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第363節
嬴政示意他進來。 趙文躬身進來,道:“陛下,李廷尉,姚郎官求見?!?/br> “讓他們進來?!?/br> “唯?!?/br> …… …… 次日,姚郎官上朝當了個絕世杠精。 他先是抨擊被查封的世家貴族。 說他們汲汲營生,損公營私,只想著走關系逃避大秦律法,卻不想著好好配合以求得盡早為大秦抓住六國余孽而貢獻力量。該死! 姚郎官第一波杠完,朝堂上的眾臣還很淡定,因為這兩個月時不時就會有一兩個楞頭青抓著世家貴族說一說,他們都被罵麻了。 只有少部分人將目光若有若無地放在李斯身上,暗忖,老狐貍是不是要出招了?。 但之后姚郎官杠天杠地的發言,令所有朝臣都坐不住了。 他先是地圖炮罵朝臣們立場不堅定,遇到事只知道敷衍了事,而不是去解決辦法,這屬于懶政,應當要懲罰。 然后,他連廷尉一派的官員也沒忘記罵,說他們查案手法垃圾,導致六國遺族被拘家中六十日都沒查清楚線索證據,他甚至懷疑廷尉府邸已經被六國遺族收買滲入了。 最后,他提議將這件事公之于眾,讓咸陽黔首、士子們評判,讓更多的秦人參與舉報證據線索。 …… 等姚郎官振振有詞的說完,所有與六國遺族貴族沾親帶故的朝臣怒目相視,這出的什么餿主意,這公布出去不要面子的嗎?家丑不可外揚懂不懂! 其余朝臣腦海中也只有一個念頭:他瘋了?! 但隨著陛下的一句:“準?!?/br> 眾人表情齊齊變化。 第191章 逐客堂 “陛下,臣有異議!” 與六國遺族沾親帶故的郎官站出來反對,“姚郎官的言論太過武斷,嚴重傷害因信任大秦才遷徙而來的六國貴族們的心,這不利于大秦日后的穩定……” 然而他話還沒說完,姚賈直接跳出來抨擊道:“什么六國貴族!大秦是我們秦人的天下?,F在還劃分六國貴族,你是威脅陛下嗎?” 那人一臉懵逼,這不是你之前用的詞匯嗎?! 姚郎官義正言辭地拱手,大聲道:“陛下,下官強調過許多次,事急從權!如今百越已定,相當于我們三四十萬的強悍戰力。年前屠睢將軍搗毀了三十二個六國余孽的據點,抓捕了近四千人。 曾經囂張的六國余孽,如今如同喪家之犬辦四處逃竄! 諸位,這代表什么? 代表我大秦占據絕對優勢,代表今年,就是徹底剿滅余孽的最后一仗,打仗一切從軍從嚴,任何妄想將私利凌駕在王權之上的行為,都是在分裂大秦的反賊!” 一口一個反賊,一唾沫一個分裂,嚇得之前的郎官倒退三步,不敢說話。 這時,還有郎官不信邪地站出來,指責姚賈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這般孟浪地說話,也是在分裂大秦。 姚賈站在眾人之前,張嘴道:“無妨!只要有利于大秦天下的穩定,即便此刻我行為孟浪一些,不被諸位理解,甚至可能背負上千年的罵名,都沒有關系!因為這都是值得的!” 郎官:…… 戰斗在最后,整個朝堂只有姚賈一個人夸夸其談的身影。 也不是姚賈的口才真的突破天際。 他的詭辯邏輯無非就是,你和他談交情,他和你擺事實擺律法,你說他違規cao作不符合律法,他又說自己一顆紅心向大秦談感情。 想要辯倒這種邏輯,不難,難的是,郎官們在辯論的過程中發現陛下偏向姚賈。 那能怎么辦,暫時只能聽著。 半個時辰后,退了早朝。 嬴政起身離開,趙文隨李廷尉一起去謄抄即將公布于眾的春令文書。 李斯在離開前給了姚賈一個眼神。 姚賈秒懂,同時回了一個明白的眼神。 他在殿內磨磨蹭蹭,故意落單一人走。 在即將出宮殿門前的一道長長的走廊,他忽然被前后一眾面色不善的秦官們團團圍住。 姚賈臉上帶笑。 為首的熊郎官怒目而視,道:“姚郎官,當年若不是我叔父舉薦,你區區一介布衣又豈能做到現今的位置?你就是這么折辱我們的嗎?” 姚賈心累,偷偷翻了個白眼,明明都知道是陛下的要求,還演這一出有什么必要。 他開門見山,道:“諸位,你們都知道,大秦不可能無休止地將貴族們都堵在家中,我相信你們也是因此抱有僥幸心理對不對?” 他還沒說完,其他朝臣們紛紛道,“你不要在這危言聳聽!”“這與我們何干!”“我們不在意這些事!”…… “是是是,這和你們無關?!币Z保持微笑,按計劃繼續說一些挑撥離間的話, “諸位也知道,如今證據不足,所以再過些時日,陛下肯定會撤走衛戍軍,放開一部分世家貴族的門楣……哎,你們別高興,還太早了?!?/br> 姚賈似笑非笑地看向部分面帶喜色的郎官,道:“但你們都小覷了陛下想徹底剿滅六國余孽的決心。我這般與你們說吧,只要一日沒抓到上林苑的罪魁禍首,陛下都不會完全放過貴族。 什么意思呢?就是,陛下會讓一部分貴族自由,但必然也會關一部分,懂嗎?” 朝臣們瞬間領悟姚賈的意思,神色微變,有人道:“你的意思是,一日 沒抓到,我們一日就沒有安生日子過?” 姚賈“哎”了一聲,溫和道:“怎么能說沒安生日子。你應該理解為“殺雞儆猴”,一部分被關在家中,一部分被放出去,這才能震懾宵小。 當然,哪幾位貴族當雞,哪幾位貴族當猴子,如今還沒有一個定數。諸位也回去好好想想,務必抓住機會,千萬別選錯了?!?/br> 說到這,姚賈的語氣又緩和下來,帶著點語重心長道:“當然,陛下不是嗜殺之人,長公子更是仁義。陛下只想讓大秦長治久安,長公子只想捉住上林苑膽敢冒犯他的六國余孽。有證據提供證據,豈不是皆大歡喜……” 姚賈之后,又故作壓低聲音,“若是悄悄提供線索,于我也是功勞。部分人之前的所作所為一概不究?!?/br> 姚賈說完,朝臣們神色各異,眉頭緊鎖。 這就是明晃晃的威脅,而且是極大的威脅。 因為扶蘇之前的大規模徹查,就好像一頭老虎在籠子外面說,誰背叛我,我就把誰抓出來吃掉。 朝臣們擔心真的查出證據,反而有可能牽連自己,又想到法不責眾,所以互相還會幫忙遮掩一些犄角旮旯的東西。 但現在姚賈的威脅就是,老虎站在籠子前說,提供背叛線索最少的幾個人會被我吃掉,末位淘汰制,你們看著辦吧!在老虎一定要吃人的情況下,他們脆弱的同盟瞬間分崩離析,必須要比同伴跑得快才行。 熊郎官與周圍的人交換了一個眼神,部分人點頭,部分人神色閃躲。 熊郎官臉色更難看了。 他冷聲道:“這事與我等無關!布衣,沒有百年以上的世家傳承,少來惹我們?!闭f完,他與一批勛貴子弟郎官離開。 姚賈冷笑一聲,看向其他留下來的郎官們,聞聲道:“可以私下與我說,我幫忙轉達,這樣牽扯不到你們?!?/br> 其他人忐忑,還有人小聲道:“你之前說的,概不追究是真的嗎?” 姚郎官點頭。目光快速掃過周圍的朝臣,凡是蠢蠢欲動的,他都在心中記下對方的名字。準備這一波威脅不成功的話,就把名單提供給李斯,安排釣魚執法。至于熊郎官一行人,必提。 其他朝臣對視一眼,上前低聲與姚郎官交流。 …… …… 姚郎官爆出杠精 挑撥離間的戰斗力后,朝臣們風聲鶴唳。 他們在外不敢多提及春令半個字,也不敢多想,就怕一時口嗨,被六國遺族案件牽連。 也就張嬰還對春令迎難而上,抓耳撓腮地思考春令這題要怎么解。 是的,王綰將這一道春令改成題,讓張嬰寫分析。 這事還得從兩個月說起。 自從張嬰開玩笑地與扶蘇說起《掄語》后,扶蘇先是迅速拎著他與束脩找王丞相拜師,再之后帶著他前往蒙家好生交流了半個時辰。 再之后的兩個月,張嬰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每日上午,張嬰處理完政務后,將前一日練習完的字帖送入王相府邸,誦讀一個時辰書籍,并且針對當日所讀,講幾句心得體會體會。 每日下午,王綰會帶著他行走在市集、鄉野之間,針對市集定價等,隨機聊聊不同政令帶來的民生優劣,不過最近多是在處理野人們下山后的就業問題。 每日傍晚,一三拜訪王家府邸,二四拜訪蒙家府邸,再休息三個傍晚,依次輪流。 在蒙家的時候,蒙武先讓自家同齡孩子與張嬰玩一會騎馬或者蹴鞠等體力游戲。 最后一個時辰,蒙武會笑瞇瞇地拿出沙盤,以及從九原新鮮寄送過來的軍情信息,給孩子們模擬還原九原的一個戰場條件,讓張嬰與蒙家子們一起分析匈奴方面的戰爭,并且進行兩軍對抗。 在王家府邸時,王相會針對朝堂頒布的政策,挑出比較有爭議的來詢問張嬰,每隔七日上交一次作業。 如果王相只是問些尋常問題,比如,為何私人不可以販鹽?以及姚郎官為什么要推行公布春令?他們的目的是什么? 張嬰也不慌,就當在做閱讀理解,不知道也能胡扯些話上去。 但是不…… 王丞相在闡述完背景概要后,他不光會問問題,還會隨機說一兩句之前沒提過的話,然后讓張嬰判斷。 比如這一回問的與六國余孽春令相關。 “xxxx”這一句話,是姚郎官,熊郎官還是哪一位郎官說的? 這人在說這話時立場如何,如果要達成陛下抓逆賊的目的? 這句話能不能合理利用? …… 張嬰從拿到王綰的問題后,腦子里的問號就沒有減少過。 又來了!誰能通過一句話就猜到是哪個朝臣說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