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是個嬌氣包 第180節
紀揚宗倒是也諒解農戶的難處,不過他有些猶豫,先把人遣了回去,轉找霍戍商量。 “現在這一帶確實安生了很多,只不過到縣城路途遙遠,尋常農戶又不會騎馬,若是單靠步行,一去一回一日只怕難以往返?!?/br> 他們這邊隱蔽成效好,好就好在他看起來是荒郊野嶺,自也就沒有寬敞可以讓馬車通行的路。 當初來的時候費了大力,貨物全轉到牲口身上,板車都是拆卸了帶過來的。 馬車全然靠人推著拉著走。 若是開路接通官道的話,即便現在沒有了土匪擾民,官府卻會由著新開的路前來排查,到時候也就都知道了他們的存在。 他們是逃難過來的,并沒有在當地的官府落戶籍,官府知道了以后少不得打壓。 說好聽點他們是難民,不好聽的話就和那些山賊匪徒是一樣的。 并且他們的子孫后代都不能讀書參與科考。 紀揚宗嘆了口氣:“我也曉得咱們過來的這批人心里多多少少其實都還惦記著同州,若是把戶籍落在了這邊,往后只怕是也就難回去了。只是同州現在還被起義兵把持著,朝廷現在連外敵都還不曾打下,誰曉得什么時候才能收復同州?!?/br> “可若是不落戶籍,大伙兒出去終歸又是不便,總也不能一直都靠著采集隊伍?!?/br> 霍戍以前倒也沒想那么多,亂世之中能得一日安生日子過也就算一日。 或許是有了小桃核兒以后,他也開始有了更長遠的打算。 他把東南部平定下來以后,也想過這個問題。 若想要真正的安定下來,是遲早都要戶籍的。 他倒不是老早就寄希望于孩子以后能夠讀書科考有名堂,只是做父母的總也不能讓孩子一來就短了別人能走的路。 擅不擅長讀書科考和能不能那是兩碼事。 自然,這是以最長遠的目光來看,以最近的需求來看的話,現在生活的農戶們也需要光明正大才能更好的活著。 “這樣吧,我先去探探縣城這邊的口風,看看縣城現在是怎么看待難民的,順便也給大家采集東西回來?!?/br> 紀揚宗點頭:“行,到時候我再給大家說說?!?/br> “我也去!” 桃榆見霍戍要前去縣城,連忙也表示了自己的想法。 怕霍戍不答應,他連忙道:“給小桃核兒買些東西?!?/br> 霍戍想著桃榆過來了那么久還沒有出過門,現在身體也好了很多,帶他出去一趟也沒什么。 但聽到他說是要給小桃核兒買東西,他不由得來了興致,挑起眉問道:“買什么?他還有缺的東西?” 桃榆干咳了一聲,仔細想想的話,吃的小家伙目前還只能喝奶,草場那邊許多頭的羊,只有喝不完的,就沒有不夠喝的。 穿的的話,先前懷著的時候祖母外祖母,嬸娘姨娘小姨父的做的衣服已經夠他穿到兩歲了。 要說玩具的話,那小床都快要堆不下了,舅舅叔父拿回出去不給帶些小玩意兒回來。 桃榆自知找錯了借口,他摸了摸鼻尖:“嗯…一時想不起來了,去城里看看,總能看到要買的~” 霍戍未置可否,只是伸手將人抱到了馬上。 幾個人出了山,在臨近官道的小路上,沒等霍戍先去官府,倒是瞧見了官府的人。 “誒,你們幾個,干什么的!” 老遠就見著一行穿著藍制兵服的衙差朝著這邊來,遠遠的就出聲喚住了他們。 “官爺,可是出了什么事嗎?我們是前頭烏江村的村民,正準備去城里買些春種肥料?!?/br> 桃榆在幾個人中最是人畜無害,他率先同衙役回了話。 “你們是烏江村的人?” 為首的衙差打量了幾人,頗有些懷疑:“竟是不曉得烏江村如此富裕,個個都有馬騎?!?/br> “官爺見笑了,平素我們也跑點小生意,總也得要有點牲畜代力?!?/br> 為首的衙役看了霍戍幾眼,要不是看他摟著個小哥兒,且小哥兒未曾有脅迫之相,他都要以為撞見了匪徒。 倒是也沒有再繼續盤問,轉而問道:“既然是烏江村的,那你們可曉得附近新增了村子?” 桃榆聞言神色微微一變,看向了霍戍。 “過年的時候回來倒是有聽村里人說,只不過沒有見著人?!?/br> 霍戍淡淡道:“不知官爺找他們是做什么?!?/br> “聽人報,東南這邊遷來了不少難民,人數不少自成了村落,卻不曾來官府報備。既來了我們渝昌的地界兒上,官府定然是要管的?!?/br> 霍戍給身側的蔣裕后遞了個眼神,他心領神會,立刻拿出了些散碎銀子:“巧在路上遇見幾位官爺,這還才開春兒天寒地凍的就出來辦差事兒,當真是辛勞。一點子心意請諸位爺喝個茶水?!?/br> 官差沒想到來這樣的窮鄉僻壤竟然也能收到孝敬,臉上也便多了些笑意,一邊收下銀子,一邊道:“怎的是?” “就是說這新村,也不曉得官府是個什么態度,我們能不能撈著點兒小生意做。他們不是逃難來的么,鐵定是什么東西都沒有,我們拿點貨過去說不定還掙點小錢?!?/br> 官差聞言笑了一聲:“你們倒是會做買賣?!?/br> “不過那村落官府也還不知道具體的位置,他們這些人在同州連平府那樣的福窩子里過來,竟然是一點兒規矩都不懂,來了咱們的底盤起了村落,用了咱們的地,竟然還不給官服報備?!?/br> “縣太爺,知道了這事兒可動了大氣,等找到了他們的窩藏地點,非得叫他們今年一次性繳納上六成的糧食!” 蔣裕后附和道:“他們來了咱們的地盤,確實該繳納賦稅。只不過他們到底是過來躲難的,官府不行撫恤?到時候可別鬧起來??!” 衙差嗤笑了一聲:“撫恤,呸!能給他一個避難的地方已經好得很了,還給他們撫恤,想得倒是美!還鬧,他們敢!難不成他們也想造反?正好朝廷給一鍋端了!” 另一個衙差接茬道: “我看你們是還不曉得,六皇子帶兵攻打海賊,接連得勝,現在已經只是一些清掃之務,當是用不了多久就會把海關平定,到時候轉頭就會打同州的起義兵。他們敢跟官府鬧,那就是跟同州的起義兵是一個路子?!?/br> “你們要是發現了他們的蹤跡,可盡快來稟告,屆時有賞!” “他們都是同州那樣的福窩里來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也都富得流油,他們能跑出來,絕對不是什么窮寒之家,你們要是去做生意,使勁兒地撈點吧?!?/br> 蔣裕后陪了個笑:“多謝官爺提點?!?/br> 別了一行官差,大家的臉色都十分難看:“欺人太甚!這縣城的縣令當真不是人!他們既是不與難民行方便也就罷了,竟然還想借此壓榨,實在是可恨?!?/br> “不過他們是怎么得到風聲,曉得我們在這邊起了村落的?” 霍戍冷聲道:“你覺著我們在那兒誰倒了霉?!?/br> “那些被驅逐的匪徒?” 霍戍未言。 附近的村戶只有感激他們的份兒,斷不會如此不知感恩,唯獨只有那些匪徒看著他們是只大肥羊,不僅無法下嘴,還受到了攻擊,心里怎么能平,必然是往官府那邊下了眼藥。 現在就官府那態度,明顯是看他們每有根基想借機拿捏,他們想要落戶只怕是困難,總不能接納他們此般刻意刁難的條件而落戶。 若是繳納出六成的糧食,豈不是給人做了佃戶。 第109章 霍戍為確保不是底下人胡作非為,去了縣城,他還特地派人再探了縣令的口風,的確是沒有冤枉他的。 一派的上行下效。 雖早有一些預料亂世之中的官未必比匪要好多少,卻也沒想到竟惡劣至此。 一行人的氣壓都有些低。 另外,霍戍在城中打聽了南邊局勢,今日衙差所言不假,六皇子大挫海關敵賊,促使海賊節節敗退。 蔣裕后又收到了京城來信,京中局勢亦有變動,老皇帝龍顏大悅,對六皇子此行大為贊許,雖未曾多言許諾,不過京中的三位皇子動作不少,反倒是可見老皇帝對六皇子的器重。 “若是海臨府收復,大軍必會直指同州?!?/br> 霍戍冷聲道:“我聽賣消息的說同州的起義兵已然把手伸向了連平府,意圖往北擴張?!?/br> 蔣裕后應聲:“起義兵也不傻,他們不敢往南進犯,也不敢使絆子,若是我朝軍隊鎮壓不了海關,彼時海賊沖進我朝疆土,過了海臨下一個必然舉犯同州,畢竟誰不知道那是一片沃土,到時候他們也討不了好?!?/br> “起義兵也不想我朝疆土淪陷,但也不能坐以待斃,最好的自是趁著兵力在海臨時盡快的擴張自己的版圖?!?/br> 霍戍未予置評。 收羅了消息采買了村里人要的東西后便又趕著回去。 方才回村,村里的人見著他們便丟下鋤頭圍了上來:“咋樣嘛,官府可許我們落戶?” “以前地方上受災,難民遷移到新的地方只要有壯丁都很受官府喜愛的,可以增添人口為他們提升考績。咱們這么多壯丁,當能談個好條件吧?!?/br> 紀揚宗動作倒是快,已經給村里人說了霍戍會前去問落戶籍的事情。 以前是等著紀揚宗回村來同大家宣布秋收賦稅的事情,現在換做了他們。 桃榆看著村里人一道道殷切的目光,總算是理解他爹以前為什么每回要去城里集會時心情都格外的沉重。 若是好消息,自然是皆大歡喜;但若是像今天這樣的壞消息,確實也叫人失望。 霍戍只道了一句:“大院兒說?!?/br> 村里人見此立馬奔走相告,不多時大院兒里就聚集了一堆村戶。 霍戍也沒瞞著大家,將官府的態度說了個明白,若不事先說清楚,村里人不曉得官府的態度,到時候稀里糊涂受官府衙差蒙蔽將人帶了過來泄露了位置就不好了。 “官府既不護我們安生,又不曾給予過救濟,憑什么我們靠自己把日子過起來的反倒是還要給他們六成的糧稅!” “不求給難民減免,但求個公正,按照正常的四成賦稅上繳倒還有個說法,如此全然是存心欺壓剝削了?!?/br> 村里人曉得當地縣令如此,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雖貪官污吏??蓪ひ?,即便在同州也時時受到連年增長的賦稅壓迫,可落難之時官府尚且意圖剝削,難免也是心中生寒。 這朝無疑是群憤激昂:“說是為著一個良民身份落戶,往后子孫走仕途不受阻礙,可如今外憂內亂這朝廷可保還未知,科舉也暫做了停緩,這王朝是否能長存還是個未知,官府現既然拿我們當羊,不給草吃還想著喝咱的血,這戶籍不要也罷?!?/br> “說的是,現在四處還亂著,不妨先靜觀其變,耗他一耗,左右現下咱這里有吃有住,也不是活不起。要真應承了他們的,還真是活不起了?!?/br> 大院兒里諸人說的臉紅脖子粗,霍戍見此神色反倒是可見平和。 他把官府的條件擺出來,要不要落戶,主要還得看大多數人的意思。 好在是經逢這諸多起落后,這些人總算是有了些血性,見不公知道了反抗。亂世之中還遵循以前太平日子里官府說什么就是什么那套的話,即便是僥幸活著,那也不過為人肆意拿捏的對象。 不怕他們激憤,怕只怕分明曉得官府明擺著欺壓剝削,縱然是心中不情不愿,卻又還唯唯諾諾的應承了官府的條件,把辛辛苦苦開來的田地給未有半點作為的官府產糧,那還真當能把人氣死。 “事已至此,就先這樣,待著南邊的局勢有所變動的時候再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