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皇帝能打壓我們一世,難道還能永遠打壓我們嗎?昔日孝武皇帝遷天下豪強填關中,又能如何?既讓皇帝想效仿孝武皇帝,我等不妨配合,保存實力,不必爭一時之長短,著力之處不在皇帝,而在……” “而在太子!”荀顗搶道。 “太子若是不配合又當如何?”鄭沖道。 王祥眼中精光一閃,“那就太子的太子!當年魏武不也是打壓士族?又能如何?九品官人法出自他的兒子!” “大善!” 三人蒼老的笑聲同時響起,驚動了枝頭的喜鵲,也驚動了隱藏在樹枝間的黑衣人…… “臣不明白,既然有王祥、荀顗等人的罪證,為何不一網打盡,殺一儆百?”趙阿七拱手道。 楊崢搖搖頭,“不過是投鼠忌器而已?!?/br> 三人都是一代大儒,素有人望,又一把年紀了。 殺了他們,只怕天下側目,百姓會轉為同情士族豪強。 而且三人都這把年紀了,還要跟自己暗斗,肯定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 “難道就任由他們興風作浪?今日三人密談,必有jian謀!”作為錦衣衛的頭子,趙阿七卻一點都不圓滑,這么多年了,喜怒形于色。 楊崢正色道:“與士族豪強之爭絕非一日、一月、一年,需數代之功,不可急于求成!以你現在的心態如何跟他們斗?殺了他們,士族豪強就會臣服嗎?只會讓剛剛與我們妥協的河北士族離心,留治大國若烹小鮮,需要火候,你身為鎮撫司統領,萬不可急躁?!?/br> “臣、臣受教!”趙阿七一震,神色恢復鎮定。 一面要打壓士族豪強,但又不能逼的他們狗急跳墻,這場暗斗比血rou橫飛的戰場更考驗楊崢的權謀水平。 拔刀子血濺三尺是最低級的做法。 這場暗斗必然是一個長期過程,完全消滅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后世也無法解決。 楊崢有自知之明。 好在自己是個穿越者,能借鑒的東西很多。 最理想的狀態是,把他們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改造他們的精神面貌。 讓士族豪強與寒門庶族都有一席之地。 第八百二十三章 平亂(一) “青州之亂該結束了!”王濬喝了一口茶,感覺這茶沒煮到火候。 但細作的傳回的各種消息顯示,王渾、王沈兄弟有可能要渡海投吳。 他們走了,這場大戲就沒得唱了。 王濬是一個優秀的獵手,知道什么時候該出手。 主薄李毅道:“王沈在青州頗有聲勢,為何此時退走,前功盡棄?” “因為這場叛亂王氏沒有任何機會,司馬炎據有中原,尚且不是大秦之敵,王氏一個青州又能如何?只要陛下不急,先急的就一定是他們?!蓖鯙F放下茶杯,“傳令,盡起軍中精銳,隨某收復青州!” “唯!”堂中諸人立即起身,向王濬拱手一禮。 東平城中,戰意高昂。 三通鼓罷,八千精銳步騎整齊的在校場中列陣。 城中有數萬大軍,但王濬只要這八千人。 馬上的騎兵雄健魁梧,經歷了不少廝殺的戰馬顯得異常沉穩。 步卒披著盔甲,手提秦軍最新裝備——長矛,腰懸環首刀,背上掛著弓和弩。 一片片的甲胄在初夏的眼光中熠熠生輝。 優良的裝備讓士卒們雄心萬丈。 這是在晉軍中未有過感受。 氣勢、信心、戰意! 每個人都曾是晉軍中的精銳,每個人都是精挑細選的勇士,每個人都對戰功有無比的渴望。 “賊軍號稱十萬之眾,爾等敢戰否?”王濬在陣列中走動著,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傳到每一個人的耳中。 這一戰,王濬不僅要擊敗三王,更要打出自己的名聲,以為進身之階! 只帶八千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人多了,弄不好嚇到了王氏兄弟。 “戰、戰、戰!” 一陣陣怒吼表明了士卒們的心意。 “好,不愧是某麾下兒郎,該讓賊人看看什么叫精銳!”王濬姿貌俊美、頗有風儀,性情爽朗曠達,因此極得部下擁戴,“賊眾十萬,便是兩個五轉之功,諸位之富貴皆在此戰!” 不僅是士卒們的富貴,連他的富貴也在這一戰上。 將士們的眼神熱切起來。 一萬句激勵人心的話,都沒這一句管用。 周圍沒被選上的士卒眼中浮起羨慕和嫉妒之色。 “殺!殺!殺!” 八千多把武器舉向天空,士卒的斗志到達頂點。 “出征!”王濬大手向東一揮。 令旗亦隨之翻動,戰鼓聲轟隆。 騎兵的腳步聲,盔甲的鏗鏘聲,整齊的混雜在一起,向東挺進。 “兵貴神速,王氏兄弟之敗,敗在猶猶豫豫,既不敢四面出擊,又不敢得罪青州豪族,以致有今日之困,吾以順討逆,以強凌弱,破賊必矣!”王濬在戰馬信心十足道。 周圍將佐一陣贊嘆。 此番精兵光明正大,王濬在軍中置鑼鼓,一進入青州地界,就讓士卒敲鑼打鼓,生怕青州地界的豪強不知道自己來了。 不過動靜越是大,豪強們越是恭順。 居然不斷有人送上牛羊犒賞。 大軍長驅直入,居然沒遇到任何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