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雪夜談心
天寶二十年,臘月初七,蕭致和終究是留在了凈月城。 薛競華和湘銀一大早就扶著蕭致和的靈柩去了佛嶺,讓唐曉來接江寧回驛館。 這一天下了很大的雪,壓在樹枝屋檐上,寒鴉飛起,天地一片蕭索。唐曉騎馬在前面走著,江寧跟在后面看不見他的神情,只能看見他消瘦落寞的背影。 昨日雖是匆匆一面,蕭致和對江寧的交代寥寥無幾,卻是意味深長。蕭致和再三叮囑,遇事多和唐、薛二人商議,唐曉與薛競華看法不一時多聽聽唐曉的說法,薛競華還小,可見唐曉在蕭致和心中的分量。江寧九歲起,聽聞平陽小侯爺在青州理家治臣一絲不茍,小小年紀文采斐然,心中就仰慕至極。如今聽聞他離世的消息,心中尚且難過,更不要說唐曉與薛競華這兩個陪著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了。 喜兒將江家槐樹下的那壇酒帶來,雖不是京中好酒,卻是江澄親手所釀,滋味不同一般。江寧從包袱中翻出了封著紅布的舊瓷壇子,他快馬幾步趕上唐曉,說:“佛嶺離這里也沒有幾里路,不如我們先去佛嶺,接了薛公子再一起回去?!?/br> 唐曉向來矜持,與薛競華那個大大咧咧的性子相反,有什么話都憋在心中不愿說出來。蕭致和臨終前仿佛叮嚀,不要讓江寧受了委屈。唐曉本意是帶江寧回驛館,停歇一日再去佛嶺,再怎么也沒有讓江寧剛出獄就去佛嶺吊唁蕭致和的道理,但心中又愧疚自己不能親眼看著蕭致和下葬,心中正為難時卻聽見江寧提出先去佛嶺,心中眼中一時欣喜,快馬追了上去。 佛嶺位于凈月城南,將凈月城與亭陵城隔開,原名叫大西嶺。百年前某大能者圓寂在此,紫氣騰空而起,惠濟帝在皇城見了,御筆親賜此地為佛嶺。東鶴信佛也是從這位惠濟帝開始,百年前東鶴國出了不少的怪事,什么鳳凰轉世的皇子,什么能夠渡魂生靈的能人異士,不過百年就都化為泡影。天熙年間修建的佛塔佛寺,大部分在景汶帝時就廢棄不用,留到現在的也只有佛嶺了。 寒冬臘月,天上還下著大雪,上山的路很不好走。到了半山腰,江寧和唐曉各自出了一身的汗,見湘銀在寺廟中站著,匆匆與門外小僧行禮就進了寺門。湘銀一雙眼腫脹如桃核,見著唐曉又要哭,想到這里是佛門清凈地又生生忍著。 此寺名寒山寺,寺中香火鼎盛,大殿中供奉的神靈面目慈祥,垂眼看著人間悲歡離合。從大殿中走出一位身著袈裟的老僧,白眉白須,行動卻如風。他帶著院中傷心欲絕的三人去往后山,分開一片青松白雪,見一處屋舍,貧寒卻不失清雅,傳來陣陣誦經聲。三人推門進去,見薛競華跪在一個簡易靈堂面前,前面放著火盆冥錢,靈堂下兩側分別坐著五位眉清目秀的和尚,敲著木魚誦經。 蕭致和身死異鄉,一應禮數不能周全。唐曉是軍旅之人,對皇家禮數不甚明了。薛競華父親是禮部尚書,自幼耳濡目染,對皇家禮數了如指掌。每每想到蕭致和是皇室子弟,如今卻葬在這無人知曉的荒山野嶺,家中無人吊唁,薛競華心中五味雜陳,他執意逾制要為蕭致和守靈。 這幾日,四人吃住都在寒山寺,誰也沒提回驛館的事。 江寧看著薛競華三日未進一粒米,心中不禁感慨。唐曉也懨懨的,湘銀更是每日以淚洗面,心中不禁感慨道:“能遇到這樣的朋友,這樣的忠仆,一生也足夠了?!苯瓕幰娺@三人情狀,心中不禁想起死于今年初夏的哥哥嫂子,心中也一片悲涼,下山去了一趟七里鎮,就著白雪紅梅祭拜了自己的哥哥嫂子。 第五日夜里,風聲雪聲都小了下來,江寧燒完冥錢回來合衣躺下,迷迷糊糊中聽到有人站在窗下輕聲喚他。仔細一聽是湘銀的聲音,江寧不知何事,急忙翻身下床,拿著燈出門去看。一片漆黑中,湘銀身披披風站于窗下,依舊是那雙哭腫的雙眼,見江寧出來跪在地上結結實實給他叩了三個頭。 江寧急忙將她拉起,問她這是做什么。 “湘銀侍奉小侯爺多年,從宗人府跟到侯府,要不是江公子有這樣的好心代小侯爺回青州,湘銀定要隨小侯爺去了的。江公子答應小侯爺護持平陽侯府,是小侯爺的恩人,是侯府的恩人,自然是湘銀的恩人?!?/br> “我答應了小侯爺,一定盡力做到,湘銀姑娘不必這樣?!毖Ω側A和唐曉的家世教育是他不敢想象的,他骨子里是自卑的,與唐、薛兩人相比他更喜歡與湘銀在一處說話。 湘銀搖搖頭,鬢間細碎的銀鈴作響,說:“江公子,你不知侯府的境況,京中不少的眼睛都盯著侯府不放。今日湘銀來找公子,是想對公子說一句話,不論府中其他人如何,湘銀和唐公子是絕對不會加害公子的。日后公子到了府里,一定要謹言慎行,處處模仿小侯爺的作風?!?/br> “那是自然?!苯瓕幹宦犝f過蕭致和的為人處事,比較沒有和他朝夕相處過,他心中也是有萬千疑問要問湘銀。江寧見湘銀在寒風中臉被凍的通紅,急忙將她請進屋中為她倒了熱茶,兩人圍在火爐邊聊起平陽侯府的事情來。 平陽小侯爺蕭致和的身世經歷,江寧早就聽先生講過。他更好奇的是蕭致和雖說是在宗人府長大,但也得太后皇帝喜愛,平陽侯府在青州也是極有分量的侯府,又有唐曉這樣的家臣,怎么蕭致和與湘銀總說平陽侯府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呢? 江寧想不明白。 “榮譽越多,責任也就越大?!毕驺y嘆口氣說,“平陽侯府是武將門府,一直在紫定城守衛著西海戰線,侯爺離世前囑托小侯爺一定要打敗西海國,將蟬山奪回來。小侯爺自幼聽侯爺教導,對蟬山有了執念,從出了宗人府之后就研習兵法,立志要將蟬山奪回來。這些年,小侯爺在西海戰線上小有功勞,在青州那群別有用心的人看在眼里,也生了不少的事情。好在這幾年小侯爺少到宮里去,除卻西海戰線的事,在朝堂萬事不問,陛下又信任小侯爺,平陽侯府的境遇才好了些。但也不保證有其他人在暗地里盯著平陽侯府的一舉一動,江公子在侯府一定要萬事小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