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217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住手,這根本不是豪門女配!、穿越不易,鼠鼠嘆氣、首輔寵妻手札、典妻為嫡、為妾、吾之兄長,苗疆大巫、腹黑太子偽裝日常、娘娘出身賤奴,上位手段很毒、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我在全時空直播打喪尸
能不好嘛!因為聊得是賺錢的事兒! “蔬菜啊、雞蛋啊、雞鴨鵝運輸還是算了,估計能賺錢,但肯定賺的不多?!?/br> “要不去涼州那邊看看,有啥稀奇東西,進點貨回來,在商鋪街開個店?” “不太靠譜,一是投入量太大,二是不見得能賣出去?!?/br> “我聽說縣前村人已經去租賃倉庫,準備把麻布往涼州運送了,他們村那個吳四娘,厲害的很,不僅手藝好,人辦事兒也利落。聽說那些麻布,都是她在負責抓生產?!?/br> “還有大江村,田大山也是個有本事的,把磚瓦窯停了,重新去種紫云英。他們村今年連棉花大豆都不種,只種紫云英。要我說這事兒辦的可真漂亮,物以稀為貴,他們村又懂種植。后面那些蜂蜜啊,紫云英種子啊,走物流廠子的渠道,送去涼州肯定能賺大錢!估計下一步也要在商鋪街開蜂蜜店?!?/br> “別說人家啦,咱們村干點啥呢?” 大家一通商議,也都沒商量出來個所以然。 李福也眉頭緊皺。 主要是他們村是李家村??!他們已經走在了大部分江縣村子的前面,他們是有野心的,得干點真正賺錢的活兒! 可李福一時間也沒思路,只能偏過頭問張阿花:“阿花,你有想法嗎?” 張阿花嘆了口氣:“做生意這種事兒,就得鉆營別人沒走過的路,才能賺大錢。要不然就得跟別人拼價格,拼力氣??梢鰟e人沒做過的生意,哪里是那么好想的?!?/br> 眾人聞言,都有些發愁。 主要是這日子好了,也閑不住,看人家都賺大錢了,眼饞呀! 這時候,人群當中有個女孩兒遲疑著開口:“村長,花嬸子,我倒是有個想法,但我不知道可不可行?!?/br> 是阿燕。 去年年初,作為第一批來江縣的流民,她被分到了李家村,幫李家村燒磚窯。一年期限滿了以后,她在江縣正式落戶,如今已經算是李家村的人了。 阿燕的娘,以前在大戶人家當丫鬟,所以阿燕識字,也算有一點見識。 來到李家村以后,因為辦事麻利,思路也快,再加上是個年輕俊俏的女孩兒,頗受歡迎。 李福眼睛一亮:“說說看?!?/br> 阿燕受到鼓勵,說道:“剛才花嬸子說,做生意要鉆營別人沒走過的路,才能賺大錢。這讓我想到,咱江縣因為缺水干旱,所以沒有河。以前我在定州的時候,那邊有一條定河,里面產魚蝦,不管逢年過節還是家里來客,那邊買不起豬rou,待客都用魚來招待。去年我來江縣的時候,聽縣衙禮房的差役們講故事,說縣太爺曾經說過,以后江縣會變成沃土,能有水渠,甚至還可以種水田水稻。水稻咱們都不會種,但咱們可以養魚??!正好,大食堂不是開業了嗎,說不定他們做菜就需要魚,咱們可以跟大食堂合作?;蛘?,干脆把魚拉去涼州賣。涼州也干旱,魚肯定是個稀罕東西,價格也能賣的高。但唯一麻煩的是,咱們得自己挖魚塘?!?/br> 挖魚塘確實麻煩。 但李家村坎兒井多啊,那么多坎兒井的水,平時不用也是浪費,挖個大魚塘填滿水,并不是沒可能! 阿燕這話,讓院子里李家村人都心動了。 這還真是個賺錢的好營生! “我覺得可行,剛好趁著今天休息,咱去縣城,去逛逛大食堂,再去商貿街打聽打聽別人準備做什么生意?!?/br> 張阿花聽完這話也很激動啊。 她贊賞的看了一眼阿燕,這姑娘不僅模樣好,而且秀外慧中有想法,想著他們家小泉兒年紀跟阿燕正合適,于是她就動了心思,索性拉著阿燕,跟村里人說道:“來來來,咱再多來幾個人,去縣城逛逛。指不定阿燕這主意真能成,以后咱們村都得指望著阿燕發大財呢!” 阿燕被夸得有些赧然。 李家村當即跟出來七八個人,并張阿花、李福、阿燕,一行人神情振奮的朝著縣城趕去。 剩余的人,則是在村里等待好消息。 要是這養魚的生意真能做起來,他們村就相當于又抓住個金疙瘩??! - 商鋪街最近是真熱鬧啊。 縣衙那邊政策一出來,就有好幾個鋪子陸續準備開業。 新商貿街那邊,也有很多倉庫被租賃出來。 甚至有動作快的,都開始跟物流廠談業務了,牛車拉著貨物,時不時從街區中間經過。 逛街的人們瞧見這陣仗,一個個都在驚嘆。 “這是哪個村?動作這么快?” “顧家村吧,他們村菜園子開的最多!” “哎呦,看著真眼饞吶?!?/br> “你眼饞,你也趕緊去租賃個倉庫啊,晚了挑不到好位置?!?/br> “聽說石門村這兩年因為挖掘坎兒井賺到了錢,最近準備走縣衙的渠道,想拿鹽印子,準備在商鋪街開鹽店呢!” “小滿村說是想開個豆腐店——” “嚇!那以后這商鋪街該有多熱鬧吶,什么東西都能買到?!?/br> 如果說,以前的商鋪街,只是用來買東西的。 那現在的商貿一體化步行街,還是江縣對外貿易的倉庫點,包括原本商鋪街的那些老板,最近都樂的笑僵了嘴角。 因為他們不用只搞零售了! 以后店里的所有東西,都能經由物流廠,走批發送去涼州! 對內零售,對外批發,那這可都是錢吶。 “快快——” “大食堂開門了,今天有紅燒rou!” 李福帶著張阿花、阿燕等村里的人,正在商貿街上打聽,看各家倉庫都做什么生意呢。 聽到這喊話,都愣住了。 隨后,大半條街區的人,都跟著往商鋪街口跑。 聽說大食堂開業這幾天,生意好的出奇,里面菜色應有盡有,縣衙還用大豆研發了一種新的調味劑,叫做‘醬油’,味道好吃的很,尤其是一道叫做紅燒rou的菜,那味道,吃過一次就讓人忘不掉! 李福等人本來也要去大食堂,問問她們收不收魚。 現在一看這陣仗,也決定去瞧瞧。 結果去了一看,哎呦我的娘,兩層大食堂,里面地方寬闊的很,可卻愣是找不到下腳的地。 全都是人吶! 大食堂里香味撲鼻,各種彩色琳瑯滿目,明檔打飯廚娘都有六個,什么‘油潑面’‘水煎包’‘酥油餅’‘油條’‘炸雞’,聽名字都饞的人口水直流。 但價格也確實不便宜,比外面尋常攤位上的吃食,貴上三分之一左右。尤其是紅燒rou,一塊就得兩文錢! 就這,都供不應求。 娘嘞,這么離譜! 張阿花有段時間沒來商鋪街了,心想現在江縣變化可真是一天一個樣,這么貴的吃食,說買就買。 可味道聞著是真香啊。 他們雖然一邊說著貴,最后也沒忍住,各自掏了荷包。 紅燒rou沒搶到,張阿花買了份炸雞,乖乖,那香的呦,真是把人給香迷糊了。 等吃飽肚子,一本滿足的出來,看著這熙熙攘攘的街道,大家舒服的眼睛都瞇起來。 這才叫過日子,這才叫生活嘛! 怪不得縣衙要在這里蓋一座‘大食堂’。 等商貿一體化步行街徹底運轉起來,江縣的物資源源不斷送去涼州,這條街區每天肯定都有無數人來忙碌,辛苦忙完以后,再來大食堂吃頓好的,優哉游哉回家—— 哎呦,這日子簡直美到冒泡。 不對! 只顧著吃,把正事兒給忘了。 張阿花回過神,趕緊進去找丁晴。 丁晴最近忙的腳不沾地,一聽問收不收魚,立刻說道:“收!肯定收!花嬸兒,你們村準備搞養魚場?絕對可行,到時候還能在商鋪街開一家魚店!剩余的全部都送去涼州賣!” 張阿花跟李福一聽,妥了! 就養魚吧! 像是李家村這樣,準備自己單干的村子,還真不少。 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賺錢門道,但最后都得通過商貿一體化步行街,把貨運出去,或者拉進來。 整個縣區的商品經濟都被徹底激活,村作坊接二連三的開。 人們現在提起這條街,都笑稱是江縣的‘金子一條街’。 因為真能賺大錢了??! 不僅村作坊在開業。 像是各家鄉紳老爺們的化肥廠、磨油廠、棉紡廠等廠子里的商品,也都大批量開始往涼州輸送。 隨后幾天,商鋪街的倉庫陸續被租賃出去。 物流廠的牛車頻繁往來在街道上,拉著各種商品貨物,先后都運往涼州。 縣區內經濟在騰飛,城建同樣沒有落下。 基本上預計到年中,縣城里所有房子都能重新修繕完畢,排水排污系統也能完成搭建。城墻的進度也很快,再過倆月,就能把城門樓給建起來! 接下來,就該全縣鋪水泥路了。 這座曾經荒蕪、破舊、貧瘠的縣城,終于徹底迎來了新生。 江縣這邊陡然發力,大量走貨輸出,涼州城的人則是驚呆了。 年前他們還在抱怨,為何今年市場上沒有蔬菜啊、rou啊之類的好東西,可哪曾想,翻了年,那些好東西又來了! “市場上咸蛋又開始供應了,好多家蛋鋪都有!” “菠菜、白菜、蘿卜也有好多店在賣!” “天吶!市場上突然出現了一種豆油,特別便宜,只要八文錢一斤,比豬油都香!” “我今天去買糧,突然發現還有面粉賣,那雪白的面粉,看著可真眼饞?!?/br> “化肥你們聽說了嗎,西邊街市在賣,聽說比堆肥效果好很多倍,能增產上百斤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