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83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院念書,要是自家女兒拾掇拾掇,入了好人家子弟的眼,豈不是能高嫁? 一時間各家都在關起門商量要不要送個女兒去女子學堂,家里離不開人,不能全送去,但女兒多的話送一兩個也無妨,要是送去讀個幾年,學成歸來正好嫁人,還省了養她們的錢,穩賺不賠! 對于魏姝親自接見一批商fu的事,眾人私底下還是議論過的。 士農工商之中商排最末,入了商籍身份便低了幾分,哪怕賺了點錢也不能穿好料子、不能乘大馬車,魏姝可是準滕王妃,怎么能自降身份與那些商fu說話?不過李元嬰抬舉商人也不是一天兩天,眾人心里雖然犯嘀咕,卻也沒人會當面說些什么,只覺得滕王夫fu真是一點都不講究! 李元嬰還真不是講究的人,既然普通的宣傳法子行不通,讓人以最通俗、最直接的方法去說動百姓還真是條路子。他問魏姝:“要是來的人多了,你們忙得過來嗎?” 武媚管著整個書院,魏姝和城陽管的范圍小一點,主管女子學堂這邊。明年想要擴大招生,李元嬰怕出亂子。 魏姝道:“有前兩年的經驗在,多來幾倍人也不成問題?!?/br> 李元嬰主要是怕魏姝她們累著,見魏姝精神奕奕、信心滿滿,自也不會阻攔,拍著胸脯表示要人要錢只管開口,只要他手上有的絕對管夠。 兩邊要趕在開春做好準備,所以明明是最清閑的冬日,小夫妻倆卻都忙得腳不沾地,只在碰頭時膩在一起敘敘話。 李元嬰這邊忙得連軸轉,他給李二陛下的信也送回了長安。 李二陛下處置了個舊部,又嫁了個女兒,每日板著一張臉看不出喜怒。 長孫無忌等人都覺得這日子有些不好過,主要是不知道李二陛下到底是高興還是不高興,認可還是不認可。 比起這樣的李二陛下,他們還是寧愿捏著鼻子看李二陛下時不時樂呵呵地自夸“我真是太牛bi了,有時連將相的活都能包辦”,那會兒李二陛下雖然有點得瑟過頭,但好歹心情暢快,不至于讓人捉摸不透。 好在這時候,給李元嬰送信的信使回來了。 幫李二陛下送信,速度自然不能慢,信使可是一路快馬加鞭趕過去又快馬加鞭趕回長安的。結果他還沒坐下歇歇腳,就被人催著去覲見李二陛下。 這待遇讓信使震驚,忐忑不已地帶著信入了宮。 李二陛下聽人說滕州來信了,叫人把信使宣進來,沒立刻看信,而是問問滕州那邊的情況。李元嬰能叫盧照鄰瞧瞧他瘦沒瘦,他這個當兄長也得盡盡義務,瞧瞧他把滕州搗鼓成什么樣了。 信使把一路的見聞細細道來,從一開始沒見到李元嬰到在田里看到李元嬰割了幾把稻穗,從滕州良好的治安到熱鬧的夜市,全都毫無遺漏地說了出來。 哪怕旁聽的有長孫無忌這個專業懷疑李元嬰一百年的人,大伙都覺得李元嬰懂事了不少,做的事情挺像樣。 李二陛下也聽得直點頭,叫人把李元嬰的信呈上來,打發走信使倚在憑幾上拆開看。 長孫無忌等人開始專注地看起手上的公文,不去窺探李二陛下看信的反應,怕自己頭一個被李二陛下點名分享他寶貝弟弟的來信。 雖然總要被分享的,但是先看看別人的樂子感覺會開心點! 李二陛下剛才聽信使說到滕州的情況時還挺欣慰,覺得自家幺弟終于長大了,不再胡鬧了,遲早會變成造福一方的大唐好親王。等他看完李元嬰的信,臉色瞬間黑了,這小子一看他沒生氣,又開始得寸進尺提要求! 瞧瞧這說的是什么話?不管搞天文地理的、搞農田水利的,還是有別的什么才能的人,全都給他來一打,給多少他要多少! 李二陛下氣得不輕。 李元嬰離京那年把他那一屆科舉選□□的人才直接掃dàng了大半,還往弘文館那邊挖了一批人。 就滕州那么一小塊地兒,他也好意思繼續張口要人?! 他想搞好教化、想搞好地方發展,別的地方難道就不想?他把人才全要走了,自己封地里每鄉每縣都弄得名宿大儒下去,那肯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