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81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元嬰準備讓各地圖書館征集農具、糧種、果蔬和經濟作物介紹,收集到足夠多的資料之后叫董小乙在圈起來的實驗基地里搞搞試驗,挑選出最省力、最高效的農具,品質最好、最高產的品種,靠著各地圖書館的影響力進行宣講和普及。 說到底,現在土地還是百姓的根本,他們要是能讓百姓更省時省力地種出更多糧食,百姓肯定愿意聽。 李元嬰準備在《齊民要術》的基礎上,印一本及時更新、淺白易懂的農書,推行各種新農具和新糧種。 有些工具哪怕只是一個想法、一個雛形,他也愿意叫人去嘗試一下。畢竟試出來了,對百姓對朝廷都大有益處! 所以這么重要的一件事,李二陛下不得給他分撥點人手? 這些人手里面最好有懂農桑的,懂天文地理的,會搞文學創作的,會興修水利的。反正,只要朝廷有、只要朝廷愿意給,滕州這邊都需要! 第192章 李元嬰這人是典型的得寸進尺,最會順著桿子往上爬。他估摸著李二陛下不生他氣了,就開始搞事情。這批人他不是直接要了不還,而是借調過來用用,一切他投錢投人研究出來的工具和技術都會向整個大唐推廣,所以,他覺得開著口一點都不害臊。 李元嬰寫完信,親自把它jiāo給信使,拉著人家的手殷殷叮囑對方一定要快些把信送到李二陛下手上。 都說一寸光yin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yin,他心里可是很急切的,多來點人手,他跟滕州一干豪強富戶吹下的牛bi才能實現啊。最好就是在年前把人撥過來,年后他就可以帶著人到試點縣去擺顯:跟著滕王,什么都有! 李元嬰美滋滋地送走信使。 秋收之后百姓都清閑下來,除卻要修橋鋪路搞基建的三個試點縣,大伙都有點養膘躲冬的想法,開始窩在家里不動。 李元嬰一心撲在《齊民要術》季刊的籌備上,到處跑來跑去延請本州、鄰州有名的名宿大儒出山,做好李二陛下不給人的兩手準備。 魏姝和武媚等人也沒閑著,商量著帶人到下面的鄉縣去宣講。 滕州書院早在一開始就開設了女子學堂,這兩年來上學的女學生卻少之又少,魏姝幾人都覺得再動員動員,給女孩子們講講學點本領的好處。 要宣講也不能毫無準備,尤其是不管魏姝還是武媚、城陽,都不是普通百姓出身。 她們要么出身官宦之家,要么家中家底豐厚,城陽更是生在皇室之中,生來衣食不愁,一般女孩子的煩惱她們很少會碰上。 魏姝覺得她們要是貿然去宣講,怕是起不到好效果,還是先了解一下她們為什么不來念書比較好。 魏姝叫人尋來一批城中商fu,不是安坐家中享富貴的那種,而是隨丈夫到處跑動、甚至自己販賣些小玩意的。 這些商fu乍然聽說準王妃要接見自己,覺得既驚又喜,紛紛找出自己最體面的衣裳前往書院。到了書院外頭,她們簡直認不出這是過去幾年那片荒涼的野地,滕王殿下給滕州帶來的改變實在太多了,她們自覺自己是商戶出身,也沒敢多往書院這邊跑,怕擾了讀書人的清靜。 讀書,在普通人看來一直是非常清貴的事兒。 到了書院會客堂,眾商fu魚貫入內,很快見到候在堂中的準王妃魏姝。 一直以來在許多人眼里魏姝都是以“準王妃”身份出現的,而后才有部分人想起她是魏征的孫女、是大唐年紀最小的女進士。 這次有機會被魏姝接見,這批商fu第一眼就對魏姝有了很深的印象。 她與滕王殿下站在一起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是一對金童玉女,很是般配??伤龁为毘霈F在人前,她身上那種獨特的氣質便顯現出來了。 她看起來和大多女孩子都不一樣,她從容又自信,哪怕還不曾嫁入皇家、哪怕沒有滕王妃這一重身份,現在這些事她也是能做好的。怪不得滕王殿下那么喜歡這位準王妃! 眾商fu都在心里贊嘆著,齊齊上前要行大禮。 魏姝還不是王妃,自不會受她們的禮,起身招呼她們入席分坐,叫人送上茶水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