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教育改革
為了更加強整個教育的改革,葛巖宣布了改變科舉考試的原有體系。 考試的科目,從一開始的四書五經,延展開來。 考試科目設定了策論、德論、算論、文華。 策論主要是考核一個人對于整個國家大事的洞察力和決斷力,以及個人對于整個國家和天下大局變化的預估和感知力。 德論主要是考核一個人的三觀是否符合正義的標準,心思歪斜者,將會從德論中被淘汰掉。 算論卻是主要考核一個人的算數能力,讓每一個人才擁有精通算數的能力,才不至于變成書呆子。 文華主要是考核一個人的文章文采。一個人的文章文采,決定了一個人的情cao和心境。 這些改革是通過葛巖和國事閣共同討論的結果。 這些閣老們,其實都是四書五經熏陶出來的人才,一開始對于改革科舉是非常反對的。 可是當葛巖帶著他們去參觀了一下墨家機關城,還有各個兵工坊之后,他們沉默了。 這個強大的西寧國,究竟是需要一群搖頭晃腦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還是需要有大局觀有戰略眼光,擁有真才實學的真正治國人才? 很顯然,西寧國需要的是后者。那么改革就是大勢所趨。 葛巖規定的這四個考試科目,將德論排在了第一位,然后是策論、算論和文華。 只有德才兼備的人,才有資格進入西寧國的人才體系,成為整個國家的掌權者。 西寧國開始開設百工考試、醫師考試還有新科舉考試。都是每三年一次,互相之間錯開時間。 若是發現有考了百工和新科舉,或者是醫師考試又考新科舉的多門優秀考生,將會給予優待,讓他們能夠順利的進入刀百工或者是醫師類管理衙門工作。 畢竟這些需要專業知識才能管理得了的行業,普通的管理人才根本難以勝任。 葛巖如火如荼的開展了這一系列的教育類改革,讓整個西寧國的各行各業,都發揮了極大的創造力和創新力量。 與此同時,葛巖自己也在不斷的鉆研當中獲益匪淺。 經過了這一年的改革,那些之前的南洋作戰準備計劃,也準備得七七八八了。 造船工坊已經制造了十艘巨大的戰艦,都是鐵甲護身,火炮林立。 這些戰艦,每一艘都能容下和保證八百人遠渡重洋。 雖然十艘戰艦還遠遠沒有達到目標,但是有了開頭,也證明了這些船卻是經得起遠洋航行的考驗,接下來就只是大規模造船的問題了。依照西寧國的龐大國力,批量造船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葛巖第一時間,饒有興致的登上了這些戰艦,氣勢雄偉,猶如小山一般的戰艦,確實讓葛巖嚇了一大跳。 這些戰艦的巍峨,已經遠遠超過了葛巖的預料。 這些戰艦的精良和技術水平也遠遠超過了葛巖的預料。依照那些精通遠洋航行的弗朗基人口訴,西寧國的戰艦水平,甚至已經能夠比肩和超越弗朗基了。 當然了,這其中,西寧國的工匠也大規模的借鑒和參照了弗朗基和南洋各國的戰艦,進行了大量的改良和加強。 博采眾家之長,這才鑄就了西寧國巨無霸一般的海上戰艦。 在戰艦的制造當中,墨家機關城那邊,也是出了不少力氣的。 墨家機關城,將自己的飛艇技術,部和盤托出。如今這些戰艦上面,擁有一個巨大的前置甲板。 這個甲板上,正好停得下一艘中小型的飛艇。這飛艇開足馬力的情況下,可以拉三十余人升空。 飛艇上面擁有勁弩子母火炮,還有火槍等作戰武器。 葛巖對于這個設計是極為喜歡的。他也認為這些飛艇,能夠在進攻南黎島的時候,發揮出奇效。 有了戰艦,還需要合格的水手和士兵。 其實這些戰艦如果滿載的情況下,一艘船上可以容納三千人。 之所以只帶八百人,主要是因為需要攜帶大量的補給,還有武器彈藥。 人員的減少,就需要對人員的要求更高,一旦戰損了,對于每一艘戰艦,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葛巖之前安排的二十萬海軍,經過一年的中小型船只的訓練,參與了大小幾十次小規模的海外清剿海島的戰役,如今已經有了一定的海戰能力。 可是葛巖在閱兵了之后,還是認為戰斗力,并沒有到達葛巖想要的標準。 不過這一切葛巖不需要親自去cao心,孔鈺藍還有策略府的人,會想辦法解決這些疑難雜癥。 葛巖只需要提出自己的要求即可。 或許葛巖的要求有點嚴格,可是對于這些軍人來說,大戰前的訓練越嚴格,就是對于他們性命的最大保障。如果不想在戰場上莫名其妙的死亡,就必須接受這些鋼鐵一般的訓練。 為了適應南洋上面惡劣的生存環境,葛巖還下令給了仁心學院,讓它們研制一大批針對熱毒、瘴氣、蠱毒、中暑、瘧疾等熱帶相關疾病的特效藥。 或許這些難題,對剛剛成立的仁心學院,有些強人所難,但是仁心學院既然是公費成立的,承擔這些與國防和國家戰略有重大關系的項目,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萬幸的是,整個仁心學院的學究們,對于研究這些特效藥,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都開始自發性的發動了大規模的研究。 有了仁心學院這個完美的交流和研究平臺,葛巖也私人贊助了仁心學院一千萬兩的研究經費。 在錢財上完美的保證了仁心學院的運轉。葛巖希望在方方面面,對這次南洋大戰提出保障。 葛巖不喜歡打沒有準備的仗,每一次出手,葛巖都希望能夠一戰而捷。 與此同時,經過了一年多的焦灼大戰,天道盟盟主葉辰組織的起義,在南方終于有所建樹,如今彌漫到了一百座城池。 大魏隊和葉辰苦戰了一年多,終究并沒有阻止葉辰的擴張行動。 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因為葛巖從之前大理國的的地界,打通了前往南疆州的運輸通道。 這條通道通過漫漫叢林,源源不斷的給予葉辰物資和軍事裝備上的支持。 葉辰拿了這些資源,雖然斗爭得很幸苦,但是依然咬著牙殺出了一片天。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