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218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住手,這根本不是豪門女配!、穿越不易,鼠鼠嘆氣、首輔寵妻手札、典妻為嫡、為妾、吾之兄長,苗疆大巫、腹黑太子偽裝日常、娘娘出身賤奴,上位手段很毒、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我在全時空直播打喪尸
“上百斤?真的?” “坊市里開了一家棉布店!那料子摸著特別柔軟——關鍵是價格比絲綢便宜多了!” 涼州的市場被這些商品徹底激活。 而米鋪子、鹽鋪子、則是在江縣的商鋪街開起來。 隨著商品的外輸,大量的金錢開始流進江縣,整個縣區的經濟以rou眼可見的速度在騰飛,人們的荷包越來越鼓,縣衙的稅收庫房也越來越滿。 陳庚年終于不再焦慮。 他有底氣,也有錢可以造槍/炮了。 第100章 100 ◎縣太爺要建兵工廠,屯兵造槍炮!◎ 早晨。 陳庚年起床洗漱過后, 從宿舍樓下來。 寒冬已經過去,春天的風很涼爽,衙門的差役們從一大早都開始忙碌, 甚至因為來不及吃早飯,手里抓著兩根油條,急匆匆往外跑。 “縣太爺早?!?/br> “縣太爺!” 瞧見縣太爺,大家都趕緊來打招呼。 只是打完招呼以后,就繼續小跑著出門, 因為忙??!城建工作還沒有徹底完成,商業一體化步行街又開始運轉,各個村作坊如雨后春筍般在江縣開起來,這些都需要衙門的差役們去忙碌。 雖然很忙,但整個衙門并不混亂, 而且大家的精神勁頭都很足。 因為——全縣區都在‘撿錢’??! 如果說去年展開的城建項目, 讓江縣瞧起來一天一個新變化。那么隨著商貿一體化步行街的運轉,整個江縣徹底進入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 人們的荷包開始越來越鼓。 現在隨便往外面走一走, 不管是縣城,還是各個村子,每天都有牛車拉著貨物,要么送來縣城, 要么送去涼州。 就這, 縣區里的百姓們還嫌發展慢。 因為路況太差勁了??! 要想富,先修路, 這話實在不假。大家現在都盼著, 縣衙趕緊把‘村村通水泥路’修建起來。路修好了, 出行便捷, 人們才能賺大錢吶! 當然,賺錢和賺錢也是有區別的,總有人能走在發展的最前端,精準把握住大時代發展的機會。 比如李家村。 聽說他們最近全村出動,男女老少一起挖魚塘,要養魚! 因為江縣、乃至涼州都沒有合適的高產、耐活魚苗,他們村出錢委托物流廠,去定州采買魚苗! 乖乖,這事兒在整個縣區都引發了不小的轟動,現在大家的生意都做到定州去啦? 原來錢能這么賺?生意還可以這么做! 受到啟發的江縣人各自開始頭腦風暴,大家變著花樣鉆營賺錢門路,整個縣區的經濟算是徹底被‘炸’熱了起來。 縣區的高速發展,也影響著縣衙的狀態。 百姓們都在賺錢,到處其樂融融,差役們忙雖然是忙了一點,但心里舒坦吶! 去年冬天那場事故,已經悄然在記憶中淡忘。 縣衙的地面重新用水泥粉刷,如今瞧著干凈整潔,半點沒有當初‘鮮血四濺’的恐怖模樣。 但其實大家只是嘴上不提罷了。 那件事過后,所有人都仿佛經歷了一次蛻變般的成長,整個衙門的運轉,都變得更加沉穩、妥帖。 因為只有經歷過劫難,才知道現在的太平日子有多不容易啊。 包括陳庚年也沒有忘記。 所以他才計劃著擴充民兵,造火/槍、炮銃??! “縣太爺,還是老樣子,兩根油條一碗豆漿?” 陳庚年思索著待會兒造火/槍的方案,一進食堂門,就聽見丁晴跟他打招呼,頓時笑道:“喲,丁老板百忙之中來縣衙視察呢?!?/br> 最近大食堂開業,生意爆火,丁晴忙的暈頭轉向,根本抽不出時間。 目前縣衙的食堂,由她的一個徒弟來接手。 聽到縣太爺打趣自己,丁晴有些赧然,連連擺手:“您還是叫我名字吧,什么丁老板不丁老板的,聽著就奇怪。您趕緊坐,我給您盛豆漿?!?/br> 話雖這么說,但丁晴身上也確實有了些‘老板’風范,在縣衙待了兩年,經過耳濡目染,她現如今也算是成長起來了。 可縣衙的人都忙。 丁晴這邊剛把豆漿盛出來,縣太爺來不及喝就要走,說是爆竹廠那邊研究的‘好家伙’有眉目了。 什么好家伙? 丁晴愣住,但也沒多問,急的趕緊拿兩根油條跑出去,準備讓縣太爺帶著路上吃。但陳庚年已經沒影了,剛好邵安進食堂,瞧見丁晴手里的油條,輕咳一聲:“給我的?” 啊這。 丁晴臉色莫名一紅,隨手遞給了她,轉身就往回走。 后面隱約聽見邵安低聲說道:“等你大食堂那邊的活計穩定下來,我差人去你家提親?!?/br> 丁晴雖說羞澀,但也不是那種忸怩性子,囁嚅道:“行,等忙了這陣再說?!?/br> 縣區的日子越來越好,人們生活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戀愛、婚嫁這些再尋常不過的小幸福事件,自然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吶! 但亂世將至,想要維持住普通百姓們的小幸福,槍和炮,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陳庚年來不及吃早飯,都要著急去爆竹廠,是因為火/槍的制造,有了新一步的進展。 距離軍營比較近的爆竹廠,明面上是爆竹廠。 但在廠區的后面,還有一個用水泥磚墻澆筑的封閉場地,普通廠子員工們只知道這里是制造‘爆竹粉’的地方,因為牽扯到秘密配方,所以不能外傳,尋常人也不被允許進入。 沒有人知道的是,半個月之前,徐煥就帶人在這里秘密開始制造‘火/槍’了。 陳庚年收到消息以后,迅速出了食堂,離開縣衙的時候,物流廠那邊帶來了婁知府的信件。 他也沒來得及看,直接揣進懷里,等到了爆竹廠后院后,瞧見徐煥就問道:“怎么樣,做出來了嗎?” 徐煥嘆了口氣:“估計今天就能做出來!我已經通知了杜勤,他待會兒會帶著民兵們來上手試一試?!?/br> 陳庚年神情一松,總算是做出來了! - 這個年代,不管是火/藥制造技術,還是冶煉技術,都十分落后。 至于像是火/槍、炮銃這種熱武器的制造,那就更有些兒戲了。 冶煉速度慢、金屬質量低劣、無法迅速量產、甚至炸膛等等,都還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火/槍這玩意兒,殺傷力很有限,而且cao作麻煩,甚至不見得比先前陳庚年制造的‘火箭’威力大。 聽起來有些離譜,但確實是這樣。 因為這個年代的火/槍,原理是這樣的——它的槍/管,就是一個最簡單粗暴的圓筒,圓筒的尾端,有一個小孔,用來塞火線。 這種火/槍的工作原理更離譜。 簡單來說,它需要兩個人來cao作。一個人手持槍/管,另一個人負責往里面填火藥,火藥填進去以后,再把鐵球、或者石塊塞進去。 打仗的時候,一個人負責架著槍/管對準敵人,另一個人負責點火線,火線會引燃火藥,產生一個推力,把槍/管里的鐵球或者石塊激發噴射出去,打死或者打傷敵人。 十米之內,這玩意兒確實殺傷力還可以。 但超過十米,就廢了。 尤其是,大晉王朝的敵人,要么是北部的草原韃靼騎兵,要么是南方水性優越、造船業發達的倭寇。 人家一個快馬沖上來,你火藥還沒塞進去呢,怎么打?再者說,就算你一槍打了出去,沒打中,那怎么辦?就得重新來,繼續走塞火線、塞火藥、塞石頭、對準、點火的流程,這還不算槍管冷卻時間。 就你這么一套流程折騰下來,人家早把你打死了。 這也是為什么,韃靼騎兵 長刀長矛的配置,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令人膽寒,因為步兵和騎兵就是有著先天無法逾越的戰力鴻溝??! 更讓大晉士兵們絕望的是,韃靼族雖然土地貧瘠,缺衣少糧活的凄慘,可這群草原蠻子,他們礦產豐富??! 草原深處有一座綿延數千里的山脈,韃靼族稱為‘金山’。他們這個族群,最初就是在金山里孕育繁衍,這座山里含有各種珍惜的富礦。 而這些富礦,甚至不用怎么經過提純,都是用來鍛造武器、鎧甲的上等材料。 韃靼一族的冶礦業,十分發達。 因此,他們的草原戰馬十分健碩,武器裝備也很精良。之所以沒有傾全族大軍來攻打大晉,是因為韃靼族內部分為好幾個族群,幾個大汗各自為政,這些年內亂不亂。 但即使是這樣,大晉和韃靼騎兵的戰爭,也很少有贏得時候。 更別提南方的水寇,那幫倭人造船業發達,海上的船只不僅速度快還格外堅硬,大晉的船只要敢下海,下去一艘被撞沉一艘。射程只有十米的火/槍,對上水寇,根本沒用。 綜合以上的戰績來看,火/槍這玩意兒其實非常雞肋。 富春、徐煥、杜勤三人的意思,是想要跳過火/槍,先制造殺傷力更大的炮/銃。等炮/銃制造出來以后,再考慮火/槍的制造。 但陳庚年不知道為何,卻執意要先制造火/槍。 這也是為什么剛才徐煥嘆氣。 因為他覺得縣太爺可能不太想制造殺傷力太大的熱武器,只想發展一小部分軍工實力,稍微能自保就行。 可很顯然。 徐煥還沒有意識到,陳庚年要造的‘火/槍’是什么樣子。 開玩笑,火/槍怎么可能會沒用呢? 現代化戰爭中,對于步兵來說,槍,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