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在王與王后成婚的第二年,王在他們的“紀念日”那天給王后送去了一份厚禮:他的船隊安然抵達了地中海上的一個島,并且與當地人達成協議,將在那里擁有碼頭的使用權。 撒爾還別出心裁地購買了一年島的“冠名權”,將這個島命名為“伊南島”,作為給王后的禮物。 撒爾在信上提了一句:島上的居民日常提起,他們所在的島,正是金星女神的誕生地。就因為這個,他才特地買下“冠名權”,要用他妻子的名字命名這個島。 伊南一看這封信立即明白了:原來是塞浦路斯。 她一旦想明白了這個島的地理位置,就沒再多想。 第118章 公元前590年 撒爾拿下了塞浦路斯的港口使用權, 在東地中海建立了一個更加像樣的遠洋基地。 他在下一次遠航之前回了一次巴比倫,探視他的王后。 巴比倫的大臣們一見王終于回歸,紛紛請求覲見, 跪求他們的王從此留在巴比倫, 不要再離開首都了。 他們這樣請求的原因, 多半是因為王后當政時,一個女人居然坐在他們上首。這讓他們心里覺得很是丟份。 除了丟份, 伊南也是一個極其不好糊弄的“王”。她對待政務的一絲不茍與嚴苛,足以讓先王時期就在朝中任職的老大臣也戰戰兢兢,生怕出錯。 相形之下, 撒爾要顯得更“抓大放小”一些。 撒爾聽見這些請求, 將手一揮, 說:“怎么?王后處理政務不夠明智, 不夠勤勉嗎?王后哪一次判斷失誤過嗎?” 撒爾的問話無人能答。這些老臣中有不少人侍奉過先王,甚至有些人經歷過亞述時代。他們深知伊南主政的這段時間里,巴比倫的各項國政剛柔并濟,伊南對時局的各項判斷也極為精準。如果不是因為伊南是個女人,他們可能不會貿貿然向王來抗議的。 但大臣們面面相覷,著實沒想到, 王竟然會對王后這樣維護。 樞密大臣古爾溫沖這些老大人們聳聳肩, 表示:你們看,我事先說過的吧? 大臣們急了,再三提醒撒爾:“陛下,你必須清楚, 王權是神明所賜, 天予不取, 恐有災禍呀!” 撒爾望著他們, 看了半天差點兒沒笑出聲來。 他很想告訴他們:早在牧人王杜木茲時,王權就是這個女人所賜?,F在她勉為其難地代行其責,又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最終撒爾還是把這話忍住了,怕嚇壞了一群垂垂老矣的大人們。 朝中以樞密大臣古爾溫為首的中青年官員,倒是對“王后主政”這一事并無異議。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都視為王后辦差為莫大的榮幸,甚至王后的一句夸獎能讓他們干勁十足、沒日沒夜地工作上好一陣子。 整個巴比倫王庭因此而呈現一種開明而活潑的氣象——這種氣象蔓延到民間,整個王國因此顯得欣欣向榮。 兩河流域的糧食生產開始復蘇,王國對埃及和米底的糧食依賴逐漸減少; 手工業一如既往地發達,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有新鮮產品和新材料問世; 王國的商貿繁盛,幾乎達到了頂點。巴比倫的商人遍布各地,甚至對鄰國都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撒爾在巴比倫待了幾天,看清了朝中與民間的情形之后,他不得不感慨:不愧是伊南??! 這樣一來他就能心無掛礙地遠航,去探尋那些陌生的海域,涉足神明從未向人類透露的土地。 他一直遲疑著,有些不知該如何將決定告訴伊南。 伊南卻為他準備了三件東西: 第一件是一枚用工藝玻璃做成的橙子。這“橙子”栩栩如生,與普通的橙子看起來一模一樣,但卻因為玻璃材質的緣故,陽光一照便是流光溢彩,明亮非凡。 “這是為了提醒你。在海上遠航,免不了食物匱乏。但是請務必想辦法去陸地,尋找一些可以食用的水果和蔬菜。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疾病侵襲?!?/br> 第二件是一枚極為厚實的水晶。將它托在手中,可以清楚見到光線被匯聚,指向某一個特定的方向。 “這件水晶,可以在陰天的時候聚攏光線,指明太陽所在的方向。有經驗的水手可以用它來判斷太陽的方向與高度,以此判斷方位與時間?!?/br> 撒爾默默地望著,心想:他也記得這件物事,但是卻沒有想到過還可以用于航海。① 第三件,則是一件相當奇特的儀器:是一只扁平的圓盤,盤中心釘著一枚鐵針。撒爾捧過來將這枚圓盤動了動,發現圓盤上的鐵針可以自由轉動,但無論圓盤怎么轉動,那枚鐵針都指著同一個方向。 “這叫指北針。無論你身處何處,這上面的磁針,永遠都會指向正北?!币聊舷蛉鰻柦忉?。 撒爾馬上想到了這件儀器的應用場景:這么說來,他無論是遇上大霧還是風浪,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有這件儀器在手,他永遠都能準確判斷方向了? 大喜過望的國王張開雙臂,把他的妻子擁在懷里,激動得語無倫次:“謝謝……不愧是你,我知道你是明白我的……” 撒爾的遠航,意味著分別,意味著風險,意味著生死未卜。 他多想永遠陪在妻子身邊啊,可是人活一世,總要向那最遠最難的目標更進幾步。再說,他深知伊南在這個王位上,會遠比他要做得更好。他不在巴比倫,她正好可以放手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