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又打造木筏竹排沿江隨行,令民夫搖動旌旗,日夜鼓噪吶喊,聲勢如虹。 吳人越發震恐,至夷道,遇攔江鐵索,王濬以木筏置火炬,長十余丈,大數十圍,灌上猛火油、煤餅、木炭,放在船前,鐵索瞬息熔斷。 時已深秋,霧氣之中的怪鳥惡獸,火光之中,黑煙滾滾,光怪陸離。 兩岸吳軍多是山越、武陵蠻,望見江中怪象,以為河神顯靈,皆朝跪拜。 王濬水軍暢通無阻。 上游風聲鶴唳,下游的樂鄉早接到消息。 吾彥急忙向陸抗稟報,“秦人水軍來襲,沖破夷道水域,向荊門、樂鄉而來?!?/br> “備戰?!标懣怪皇堑亓艘痪?。 吾彥當即召集步卒,沿江布防,在江水狹窄處設置四百多輛投石車,儲存了上萬罐火油。 數不清的木筏竹排泊在江面上,一旦秦軍戰船靠近,這些木筏就會變成火船,沖向秦軍…… 為了萬無一失,吾彥還準備了一支敢死營,兩千余精銳老卒,手持鐵錘鐵錐,由他親自帶隊,準備去鑿穿秦軍的船底。 沒有戰船,就只能拿人命上去填。 秋風陣陣,無限寒涼,敢死營的老卒瑟瑟發抖。 眼神中卻帶著決然之色,“愿為大將軍效死!” 愿為陸抗而死,而不是為吳國而死…… 陸抗自然能聽的懂,走到一個熟識的老卒面前,想說什么,卻怎么也說不出口,臉上的疲憊之色越發濃重。 “大將軍放心,我等定然讓秦軍有來無回!”老卒眼神堅毅。 陸抗平靜道:“沈黑,你的孫子今年應該有十歲了” “回大將軍,還有三年,既可以繼續為大將軍征戰!” 軍戶的命運大多如此,祖孫三代同在軍中并不奇怪。 “傳令全軍,回城!”陸抗仿佛被老卒們感染,眼神也堅決起來。 吾彥一愣,“大將軍?” “此乃軍令,回城!”陸抗聲音忽然大了起來。 所有人都聽見了。 一瞬間,老卒眼中的決然變成了欣喜,能活著,沒人愿意去死。 時至今日,抵抗已經沒有意義。 即便擋住秦軍這次,下一次呢?更何況這次秦國根本就沒用上全力。 而吳國早已經千瘡百孔,秦國的檄文傳來,吳國在人心中,就已經亡了…… 均田制無論是百姓還是士卒都有巨大吸引力。 人心向背,一目了然,陸抗又豈會不知? “回城!回城!”老卒們熱淚盈眶,扔下手中的鐵錐、鐵錘。 吾彥的神色也輕松了不少,苦笑道:“大將軍……早該如此……這江東還守它作甚?我等即便是戰死,也不過為鐘會做嫁衣?!?/br> “鐘會若能匡扶江東,未必不能與秦人分庭抗禮,奈何鐘會不過一司馬昭而已,江東流的血已經夠多了,我等不能為國除賊,就讓秦人去吧?!?/br> 江面上。 秦軍大船的身影越來越清晰。 盡管氣勢如虹,王濬心中還是非常忐忑,此戰成功的關鍵便是能不能快速通過樂鄉。 此地是陸抗屯兵之地,江東真正的大門。 “江上可有吳軍?”王濬的所有一切都壓在這一戰上了。 成功,便可躋身大秦朝堂之上,功勞甚至超過羊祜、羅憲,出將入相近在咫尺。 若是敗了,也就不用多想了,王濬肯定是要葬身魚腹的。 “稟使君,沒有發現吳軍蹤跡!” “為何會沒有?”王濬一愣。 陸抗擅謀,樂鄉還有數萬吳軍精銳,若是謀劃得當,完全可以跟秦軍一戰。 只需在江面狹窄之處,布置火船,兩岸以投石機夾射之,王濬不死也要脫層皮,然后在下游的夏口、武昌、柴桑等地再來幾輪,這支水軍就會被緩緩吞噬…… 吳國經營數十年的長江防線,絕非浪得虛名。 當年曹魏動輒數十萬步騎都望江而嘆。 無論陸抗做點什么,王濬都不會如此緊張。 看不清敵人的手段,才是最危險的。 “兩岸……什么都沒有?!背夂蛞脖煌鯙F搞的很緊張。 王濬的第一反應是陸抗又有什么奇謀,“船隊減速,所有斥候全部去下游打探!” “唯!”斥候拱手而去。 “會不會陸抗畏懼我軍聲威,不敢應戰?”羅尚插嘴道。 此言立即引來一陣嘲笑聲。 沒有羅憲在身邊,王濬的部下當然不會給這位“少將軍”面子。 羅尚面紅耳赤。 陸抗是什么人? 當年荊州內憂外患,八萬晉軍,加上三萬步家部曲,陸抗只有三萬余眾,尚且敢迎難而上,此次順江而下的秦軍才四萬不到,陸抗憑什么會畏懼? 王濬斜了他一眼,羅憲是王濬的上官,但羅尚不是,一個下屬擅自發言,連敬稱都沒有,這就有些不識禮數了,不過王濬沒太放在心上,“陸抗聲名赫赫,豈是膽怯之徒?” 羅尚識相的沒有多言,不過低下頭的瞬間,眼中露出一點鋒芒。 一個多時辰后,斥候快船來報,“稟報使君,吳軍全部退回樂鄉城,江面上的鐵索已經撤去……” 王濬先是一愣,很快便明白過來,大笑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此為天助,亦是陸抗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