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216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住手,這根本不是豪門女配!、穿越不易,鼠鼠嘆氣、首輔寵妻手札、典妻為嫡、為妾、吾之兄長,苗疆大巫、腹黑太子偽裝日常、娘娘出身賤奴,上位手段很毒、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我在全時空直播打喪尸
除此之外, 盔甲、長矛、弓箭,這些裝備的鐵含量可能要少一些。 這里必須要說明的是,這個年代,盔甲不是鐵的。 只有一定等級的將軍, 才能穿戴全部由金屬打造的鎧甲, 普通士兵穿的盔甲,本質其實是皮甲, 是由犀牛皮和藤條制作而成的, 防御力還行, 但和鎧甲肯定沒得比。 即便這種裝備含鐵量少, 但架不住需求量大??! 杜勤一開口,就要組建八百到一千民兵,這些人全部配上裝備,那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鐵礦和鹽一樣,經營權都握在朝廷手里。 就算江縣有錢,冒然買這么多鐵礦石,也絕對會引起注意。 更何況,一千民兵還得吃喝,這又是一筆不容忽視的開銷。 除此之外,還有戰馬!兩百匹戰馬的價格是多少,陳庚年簡直不敢想象。 等算了一筆賬目以后,陳庚年無奈道:“所以目前的情況就是這樣,我們即便要發展軍工實力自保,也得量力而行不能過度勞民傷財。最近這幾天,江縣人民公社大食堂就要開業了,商貿一體化步行街也很快能安排上,江縣的經濟馬上就要迎來一個新的大增幅。我估算著,到今年秋天吧,縣區里新一茬的大豆、棉花收上來以后,縣衙就能有足夠多的錢了。但軍工發展還是達不到你們仨要求的水準,全部減半應該沒問題?!?/br> 眼看富春三人仍舊‘憂心忡忡’,陳庚年只得寬慰道:“也不必太過于憂慮,外面雖然確實危險,但我們地理位置偏僻,又有婁知府這等大才之人守在身側,就目前來看,我們還算是安全的?!?/br> 富春三人:“……” 目前來看我們確實還算安全,但我們得主動成為別人的‘危險’??! 可這話根本沒辦法跟縣太爺直說。 最后富春只能無奈放棄。 行吧。 主要是縣區內的情況在這里擺著,不顧一切發展軍工實力,也確實不太現實。 富春三人神情懨懨的走了。 他們仨真的好失落憂慮,搞得陳庚年忍不住開始自我懷疑,自己的憂患意識是不是該提升一些? 經歷了尋寶閣人員的事情,他的想法確實開始轉變。 但江縣只有兩萬余人,一下子組建上千的兵力——怎么看都會覺得不合理啊。 五百吧,五百兵力,真的不能再多了。 再多真養不起。 陳庚年‘吁’了口氣。 說實話從殺了尋寶閣那群人以后,這段時間他也挺焦慮的,生怕事情突然敗露。 所以組建兵力,肯定刻不容緩。 現在危險既然已經過去,那么他也能騰出時間,把早就規劃好的‘大食堂 商貿一體化步行街’給做出來了。 這才是江縣組建軍工實力的財力來源??! 自從江縣開始發展起來,陳庚年已經很久沒有為錢頭疼過了。 由此可見,這是個多么燒錢的事情。若非這場戰亂,他現在已經能安穩做個清閑縣太爺,過上半退休的好日子了。 可現在呢,又是殺朝廷的人,又是組建軍工勢力—— 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日子真是越過越‘刑’了。 走廊外面。 富春、徐煥、杜勤三人互相對視,都看懂了彼此眼睛里的憂愁。 “說到底,還是江縣太小了,人太少。發展民生經濟沒問題,但要大批量養軍隊,就得勞民傷財。咱們的縣太爺,是不可能這么干的?!?/br> 富春嘆了口氣:“而且縣太爺沒有打天下的心思,他不主動外擴地盤,我們的軍隊就永遠養不起來。外面世道越來越亂,大晉指不定哪天就完蛋了,到時候就會陷入群雄割據混戰。誰提前打好基礎,誰將來獲勝的可能才最大?!?/br> 徐煥和杜勤越聽越難受。 縣太爺明明就是天下霸主配置,怎么偏偏沒有霸主的雄心呢? “好在,縣太爺雖然無意爭霸天下,但他是個目光長遠的領導者,而且善于提前計劃布局,尋寶閣事件,也加重了他的憂患意識?!?/br> 富春想了想,說道:“外面越來越亂,又不是老夫瞎編的。為今之計,就只能讓婁獻給縣太爺通書信的時候,把外面那些亂糟糟的情況一一跟他做個匯報。外面那么亂,咱著重發展軍工實力很合理吧?” 啊這。 徐煥遲疑道:“這能管用嗎?” 富春也不確定,嘆氣道:“走一步看一步吧?!?/br> 三人再次互相對視,神情越發焦慮。 來不及了??! 現在看似時間很多,可根本不夠用了!一想到這個大晉馬上就要完蛋,很多地方一些圖謀不軌的人,比如祁王,都在暗搓搓搞軍工,他們仨就愁啊。 - 富春三人的憂慮,陳庚年暫時毫不知情。 翻了年以后,衙門新一輪的工作,又開始有條不紊的推進。 去年下半年,有八百流民遷入江縣,這波勞動力帶來的最大貢獻,就是他們替江縣開墾出了將近兩萬畝的田地。 等到了三四月份,棉花、大豆兩樣經濟作物,就能大面積開始種植了。 除此之外,因為有這批勞動力,北部梭梭林足足外擴了三倍,各村各戶的坎兒井現如今不僅可以繞著村落流淌,田地里基本上也都通有井渠水。 以后灌溉,就不用老遠一桶一桶水去提啦,有坎兒井在,方便的很! 這個冬天縣區里明顯更加溫暖,甚至三月份的時候,趕在種植棉花大豆之前,還下了幾場春雨。 老天爺,那可是春雨啊,貴如油的春雨! 干旱的西北戍邊,什么時候見過這么細密的春雨! 最開始下雨的時候,很多江縣人都難以置信,后來接連下了好幾場,人們都高興壞了。 因為有了春雨的滋潤,地里的莊稼明顯更加翠綠。 雨水過后,整個世界都顯得格外干凈,青草冒出尖芽兒,野花開出花苞。 如此普通的一幕,對于江縣人來說,是多么不容易啊。 以前他們從老天爺那里得來的,是風沙、是苦旱、是暴雪,哪像現在,大家也能真的從老天爺這里獲得饋贈了! 這日子啊,就是越過越舒坦,好消息總是扎堆兒來。 趁著最近下雨,人們都休息,縣衙那邊又有了大動作。 商鋪街口那個江縣人民公社大食堂,要開業了! 聽說是由丁廚娘掌勺,食堂一共上下兩層,可以容納好多人去吃飯,蒸的煮的炸的炒的,里面美食應有盡有! 不僅如此。 商鋪街延長了!原本的商鋪街保持不變,但街區往北,又延長了半條商鋪街的距離,那半條街沒有店鋪,全都是倉庫,命名為‘商貿街’。 商鋪街 商貿街,合稱為‘商貿一體化步行街’。 這事兒,很多江縣人都知道。 因為當時翻蓋商鋪街的時候,縣衙那邊就說了,要建一個什么‘商貿一體化步行街’,因為這個原因,商鋪街的路面都特地加寬,中間還做了車行道,從商鋪街通往經開區的路,都修的十分完善。 但商貿街究竟是干嘛的? 現在的江縣人,大部分都做過工,在田地之外其余的地方賺過錢。他們都懂,縣衙一旦新出政策,就是給大家賺錢的。 所以,大家現如今可不止關注自己的田地,縣區新政策也是要關注的! 誰最先把握住機會,誰就先賺大錢。 很快,關于‘商貿街’的解讀,陸續在縣區內傳開,這下人們是徹底轟動了。 “那個商貿街的倉庫,其實就相當于給大家囤貨,不對,囤商品用的!” “什么囤貨囤商品,急死個人,你說明白點??!” “打個比方啊,咱們村家家戶戶種植菜園子,還養豬牛羊、養雞鴨。這些東西,咱們只能在自家吃掉,不能賣錢。但現在日子好了,糧食收成上來了,養些牲禽也不了多少飼料錢,那咱就多養一些!” “然后以咱們村的名義,合資,去商貿街里租一個倉庫,把咱們村的蔬菜、雞蛋、雞鴨等等東西,都存放在那里,分好類。這些東西,咱們可以選擇送去北邊的工廠,有工廠老板會買咱們的商品,經過二次處理,比如研制成咸蛋,拿去涼州售賣?!?/br> “當然,咱們也可以自己跟物流廠合作,給物流廠出一部分的利潤。以后咱們村的各種東西,都可以當做商品,直接送去涼州售賣。咱們在倉庫里分好類,物流廠的人來了,直接拉走?!?/br> “東西越緊俏越好賣,比如縣前村會織布,雖然是麻布,但涼州也會有麻布需求的!他們村好像已經去租賃倉庫了,據說還要在商鋪街開個麻布店鋪?!?/br> “除了把自己的東西運送去涼州,還可以做反向生意。聽說衙門跟涼州官方有合作,涼州也有咱們的倉庫!像是咱們江縣沒有的,胭脂水粉、大米、白糖、鹽、各種顏色、花色的布匹等等,都能在涼州倉庫那邊用一個相對低一些的價格進貨,然后在商鋪街上開店鋪零售?!?/br> “要是膽子更大一點,就去涼州,去涼州開個店面!比如豆油店!咱江縣豆油便宜啊,只要五文錢一斤,去了涼州,怎么也能要價八文到十文!咱江縣自己人進自己的貨源,要是需求量大,說不定四文錢都能進到貨!貨源穩定,還有物流廠值得信賴,在涼州那邊只要把鋪子開起來,穩賺不賠!” “咱縣太爺啊,手段厲害著呢!不然為什么叫商貿一體化步行街?有商有貿有渠道,這以后就是咱江縣的‘金子一條街’??!” 聽著這一條條解讀,很多江縣人都驚呆了。 他們本以為,這兩年上工賺了不少錢,如今這一看,還有更厲害的賺錢門道??! 上工賺錢,哪有自己給自己賺錢來的舒坦。 看看最先搞村作坊的縣前村,如今剛過了年,全村都開始蓋磚瓦房了。 包括大江村,也因為開磚瓦窯發了大財。 雖然自己單干很累,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氣魄和膽量。 但總有人敢走在最前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李家村。 縣衙最近又有大動作,剛好最近這幾天下春雨,大家都在家里休息。 于是,李福召集全村人開了個會。 村里的會議還算是簡單,一家各出一個人,來村長院子里,至少要充個人數,知道村里決定干啥。出主意的,還是那群公認‘有本事’的。 至于今天的會議主題—— 咱李家村,打算做個什么賺錢的營生吶? 李福家重新修繕過,漂亮嶄新的磚瓦房,很氣派,院子也很寬敞。 李家村人擠在院子里,一個個神情振奮,精神狀態好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