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肆經營日常 第5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阿瑪的幼弟后、蟲族的獨家寵愛、我穿成了龍傲天的退婚男妻、結婚多年后雙重生了、我在四爺后院背了首詩(清穿)、在蟲族文里逆天改命那些年、年代文俏媳婦躺贏了、在高危世界扮演圣父[穿書]、九零年代我有巨額房貸、穿書后男主對我戀愛腦了
人各有心事啊。姜菀收回目光,卻見一個青衣仆從自不遠處快步跑了過來,略帶焦急地掃視著四周,目光最終定格在了姜菀的方向。 隨著他走近,姜菀覺得他的模樣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見過。 那仆從在郎君身旁站定,壓低聲音喚道:“阿郎,該回府了?!?/br> 他一開口說話,姜菀很快想起,正是那日在豆腐坊外遇到的那個買豆腐的人??磥?,這郎君便是他主人了。 青衣仆從又低聲說了幾句什么,那郎君原本還有些淡漠的眼神頃刻間一凝,薄唇緊抿,微一點頭。等那仆從走后,他將碗中的漿水一飲而盡,隨即起身離開。 * 三日后,姜菀親自送meimei去學堂。 車是早早雇好的,周堯把行李搬上車,打點好車夫。姜菀等姜荔上了車坐好,這才對思菱叮囑了一下今日開店的事宜。 “這幾日的早食種類沒有什么變化,因此進賬不會太高,也屬常事,你不必憂心。一應食物都準備好了,你只需要看著火候就好。等我送了阿荔回來,就會開始添加新種類?!?/br> 思菱點頭:“我明白。小娘子放心去吧?!?/br> 因為擔心思菱忙不過來,所以周堯也留在了店里。好在車夫與姜家也算熟識,是個忠厚老實的人。姜菀便放心地帶著姜荔坐上了車往長樂坊去了。 到了松竹學堂門前,早有蘇家的下人候在那里。幫著姜菀卸下了行李。姜菀道了謝,又向他們出示了入學的證明。 一路上姜荔都沒怎么說話,姜菀起初以為她是困倦了。然而等到要帶她進學堂時,姜荔卻忽然緊緊拽住了她的袖子,身子釘在原地一動不動。 “怎么了?”姜菀半蹲著身子,和meimei平視著。 姜荔小聲道:“阿姐,我從今日起就不能回家了嗎?” “十日后阿姐就來接你回家了,好不好?”姜菀耐心哄著。 “為什么不能讓夫子到家中來?從前阿姐都是這樣念書的啊?!苯笪乇庾?。 姜菀柔聲道:“阿荔,阿爹阿娘故去后,家中清貧。而請夫子上門需要不少銀錢,阿姐實在拿不出,只能把你送到這學堂來?!?/br> 姜荔咬著嘴唇,模樣分明還是依依不舍的,卻吸著鼻子開口道:“阿姐,我明白了?!?/br> “姜娘子?”熟悉的聲音傳來,姜菀抬頭,看到蘇頤寧含笑的臉。 蘇頤寧看了看姜荔,了然一笑,說道:“姜娘子請放心,我會寬慰這位小娘子的?!彼f著,向姜荔伸出手,柔聲道:“同夫子進去好不好?” 姜荔猶疑著,悄悄看向阿姐。 姜菀道:“阿荔,當初你親口答應了阿姐要好好念書進學,你會做到的,對嗎?” 看著阿姐懇切的目光和蘇頤寧溫和的笑,姜荔攥著姜菀衣角的手松了松,終于點點頭,跟著蘇頤寧的侍女一步三回頭地進了學堂。 姜菀看著meimei走遠,不由得長舒一口氣,向蘇頤寧歉意一笑:“給蘇娘子添麻煩了?!?/br> 蘇頤寧搖頭:“姜娘子言重了,許多孩子第一日離家來學堂都會如此。姜娘子請放心,阿荔在松竹學堂會一切順遂的?!?/br>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蘇頤寧便告辭返回了學堂。 * 姜菀回到店里時,早食的第一波高峰已經過去了,店里只有寥寥幾人。早間有思菱和周堯維系,還算順利,沒出什么岔子。 她粗略看了看今日的賬單,進賬果然如自己所料,并不多。 等到食客散去,早食也售賣得差不多了。姜菀閉上店門,將方才回來路上買的菜拎去了后院。 天漸漸熱了,陽光也愈加灼人。 她搬了一個小凳子在院子里的樹蔭下坐好,將買的新鮮豆角一根根擇好,掐去頭尾,再浸泡進水里。 蛋黃趴在原地,昏昏欲睡。 周堯負責在廚房把碗筷洗涮干凈,把桌椅和灶臺的油漬抹去。思菱便來了姜菀身邊幫忙。 “今日送三娘子去上學,還順利嗎?”思菱問道。 姜菀點頭:“雖然阿荔鬧了點脾氣,但最后還是聽話地去了?!?/br> 思菱道:“三娘子長這么大從未離開過家,不習慣也是正常的,好在十日后就可以回來了?!彼f著話,手上動作也沒停:“說起來,十日后,蘭橋燈會也快開始了,一定很熱鬧?!?/br> 姜菀正把擇好的豆角按進水里浸泡,聽到這里一頓,心底漸漸浮起一個想法:“蘭橋燈會?” 云安城內有一條覓蘭河,發源于皇宮內的芙蓉池,一路自北向南流淌,曲曲折折,從不少坊內穿過。其中,流經永安坊的一段河面最寬闊,那里修建了一座蘭橋。 蘭橋兩岸綠柳成蔭,水波潺潺,風景清雅,視野開闊,適合漫步賞景。因此,有一些售賣花燈的店家抓住了機遇,每逢新歲、上元、七夕、中秋、端午等節日,便在蘭橋售賣各種絢麗精致的花燈,居民們還可以在岸邊放天燈,乘船放河燈,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大規模的燈會。燈會逐漸發展起來,蘭橋也成了集會游樂的絕佳地段,經常吸引不少人前去賞玩。 說是燈會,其實就約等于現代的美食購物街,除了賣花燈的,還有不少賣點心小吃和精巧玩意的,也有剪紙、雜耍的手藝人展現技藝。蘭橋燈會期間的客流量相當可觀,幾乎所有生意人都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 若是自己能做一些便攜的點心,在那幾日晚間拿去蘭橋售賣,應當會有不錯的效果吧。 主意已定,姜菀頓時躍躍欲試起來。她看了眼天色,打算先做今日的午食。 周堯正在后院井旁打水,見狀放下水桶,和思菱跟在她身后進了廚房。兩個人都囁嚅著,欲言又止,還是思菱叫了聲“小娘子”。 “怎么了?”姜菀詫異道。 “小娘子,我和周堯不會做菜,讓你煩心了?!彼剂獾哪槹櫫税?。 姜菀見她手足無措的樣子,便笑道:“怎么會呢?雖然你們不會廚藝,但勝在手巧又勤快,幫我做些細碎雜活、打打下手,讓我輕松了不少?!?/br> 她一面從架子上拿了幾個碗,一面道:“我知道,當初阿娘曾經要歸還了你們的身契,放你們自由,但你和小堯都堅決留下了。若不是你們,只怕我病著的那些時日,家中早已散了。這份恩情,我一直記得,自然不愿意苛待了你們?!?/br> 思菱的眼圈紅了紅,小聲道:“小娘子的恩情,我也會終生記著的?!敝軋蛞嘤昧c點頭。 姜菀笑了笑:“好了,開工吧?!彼笓]著周堯淘米生火煮飯,思菱將豬rou和蔥姜蒜洗干凈。 然后,她開始把洗好的豆角切成丁,豬rou和蔥蒜切成末。 先把蔥蒜末在鍋中炒出香味,再加入豆角,撒些玉米粒、香菇粒和蔬菜末翻炒,再分別加入兩種醬油,一提鮮,二上色,也就是俗稱的老抽和生抽。醬油歷史悠久,這時候的釀造技術也已經相當成熟了,醬油作坊很多。姜菀剛到這兒時,還以為古代的調味料少之又少。后來她才意識到自己低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周堯和思菱在一旁仔細看著她的動作,聽她講著切菜、倒油、下鍋、翻炒的注意事項。等到豆角炒熟后,再加入水煮一刻鐘,最后把煮好的米飯倒進去燜片刻就大功告成了。 姜菀揭開蓋子,熱氣繚繞。青綠的豆角和金黃的玉米粒點綴在米飯上,顏色煞是好看。 她給周堯和思菱各盛了一碗,三個人圍著石桌吃了起來。 燜飯的精髓就在于揭開蓋子的那一刻,熱氣會讓米飯與配菜的香氣愈發強烈,直往人鼻子里鉆。米飯需得煮得恰到好處,否則半生不熟或是太軟爛便會食之無味,失了靈魂。 周堯和思菱贊不絕口,姜菀卻覺得有些缺憾。燜飯雖然加了醬油,但還是略顯寡淡,不夠入味。主菜只有rou和豆角,下次或許可以試試再加點土豆丁、青菜,再額外單獨調一個料汁澆在米飯上,這樣才能讓每一粒米都浸透滿滿的醇香。 午食過后,周堯和思菱去收拾廚房,姜菀回了臥房,發覺屋內冷清了不少,微微一怔,這才意識到姜荔已經離家去學堂了。 和這個meimei相處雖不久,血脈親情卻是斷不了的。姜菀在窗下的書案前坐下,想著過兩日去學堂探視一下,也不知姜荔有沒有適應那里。 她出了會神,便提筆蘸了墨汁,開始寫明日早食的售賣單子。 晚間下起了雨,姜菀伴著雨聲躺在床上,心中默默祈禱明日的生意能更上一層樓。 第6章 炸糖糕和南瓜餅 第二日晨起,雨勢依舊纏綿,天色還是十分陰沉。 姜菀早早起身,把店內的窗戶都打開透氣。陰雨天太過潮濕窒悶,不開窗通風實在影響胃口。 店內的窗子一開,便有帶著濕意的風透了進來,沖散了閉了一夜略顯沉悶的空氣。每張桌子的角落都放了個小小的盆栽,偶爾有幾片枝葉不甘示弱地伸長了,斜斜搭在寫著桌號的小木牌上。淺淺淡淡的翠色讓這家不大的店顯得格外清朗。 當初布置店內時,姜菀覺得清一色的桌椅太過單調,便放了些綠植點綴。不論何時,這樣鮮嫩欲滴的顏色都能讓人心情舒暢起來。 “來兩個炸糖糕和一碟南瓜餅!” “一籠蝦皮青菜包加一碗小米粥!” “來一碗甜的豆腐腦!” 客人的聲音此起彼伏,周堯和思菱忙得不可開交。 等到早食的高峰過去,店里的人也散去了不少,只余下寥寥幾個人。姜菀正彎腰擦著空桌子,余光看見又一個客人走了進來,忙擦了擦手迎了過去,笑道:“客人要用些什么?” 那人穿一身深藍色圓領窄袖袍,腰間革帶勾勒出挺拔而勁瘦的腰身。這顏色有些挑人,他卻穿出了恰到好處的味道,甚至襯得他眉眼間的凜冽也稍稍柔和了一些。 姜菀看清他的模樣,一怔。 真是巧啊。 * 傍晚,永安坊。 下了一整日的雨,待到這個時辰才漸漸停了,原本暗沉沉的天驟然轉亮,云層被染成了橘紅色,雨后濕漉漉的地面轉眼又被夕陽西下時的熱意蒸干。 永安坊距離都城中軸線最近,道路四通八達,坊內有不少朝中官員的府邸,沈府便是其中一處。 沈府的主人沈澹,年紀輕輕便已是北門禁軍統領,他手下的禁軍日夜把守宮門,宿衛宮城,保護天子的安全。而他本人自年少便追隨天子,如今常年隨侍御前,深受信任。 在寸土寸金的都城里,不少中下級官員都只能選擇賃宅而居,而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府邸。府內人煙稀少,除了他便是下人,因此這偌大的宅子時常顯得寂寥。 沈府后院的園子里有一處池塘,翠綠的荷葉鋪滿了水面,粉白的芙蕖盈盈出水,在晚風中搖曳。荷風陣陣,將那若有若無的香氣吹進了主人的書房里。 隔著紗窗,沈澹坐在書案后,面前攤開著的公文看了一半便擱在那里。他整個人倚靠著椅背,以一個放松的姿勢闔著眼,卻緊鎖著眉頭。 今日不是他在宮中當值,因此得了閑暇回府。雖然休班,他卻依然感覺不到輕松。 前幾日圣人下旨擴充禁軍隊伍,尋常禁軍不限出身,只要年齡適合、家世清白、身強體健均可參選,由專人進行逐一過目、選拔。這件事由沈澹與兵部尚書一起負責。 如今皇城中禁軍分為兩支隊伍,除了他所統領的北門禁軍外,還有一支同樣兵士數目龐大的南門禁軍。北門禁軍守衛皇宮,南門禁軍則巡視都城各坊各路,分工明確。 南門軍受兵部管轄,如今的兵部尚書徐蒼于兵部政事上一絲不茍、嚴謹認真,但私下脾氣古怪,少有人緣。與他打交道,著實讓人疲憊。 這等公事且不論。沈澹輕捏眉心,目光落向窗外。每逢這個時節,他總會想起一些平添傷感的往事,不由得心中郁郁。 正想著,書房的門被人輕輕扣了扣,來人是自小服侍他的貼身仆從長梧。 長梧手中端著木托盤,溫言道:“廚下做了一碗南瓜米粥和一份蛋餅,正溫熱著,阿郎用些吧?!?/br> 沈澹揉了揉眉心,緩緩吐出一口氣,道:“先放著吧?!?/br> “郎中說過阿郎的胃疾要按時用膳,才能慢慢養好?!遍L梧多叮囑了幾句,見阿郎不語,只好暗嘆一聲,放下托盤退了下去。 沈澹盯著那冒著熱氣的粥,鬼使神差地想到了今日去過的姜家食店。 他原本是去長樂坊辦事,返程途中因為有心事,便讓人牽了馬先回府,自己則漫無目的地走著,恰好看見那家姜記食肆門前的木牌。 木板上粘著白紙,最上面寫著四個大字“今日新品”。再往下看,寫了三四樣食物的名稱和價格,字跡大氣不失靈秀,一筆一劃都頗有風姿,卻又透著一種熟悉感。那樣的字跡讓他的目光再也移不開,恍惚間以為自己回到了多年前那臨窗磨墨、懸腕苦寫的時候。 沈澹雖是武官,但也寫得一手好字。而且甚少有人知道,他少年時曾拜在本朝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儒門下,是那位大儒最得意的學生。然而世事無常,后來的他卻舍棄了曾經的志向,轉而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這撲面而來的熟悉感讓沈澹怔忡了片刻。往事回蕩在心頭,他忍不住抬腳邁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