他的就是被抹除和排斥,沒有生存空間。 而更嚴重的是,從根子上,那些下層人就沒有成為上層統治者的可能。舊時代的地球社會中,下層人還有科舉等手段來向上爬,而這種個體實力決定一切的世界中,上層統治者可以有太多辦法來壟斷住力量,家族統治成為常態,血緣和聯姻建立起來的社會關系,成為統治的基礎,下層人想要擠進上層統治者的行列,沒有一條常態的路可以走。 在修道者世界中,如果不是有轉世重修的限制,需要更有天賦的修道者扶持,那么普通人哪怕天資再高,理論上講也不會有得到培養的可能,只會出現少數家族統治的情況,而不是家族統治和門派道觀并列的情形。 上層統治者對影響到自身利益的下層杰出人士,總是有兩個態度,要么吸收進去,要么消滅在萌芽狀態,這種情況在地球古代封建社會屢見不鮮。哪怕是看似公正的科舉,也會出現壟斷的情況,越是大家族中越容易由于資源優勢而容易出現科舉人才,平民子弟出現得幾率越少,更別說有各種黑幕的存在,更是讓許多投身科舉的平民子弟一輩子難以出頭,空耗精神時間,一事無成。 因此在這些高魔高武的世界,想要達成最終目標,讓大多數人享受到基本權利,制約少數人的權力欲望,其難度之高,比登天還難并不是夸張。 李林看了太多失敗的例子,他們要么是輸在個人意志上,一些人隨著力量的增強,主動放棄了主神交代的任務,轉而享受起呼風喚雨的生活,被在該次元空間的生活方式迷惑,為能夠cao控大多數人命運的權力而沉醉,這些人,只要出現,自然就是被淘汰的下場。戰勝不了這種基本欲望的人,是沒有資格成為現在輪回者的。 而更多的人,是被各種難度的任務所困住,他們無法憑借智慧去一一解決,只要運氣稍差,就是失敗的下場。 第四百七十八章次元時代(六) 和傳說中的主神不同,李林雖然是模仿一些小說中的主神空間建立,但他作為主神本身,是有明確目的性的。 挑選輪回者本身不是目的,利用他們去收集他發展路途中所需要的資源、技術以及多種物品才是本質目的,除此之外,輪回者本身對他沒有多少意義,人類個體強大與否對他并無真正作用,人類的強大在本源宇宙中只能體現在整體掌握的科技強大上,強大的個體并不能帶給人類世界多好的發展前景,唯一的強大個體,只需要一個就足夠了。 在躲避高等文明的時代里,人類世界無法在浩瀚無垠的本源宇宙發展,只能將目光投向同樣無窮無盡的次元空間。 唯一可惜的是,次元空間本身物質不能與永恒堡壘進行無限制的交流,受到重重規則限制。 除此之外,在精神領域上的發展,就是讓更多的次元空間發展朝向與人類世界近似,這樣能夠控制次元空間的集體意志與人類世界相近,這是一步非常長遠的計劃,耗時非常長,近期看到的好處極少,還會減緩資源收集的速度,畢竟既然要這樣做,就不能使用掠奪一空的策略,還要進行人力投入。 但長遠的好處卻是無比巨大,根據以往次元空間的探索經驗,他想要融合一個次元空間意志體,至少要達到打下烙印的程度,那就需要這個次元空間意志體與他的意志有共鳴之處。 這個共鳴之處,很大程度上就取決與人類世界與該次元空間智慧生物群落意志的近似程度。就好比他最早打下烙印的《末日危機》世界,那里幾乎就是現實人類世界的翻版,體現了人類作為地球上最強的物種,應對各種危機的過程,這些危機,都是有可能發生,并且給人類造成巨大損失。 這種世界就是展現人類集體意志中求生、合作的一面,還有一系列利于種族生存的精神要素展現的過程,這些要素不見得都是好的,一些諸如犧牲或者說損害,都是會出現的,必要時刻舍棄弱者,保留更容易生存的族群,對于一個族群來說,就是不得已的選擇,這種選擇無關善惡,只是一個族群在面對生死危機時必然要做出的選擇,哪怕它會極大地挑戰平常的生活準則,也會在生存的前提下被做出。 但更多的次元空間,則展現了人類精神意志中與現實世界發展朝向不同的一面,神話幻想類,是人類個體希望有極強的力量,能夠以一己之力,改變整個世界,這些類型的世界,往往是因為人類在世界改造過程中遇到困難,希望得到超自然力量的幫助,其中包含了惰性和逃避的因素,無論里面渲染了多少熱血的要素,都改變不了這點,不愿意面對現實的枯燥和困難,去寄希望在幻想空間中得到慰藉。 這些世界就是和現實世界中人類社會的精神意志相違背的,不利于人類在本源宇宙意志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進程,必須加以清理。一切神圣仙魔都要消退,這才符合這個本源宇宙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