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也許懷胎十月后,冒著性命危險再將這個孩子誕下,高皇后會有不同的選擇。 但這時候的胚胎,無論如何也比不得元善見在她心中的分量。 …… 高澄身穿甲胄領了一千親衛入宮。 這個消息迅速在洛陽大小官員之間傳揚開來。 ‘是要廢立了嗎?天子要成年了?!?/br> 這是所有人共同的想法。 皇后寢宮被高澄親衛所把持,元善見也被高季式領人提了過來。 高澄看著躺在榻上臉色慘白的meimei,語氣并沒有多少波瀾: “你就這般不信我?認為我要殺父立子?” 高皇后輕笑了一聲,她的聲音還透著虛弱: “阿兄是要做大事的,成大事者,不拘小節?!?/br> 高澄默然許久,他突然搖頭道: “當年不該讓你進宮的?!?/br> “阿兄如今再說這些又能濟得了什么?!?/br> 高皇后譏諷道。 “確實無濟于事?!?/br> 高澄自嘲一笑,隨后他轉身將神情不安的元善見一腳踹翻。 “高澄,你竟敢欺辱君上!” 高皇后支撐著病軀大聲喝止。 高澄不敢置信地轉過身,他看著對自己怒目而視的meimei: “你叫我高澄?” 高皇后眼神沒有一絲閃躲之意,她直視自己的兄長,這個將來必要篡位的權臣。 兄妹對視,最先避讓的卻是體態康健,權傾天下的小高王。 他轉身睥睨著元善見。 捂著肚子蜷縮在地上的元善見被他看得心慌,顫聲道: “都是朕的過錯,還請大將軍莫要責怪皇后?!?/br> “她為你做的,你也看到了,將來若是辜負了她,我不懼背上弒君之罪?!?/br> 說著,高澄望了一眼病榻上的高皇后,想把她的面容深深烙印在心底,嘴上卻一點也不留情: “朕!朕!狗腳朕!我又何忌之,無需殺父立子!” 說罷,高澄邁步就走,臨出門卻又停住腳步,他沒有回頭,只是淡淡道: “往后莫要再做蠢事,那種湯藥喝多了壞身子,要想你夫婿平安一生,至少自己不能落個紅顏薄命?!?/br> 高澄揚長而去,守衛在皇后寢宮的一應親衛盡數撤去。 宦官劉思逸這才能夠進門,他看著倒在地上的元善見驚慌不已,趕緊將他扶起。 被權臣狠踹一腳,又遭言語羞辱,元善見面色猙獰,額角青筋暴起。 榻上的高皇后只是低著頭雙目無神。 回想高澄之言,元善見終究舒緩了臉色,道: “朕……我元善見此生絕不會辜負皇后?!?/br> 高皇后抬起了頭,雙目漸漸有了些神采,她莞爾笑道: “妾身相信陛下,還請陛下寬恕妾身病體未愈,今日不能侍奉?!?/br> “嗯,這是自然,皇后好生休養?!?/br> 元善見才出寢宮,屋里的高皇后卻哭成了淚人。 第二百一十九章 職位填補 一場風波過去,元善見穩坐皇位,唯一的變化只是高澄決心不再進那扇宮門。 雖然高澄讓元善見學醫,已經算是明示不會傷及他的性命。 但是架不住元善見也有他的不安全感。 自司馬懿之后,面對權柄,哪還有人還把誓言當真,高歡與爾朱兆數次盟誓,如今爾朱兆不正埋在窮山之上么。 更何況高澄連誓言都沒有說一句。 面臨死亡威脅的天子,能夠做出什么事情,爾朱榮最有發言權。 年歲漸長的元善見狠心為高皇后送上一碗落子湯,終于讓高澄深刻明白了對方的不安與恐懼。 否則當日也不會領兵進宮,護衛左右。 太昌七年(538年)正月底。 高澄安排了洛陽留守事宜,立即啟程北上,前往晉陽。 探望高歡、婁昭君,甚至看一眼自己兩個兒子高孝璋、高孝瑜都只是其次。 更重要的是要與高歡共同商議今年關東施政的大體方針,以及晉陽方面是否有征戰計劃。 晉陽大軍通過一年的休整,早已從西征大敗的陰影中走出。 同時,折損了三萬的并州胡,經過補充,也恢復了二十萬人的規模。 這是高氏的根基,高歡不可能放任它因戰事減員而不顧。 書信交流再頻繁,到底比不得父子倆面對面交流,談上一場。 這一次去晉陽,高澄將一眾兄弟都帶在了身邊。 高孝璋、高孝瑜被送往晉陽后,時常憂愁哀嘆的爾朱英娥與宋娘,讓高澄更能體會到庶弟生母們對獨子的思念。 高澄自己倒是沒心沒肺,有了女兒后,他還真沒怎么掛念過倆兒子。 爾朱英娥與宋娘隨行自是應該,高澄也有心讓高歡見見兩個孫女,既然元明月與小爾朱也要跟著,高澄干脆就讓全府女眷隨行。 晉陽的渤海王府可有渤海王宮之稱,規??杀嚷尻柎蠖嗔?,不愁缺了院落。 依舊是高季式領一千親衛護送。 王士良領禁軍留守,政務交由高隆之、孫騰等人,大將軍府主薄張師齊隨行,長史溫子昇處理內務,張亮則被高澄早早派往了南荊州。 南荊州刺史源子恭沉疴難返,派去的醫官回報說剩不了多少光景。 隨之而來的還有源子恭的辭章,希望能夠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