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陳香喝得半醉,臉頰發紅,撫掌笑道:“我們如海少年英才,誰人不喜?” 林如海杯中的酒半點沒動:“這一段時間拜訪過和祖上有舊的人家,在下也是沾祖上的光?!?/br> 蘇哲笑而不語,只往自己和陳香杯中添酒,也沒勸林如海多喝一盞。 林如海擔心看他一眼,一會兒若是喝多了,蘇哲又想起愛而不得傷心事,會不會又念一晚的釵頭鳳? 蘇哲莞爾,舉杯小酌:“ 薄酒驅寒,不至于醉,但愿林兄弟,得償所愿……” 作者有話說: 別慌別慌 過了明路你倆就可以好好說話了! 加油,小林??! 10 ? 第十章 ◎“慈母慈父,多敗兒”◎ 第十章、“慈母慈父,多敗兒” 回鄉情切,一路上行船順風順水,眾人都忙著歸家,一日不曾耽擱,三月底便到了江南,各家來接人的車馬早早等在碼頭,幾人作別之后,各自上馬車歸家。 林如海掀開車簾,一股暖香襲鋪面,進去才坐定不久,熱的他身上只冒汗。 如今都是三月的江南了,近日略有陰雨,天氣帶著涼意,想不到家里竟然在馬車里熏著炭火,生怕冷著從京城歸家的少爺。 林如海對自己陷入了深深的懷疑。 他有這么弱不禁風,如此嬌弱? 林如海無奈,指指那個放在車中的熏籠:“車中未免太暖和,熱得人冒汗?!?/br> 跟車的小廝連忙道:“太太擔心大爺凍著,親自盯著布置的,大爺一去這么久,太太茶飯不思,病了兩回,還不讓在信中說?!?/br> 林如海沖常安努努嘴,常安把熏籠搬出去,打開車簾通了會兒風,林如海方才覺得痛快些。 林家馬車一刻不停載著林如海往林宅去,今日林家太太早早就起來,遣人問了四五回,真真是個望眼欲穿。 馬車到門口停住,林如海利落下車,林家正門大開,排得上號的外門服侍的人都在門口左右候著。 林如海一進去,浩浩蕩蕩就跟著他,一直送進二門去。 二門處也候著丫鬟和嬤嬤,林如海又是拖著一條大尾巴,繼續往父母主院去。 院中服侍的大丫鬟見他穿的簡樸,邊走邊說到:“大爺要不要換身衣裳,太太見了也安心?!?/br> 林如海不以為意,他也急著見父母,加快腳程往里走。 “不必,這般就很好,我不過出去一回,何必演一出衣錦還鄉?!?/br> 丫鬟和嬤嬤們本身步子就沒有林如海大,林如海養了這么幾日,走起路來那叫一個健步如飛,臉不紅氣不喘。 丫鬟一路小跑,才勉強能追得上他。 “老、老爺、太太,大爺回來了!” 老嬤嬤差點岔氣,杵著膝蓋,邊喘邊說,一抬頭,林如海自個兒先進門了。 林家太太等在廊下 ,一見兒子進門,趕緊就迎上去,恨不得同兒時一般。把他攬在懷中。 只是林太太還是忍住了,握著兒子的手臂,左看右看,還是看不夠:“我的兒??!讓為娘好生瞧瞧,可是黑瘦了?” 乳母嬤嬤喘著粗氣,連忙道:“太太,我們大爺是長高了,先前帶去的衣裳都短一截,老奴只好去成衣鋪添置幾樣?!?/br> 林家太太拉著兒子往里走:“何不帶信回來,正好家中做了幾身新衣?!?/br> 林如海停下步子,回身對其它人吩咐,“嬤嬤和常安一路辛苦,先讓他們去換衣裳,過會兒再問話?!?/br> 林家太太是有兒子萬事足,見林如海出去一回,管理下人比先前還有模有樣,心里就更滿意了。 林如海進屋,給父親母親磕過頭。 林老爺見兒子果然長高了點,咳嗽兩聲,清清嗓子,滿意點點頭:“有長進,此番進京,可是收獲頗豐?都見過哪些人?” 林家太太嗔怪道:“一來就問這些,我兒這一回進京必定是極好的,你瞧他面色都紅潤不少,可見京中風水養人?!?/br> 然后又問兒子:“你去京中這么久,一路上坐船肯定是吃不好睡不香,今晚要吃什么,我好讓廚房去做?!皟鹤鲆律训臅r候,給你縫了好些新衣裳,今晚讓丫鬟服侍你試一試,若有不對的,趕緊叫人改,還有新鞋,你長高這么多,鞋子必定不合適……” 林家太太連珠炮似的,根本容不得父子倆插話。 等她絮絮叨叨將各樣事情囑咐晚,林如海好不容易見縫插針說上幾句話: “京中豈能比得江南,孩兒上京買到不少醫書,研習幾分養生之道,跟著試了,在身上略有成效。聽丫鬟說母親這幾月生病,如今可大安了?” 林家太太攏攏頭發,略有幾分不自然,“早就好了,這些下人總是胡說,母親只要一見你,保管藥到病除?!?/br> “蘇學士幾時回來?” 林老爺見妻子話說得差不多,慢悠悠開口問兒子。 林如海答道:“回父親,孩兒離京時,學士沒提幾時回,反是讓我們先走,這一回上京父親要我拜會的人家,兒子都去過了,他們家中都有回禮,單子在常安手上,一會兒讓管家和他交割?!?/br> 見兒子說話辦事比先前還有條理,林老爺很滿意,又對妻子道:“如今你兒全須全尾的回來,你可安心了?你瞧瞧他出去一回,像是長了好幾歲,突然就懂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