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高密、廣固、北海相繼陷落。 王濬看都不看這些城池,直撲王沈兄弟而去。 賊軍一見王濬來勢洶洶,反而不敢交戰,退往東萊。 秦軍聲勢越來越大,豪強們也越來越配合,要糧食給糧食,要部曲給部曲。 進入東萊地界之后,王濬麾下之眾,已經達到兩萬余。 王濬把豪強們的協從軍扔到后面。 人多了氣勢太甚,把王氏兄弟嚇跑了就不妙了。 一開始只是豪強配合,后來秦軍秋毫無犯,青州百姓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主動為秦軍引路,匯報賊軍的各種動向。 王氏兄弟的這場叛亂本就不得人心。 天下大戰多年,人心思安。 中小豪強也不愿為王氏的野心陪葬。 每個階層都有自己的利益。 當他們發現秦軍不可抵擋之后,就會主動選擇舒服的姿勢配合…… “王濬此賊可恨!” 狗急了還會跳墻,更何況是王渾? 東萊背后是東牟,再退就要被趕下海了。 而海船沒有準備好,只夠三四千人撤走,關鍵吳軍在這個時候掉了鏈子,說好接應的船只,延誤了一個月,還沒有來,一個勁的推說遇到了風浪。 原本想著情況若是不對,就竄入泰山為寇,但王濬仿佛知道他們的心思,不走北面齊郡,而走南面的高密,直接斷了王氏兄弟的念想。 所以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被趕下海,要么背水一戰。 “事急矣,唯有一戰!”王沈已經被逼到了絕境。 手上四五萬人,完全沒必要怕王濬的八千人! 只要打贏了,不僅眼前危機迎刃而解,士族豪強的危機也會進入一個新的局面。 兩人目光接觸,爆出陣陣殺氣。 太原王氏、東海王氏、瑯琊王氏的命運也在這一戰之中。 王氏的精英子弟被聚集起來,全都能文能武,簡直是人才濟濟。 王沈做了最后的動員,“非是我等欲作亂,而是皇帝不給生路,王氏為天下士族之魁首,當此危難之時,不可不站出來,此戰若勝,我等皆得命矣!” “王濬麾下不過烏合之眾,而非秦軍精銳,何必畏敵如虎?我等皆文武雙全,何懼區區降虜?”王祥族侄王景吼道。 司馬炎的舅舅王愷怒道:“此戰若勝,山東士族與吳人必然響應!某當為前鋒!” 原本他在洛陽過著錦衣玉食、斗富炫貴的日子,秦軍東出,洛陽陷落、鄴城陷落,他的一切都化為泡影,一路扮作亂軍,逃回山東老家,蟄伏至今,對大秦的怨恨可想而知。 “正是如此,秦軍號稱攻無不取戰無不勝,今王濬輕敵冒進,乃天助我等!”王渾也被親戚們鼓起了斗志,幻想著擊敗王濬,然后士族又倒向他們。 王沈卻冷眼掃視眾人,不過有斗志也是好事,至少敢提刀一戰。 叛軍的士氣就這么激勵起來。 一眾大小王氏子弟仿佛被打了雞血,回到各自的部曲中,“來的不是秦軍,而是王濬的降虜,只有八千人烏合之眾前來送死,爾等勿驚!” 部曲們瞬間熱血洶涌,“我等怕秦人,難道還怕降虜不成?” 只要不是秦軍,那就好辦了。 第八百二十四章 平亂(二) 秦皇一統華夏后,三次東巡,周游天下,建八廟,祭祀天、地、兵、陰、陽、月、日、四時八主。 其中東萊就有日、月、陽三廟。 東萊之名亦得自秦始皇。 東萊山下,王氏大軍北山結陣。 為了討個彩頭,軍中立日、月、陽三字大旗,也代表三家的大軍。 最有錢的王愷把家中錢帛掏了出來,在戰場上做成四十里的步障,上面繡著鳥獸魚蟲等云紋,再鋪上紅毯,瞬間就把格調拉滿。 王沈、王渾兩人坐在中軍大帳之中,只感覺貴氣逼人。 普通士卒們也嘆為觀止。 “一顆賊軍首級,換十緡錢!能斬賊將,賞百金,擒殺賊酋王濬者,賞千金!”王愷騎在自己的青牛上大聲疾呼。 此牛名為八百里駁,自幼以精豆、雞蛋喂養,吃的比人還好,牛蹄、牛角磨得晶瑩發亮,身上還披著金銀飾物,牛氣沖天。 他不懂打仗,但舍得花錢。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王家部曲的戰意再度拉高,戰場立即響起一陣鬼哭狼嚎之聲,“殺!” 最前排的士卒,全部出自東海王氏,身上披著七彩蜀錦,連他們手中的長戈上都打了一層金粉,在夏日下熠熠生輝。 也成功引起其他兩王部曲的仇富心理。 “哈哈,今日賊軍必授首于此!”王愷志得意滿。 一旁的王沈、王渾兄弟目光頓時有些復雜起來。 這本該是主將的號令,王愷卻搶了風頭,讓士卒們以為他才是主將。 士卒們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整個大陣金光閃閃。 別說,這么大的陣勢讓對面的秦軍遲疑起來。 士卒出身低微,被王愷的貴氣嚇的一愣一愣的。 錢是英雄膽,人窮志斷,膽兒也小。 叛軍的貴氣壓住了秦軍的銳氣。 “好機會!”王沈、王渾同時看到機會,大喝一聲,“全軍猛攻!” “全軍猛攻!”數百傳令兵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