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小當家 第299節
盡管如此,他還是覺得自己的舌頭有些火辣辣的難受。 王曉光以前的經驗確實是沒有錯,但是這道菜的靈魂—豬油,能夠將這湯羹的溫度給封閉起來。 而最上面的那一層更是豬油最多的地方,油絕對是最燙的溫度來源,所以才會讓王曉光感受到了這道菜的“熱情”。 王曉光的眼淚都流出來了,不是委屈的,而是被燙的,愣了一下之后,才開始重新審視起這道菜來。 周圍的人笑完了之后都散開了,大家覺得王曉光這人也太搞笑了一點兒吧,吃豆腐這么著急不是自己找罪受嗎? 王曉光沒有理會別人的嘲笑,似乎忘記了自己還要去取米飯,然后神情凝重地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這道菜。 用勺子將底部翻了幾下,王曉光的眉頭皺得更深了…… 再用勺子將這道菜從左到右,然后從底部又翻了幾次之后,再用手微微靠近一下,王曉光有些震驚了。 這是怎么做的? 怎么會這個樣幾? 明明自己的手在靠近的時候覺得很燙,但是它、它、它竟然一點兒的熱氣都沒有冒出來,連一絲絲的煙氣兒都沒有? 這是遭到了降維打擊了嗎? 還是說自己眼睛花了? 不信邪的王曉光拿起勺子從底部舀起一勺,輕輕地放在嘴邊,跟自己的嘴唇碰了一下…… 那湯羹傳來的極致溫度,瞬間讓自己將它給移開了,燙??! 但是勺子里面的湯羹完全沒有一點兒熱氣兒,讓王曉光覺得自己以前學到的物理知識是不是都還給老師了? 這一次沒有這么莽撞地直接將它送入嘴里了,剛才嘴唇可是感受到了它的威力。 而且之前靠近嘴唇的時候,自己已經聞到了這湯羹的香味,那是一股濃稠不失細膩,清淡不失鮮香的味道。 于是王曉光開始慢慢地吹了起來,讓它的溫度慢慢降下來。 不僅是吹它的表面,就連里面也使勁吹了半天,就是為了不讓自己在同一個地方再次跌倒。 入口之后,那豆腐的滑嫩、蝦仁的柔滑、蛋皮的香濃、木耳的脆爽、香菜的清香,組合成了一道美味的交響曲,讓王曉光欲罷不能。 太好吃了! 這簡直就是絕頂的美味,不要太好吃??! 這湯羹要是淋在米飯上面,那味道豈不是會更好? 于是王曉光立刻前去取米飯,等他剛起身,便聽到了隔壁一桌傳來跟他之前一樣的聲音:燙、燙、燙…… 哈哈哈哈哈…… 周圍的人沒有笑,因為他隔壁這桌的那個男人周圍根本就沒人,這笑聲是王曉光發出來的。 現在知道厲害了吧,剛才誰讓你們笑我的? 看來這人跟自己犯的是同一個經驗性的錯誤,這樣看來,一會兒肯定還會有類似的聲音出現。 果不其然,在王曉光慢慢品嘗湯羹澆汁米飯的絕美滋味的時候,時不時地傳來喊“燙”的聲音,就像是打擊樂器一樣,在店內的各個地方此起彼伏…… 之前自己去取米飯的時候問了一下楚老板,為什么這道菜沒有熱氣? 楚老板搖了搖頭,做了一個神秘的手勢,告訴自己—“你懂的”。 我懂? 我懂的話還來問你? 看來楚老板是打算不說了,只有讓大家自己去體驗,等到被“燙”的人多了,估計才會出來解密吧? 這一份平橋豆腐的分量可不少,一般情況下適合兩個人吃,幸好自己早上沒有吃早餐,這才堪堪將這份湯羹給吃完。 即便如此,自己也是被吃得有些撐了,下回來點這道菜,一定是要兩個人吃才行。 看看周圍來吃這道菜的,都是兩人或兩人以上才點這道菜。 這道菜給王曉光最大的感受就是,雖然它沒有麻婆豆腐那樣下飯,但是它所散發出的濃鮮的味道,更加突出了那股清鮮的味道。 就是這么一口一口地慢慢吃,也是非常享受的。 而且王曉光發現,這道菜隱隱讓自己想到了另外的一道可以淋在米飯上吃的清淡菜式,那就是“豆生”。 這是一道新鮮黃豆做出來的美食,而且這道菜似乎只有攀西和周邊七彩滇省的一些地區才有,其它地方很少能夠見到。 自己也是有一次去旅游的時候才嘗到過,那味道,讓自己現在想起來都還流口水…… 王曉光挺著個肚子,舒坦地走了出去,看他走路的樣子,今天晚飯估計都會吃不下了。 淮揚經典名菜中的兩道豆腐羹,文思豆腐的名氣較大,而且價格較貴,主要是體現在刀工上面。 而要論到實惠和味道的話,就要屬平橋豆腐這道菜了。 不僅分量足,而且里面的配料也很多,味道也豐富,下飯更有滋味。 所以今天來探店的老人們,很多都點了這道菜。 而在他們點菜之前,楚云風就告訴了他們這道菜分量很多,適合兩個人吃,一個人想要吃完會有點兒困難。 李奶奶和劉爺爺便是其中的兩位,這兩位是退休的老教師,這退休之后,老兩口很是喜歡出來尋找美食。 自從那晚看到了電視里的介紹,便尋找了過來。 第四百六十一章:誨人不倦 李奶奶和劉爺爺兩人都是正高級教師,不僅學問高不說,在教育界也是很有名聲和威望的。 最重要的是,這正高級教師的職稱比特級教師還難評上,而且拿到的津貼也比特級教師還要多。 “嗯,對的,就是這家店?!眲敔斂吹搅艘黄返恼信?,對著李奶奶點了點頭。 “喲,這來吃飯的人還不少啊,這還得排隊???”李奶奶之前在電視上已經知道了這家店的生意好,所以便招呼老伴兒提前一點兒來。 可是沒想到這會兒還不到11:30,都已經有這么多人在排隊了。 “味道好生意就好,沒事兒,我先排著,你去找個地方坐著等?!?/br> 劉爺爺心疼自己的老伴兒,便讓她去一旁等著,沒必要兩人都在這里排隊等候。 “沒事兒,一個人坐在那也沒什么事兒做,我還是在這里陪著你等吧?!?/br> 李奶奶臉上露出了微笑,感受到了自己老伴兒對自己的那份關心,但是她不想將這老頭子一個人丟在這里。 前面排隊的人看到了這兩位老人家,這兩位老人頭發很是有些花白,但是都梳得立立整整的,衣服也是穿得一絲不茍,給人很溫馨的感覺。 特別是兩人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氣質,很是有一種文化氣息,讓人不由得產生一種敬重之情。 “兩位老人家,你們到前面來吧!”排在前面的人都紛紛開口,讓兩位老人家先點餐,都在關心和體諒兩位老人。 “呵呵,不用了、不用了,我這把老骨頭還站得住,再說了,你們都排了半天了,我上去搶了你們的位子,這怎么好意思啊,按照規矩來吧?!?/br> 劉爺爺感受到了大家的關切之情,但還是拒絕了大家的好意,回應的話里提到了規矩,讓大家更是對他敬重了幾分。 這可不像有些老人,就是你不讓他,他都會想盡辦法來插個隊,或者是在公交車上,你不讓座他還要打你。 但這些倚老賣老的都是個別現象,很多年輕人惹不起就躲著唄,如果非要跟他理論,萬一不小心倒下了訛上你了怎么辦? 但是這位老爺子的一番話,讓大家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這風高亮節的人品就值得大家尊重。 這會兒還沒有到中午的高峰期,所以排了十幾分鐘便輪到了兩人點餐。 “喲,這里還有這道菜???”劉爺爺本來跟李奶奶過來是準備嘗嘗這里的將軍過橋,可是沒想到竟然看到一道之前吃過之后回味良久的菜式。 “今天先吃這道菜,將軍過橋下次過來吃?!崩钅棠贪l話了,跟劉爺爺的想法一樣,于是兩人就點了這一道菜,然后外加兩碗米飯。 “這老板主營的是川菜,也不知道這淮揚菜做得怎么樣?” 在等菜的時候,劉爺爺若有所思的說道,按照自己對于廚藝的理解,很少有廚師精通兩門菜系的。 更別說是有著偌大名頭的川菜和淮揚菜。 兩人點的便是平橋豆腐,前兩年兩人去淮安旅游的時候,在當地吃過這道菜。 從那一刻開始,便對這道菜記憶深刻,可惜的是,回到了蓉城,卻找不到一家餐廳能夠做這道菜。 這可是讓兩人對這道菜的味道懷念了很久,所以剛才一看到,便立刻拋棄了將軍過橋,一點兒都沒有猶豫。 很快,這道菜便做好了,兩人看到后便第一時間對視了一眼,互相點了點頭,表示了認可。 原因就是看到這道菜沒有冒出一絲的熱氣!而且豆腐的菱形片處理得非常好,刀工也得到了兩人的認可。 這菜型倒是沒問題,可是這味道嘛,還是要嘗過了之后才知道。 劉爺爺端著這道菜,李奶奶拿著米飯,兩人找了個空位便坐了下來,準備開始品嘗了。 還沒動勺子呢,便聽到了旁邊傳來喊“燙”的聲音,兩人懸在空中的勺子頓了一下,紛紛笑了起來。 看來這是第一次嘗這道菜啊,跟他們之前的遭遇是一樣的。 這小廚師,看來還沒有告訴大家這道菜隱藏的秘密,呵呵,有意思、有意思! 劉爺爺連續揮動了兩下勺子,示意李奶奶趕緊嘗嘗味道。 兩人舀了一勺放在嘴邊,慢慢地吹了起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句話應該是最適合這道菜的,而且一點兒也不夸張,有過經歷的人就會知道這句名言所言不虛。 而那些喊過燙的人,沒有一人進行提示,看來是想讓大家都感受一下自己的實際境遇,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快樂”。 “味道不錯啊,比上次吃的還要好吃不少?!眲敔攪L了一口之后便贊不絕口,這味道給自己帶來的驚喜太大了。 “確實是很不錯,怎么感覺這里才是正宗的味道呢,上次咱們是不是去錯地方了?” 李奶奶嘗過了之后,覺得上次的味道跟這次簡直是沒法比,無論是豆腐的爽滑,還是配菜的香味,以及湯羹的濃稠,都是一等一的美味。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兒,就是自己并沒有從這里面吃出任何的味精和雞精的味道。 自己的舌頭對這兩樣東西特別敏感,只要是放了,無論是放了多少,自己都能夠嘗得出來。 但是疑問來了,沒有放這兩樣調味料,那么這味道是怎么做出來這么香的呢? “怎么可能呢,這道菜是人家淮安地區的名菜,看來這小廚師的廚藝不得了啊?!眲敔旤c了點頭,感嘆地說道。 “這是一個方面,另外跟他選取的食材應該也有關系,沒看到這價格都貴了不少嗎?看來是一分錢一分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