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注定要位極人臣的女人 第20節
書迷正在閱讀:全網黑回鄉下種田爆紅[美食]、我當捕快那些年、我只能給你一個名分[無限]、七零悶sao廠長被腰軟嬌花一吻動情、年代文中的妖嬈女主覺醒了[六零]、八零漂亮女主廚海島日常[美食]、兄妹[gb]、不瘋魔不成神 (簡)、帶著空間寵夫郎(種田)、QAQ有蛇
男孩的手被蕭尋初擋開十分尷尬,也有些惱了,道:“你做什么?你自己不去看就不去看,還管我們?她自己跑到都是男人的地方來的,我們為什么不能去看?難道看兩眼,她還能少塊rou嗎?” 蕭尋初反唇相譏:“人家女孩子只是想讀書罷了,她長成什么樣和你們有什么關系?憑什么你們想知道就一定要讓你們看見?還要任由你們對她的相貌品頭論足?” “你——” 那學童下意識地做出樣子威嚇對方,可上前一步才發現,蕭尋初長得比他高。 盡管蕭尋初的父親如今已經沒有兵權,還把兒子送進書院跟書生似的念四書五經,可蕭斬石還從戎的時候,是出了名的個高力大。 方朝開國以來,蕭家世代都是武將,蕭尋初是武將的兒子,哪怕沒習武白白凈凈的,仍自小在同齡人中就顯得十分修長。 那學童慫了,不敢直接攻擊蕭尋初,可也咽不下這口氣。 他后退一步,故意大聲道:“算了,不去就不去!你這么維護對方又怎么樣,對方八成也不曉得你是誰!再說了,傳聞里那謝小姐從小不哭不笑不說話,小時候還差點被誤以為是啞巴,這種人能是什么美女?搞不好王八眼蒜頭鼻,難看得要命。你費這么大勁,也不過是在維護一個丑八——” 這人話音未落,只感到自己的領子被用力一扯—— 伴隨著膳堂里驟然響起的驚叫聲,他只感到一道拳風狠狠朝他臉上涌來—— * 這天傍晚,謝小姐才剛回到書院,堪堪整理好行禮,尚未用膳,便聽到外面一陣喧鬧。 那喧嚷之大,連她隔著重重園墻都能聽見,其中還隱約可聞先生的怒喝聲。 謝知秋奇怪地往外面望去。 須臾,她的小丫鬟端著飯回來,謝知秋便問:“外面出什么事了?” “小姐!你不知道!” 小丫鬟明顯是在外面看了熱鬧才回來的,見謝知秋問起,當即想告訴她。 她道:“膳堂那里,有幾個學童打起來了!” 謝知秋一愣:“為什么打起來?” “不知道?!?/br> 小丫鬟搖搖頭。 “先生趕過去以后,那幾個人都咬死了不肯說。但能確定的是,先動手的是那個蕭家的次子蕭尋初?!?/br> 謝知秋動作微微一頓。 小丫鬟未覺察小姐的異狀,反倒感慨地道:“想不到這種文人的地方,還會有人主動打架??磥砝蠣斦f得果然沒錯,武將家的孩子確實比較粗鄙?!?/br> 第十三章 聽了丫鬟的話,謝知秋沒有搭腔。 她雙手放在膝上,微微垂下眼睫。 小丫鬟眨眨眼,喚道:“小姐?怎么了?” 謝知秋定了定神,說:“沒事?!?/br> 她拿起筷子,淡淡道:“吃飯?!?/br> * 黃昏時分,明暗交界,橙透的晚霞將天云漸染成昏緋色。 盡管她今日并未收到可以放飛的竹蜻蜓,但在兩人平常約定的時間,謝知秋還是抱著試試的心態,走到東墻邊。 鴉雀無聲,只余風過樹隙之沙沙響。 謝知秋想了想,拾起一根落下的樹枝,敲了敲厚實的墻面。 啪啪。 “你在?” 出乎意料地,墻對面響起少年驚訝的聲音。 謝小姐一頓,須臾,“嗯”了一聲。 她不太清楚蕭尋初本人是怎么想的,但在她看來,對方于她而言,或許并不只是一個棋伴那么簡單。 他們通信近一年,平時下棋、較勁、聊各自的興趣和生活環境。 謝小姐本人個性比較孤僻,過去,除了meimei和母親,幾乎沒有人主動親近她,也沒有親屬以外的人與她關系親密。 而蕭尋初不太介意她沉默寡言,兩人之間居然意外的談得來。 逐漸地,謝知秋自己也感到和他聊天很舒服自在,仿佛可以暢所欲言一般。 這種關系,她在書中讀到過,一般稱作“朋友”。 在此之前,她從未有過朋友,即使來到書院后亦是如此,蕭尋初或許是第一個。 她不太清楚蕭尋初那邊是怎么看待她的,但在她眼中,便是如此。 既然如此,蕭尋初與人發生爭執、與人打架,她自然會在意、會擔心他的情況。 所以,即使今日其實無約,她也因擔憂他的情況,到可能見到他的地方來看看。 謝知秋問:“聽說,你在外面與人發生了沖突,出什么事了?” “你聽說了?” 外面的少年有些意外。 在墻的另一面,蕭尋初擦了擦嘴角的臟跡,輕描淡寫地說:“沒什么事,普通的口角而已,我本來就經常和其他人合不來?!?/br> 謝知秋還欲再問。 但在她開口之前,少年興致勃勃地道:“對了,你來得正好,我帶了東西給你!” “……?” 對方話音剛落,忽然,只見一支稍小的竹蜻蜓一縱飛上天空,越過高高的東墻,降落在謝知秋面前。 謝知秋忙將它接住,只見這竹蜻蜓似做得匆忙,有些粗糙。不過,在它纖細的竹身上,用細繩小心地綁了一朵小小的干花。 那花極小,只有孩童的指甲蓋大,一簇簇挨著,一根莖上長了兩三朵。同時,它的顏色竟是花卉罕見的淺青色,中間色深,周圍色淺,通透如晶石。 “此物名為琉璃草?!?/br> 墻外,蕭尋初如此說道。 “過去我父親披甲時,駐守邊疆,生活在一個叫作雍州的地方?!?/br> “那里海拔極高,風光人情都與梁城不同?!?/br> “父親授詔回來之前,感念生活在梁城這等天下腳下之地,許是不如邊關自在,所以特意從山上采摘此草,做成壓花帶回來做紀念?!?/br> 說到這里,蕭尋初的聲音低了幾分。 他道:“先前你在信中說,想看看塞外的風光。我……沒有辦法帶你去。但是,若將此草贈你,或許也能算窺得一二?!?/br> 他頓了頓。 “父親說,在雍州,當地人認為此花象征友誼與勇氣?!?/br> “他們會將它送給身處逆境之中、即將離別的好友。這意味著,勇往直前,但莫忘知己……吾友?!?/br> * 是日,謝小姐靜坐在庭院涼亭中。 她既沒有看書,亦沒在下棋,反而手中拿著一支淡青色的壓花,入神地看著。 隨謝小姐一同來書院的小丫鬟紛紛議論道—— “小姐今天心情好像很好呢?!?/br> “眼神很溫柔,沒有平時那么不好親近?!?/br> “是因為那支壓花很漂亮吧?難不成是李先生給的嗎?” 謝知秋并未注意到小丫鬟們的議論,她只是專注地瞧著手中琉璃草的壓花,將其置于指尖旋轉。 溢滿胸口的情感有些陌生,可是似乎……并不壞。 謝知秋垂眸,她自己都未覺察到,她的嘴角無意識地向上微彎,連素來清冷的眼梢都帶上三分溫暖的笑意。 她整個人氣質和煦起來,頗有清雪消融、春滿梢頭之意。 ——同一時刻。 長廊的另一端,正有人攜書童趨步而來。 “少爺,今日那位謝小姐可算回書院來了?!?/br> “老爺忽然讓我們借照顧世交之女的名頭,去接近甄大人??上н@謝小姐性子實在獨得很,來書院這么長時間,居然從未主動求助過我們?!?/br> “幸好今日書院里鬧得很,總算有了機會。一會兒拜訪,我們就說擔心謝小姐因為外面的喧鬧受了驚嚇,特意過來看看情況。秦謝兩家本是世交,理應互相照拂?!?/br> “若是能憑此給甄先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可就太好了?!?/br> “說來真是奇怪,若說門第,我們秦家才是正經的書香名門。謝家說是早年顯赫過,可這些年來代代衰落,怎比得上我秦家步步上升?少爺您又自幼勤奮聰穎,自從到白原書院,已經特意在甄先生面前晃了這么久,文章還常得甄先生的夸贊……甄先生若想收親傳弟子,怎么不先考慮您,反而收了那么個謝家的小姑娘?” 那書童說到后面,語氣頗有些義憤填膺。 被他稱作少爺的小公子,身著青衣,作學童打扮,只是春寒未過,他在外面披了件毛絨大氅,襯得頗為厚重。 小公子面容凝肅,他并未接書童的氣話,反道:“如今多說這些無益,先生想必有自己考量,還是完成父親的叮囑要緊?!?/br> 書童又有些奇道:“說起來,那謝小姐到白原書院,也有兩年多了。我們秦家雖然說起來與謝家是世交,可謝家如今大不如前,關系實則也沒有那么親密。 “至少兩年來,老爺從未主動叮囑少爺去與那謝小姐打好關系過,這一回,怎么忽然起這樣的念頭了?” 小公子一本正經道:“以前并無太大必要。但三個月前新上任的御史中丞,是甄先生昔日好友,兩人關系極好,可謂知音。 “御史中丞一職,說來是父親的頂頭上司。若是我能獲得甄先生的好評價,父親或許也能以此為契機,改善與御史中丞大人的關系?!?/br> 書童恍然大悟:“難怪!老爺真是深謀遠慮!我差點以為……” “以為什么?” “以為是公子與那謝小姐年紀相仿,老爺有意讓你們二人結親呢。是我太膚淺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