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章
長沙人不想投入,只想撈好處的想法太幼稚了。 一看桓階的臉色,劉協就明白了他的心思?!坝X得太慢了?” 桓階老老實實地說道:“建學堂的事,的確不在臣的計劃之內?!?/br> “錢不夠?” “長沙的確不能和南陽相提并論。即使是戶口最多的郡治臨湘,戶口也不過三萬,洞庭湖邊的戶口更少,無法同時支撐船官和學堂?!?/br> 劉協笑笑。 桓階不愧是本地名士,對長沙的情況很了解。 包括郡治臨湘在內,長沙郡共有十三縣,二十余萬戶,一百余萬口,但大多分布在長沙南部,洞庭湖邊的發展并不好。最近的羅縣也是在汩羅江邊上,離洞庭湖還有近百里。后世的重鎮岳陽還沒有置縣,只是一些小聚落。 這和洞庭湖的特殊水情有關。 洞庭湖原本是云夢澤的一部分,水深有限,而且隨季節變化明顯。雨水多的時候,這里是一片浩瀚。雨水少的時候,這里能露出大片的湖底,只剩下一小片水域。 雖然沒有后世大湖變草原那么夸張,水域面積的劇烈變化也的確不利于開發。 能夠滿足造船需求的位置有限,比如湖中心的君山。 但君山附近沒多少人口,也沒有多少耕地,養活不了多少人。在君山建船官、建學堂,就要從其他地方調錢調糧,又是一筆額外的開支。 長沙財力有限,一下子鋪開這么大的陣仗,有點頂不住。 但那是基于長沙郡自力更生的考慮,而他并沒有打算放手不管,全由長沙郡自行籌劃。 劉協提了一個建議:學堂、船官同時建,朝廷撥款和私人籌資一起上。 民船制造的管理權限原本屬司空府,現在改劃到司徒府,司徒府自然要出一部分錢。此外,長沙郡也要自籌一部分資金。 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和武陵合作。 船官、學堂建起來后,武陵肯定也會從中獲利的。 除了這兩個方案之后,劉協表示,少府也可以出一部分資金,皇后手里就有數萬金的資金閑置,可以入股船官。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從尚方監挑選一些能工巧匠作為學堂的教師,包括我本人在內,都可以承擔一部分教學任務。 建學堂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而且見效也很快,三五年內就能看到收益,十年后就可能成為長沙郡的金母雞,源源不斷的創造效益。 聽了劉協的建議,桓階大為震驚。 他在宮里為尚書郎的時候就見過天子,不過那時候的天子剛剛九歲,懵懵懂懂地被董卓扶上帝位,什么也不懂。他離職之后,就沒見過天子,只聽說天子在華陰一戰斬殺李傕,后來又轉戰并涼,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平定了天下,用兵如神。 他萬萬沒想到,天子做起生意來也這么高明。原本他覺得根本不現實的事,經過天子一分析,竟有迎刃而解的可能。 按照天子的規劃,他只要能籌集五六萬金,這船官和學堂就能建起來了。 這點錢,長沙還是拿得出的。 他們原本的計劃也是要籌集兩三萬金來參建船官,只是當時不知道天子能不能給他們這個資格。畢竟這個船官可不是普通的小船官,而是與豫章船官相當的大船官。通常來說,這么重要的產業,朝廷是不會讓民間資本介入的。 但他們想錯了,天子不僅不反對他們介入,還希望他們多投入。 桓階不敢確信,慎重地問劉協?!氨菹率钦f,這新建的船官、學堂要由朝廷與長沙共建?” “當然,集中力量辦大事嘛?!?/br> “那收益怎么分配?” “這些具體的章程,到時候再談,司徒府會來人,朕也會安排人參加。你先和長沙富戶們商量商量,聽聽他們的意見,看看能籌集到多少錢?!?/br> 桓階正中下懷,甚至有些喜出望外。 他沒想到天子會這么有誠意,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這時,周不疑找來了相關的文書,一并交給桓階,并讓他在相關的文書上簽了字。捧著厚厚的一摞公文,桓階喜不自勝,再拜后匆匆告辭。 他要趕回去閱讀這些文書,準備充分,然后奉詔和長沙的富戶世族商量,籌集資金。 送走桓階,周不疑有些不解,得到劉協的允許后,他問了一個問題。 “陛下,俗話說,以漢水為界,南人cao舟,北人乘馬。南方的船政宛如北方的馬政,是國之大事,豈能讓百姓參與?” 劉協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僅僅是天子與朝廷的責任。即使是關系到國家根本的產業,在保證控制權的情況下,也可以發揮民間的力量。譬如馬政,軍中挑選戰馬的時候,不也是會從牧民手中購買?造船也一樣,最重要的戰船由朝廷控制,普通民船則大可不必由朝廷包攬,否則不僅朝廷顧不過來,還會滋生貪腐,影響效率?!?/br> 他頓了頓,又道:“易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朝廷和百姓亦是如此。必要的謹慎不可少,但防民如防賊則大可不必。只有上下同欲,而不是互相提防,才能共建王道。元直,道豈是空言哉,當身體踐行?!?/br> 周不疑躬身受教。 第一千二百章 美好未來 桓階回到住處,妻子伏氏還沒睡,正與一對兒女坐在堂上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