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秧子穿成倒霉昏君后 第141節
“可是我必須去,不是嗎?” 他說:“你在這里,我要保護你啊?!?/br> 引鴛簡直是無法理解,“陛下,你我既然作為夫妻,就應當互相扶持,哪有你為了我挺身而出,而我一直站在你的庇護下無動于衷的?!?/br> “如果陛下要去前線,那我也要去?!?/br> 一聽到引鴛也想去,秋君藥立刻否決:“不行,” 他眉目似含霜雪,語氣忽然冷下來,斬釘截鐵地否定了引鴛的提議,“前線危險,你不能去?!?/br> 引鴛簡直要氣死了:“為什么!” 他這是以第一次聲嘶力竭地對秋君藥發火和質問: “為什么你可以去,我不能去?!” “阿鴛,你冷靜下......” “我不能冷靜,陛下,我不能冷靜.......” 引鴛握住秋君藥的手,將臉貼在上面,guntang的眼淚瞬間順著皮膚,將那熱源傳入:“陛下,沒有你,我會死的..........” 他瞳仁里汪著水,比世界上最漂亮的水晶珍珠還要瑩潤,還要脆弱,聲淚俱下: “陛下,您不能離開我.......不能去前線......” “阿鴛.........”秋君藥看著引鴛已經全然崩潰的神情,面上隱隱有動容。 他忍不住伸出手,擦去引鴛臉上的眼淚,由著引鴛撲進他懷里,抱著他哭的痛痛快快。 他的阿鴛一向是乖的,軟的,甚至可以是嬌的,但絕對不是沒有想法的。 他甘為附庸,卻不代表,他原本沒有自己的思想。 他大概是知道秋君藥這一次去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所以才想要去前線,陪秋君藥最后的時光。 秋君藥多有責任感,引鴛是知道的,所以他知道不管自己怎么阻攔,秋君藥也會去青州;只是他不能接受的一個事實是,那就是在秋君藥生命的盡頭,他不能陪在他身邊。 他因為秋君藥而有了靈魂,秋君藥死了,他的靈魂也會消失,他的一生會重新變為不知名書籍上短短的幾行字,引鴛無法接受這樣的結局,他寧可和秋君藥一起死在青州,也絕對不允許自己重新變回一個沒有思想和靈魂的玩偶。 秋君藥抱著引鴛,感受著單薄身體上哭的微顫的肩膀,心疼的揪成一團。 他知道引鴛依賴他,但他沒有想到會這么依賴。 但是秋君藥不能讓引鴛去前線,他死了沒關系,但是引鴛不能。 “阿鴛,你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時,第一個告訴我,我是誰,我該做什么的人,” 秋君藥輕輕拍著引鴛的肩膀,努力安撫著他,隨即握住引鴛的手腕,在引鴛哭的幾乎要抽過去的時候,輕輕吻著他的指尖: “我是你的丈夫,也是孩子們的父親?!?/br> “我之前一直想活下去,最好活的久一些,但是現在我明白了,人的生命長短,并不能由自己決定,但是我可以決定我的人生,能達到如何的深度和厚度?!?/br> “我想負起我自己的責任來,不僅是為你,也是為了來到這個世界上后,我需要承擔的社會期許?!?/br> “我不能什么都不做,我不能真的當一個昏君,我的人生不能除了情愛之外,什么也沒有?!?/br> 引鴛用力搖頭:“可是不做又會怎么樣呢?” 他抽噎著道:“你是皇帝,沒有人逼你去,去前線啊?!?/br> “可是我如果我不去,這天底下的百姓該如何呢?” 秋君藥道:“想要以少勝多,就應該鼓舞起士兵的士氣,最大限度地振奮人心,而沒有比皇帝親臨,御駕親征,要更能讓人奮力拼殺?!?/br> “阿鴛,我是你的丈夫,你是我的妻子,但是這天底下還有很多丈夫,很多妻子,也會因為戰爭分開,我們不能只想著自己離別的苦,而不想著百姓的苦?!?/br> “若我去前線,我一定早日打完勝仗,早日回來見你,也讓天下夫妻早日團圓,不再受相思之苦?!?/br> 秋君藥伸出指尖,溫柔地擦去引鴛臉上的淚,溫言道: “半年?!?/br> “......什么?” “半年?!鼻锞帞堉x,道:“半年之內,不管前線勝負與否,我一定回來見你?!?/br> “若是陛下您失約了呢?” “那你便來尋我?!鼻锞帞堖^引鴛,在他脖頸上親了一下,垂下眼皮,遮住了眼底的暗色: “只不過在這半年內,你乖乖待在京城,陪著景秀穩定大局,為朕安定好后方,好不好?” 引鴛:“.........” 引鴛........引鴛還能怎么辦呢? 他縱然不情不愿,但他到底還是違拗不過秋君藥的圣旨和詔令,含淚攬住秋君藥,眼淚像是流不完似的,哭的秋君藥心疼不已: “那妾等您回來?!?/br> “如果半年內您不回來,妾就去青州找你?!?/br> “好?!鼻锞帒?,低下頭,吻了吻引鴛的唇,舌尖探入,嘗到了咸澀的眼淚味道,一如他的心一般,好似泡在檸檬水里,軟的不像話: “半年?!?/br> “我答應你,只要半年?!?/br> 迎著引鴛含淚卻又帶著期盼信任的眼神,秋君藥忍不住再度低下頭,在那眼皮上又印下一吻,緩緩親去引鴛眼角的淚珠。 秋君藥扣著引鴛肩膀的右臂緩緩用力,和依依不舍、不愿與他分開的引鴛纏吻在一起,而他太愛他,甚至不忍告訴他,他其實—— 最多,也只有半年時光了。 第106章 慈不掌兵 秋君藥是在第九場秋雨落下的時候離京的。 說來也怪, 他明明那么疼引鴛,但離京的時候, 卻沒有通知引鴛, 甚至也沒有大張旗鼓,而是帶著幾個心腹將領,偷偷離開了皇城, 沒有告知任何人。 除了秋景秀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秋君藥離京了。 秋景明也是在秋君藥到了時候, 才知道自己的父皇御駕親征了。 彼時的他正焦頭爛額,面對來自聯軍的書信叫囂,一封封的勸降書如雪片般飛入他的營帳, 惹得他大發雷霆,但卻又不敢領兵對戰,只能蜷縮在青州城, 忍受著聯軍的羞辱。 非是他膽小如鼠, 若是早幾年讓他領軍出征,他肯定二話不說就沖出城門了,但他身后卻是幾十萬的青州百姓,如果他就這樣不管不顧地領兵出征,留下一座空城, 難保不會遭到來自左右側的偷襲。 到那時,他打輸了不要緊,但是讓幾十萬的青州百姓為他陪葬,那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秋君藥就是在這個時候,盯著邊疆蕭瑟的風和漫天席卷的灰云, 走入了將帥的營帳里。 他來的時候恰好是黑夜,因此沒有多少人看見秋君藥, 所有人都不知道秋君藥來了,只有秋景明和他幾個心腹的將帥很激動,一看見秋君藥就跪下了: “父皇!” “陛下!” “主君!” 秋君藥此番前來就是秘密前來,暫時不想先驚動任何人,于是扶秋景明起來,對眾人道: “朕來到前線的事情,先不要走漏風聲,若是在軍中聽到泄露‘陛下’‘天子’等字眼的,格殺勿論?!?/br> “是!” 給部下下完命令之后,秋君藥又被扶坐在主帥的位置上,慢慢問清現下的軍情: “現在形勢如何了?” “如今金國聯軍共二十四萬大軍占據伏遺關,離青州不過幾十里,虎視眈眈,不知何時就進攻青州了?!?/br> 秋景明眉目憂心忡忡:“父皇,我們這一戰,到底是應該守,還是迎戰?” 秋君藥看了看桌面上的地圖,沉吟許久,才道: “當然是應該戰了?!?/br> “大端十萬大軍,守,又能守幾時?!?/br> “可是我大端只有十萬軍,聯軍有二十四萬?!?/br> 秋景明遲疑著道:“父皇,若強硬出戰,可會........” “不會?!?/br> 秋君藥指了指伏遺關,道:“你知道他們為何遲遲不進攻青州,反而通過勸降書這種下策,來搞心理戰術嗎?” 秋景明愣了一下,隨即搖頭:“......兒臣不知?!?/br> “因為不論是金國、夜秦和燕楚,都曾經被大端打敗,那幾戰,幾乎讓三國精銳喪盡。三國花了快二十年才恢復元氣,勉強拉起二十四萬大軍,但他們空有氣勢,卻無一決勝負的決心?!?/br> “........父皇,兒臣愚鈍?!鼻锞懊鬟€是沒能聽懂秋君藥的暗示:“此話何解?” 秋君藥:“.........” 他嘆了一口氣,搖搖頭,還是一旁的老將軍接話道: “陛下的意思是,準備聯軍看似來勢洶洶,但實際上,他們現在,誰也不敢率先出戰,與大端的鐵騎火并?!?/br> 他迎著秋景明似懂非懂的視線,低聲,盡量解釋的能讓秋景明聽得懂:“因為先出戰的那個國家,必然折損最嚴重,而這三國誰也不肯率先消耗自己的兵力,而是想坐收漁翁之利,讓他國先和大端打,自己再撿個漏?!?/br> “沒錯?!鼻锞幍溃骸叭龂岳嗑?,但也必定因為利而分?!?/br> “所以,現在金國、夜秦和燕楚看似是聯為一體,實際上,他們仍舊在伏遺關等地各自扎營,不敢率先和我軍作戰。不如我們采用迂回戰術,率先進攻,奔襲一百里繞過風陰渡口,從側翼直接強攻最弱的燕楚,先行擊潰他們的聯盟,再徐徐圖之?!?/br> “陛下圣明?!?/br> 秋君藥這邊計策方定,幾個將領立刻領命而去,悄無聲息地準備齊全,在金國聯軍還以為秋景明這個小將軍不通戰術,只懂得蜷縮龜息的時候,秋景明卻忽然領了十萬大軍沖出城門,繞過風陰渡口,直接暗襲燕楚,側翼強攻,直接將燕楚八萬大軍屠殺殆盡。 金國和夜秦這時候才感覺事情有點不妙,倉促聯合,勉強拉起人馬,開始反擊,秋景明不敵剩下的十六萬大軍,倉促敗退,甚至一路退出了風陰渡口。 金國和夜秦以為秋景明一戰過后,已經元氣大傷,忙乘勝追擊,卻沒想到剛剛進入風陰渡口不遠處的犁谷,后方就起火,竟然有三萬大端軍隊趁此機會,從后方繞過,徑直焚燒了聯軍的糧倉,直接將聯軍的糧草供應一應切斷。 之后,埋伏在犁谷的大端王軍又突然出現,在聯軍團團圍在犁谷中。 犁谷地形易守難攻,大端的王軍只剩八萬,沒有辦法和聯軍硬碰硬,只能采用圍困的戰術,斷了聯軍的水米糧,在聯軍想要突破的時候,死死圍住。 這時候,大端的勁弩兵又發揮了作用,若是哪個聯軍想要逃出包圍圈,當即射殺,聯軍又餓又困,被圍了半個月,所有的口糧斷絕,很快就開始殺馬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