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聰明人只憑一個舉動就能猜到對方的心思。 鐘會和陸抗的嫌隙不是一天兩天了,鐘會封公之前,還曾率十五萬大軍逼陸抗低頭。 作為江東另一大支柱的陸凱死的不明不白。 有這么多破事,陸抗根本沒道理為鐘會死守。 就算此次擋住秦軍,最大的受益者還是鐘會,說不定還會再進一步,封王…… “傳令全軍,偃旗息鼓,不得驚擾樂鄉軍民?!蓖鯙F對陸抗充滿了敬意。 任何人處在陸抗的位置,都很難辦。 幸好,陸抗選擇最壞的那條路…… 第八百六十五章 爭功 防人之心不可無。 廟算永遠是廟算,王濬還是做了些準備,以木筏、重船在前開道,以防吳軍在水下動心思。 整條江面穩穩當當,安然通過。 王濬心中所有忐忑盡去。 秦軍通過樂鄉,直達長江中下游,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戰船上掛起了“秦”字大纛,戰鼓齊鳴,吶喊助威,聲震大江南北。 夏口督留憲,平西將軍施洪驚疑不定,或疑陸抗投秦,或疑陸抗為秦軍擊敗,王濬當機立斷,驅水軍攻城,江夏太守虞忠引兵來援,中王濬埋伏,一戰而擒,夏口遂降。 秦軍聲勢大振,如虎入羊群,無堅不摧,兵不血刃,長江中下游城池或投降,或被攻陷。 王濬趁勢收編江東水軍,宣讀大秦平江南檄文,承諾滅吳之后分田免賦。 江南百姓紛紛響應秦軍,自乘舟筏,加入東征大軍。 武昌、柴桑吳軍噤若寒蟬,無有支吾抗拒者。 “秦”字大纛所至,城門轟然打開,豪強驅羊牽牛相迎,百姓簞食壺漿相送。 王濬治軍嚴厲,嚴禁士卒侵害百姓。 吳人越發敬重。 王濬部眾仿佛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至長江下游,旗幟器甲,連天蔽江,威勢極盛,望者莫不魂飛魄散。 沿江城頭上紛紛掛起“秦”字大旗。 不過進入江東地界后,投降的吳軍越來越少。 細作稟報,鐘會將吳軍將吏士卒的家眷遷到濡須洲看管。 一人投降,全家斬首。 威壓之下,整個江東忽然陷入一片恐怖驚惶之中。 國之將亡,卻沒有多少人慷慨激昂。 王濬立在船頭,望著江東無限風光,拍著船舷,“大丈夫至此,無憾也!” 只差一步就到建業了,不世之功近在眼前。 “恭喜使君!”羅尚不知什么時候出現在身后,語氣頗有些陰陽怪氣。 王濬盯著羅尚,忽然覺得羅憲派他來,目的似乎并沒有那么簡單。 滅吳之功太大了,肯定有人會動心思。 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王濬知道自己的處境,所有權力都是來自于皇帝的信任,就憑他在山東對士族豪強痛下殺手,就得罪了不少人。 這是投名狀,也是一步險棋,雖然成功獲得了皇帝的青睞,但也埋下不小隱患。 所以平時非常注意個人安全,身邊的甲士都是忠心耿耿的死士。 “少將軍何事?” “鐘會屯兵濡須州,江面狹窄,又有精銳水軍防守,水道難以成功,屬下請命走陸路,由涇縣過宛陵,由南向北,攻打建業!”羅尚的語氣不像是來請命,而是來通報的。 王濬眉頭一皺,大好心情頓時去了一半,這分明就是來搶功的。 眼下鐘會大軍云集濡須,建業正空虛,江東人心惶惶,只要大秦的旗幟立在城下,建業就會不戰而降。 滅吳的首功就是羅尚! 王濬把前部身家都壓上了,功勞卻是別人的…… 王濬打量著羅尚,羅尚亦毫無禮數的與之對視。 忽然,王濬笑了,“少將軍似乎小覷江東人物了,宛陵乃建業西南門戶,以鐘會之狡詐,必有強兵鎮守……” “此事就不勞刺史多慮了?!绷_尚信心十足,在“刺史”二字上加重語氣,意在提醒王濬沒有都督之權,管不到他頭上。 一路行來,吳軍望風而降,既然王濬行,羅尚覺得自己也行。 “那就預祝少將軍旗開得勝!”王濬冷笑道。 “屬下告退?!绷_尚也冷笑著拱手一禮。 護軍范通低聲道:“羅憲忠烈果毅、才策過人,未想子侄如此不堪,使君大可以不遵軍令斬之?!?/br> 王濬笑道:“此人志大才疏,貪得無厭,吾料其必??!讓他去試試建業的防御,未嘗不可?!?/br> “雖然如此,使君當早做準備,上表朝廷,以免他日問責?!?/br> “不錯?!蓖鯙F點頭稱是。 所有人可以忽視、可以得罪,唯獨對皇帝不能有絲毫隱瞞。 王濬將來的地位,全都取決于皇帝對他的信任。 濡須城。 收到戰報的鐘會終于再無之前的從容。 王濬的水軍能順江而下,肯定是陸抗放水了。 “某待陸抗如手足,何相棄也!”鐘會以手加額,慵懶的斜躺在軟塌上。 周圍將佐無不心中暗笑。 大半年之前,鐘會還率十五萬大軍逼陸抗就范,天下間哪有這樣的手足? 此后,鐘會先進封越公,殺了太上皇孫皓。 而兇手卻一直逍遙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