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于是她對自己將要說的話更有把握,這便終于表明了來意。 “實不相瞞,我開著一間飲子鋪,正需要采買雞頭米。所以我想您二位每日直接將剝好的雞頭米供給我。當然,報酬肯定比這樣擺攤賺得要多,更是清閑許多,不用這樣風吹日曬地辛苦出攤?!?/br> 郭阿婆聽了虞凝霜所言,第一反應既不是懷疑她是騙子,也不是厭煩她插足生意,而是連連擺手,慌忙回絕。 “哎呀哎呀,這就是隨手剝的小玩意兒,可不敢壞了娘子的好生意啊?!?/br> 郭阿婆大概是覺得這樣徒手剝出的食物,太過樸素粗俗;覺得那種經過煎炒烹炸,在廚師手里七進七出的食物才是值得投資的。 她必然想象不到,千百年后最值錢的就是這手工。 雞頭米就是這手剝的才好。 哪怕有了自動的機器,人們推崇的還是手剝雞頭米。 而且這并不是一份盲目的推崇,而是因為兩者確實能分出優劣。 機器的“剝”,說到底其實是“磨”,會破壞雞頭米的表面,使其不再那么光滑細膩。所以煮水時,那湯水便會渾濁,雞頭米本身也不再那么軟糯q彈。 再高級的機器,都比不上這樣一雙緩慢而仔細的手。 那恰到好處的力道不會傷及雞頭米,剝出一個又白又胖,一個無碰無磕。 一個熟練工一整天也剝不出幾斤的鮮雞頭米,當然值得虞凝霜特意找他們做供應商。 可惜的是,虞凝霜無法用這手剝和機剝的差距做論據,來規勸老夫婦。 她只能用最樸實無華的條件——錢。 只要和她合作,同樣數量的雞頭米,能賣出幾倍的價錢。 老夫婦賣的一碗雞頭米糖水,里面大概能有一兩多雞頭米,所以他們每天只能賣小幾十碗。數量被卡住,收益自然上不去。 “我會把雞頭米加到我做的飲子和小點里,這樣每碗只加十幾二十粒便足矣,樣子又更精細些,能賣出好價錢去?!?/br> 虞凝霜耐心地將她的想法娓娓講來,老夫婦終于從不可置信到蠢蠢欲動。 說實話,出攤可累壞他們這老胳膊老腿了。剝雞頭米都算是最清閑的,關鍵是要背柴、拎水,每日推著沉重的爐車來回……如果真是剝剝雞頭米就能掙到更多的錢,這和天上掉餡餅有什么區別? 等到和虞凝霜去汴京冷飲鋪看過,兩人更是當即決定達成合作,歡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有了穩定的雞頭米供應,虞凝霜馬上開發出兩種新的甜品來。并在八月十二,也就是秋分節氣這一天,將其作為新的節氣限定隆重推出。 恰巧,這一日陳小豆來鋪里,替嚴鑠取飲子,虞凝霜便很慷慨地將兩樣都給他裝了去。 于是嚴鑠就拿到了一碗雞頭米龍眼湯,一碗雞頭米紅豆泥。 各有特色的兩份糖水近在咫尺,嚴鑠卻遲遲沒有動手,只是目光沉沉地盯著它們。急得在一旁等著撿漏的陳小豆抓耳撓腮,不明白阿郎怎么這么有定力。 陳小豆不知道嚴鑠是在發呆。 這本也不怪他,因為他從未見過嚴鑠發呆,自然不知道他發起呆來是什么模樣。 陳小豆更不知嚴鑠為何發呆—— 因為這兩碗雞頭米讓嚴鑠想起了他給虞凝霜買的那一碗,將他的思緒牽扯到那個混沌的午后。 嚴鑠記得很清楚,那碗雞頭米甜水他買的時候,是親眼看著老夫婦從鍋里盛出來,還是冒著熱氣的燙手。 一路拿回來未假他人之手,原樣擺到了虞凝霜面前,雖然已經不再溫熱,但就連那時,嚴鑠也是看得明晰,甜水里除了水就是雞頭米,再無他物。 所以后來……為什么里面會出現冰碴呢? 第51章 紅豆泥、月餅禮盒 “忍冬姐, 曉星兒,先休息休息,來吃飲子?!?/br> 隨著虞凝霜的招呼, 二人都放下手里的抹布掃帚,期待地落座,準備開啟這一天中休憩時光的美味享受。 每日虞凝霜都會特意將售賣的吃食留下一部分,等著閉店之后,三人美美吃一頓下午茶。 “沒想到雞頭米這么受歡迎,我還以為大伙兒沒見過這東西,不敢吃呢?!?/br> 田忍冬一邊攪拌手中那碗雞頭米龍眼糖水, 一邊無比欣慰地感慨。 她這話著實是低估了吃貨大宋人民, 他們對美食的接受程度其實很高, 也愿意去嘗試新鮮吃食。 所以雞頭米甜水這第一日售賣, 就是一個開門紅。 兩樣甜水中,這雞頭米龍眼糖水賣的更好些。 大概是因為正是龍眼上市的時候, 每一顆龍眼都盈盈潤亮, 吹彈可破,讓人看了就迫不及待想吃這一口鮮甜。 剔透的龍眼被剖開, 如溫厚的花瓣一般浸在糖水里, 其間又夾雜了雪白如珠的雞頭米……是出水芙蓉一樣的美貌。喝一口下去, 則是清潤五臟的清甜。 虞凝霜和谷曉星吃的則是那一碗雞頭米紅豆泥。 這紅豆泥的做法有講究,它不是淘洗的紅豆沙,也不是熬煮的紅豆粥, 而是將和糯米同煮的紅豆再搗碎碾細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