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82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客氣得讓眾商fu受寵若驚。 人到齊了,魏姝便把女子學堂遇到的招生問題簡單地說了說,希望她們能在跟著丈夫外出賣貨時了解一下女孩子不來就讀的原因,她們好對癥下yào找出解決辦法。 入冬后到處走動的也只有商販了,聽說是這么簡單的要求,眾商fu都一口應下,還給魏姝說了說自己知曉的事實—— 城里的小娘子自不必說,七八歲就開始考慮找婆家,接下來幾年都在為嫁人做準備,開蒙有家中延請的女夫子或者自己母親親自教,還得學習女紅、學習cāo持家務,自是不會外出求學。 至于農戶家中的小娘子,那更是從六七歲起就得忙里忙外,地里的活干不了,割草喂豬,趕鴨喂雞放牛,還得到廚上幫忙或者做點縫縫補補的活。 這些事看著零碎,實際上費時得很,足夠讓人忙里忙外忙上一整天。再長大一些,也要相看人家,早早嫁人生子。 要知道男子二十歲為丁,要出去服勞役或者服兵役了,離家后也不知會不會遇上什么意外,所以百姓普遍在二十歲前就該成親并生下兒子傳宗接代,要不然面臨的可能就是香火斷絕! 所以,讀書什么的,費時費錢,女孩子何必去?要是非得讓家里的孩子去讀書,那肯定把家里的活都jiāo給女娃子干,讓男娃子去讀,男娃子書讀好了可以光宗耀祖。 女娃子而已,書讀得再好也是別人家的,幫別人家生兒育女,和自家一點關系都沒有! 魏姝聽了這些話,并不覺得意外,若不是祖父疼她、若不是和她訂下婚約的是李元嬰,她也沒法像現在這樣輕松自在地活著。 她問了商fu們許多想知道的事,才鄭重地拜托她們到各個鄉縣再好好了解了解情況。 要是可以的話,最好能幫忙宣講一下入讀女子學堂能有的優渥待遇和大好前景。 這件事由經常走街串巷的商fu們去做才容易得到真實的反饋,她們親自去問反而只能得到戰戰兢兢的、不甚真心的回應。有些話,也只有商fu們才適合勸出口。 魏姝懇切相托,眾商fu自是更加受寵若驚,一口應下魏姝的請求。她們有些人也是農戶出身,因為家里過不下去才早早嫁入商戶之家,跟著丈夫到處奔波賺些辛苦錢。設身處地地想一想,要是她們處在魏姝幾人的位置上,她們只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享受奴仆環繞的富貴日子,每日只需要煩惱挑什么衣服戴什么簪子、邀誰來一起賞花,哪會費心費力地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眾商fu出了書院,都準備回去挑個適齡的女兒送進女子學堂讀書,剛才魏姝和她們說了,書院這邊從不拒收商戶子弟,商戶家的女兒也是可以來入讀的。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她們當然得積極表態!當然,她們心里都存著一點希冀,希望女兒能學到魏姝萬分之一的好處,將來能擇個有滕王殿下萬分之一好的夫婿! 秋收過后,各家或多或少都得添置過冬什物,貨郎和商fu們也踏著凜凜秋風前往各鄉各里叫賣。 貨郎和商fu們最是善談,和誰都能聊上幾句,稀奇的是,這次他們的話題很一致,都是問各家有幾個女兒,可有去讀書的? 聽說各家都沒有送去,他們就開始吹噓了,說滕州書院里的女子學堂,不僅管吃管喝,學得好還能往家里拿錢,家里有聰明的女孩子可得送去,比一年到頭地里刨食賺得都多!聽說,書院還管衣服,那料子可都是上好的,保管大伙一輩子都沒摸過那么好的衣料! 都說貨郎的嘴,騙人的鬼,可他們說得繪聲繪色,他們婆娘還在旁邊幫腔說來年開春女子招生時也準備趕早把自家女兒送去,許多人都動了心。 只要沒有動亂、不影響他們吃飯,農戶們都是很老實的,他們踏踏實實干活,一年到頭都在伺弄自家莊稼。有些事他們平時哪怕聽說了,也覺得離自己很遠,從不往自己身上套。 聽貨郎們這么一說,好像送個女娃子去念書也不虧!要是送自家最聰明的去,指不定還能往回送錢。而且聽說滕州城和鄰州最出色的子弟都在滕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