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是個嬌氣包 第11節
元慧茹已經好兩年扯過布做衣裳了,秋冬都是干挨著,一個冬季總是咳嗽著,現在日子好了一點,總也不必那么苛著。 她回眼看向霍戍,一身麻布短襟,雖不曾補丁,卻也磨損很舊了。 “你總是穿得單薄,伯母給你做套厚實些的衣裳?!?/br> 霍戍彈了彈衣角:“我習慣了,不冷,伯母不必麻煩?!?/br> “南北氣溫不一樣,稍不留神就病了,而且伯母一點不麻煩,女子都愛做衣裳,給家里人做更高興?!?/br> 霍戍手里的筷子一頓,聽趙母這么說沒再推卻,轉而放下筷子從身上去取荷包:“那便有勞伯母了?!?/br> 趙母卻阻斷了人掏錢的手:“伯母要給你做的,入秋了誰家不給孩子做衣裳,哪里有孩子掏錢的說法?!?/br> 這些天了,他瞧著霍戍也不是個邋遢的人,但衣裳換去換來就那么兩套,想必也是沒什么銀錢的。 自己都那番境況,卻也沒把長歲攢的錢給昧了去,一兩百兩的銀子千里迢迢的送來,她心里能不動容么。 霍戍卻道: “我有錢?!?/br> 趙母想著還犟,把他的荷包推了回去:“你有錢當好好攢著,都還沒成親呢,以后成親有的是花錢的時候,軍中存點錢不易,當用在正頭上才是?!?/br> 霍戍聞言無奈,看著內里露出的金豆子微嘆了口氣。 飯后,趙母拿了個背簍,帶著把油紙傘去了城里。 霍戍在院子里打了套拳,又劈了兩背簍柴火放進灶房里,時辰也還早。 烏沉的云散不開,這般天氣也不敢曬糧食,就更沒什么活兒可做了。 趙家本就沒有幾畝地,早兩年日子難過,又還抵賣了些土地出去。 如今手頭上的田地不過三五畝,趙母一個人已經差不多把地里的糧食料理完了。 今過了早時,天氣有些發悶。 霍戍在屋里坐了一會兒,他捏著那根長簪有些無從下手,遂又收了回去。 閑得無事,索性衣著單薄的出了門。 江南水鄉,溝河諸多,聽聞天氣悶的時候更是容易捉魚蝦。 北域黃沙漫天,少有這般溝河,想當初他水性一般,還是趙長歲教他潛湖游水的。 既有機會,何不暢快一通。 霍戍剛出院門,卻見著院子外頭左顧右盼過來個熟悉的身影,他眉心一動:“有事?” 紀桃榆看著門口的人,突突跑了過去,雙手遞上了個食盒。 霍戍見狀,眉頭展動。 “你倒是守諾。只不過這么探頭探腦過來,只怕是讓人以為在會情郎?!?/br> 桃榆聞言臉一紅:“我才不是,東西既送到,我先回了?!?/br> 霍戍瞧著人扭頭就走,他眉心一緊,拎著食盒道:“等等?!?/br> 桃榆頓住步子:“還有事嗎?” “不是說幫我找人?來的正好,我正不知從何下手?!?/br> 霍戍后背頂著門:“伯母出門了,進來吧?!?/br> “進、進去?” 紀桃榆睜大了眼睛,他都知道了自己有了婚約,家里沒人還喚他共處。 霍戍看出人的抗拒,凝起眉:“我還能怎么了你不成?” 桃榆疊著眉,萬一要怎么那他也不是對手啊。 “于禮不合。若是叫人瞧見四傳就不好了?!?/br> 霍戍舉眸:“你是怕傳你夫婿耳中了吧?!?/br> 紀桃榆眉頭一動,今日這人說話怎么那么沖。 他捏了捏衣角:“不管是傳誰耳朵里都不好?!?/br> 霍戍見小哥兒垂著頭,說話聲音也小了不少,神色微異。 南北總歸是不同,北域戰火連天,活命才是天大之事,并不如何注重禮教。 男子小哥兒女子也沒什么講究,民風彪悍,別說同處是尋常了,一同喝酒劃拳也是常見。 南邊太平,是禮儀之地,確是比北域更重禮教。 霍戍心里其實都知道,南邊雖然也不曾苛刻到男女小哥兒不可往來,但那也是局限于自由身,紀桃榆已經有婚約,夫家還是半吊子讀書人,自然更守禮。 只是越見他如此,他的情緒越古怪。 可他刁難個手無寸鐵的小哥兒又有什么意思。 “也罷,謝了?!?/br> 霍戍舉了下手里的食盒。 “回去吧?!?/br> 霍戍走了兩步,卻又聽身后的人猶豫著商量道: “那要不然我先回去,你再去我家里我們商量找人。我爹是里正,村人常出入家里商量事情,不會有人閑話。成么?” 第10章 霍戍上紀家的時候,約莫是在桃榆離開的一炷香以后。 紀桃榆前腳到家,方才抓了兩把米糠喂了家里養的雞鴨,洗了手正說著泡個茶放在院子下的涼棚里,就聽見了叩門的聲音。 他擦了擦手連忙去打開院門,便見著快要和院門齊高的人拎著他帶過去的食盒來了。 “不合胃口么?” 桃榆忍不住問了一句。 霍戍垂眸見著直勾勾盯著食盒的小哥兒,徐聲道:“我若是說不合胃口,你是不打算讓我進去么?!?/br> 紀桃榆這才意識到自己豎在院門前,聞言連忙讓開了些:“啊,義士請進?!?/br> “食盒給你送回來?!?/br> 紀桃榆抿了下嘴,把院門關上后,突突跟在霍戍的身后。 見著他背對著自己,才問道:“那味道怎么樣?” 霍戍劈腿在涼棚坐下,沒有應答桃榆的話,轉而打開了食盒頂蓋,讓紀桃榆看。 里面整齊余著三個空碗碟,原本裝著的是一疊桂花糕,還有一個脆筍煨臘味,一碗鯽魚湯來著。 味道自是沒得說,一并進了霍戍的肚子。 其實趙母做的飯菜也能說是可口,但兩人一較,桃榆卻更勝一籌,他的手藝可以往精湛上靠。 當不是一日之功,是常有在家練習才有的成果。 紀家在村里吃喝是不愁的,飯桌上的食材豐沛,為此自然有條件往口味上研習。 自然,不知是不是也為了他那讀書人郎君才刻練烹煮。 霍戍挑眉,沒來由想這些作何。 “都是些家常小菜,不及城里酒樓的口味?!?/br> 桃榆見著食盒空了心里頓時高興了起來,客氣了一句后兀自抱著食盒先放去了灶房里。 霍戍看著人雙手圈著食盒,步伐輕盈進屋的背影,眉心又舒展了開來。 待著人折返回來時,他即刻又收回了目光,順手端了杯茶送到嘴邊。 “你爹娘沒在家?” “娘在家,爹剛才出去錄今年秋收的情況,有個啞巴長工也去地里干活了?!?/br> 話音剛落,黃蔓菁聽到外頭的動靜便從屋里出來。 她客氣的招呼了霍戍一聲,桃榆一早就同他說了霍戍要過來有事談,且還是找的桃榆。 黃蔓菁問了兩句,桃榆沒說是什么事,見其保證不是什么壞事兒,她也便沒有追問的詳盡。 孩子大了,總也有些自己的事情,倒也不是什么壞事,能自行處理,于以后成親了也是好事。 她便出來同霍戍說道了幾句:“霍義士有什么盡可和小桃子先談,他爹一會兒回來?!?/br> “好?!?/br> 言罷,她便自行去忙了,沒偷聽兩人談話。 紀桃榆見她娘走了,才在霍戍對面旁側些的位置坐下,見著人在慢悠悠的喝茶。 他提了口氣,道:“義士……” 話還沒說完,卻被打斷:“你叫我名字便可?!?/br> “霍……” 雖未親口聽到霍戍同他說過自己的名字,但桃榆還是曉得了他姓甚名誰。 他瞧著霍戍總是不茍言笑,且也于自己不似同齡人,若是直呼其名,好似不太尊敬,到嘴邊的稱呼還是改做了:“霍大哥?!?/br> 霍戍聞言捏著杯子的手一緊,他沒看桃榆,眸光卻在暗地里和煦。 “怎么?” 桃榆眨了眨眼睛:“那個,你后頭是什么打算?計劃了什么時候走么?” 霍戍放下茶杯:“你想我走?” “我不是那個意思?!?/br> 桃榆正色道:“只是想問問霍大哥的打算而已。我今天在路上聽到些不該聽的話,說的不太好聽?!?/br> 今早上桃榆做好了菜趁他爹娘不注意出了門便把食盒給霍戍送去,他在去趙家的路上看見元娘子出門,路間和兩個村里的鄉親寒暄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