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一定要用黃豆醬,還要最新鮮的。 最經典的是豬rou丁炸醬,還有就是三鮮炸醬,司星選了豬rou丁炸醬。 豬rou一定要五分肥五分瘦的,太肥了會油會膩,太瘦了口感又不好。 司星去rou柜里挑rou的時候發現,果然還是國家財大氣粗,里面的rou都是最新鮮的,看著品相非常好,不論是五花rou還是腱子rou,幾分肥幾分瘦都應有盡有。 司星拿了rou,手動切丁。 后世的rou丁都是機器鉸的,黏糊糊的混在一塊,絕對沒有自己剁出來的口感賣相好。 咄咄咄的剁rou聲十分有節奏。 整個廚房只有司星這一個地方是和另一塊灶頭連在一起的,能互相看到對方在做什么,人家都不想呆這兒,只有蔣老和司星無所謂,干脆就選這了。 炸醬面的面是粗面,司星也自己做了,他上輩子什么都喜歡自己弄,尤其是面條。 這輩子和謝洵一起吃飯也都是自己揉面,反正平時也不忙別的,吃的東西就還是盡心做到最好,心里胃里都舒坦。 炸醬面最好的是用抻面。 和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底下撒點干面粉,用搟面杖搟成一大片,一邊切一邊搓面,搓成長條以后就握起來反復抻,再把頭尾切了就能下鍋。 現在是三四月的天氣,雖然已經立春了,還是不夠熱,有微微的冷風,司星就做的熱面,到了七八月大暑天,炸醬面的面就該用冰水過一下做冷淘面了。 面下鍋煮了。 豬rou丁就放鍋里,加點蔥姜蒜,先炸后炒,把豬rou里的油炸出來一點,吃著會更香,口感也更好,炒熟了就加上用水稀釋過的黃豆醬,小火煮上10幾分鐘。 煮好的面鋪在碗底,上面鋪上香椿芽、掐了頭的嫩豆芽、切得細細的黃瓜絲,憋憋青的萵筍片兒以及焯過水的嫩蘿卜纓兒,蘿卜必定要是心里美的。 都是極其細嫩的菜,一咬都卡擦卡擦的能浸出水來。 末了澆上一大勺子炸醬,旁邊擺上兩顆浸透了的臘八蒜。 完美、經典的炸醬面從司星手里誕生了。 從司星抻面的時候,對面的蔣老就看著了。 再看他挑了一堆的蔬菜,內心一直嘆息。 他們這一代的廚師都是盡量用最少的菜完成一道菜肴,生怕串了味兒影響口感,也怕不好看,結果看看人家,七八樣東西擺在一起,一點兒都不怕! 唉。 他正感慨著,忽然聞到哪里有一股子奇怪的糊味兒漫了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想吃炸醬面了。感謝在20210228 00:00:00~20210301 20:15:3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啾咪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流年、要一個rou包子10瓶;夜靈雪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6章 邊兒上一個二級廚師正尷尬地舉著鍋鏟。 面前的鍋里已經糊成了一團,黑漆漆的,大約是怕太干把鍋燒壞了,他又加了小半壺的水進去,這會兒全都浮在鍋上,看著惡心的慌。 注意到大家都在看他,二級廚師臉通紅:我就想試一下新食材。 司星看到他旁邊放著的也是醬,不過是司星之前制作好的辣椒醬,沒想到這里也采購了。 看著廚師羞窘的表情,他出口安撫:這個醬不能炒太久,當初做的時候就沒放油,所有的料炒好了才加的油,你現在再炒一遍很容易糊。 那廚師驚訝:您知道這個??? 急性子也在,他立馬道:這是司老師做出來的!我剛去補了千度! 廚師兩眼放光:厲害!我剛剛嘗了一下,味道特別好。 他也不說虛的,當場表示了贊嘆:難怪你能成為三級廚師,看起來我要進步的地方還很多。 司星笑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必定能看得更遠。 不過,說起辣椒,他想起了自己要做的第二道,陜西的油潑面。 還是他上輩子看書的時候看到的,一直念念不忘。 陳忠實的《白鹿原》里有很多的陜西美食,比如白靈做的那碗堿面放多了的臊子面,鹿子霖每日早晨都要吃的羊rou泡饃,以及改變了黑娃一生的水晶餅。 然而更吸引司星的,還是那一碗油潑面,后來又叫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 關中,也就是陜西那一塊都有一句流傳許久的話:門簾掛個席片子,屋里吃著biangbiang子。 后來《白鹿原》拍了電視劇以后,司星也對他們大口嗦面的場景印象深刻。 里面仙草把褲帶寬的油潑面下鍋煮熟,撈進碗里以后放上臊子,拿熱油一潑,筷子一拌,辣味就能沖進鼻子里。 和前頭做的炸醬面要用刀切不同,油潑面的面條不切,是搟成粗/長條以后,往中間抹上油,直接抻開的,抻開以后撕成兩條直接就能下鍋,起鍋以后撒上蔥花碎、花椒粉和鹽以及黃瓜絲之類的配菜,用燒的guntang的菜籽油在上面澆上三澆,這碗面就好了。 司星按著步驟走。 完成的油潑面紅通通的,看著就很喜慶。 有些人做油潑面的時候抻面不到位,把面弄得很厚,但是清朝時期有本《素食說略》里曾說:其以水和面,入鹽、堿、清水揉勻,復以濕布,俟其融合,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