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醫學改革
醫師考試很快就在政策頒布后的兩個月在國展開,一共分為三十余個考場。 經過考核之后,成績登記在冊,葛巖也總算對于國的醫師水平有了大體上的了解。 當葛巖看到國的醫科考試成績的時候,頓時還是有些郁悶的。葛巖之前雖然已經知道國存在不少庸醫,可是萬萬沒有想到比例會如此之大,情況會如此之嚴峻。 這主要是和之前的師父帶徒弟的醫師培養方法,擁有極大的關系。 參與醫師考試的人一共五十余萬人,可是購得上九品標準的人才二十萬人。 這么一來,醫師的人數,一下子銳減了六成。這也讓整個國家的醫療,陷入了一個巨大的苦難當中。 當考出這個成績的時候,國事閣的閣老們緊急的找到了葛巖,希望能夠放寬標準,保證醫生的數量。 可是葛巖一皺眉,卻咬著牙堅定的執行了新標準,絕不放水。 在葛巖看來,寧肯醫師變少,也絕對不能讓庸醫害人。 這場規模甚大的考試結束后,立刻下發了醫師品級衣冠還有象征了品級的銅牌。每個醫師開設醫館,必須在門口高懸品級銅牌。 所有的醫師在看病的時候,診金都是依照品級來劃分,當然具體的價格還是由市場決定。 正是因為品級考核,將六成的醫師攔在了門外,造成了診金的瘋漲。 與此同時,西寧國也宣布,大規模支持三品以上醫師廣招門徒,開設醫師學堂。 那些曾經落榜的醫師,可以選擇進入三品以上醫師的醫館學堂當中擔任學徒的角色,直到他們能夠順利的通過下一輪考核,獲得品級以后,才可以單獨開設醫館。 這么一來,那些落榜的醫師,可以進入三品以上的醫師醫館打下手,客觀的解決了醫師人數減少的問題。 與此同時,那些招收了學徒的三品以上醫師,為了顧及自己的品級和聲望,會對這些投奔而來的醫師,進行嚴格的教育和監督。 與此同時,這些充當了學徒的醫師,不光沒有工資,還要交學費,大部分的診金收入,都會收歸師父。 這么一來,也讓這些三品以上的醫師,有了招攬學徒的動力。為了鼓勵三品以上的醫師招收弟子,西寧國庫還給予每個學徒每月三錢銀子的補貼。 這些補貼,也是直接給醫館學堂的醫師師父的。這么一來,他們教育教學的熱情就更高了。 倘若某個醫館培養出了一位合格的九品以上醫師,還能額外的獲得高達五兩的重大獎勵。與此同時,若是有學徒領取補貼滿三年,依舊沒有合格,那么此學徒的補貼將會暫停。該學徒若是十年都未考取合格的九品以上醫師資格,那么之前的補貼需如數奉還西寧國庫。 這樣一來就杜絕了大規模騙補貼的行為。也給了這些師父們教育弟子真本事的動力。 除了這些龐大的民間教育體系之外,葛巖將自己剛剛成立的四所學堂,招收名額一下子暴漲到了每所學堂每年兩千人。四所就是八千人。 當然了,光靠葛巖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這個時候還需要群策群力。 西寧國依靠國力,也興建了一所最高規格的醫學類學堂。 這所學堂被取名為仁心學院。既然被設計為最高的醫術學堂,自然是匯聚了最頂級的醫術精英。 之前的大遼國、大魏國、西夏國、大理國、回鶻國,這么多的國家的御醫,都被編入了這所仁心學院之中。 如今的西寧國已經沒有了皇族,不需要御醫這個職位了,這些御醫們本來生活得比較落寞,社會地位也較低。此時一下子編入了仁心學院當中,一下子就變得高大上起來了。社會地位一下子暴漲。 最關鍵是,仁心學院匯聚了多個國家的醫學翹楚,多國的醫術交融之下,就可以對醫術有極大的增進效果。 只有在國的醫術學堂里面拔尖的學子,就有資格被推舉進入仁心學堂。仁心學堂是程免費,而且也是衣食無憂的學習環境。 仁心學院除了教授醫術培養醫師之外,最關鍵的作用還是增強醫術的研究,著書立說,編造醫術典籍。 只有國醫術最強的人,就可以進入仁心學院,開啟自己的醫術研究之旅。 葛巖讓西寧國,成為了醫術水平的驅動力,讓醫術的深度,變得越來越大。 當然了,這一切的事情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可是想要見到效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從葛巖開始決定建設醫師學堂的那一刻,到如今的仁心學院的順利開設,已經經歷了足足半年的時間。 葛巖總算是憑借著改革的力量,讓整個國家的醫術,順利的上了一個良性的軌道。 與此同時,葛巖將這些理念,推廣到了各行各業。 獸醫、木工、煉金、兵工、紡織、器械、毒理…… 一系列的學科,都需要一個完整的體系去驅動它們的前進。 葛巖借著醫術的改革,給予了國事閣開了一個好的頭。 緊接著國事閣主導的改革,在西寧城成立了另一所名叫百工學院的大學堂。這所學堂的規格和仁心學院的級別是一樣的,收錄了上百個分類工種當中最頂尖的人才,進行著書立說,還有教育和培養百工當中最精銳的弟子。 西寧國以實際行動驅動著工坊技術創新的動力源泉。 正是因為百工學院的成立,造成了各種工種的交融,與此同時也產生了各種新的工種和理論。 這些新的理論,很快就會被引入工坊制造體系當中,行程了技術驅動的良性循環。 葛巖很欣慰的能看到這一切。之前葛巖就已經在國施行了工匠等級制度。這個等級正好沿用下來。 工匠的等級,直接決定了他的工價還有社會地位。 醫正是因為西寧國的一系列改革,讓整個西寧國的教育體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之前以讀圣賢書論高低的體系徹底的被崩塌瓦解。如今不光讀圣賢書有出息,學習百工,學習術,一樣可以出人頭地,一樣可以擁有很好的社會地位。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