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孫皓固然天怒人怨,但畢竟是東吳上一代皇帝。 鐘會種種行徑與當年司馬昭一般無二。 江東到處都是說書人,司馬家的丑事天下皆知,鐘會跟司馬昭掛上鉤,一輩子也洗不清了。 這么多污點在身上,陸抗不倒戈攻打建業,已經非??酥屏?。 “無妨無妨,陸抗應該還未投降秦軍,王濬孤軍遠來,濡須洲乃銅墻鐵壁,江東可保無憂?!辩姇袷窃谧匝宰哉Z,又像是說給其他人聽。 巢湖水向東南流,經七寶、濡須兩山之間的東關,東流注于江,吳人于江北筑城,名曰濡須城,濡須城背后有泥沙沖擊而成的濡須洲,橫在江心,儼然一座天然的要塞。 濡須的背后,是石頭城和建業。 夷陵之戰后,曹丕一時頭腦發熱,不攻虛弱至極的蜀國,反而重兵攻打東吳,時朱桓接替周泰為濡須督。 曹仁自恃兵多,遣其子曹泰突襲濡須城,遣常雕、諸葛虔、王雙等將,乘船突襲吳軍家眷所在的濡須洲,自領一萬精銳在后策應。 朱桓抓住戰機,猛攻最弱的曹泰,火燒曹營,曹軍大敗,曹仁措手不及,亦受敗軍波及,江中的常雕等人進退兩難,全軍覆沒。 鐘會也效仿朱桓,把吳軍的家眷遷入濡須洲,隔絕內外,方便看管。 效果也還不錯,投降的吳軍越來越少,也算勉強穩住了形勢。 不過當初的十五萬大軍,現在只剩下十二萬不到。 五分之一的士卒叛逃…… 沈瑩實在看不過去了,拱手道:“濡須雖固,北有杜預,西有王濬,兩面受敵,我軍不得動彈,若王濬分出一軍奔襲建業,為之奈何?” “建業有我兒鐘毅防守,宛陵有周處鎮守,王濬的幾萬人馬,想要突襲建業,白日做夢。諸位將軍,眼下雖時局艱難,然并非死局,皆在某預料之中,待秦軍不支,我軍一鼓擊破之,屆時與諸位平分江東!”鐘會習慣性的畫出一張大餅。 不過餅畫多了,從沒實現過,別人也就無感了。 上一個吃鐘會大餅的人,現在生死都不知道。 人在做,不僅天在看,也在眾目睽睽之下。 眾將心中毫無波瀾,你看我我看你,無精打采的應了一聲,“謝越公?!?/br> 場面冷清而略帶尷尬…… 第八百六十六章 破吳 對秦軍而言,大戰的契機已經到來。 王濬順江而下,撕開了江東堅固的外殼。 整個戰場,優勢已經徹底轉向秦軍。 無論天下大勢如何,都要在戰場上體現,現在東吳離滅國就差一場大戰了。 江東的水軍優勢已經悄然被化解。 杜預和王濬一北一西,各自占據上游。 水戰,誰在上游誰就有決定性的優勢。 當年孫氏父子以下游攻打上游,黃祖扼守江夏十七年,多次擊退吳軍,射殺了孫堅、凌cao、徐琨等將。 “將軍,杜都督軍令!”范通呈上杜預的軍令。 王濬打開,不出意料,是一同進攻濡須的命令。 上面說的很清楚,杜預大軍圍攻濡須城,吸引江東水軍,王濬速取濡須洲,然后同力絞殺北岸的鐘會軍。 王濬的心思卻在離去多日羅尚身上。 這支偏師進展頗為順利。 秦軍所至,吳軍紛紛開城投降,據斥候消息,兩日之前便兵不血刃拿下涇縣,算算時間,今日應該抵達宛陵。 宛陵之北便是建業。 羅尚進軍太順利了,吳軍望風而降,以至于王濬有些懷疑自己的判斷。 吳國早就是爛透了的果子,等著人去摘取。 功勞若被杜預、羅憲、羊祜拿去了,王濬也就認了,偏偏是羅尚這么一個人,怎會令人心服? 仿佛吃了一只蒼蠅般惡心。 王濬年紀大,功名欲也大。 當然,這也是因為以前沒機會,歲月蹉跎中,不知不已經快六十了,此次如果沒有把握好機會,以后就只能庸碌的老去…… “將軍?”范通聲音稍大,這才將王濬拉回現實。 “傳令全軍,進攻中洲!” 中洲是濡須洲的另一種叫法。 “全軍出動!” 傳令兵一聲大過一聲,稍頃,戰鼓聲響起,各種令旗揮動。 江面上的千余艘戰船仿佛蘇醒了一般,一張張船帆掛起,舵手、槳手開始劃動戰船。 大江之上,風起云涌。 陣陣江風襲來,吹散了王濬心中的不快。 一日行軍,濡須洲遙遙可見。 鐘會也跟陸抗一樣,鑄造了三重鐵索,橫在江心。 江水之中還設有鐵錐,堆積了礁石、木樁。 這便是鐘會所謂的“銅墻鐵壁”。 “鐘會二十多年聲名赫赫,徒有虛名,不過如此,遠不及荊州陸抗?!蓖鯙F對鐘會的評價大大降低。 范通回道:“鐘會乃北人,不習水戰也是理所當然?!?/br> “此人何止是不習水戰,亦不明天下大勢,許昌一戰裹足不前,錯失良機,足見其庸,鐘會一世聲名就要葬送在此了!”王濬揮手,船首令旗揮動。 江面上白帆依次降下,槳手停歇,只有幾艘吃水深一些的重船向下游沖去。 水下的鐵錐、木樁被拔起,繼續向鐵索沖去。 然后一陣火箭射出,重船上烈焰騰空,仿佛整個江面都被點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