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61節
“可他還是個孩子?!?/br> 李廣脫下自己的頭盔,跪下說道:“是長輩沒有教好陵,如果陛下不肯懲罰他,就請陛下懲罰我們。臣愿為孫子受死!” 李陵沒想到白發蒼苔的爺爺居然會這么狼狽,忍不住抽噎。 漢武帝劉徹眼珠子一轉,計上心頭,索性說道:“愛卿乃是歷經三朝的重臣,朕怎么可以讓老臣寒心? 這樣吧,朕的茂陵正在修建中。朕削掉你們的爵,你們再把一半家產交給朕,去茂陵替朕守靈,也算是抵了死罪?!?/br> 李廣心中松了口氣,雖然沒了爵位,又要搬家,可總比夷三族好。 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那就不是問題。 “多謝陛下!” 主管帝國財政的桑弘羊陷入沉默。 陛下真是每時每刻都在想著賺錢呢。 之前加大稅收,又掏商人的錢,最后還用白鹿皮薅諸侯國的羊毛。真是掉錢眼里了! 漢武帝劉徹如果能聽到桑弘羊的心聲,估計要痛罵。 他攢錢主要又不是為了自己享樂,而是為了打匈奴??!他容易嗎? 李廣用爵位和錢換來了一家人的平安,千恩萬謝地離開了。 孫子李陵懵懂懂地跟在爺爺后面,還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轉折。 緊接著,蘇武和李延年等人也被帶到了漢武帝面前。 漢武帝望著蘇武這個年輕氣盛的小伙,心情好了不少,他大漢還是有忠臣的! “聽說你未來被匈奴俘虜,卻抵死不降,都被詩人寫進詩里了,你心里什么感受?” 他話音落下,后知后覺有點酸。 馬馬:恩公對付寶去病心們就入入號呢? 不過有一說一,秦始皇也是這種待遇,不光李賀罵他修仙,王維也要罵他修陵墓太過奢侈。 他這么想之后,心里瞬間平衡了。他不是一個人在承擔一切,還有秦始皇在陪他。 當皇帝,是如此的寂寞,只有他們能懂彼此。 蘇武這個年輕小伙坦然說道:"受寵若驚。" 漢武帝好整以暇地問:“李將軍得知后輩未來會投降,準備全家去茂陵,躲避災禍。 你呢?還要做使者嗎?如果你不做的話,光憑你這份不投降的氣節,朕會給你安排個別的言職。" 雖然天幕沒有說漢使蘇武在匈奴的生活,可動動腦子就知道,絕對不好過。 蘇武聞言不假思索,挺起胸膛:"臣還是愿做漢使,百死無悔!" 他話音落下,不光是漢武帝,其他人都懵了。 這人是不是傻? 漢武帝這一下終于認真起來了,挑起眉毛:"匈奴人皆是豺狼虎豹,你知道前路未卜,為何還要去送死?” 蘇武坦然說道:"臣不做這個使者,也會有人做這個使者,怎可讓別人替死? 再說了,天使是國家的顏面?;袒檀鬂h,如果出了個貪生怕死的使者,那豈不是要讓匈奴人恥笑? 古有荊軻刺秦王。武雖不才,卻心向往之!" 他話音落下,文武百官震驚不已,也佩服極了。 怪不得蘇武能夠打死不投降,光是這份氣節,就是普通人很難想象的了。 漢武帝拍著大腿,哈哈大笑,拿起酒盞:"真乃我大漢棟梁!" 漢武帝對蘇武非常滿意,還升了他的職,讓他管理使者。 蘇武叩謝之后,緩緩離開。 身為太史令的司馬遷心里默默記下這一幕,腦海里反復涌現這一段君臣奏對,準備回去之后立刻記下來。 蘇武的命運在這一天出現了重大的轉折,可他還是選擇成為使者,是走向既定的命運?還是走出新路? 無論如何,這都是值得史家用一筆來記錄的春秋。 漢武帝讓左右退下,只留下來了司馬遷。 明明司馬遷一直陪侍身邊,他卻沒有第一個和他交談,把他留到了最后 漢武帝坐在高位上,眼神莫名:"你還寫了書,看來你的空閑時間很多。太史令是做什么的來著?" 對于司馬遷來說,太史令才是職業,寫史書只是興趣愛好。 司馬遷被老板抓到發展業余愛好,有點尷尬,補充了一句:"太史掌天官不治民,臣當值的時候并沒有寫書?!?/br> 目前的漢武帝還算年輕,沒有經歷過戰敗的事情,卻能體會到戰敗的憤怒,并不覺得自己處罰司馬遷有錯。 司馬遷只是失去了他的蛋蛋,而他卻輸了一場場戰爭??! 他冷著臉說道:“你未來為什么要為李陵開脫?” 司馬遷思考良久:"那件事目前還沒有發生,臣思考了一下,應該是不愿意看到有識之士蒙冤?!?/br> 漢武帝劉徹:“所以你寧愿觸怒朕,最后受宮刑?” 司馬遷微微嘆息:“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宮刑,這世上再沒有比宮刑更恥辱的事情了?!?/br> 漢武帝劉徹身為男人,很能懂這種痛,卻沒有在司馬遷臉上找到憤恨的神色:"那你不怨恨朕嗎?” 司馬遷平靜地說:"史記乃是所有史書的統稱。臣編寫的書籍居然能夠占據這個統稱,這是何等的殊榮?” “人終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如果臣受辱的價值能夠重于泰山,那么也是能承受的。有什么好怨恨的?天命如此罷了?!?/br> 他的父親臨死前拉著他的手,說他們家世代是太史令。讓他一定要承襲他的志向,把史書編寫下去。 倘若父親能看到他未來有這番造化,也會臉上有光。 漢武帝劉徹掃了他一眼,久久沒有說話,良久之后說道:"你不是要寫史書嗎?以后你就做中書令吧?!?/br> 中書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官職,相當于皇帝的貼身秘書。> 中書令幫助皇帝處理公文、頒布詔書,能整天跟皇帝黏在一起,又有權利又非常榮耀。連丞相都未必有中書令光榮。 漢武帝劉徹并不知道,未來他也會讓受了宮刑的司馬 遷干這個活計。 他現在只是有感而發。原來他周圍這么多ssr啊,不僅有打仗的,還有史官。 他如此英武,司馬遷給他寫幾筆,將來的名聲應該會好不少吧? 司馬遷陡然受到殊榮,受寵若驚,連忙答應下來。 權利是次要的,他并不看重權利??伤羁谈杏X到自己處在時代變遷的漩渦之中,如今有一個密切觀察漢武帝的機會,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豬豬觀察筆記》……不,未來的《孝武本紀》從此誕生,而且內容無比翔實。 …… 天幕下,玉真公主府上,王維好奇地抬頭。 他目前還在疏通關系,干謁權貴,沒有考上進士。天幕卻已經給自己劇透了未來。 原來他果真這么順利。 他的心情也不免雀躍起來。 他的父親和母親雖然都出身名門,但魏晉之間崛起的門閥近些年已經衰弱,而且家族子弟眾多,生活水平參差不齊。 他雖出自余威猶在的太原王氏,但家里不算非常富裕。 父親早逝之后,生活水平驟降。身為長子的王維肩膀上的重任沉甸甸的。 他見自己未來能夠考上進士,心中松了口氣,太好了,到時候他要把母親還有弟弟妹都接過來。 岐王笑著說道:“看來摩詰前途一片坦途??!” “多謝?!蓖蹙S心中高興,禮貌地說。 可沒過多久,他聽見天幕說的話,心臟緩緩下沉,眉頭也皺了起來。 【王維跟王公貴族混得很開,他考上進士之后,直接當了太樂丞,相當于皇家歌舞團的團長。這個職位不高不低,王維擅音律,算是如魚得水。 不過他的言運一般。當時有一種舞蹈叫做黃獅子舞,和舞獅子差不多。不過顏色是有講究的,黃色是天子才能用的顏色,黃獅子舞也只有天子能看?!?/br> 【結果有人讓王維喊人給普通貴族表演黃獅子舞,這事情一下子就變得敏感了。 經過添油加醋,口口相傳,王維被貶官。 把小事說大是官場的常見套路。 關于這件事的原因,古往今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王維太順利了,被人嫉妒了。也有人說,是有人想 搞王維的上官,導致王維被連累了。 事情真相是怎么樣,誰也不清楚,總之王維淪為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他從皇家歌舞團團長被變成了地方倉庫管理員。 他考上進士還沒春風得意幾天呢,又不得不去給倉庫看大門了!】 王維:"?。?!" 岐王的笑容僵在臉上,他剛祝賀王維仕途春風得意,結果就被打臉了。 “咦,我未來沒有幫你嗎?” 岐王可是王維忠誠的粉絲,不然也不會替他謀劃這么多。 王維回過神來,情商極高地說:“如果沒有王爺相助,那么可能就不是貶官,而是……” 岐王接受了這個猜測,安慰道:"摩詰,且再看看,憑借你的才華,一定能回到長安,施展宏圖?!?/br> 王維只能點頭道謝。 【王維這五年的貶官生涯中,暢游在山水之間,和不少當地的文人唱和,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可他也不想一直在這么個小地方管倉庫,終于,他找到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