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寧衍哭笑不得,沒料到自己人臨陣倒戈,于是只能點了點頭,認輸道:好,朕知曉了。 但方才昭明說,回來的時候在淮水遇到了伏擊?寧衍話鋒一轉,問道:按理說,奇襲之后回撤,城中的兵馬怎么也不會比我方更快,怎么會在淮水設下伏擊。 陛下有所不知。謝玨說:此次奇襲,倒并不是為了探桐柏縣的虛實,所以只引發了sao亂后便撤退了。我們對桐柏縣中的兵力了解不多,所以未敢立刻撤退,于是在周邊的村落山中藏了許久,天色擦黑才返回動身。 寧懷瑾適時接上話,將這次奇襲的目的和行動章程從頭到尾地跟寧衍講了一遍。寧衍聽得很認真,時不時也會打斷寧懷瑾,詢問一些細節。 懷瑾是說,你們這次不過是要送人進桐柏縣,才搞出這么一場大動靜?寧衍說。 果然不是他的錯覺,謝玨忽然一驚,心說這怎么幾天不見,就從皇叔變懷瑾了。而且瞧著寧懷瑾的表情,除了下意識看了謝玨一眼之外,瞧著竟然一點都不抵觸一樣。 謝玨: 謝將軍心里仿佛瞬間掀起了驚濤駭浪,只是面前的倆人看著卻一個塞一個的淡定。 如果寧懷瑾的強自鎮定也能算上淡定的話。 他看起來顯然猶豫了一瞬寧懷瑾在心底里衡量了一下現在這個場合到底應該算是私下還是算明面上,最后還是沒把謝玨劃在外人的范疇里,忍氣吞聲地應下了這聲稱呼,沒有反駁。 確實。謝玨木然地說:我們當時一共挑出了六個身量各異的男人,只可惜除了秦六之外,剩下的人都未曾混進去。 全都沒有?寧懷瑾一皺眉。 對。謝玨比劃了一下,說:之前商議好的是若不成,便就近歸隊。當時王爺撤得更早些,所以他們便尋到了我這邊來。 當時從東城sao動開始,到我回撤的時間不短。寧懷瑾說:這么些功夫,就只混進去一個秦副指揮使? 據回來的兵士說,當時東城鬧出動靜之后,幾乎兩炷香的時間不到,城門就關閉了。謝玨說:那姓馮的帶兵有方,守城也是把好手,大概早就防著這一手了。 這個結果就跟寧懷瑾預想得差太多了,他雖然先前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沒想過桐柏縣的守衛真的森嚴到這個地步。 而且聽說,混進去的也不太好過。謝玨憂心忡忡地說:聽附近的農戶說,那姓馮的已經回過味兒來了,將今天早晨進城的所有人全都關在了城門附近的粥棚中,無論眼熟與否,誰都不能走。我回來的時候,附近已經有農家人哭著去求城里要人了。 寧懷瑾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他知道秦六的出身,也知道那些人常年跟在寧衍身邊,總有些真本事。但戰場不比其他,饒他再怎么武功高強,若在敵營里被人用人海戰術一淹,也難以脫身。 寧衍瞥了一眼寧懷瑾的表情,大致猜到了他在想什么,他慢吞吞地喝完了最后一點熱湯,放下碗,大咧咧地當著謝玨的面伸手過去,握了握寧懷瑾的手。 沒事。寧衍說:這么看來,朕來得正好。 第109章 潛行 桐柏縣,東城營地。 臨時搭起的營帳看起來實在太過簡陋,只用了幾塊油氈布搭在竹制的架子上,在冷風里搖搖欲墜,看起來隨時有可能倒塌的模樣。 營地里燈火通明,每隔五步遠就放置了一個燃燒的火盆,將大半個營地映得亮如白晝。馮源的親兵每三人一組,正將營地中的所有村民從各個犄角旮旯的避風處趕出來,指使著他們在營地前排成一排。 因為最近桐柏縣封城的緣故,外頭的農戶日子不怎么好過,柴米油鹽之類的東西要到城里采購,地里新鮮的瓜果蔬菜也要送到城里販賣,所以大多數農戶都是天不亮便守在城門口,只等著著一開城門就過卡。 所以雖然今天的城門只開了短短半個時辰不到,但進城的人多多少少也有個七八十個。 秦六早先已經換了一身粗布帶補丁的農戶衣衫,換了一張中年男人的臉,略微佝僂著身子,站在隊伍靠后方的位置,看起來老實巴交的。 他身邊站了對年輕的母女,女人看起來三十出頭的模樣,裹著一身深藍色的布衣,手里領著個五六歲的小姑娘。 小孩子似乎要比大人更敏銳些,仿佛是被這樣不同尋常的場面嚇著了,一邊往外走一邊嗚嗚直哭,總往母親的懷里鉆,想要回到剛才躲風的角落里去。 那女人手忙腳亂,一邊想安撫孩子,一邊又怕孩子的哭聲引來官兵,手足無措地拽著她,一時間只會伸手去捂她的嘴。 秦六在旁邊漠然地看了一會兒,眼見著那小姑娘已經連哭帶鬧地要在地上打起滾來,才往臉上掛上一副憨厚老實的模樣,走上前去拍了拍那女人的肩膀。 女人被他嚇了一跳,下意識摟著孩子往旁邊躲了躲。 我沒有旁的意思。秦六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我看娃哭得厲害,你哄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