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廚娘發家記(美食) 第140節
方念真今年不打算自己炒料了,她會把牛油火鍋的鍋底交給安子和小秋,幾天炒一鍋就夠用了。 她把配比調制好,然后由安子和小秋cao作即可。 這樣一來,食鋪那邊的后廚就有些忙不過來了,方念真又新招了一個副廚,叫“方大”的。 可真是巧了,“方大”在“方記”做工,也是一種緣分。 方大平日里就負責一些基礎的菜,方念真也是和他簽了“保密協議”的。 又囑咐了安子和小秋做菜的時候盡量都“留一手”,別被別人盡數都給學去了。 這樣一來,方念真倒還真清閑了幾天,她就在街上逛了逛,看看新云州有沒有新的香料和食材。 方念真把這個行為叫做“廚藝界的采風”。 新食材沒發現,倒是被曾月怡逮住了。 “你不是要學武嗎?秋日里開始正當時,免得暑熱了?!?/br> “???” 方念真實則已經把那句興頭上的話拋之腦后了。 曾月怡假裝嫌棄地看了看方念真,“不是吧?堂堂方記的掌柜,講話不算數的?” 方念真被這么一激,“誰說的?不過我不一定日日都能有空?!?/br> “沒事,每日清晨我去尋你,我也沒指望教會你什么,你就當強身健體了,看你那小身板?!?/br> 方念真點了點頭,有時候確實還是得逼自己一把,她確實也得加強些力量鍛煉了,尤其是她現在在后廚的時間少了,運動量比以前少了有一半。 一場秋雨一場寒,新云州下了一場雨,樹上的落葉紛紛揚揚地飄到地上,被過路的行人們踩來踩去的,都爛了。 方念真撐著傘往晾曬房那邊趕,這場雨不小,也不知道石大嫂那邊有沒有做一些準備,可別淋壞了她的葡萄干。 作者有話說: 求鞭策!營養液快要破千啦! 第115章 方記盒飯,重回初心 方念真走得急, 也沒有讓老錢套家里的馬車,撐著把油紙傘就出去了。 雨下的大,她匆匆地趕到老房子, 衣裙上都不小心濺上了泥點子。 待方念真推開門, 就看見晾曬房上方已經蓋好了油布。 晾曬房的門緊緊地關著。 應該是聽見了開院門的聲音,院子角落的小屋里走出個怯生生的小媳婦, 方念真認得她,好像是叫小李。 “東家, 您來了?!?/br> 方念真點了點頭,想進去晾曬房里頭看看情況。 她把自己手中的油紙傘往旁邊挪了挪,小李呆呆地站在原地,直到方念真把傘挪到她頭上,她才反應過來,趕緊接過東家的雨傘。 方念真感覺自己的頭頂都已經被雨淋濕了, 她“吱嘎——”一聲推開了晾曬房的門。 因為是陰天, 所以里面還挺黑的, 方念真適應了一下,才看清屋內。 在左右架子中間的空地上,攏了一盆火。 其實晾曬房不應該出現“煙”這種東西的, 但是沒法子,這次的雨挺大的,不攏個火盆,怕是之前都白晾了。 “我問過人了,說是約么夜間雨就能停,看著點天頭, 出星星了就可以把油布摘下來了?!?/br> “誒, 知道了, 東家?!毙±钫驹陂T口答應著。 方念真在晾曬房還沒落成的時候,就已經在自己的院子晾了一個木架子的葡萄。 那架葡萄現在也被挪進了晾曬房。 方念真找到那個架子,上面的葡萄已經明顯癟了下去,看起來是半干的程度了。 她揪了一顆下來,這種半干的葡萄干也別有風味,外面皮是皺的,里面又還有一泡水分,咬起來還略微有些“咯吱咯吱”的。 這葡萄干比當初在藤上時還要甜了,方念真吃了三顆就感覺嗓子緊了,她得配著茶水吃。 她摘了一串下來,又仔細檢查了一下其他架子上的葡萄,確定沒有rou眼可見的壞葡萄,也沒長毛發霉,就安心地出來了。 她護著剛摘的葡萄干,拿過自己的傘去了隔壁石家。 石大嫂正在屋里歇息,打開大門見是方念真來了,驚喜地把她迎進了屋子。 “怎么大下雨天地來了?噢,看看晾曬房是不,那邊我都安排好了,晝夜都有值守的,晚上你大哥去隔壁看著?!?/br> 石大嫂邊說著,就拿了干凈的帕子來擦方念真頭發上的雨水。 方念真進屋還一句話都沒說呢,石大嫂又忙著給她煮姜湯。 “不用不用了,嫂子,我這身子哪兒有那么弱啊?!?/br> 石大嫂卻不聽她的,把她按在灶前的板凳上烤火。 方念真坐在灶前,感覺身上都烤的暖洋洋的,又順手添了兩個柴。 石大嫂一邊忙活,一邊笑著調侃她:“你呀,喝姜湯還是要比喝藥好多了,你不愛吃藥的名聲,滿店的伙計誰不知道?!?/br> 方念真難得的羞澀一笑,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端著姜湯到了飯桌上,怕方念真嫌辛辣不肯喝,石大嫂又往里加了點紅糖。 方念真把著碗沿,吹了好一會兒,感覺不是那么燙了,就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直感覺身上都冒了汗。 兩個人閑聊了一陣子晾曬房這邊的事情,這邊倒是省心的多,沒什么額外的支出,只支付人工費就好了。 原本方念真還想制葡萄酒來著,最后還是沒能成行。 新云州上個月剛剛出了一起事情,就是因為釀酒不得當,喝出了人命。 好在這酒還沒開始售賣,只是釀好之后自家人嘗的時候出了事。 一開始這家人為了自家酒坊的聲譽,還不承認是自家酒的問題,只說是別家嫉妒他們的酒坊,在里面投了毒。 那查案的人肯定要問啊,你家剛釀的酒呢?結果他們家說是無意中把酒壇子打破了,酒都灑了,壇子都破了,就扔了。 結果府衙把酒壇的殘片找回來了,又經過仵作的驗尸,最終斷定了是他們用了發霉的糧食釀酒。 一家人痛哭流涕地承認了,說是心存僥幸,舍不得那一大批糧食。 后來,這件事是怎么處理的,方念真就不知道了。 只知道新云州又加強了對酒坊的管理,方念真掂量了一下自己的三腳貓釀酒手藝,還是算了。 她當然不會用不新鮮的釀酒材料,不至于喝出事,但是她也沒把握能釀出好喝的葡萄酒,更何況還得走一系列的手續,置辦許多器材。 這批葡萄干晾出來,她也沒打算立即就賣,她想留到過年的時候再賣,看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嫂子,這葡萄干再有二十多天可能就能晾好了,咱們這個晾曬房也別閑著。到時候把木架子撤出來,我想烘干點大棗?!?/br> 石大嫂也正在心里嘀咕呢,她怕不是晾完今年的葡萄干又要“失業”了? 聽了方念真這話,她眼前就是一亮。 “妹子,你說啥我就干啥,我都聽你的?!?/br> …… …… 做了決斷,方念真就把這件事交給了桃竹村的老黃。 這其中的意思當然也是優先從桃竹村收購。 “只要品質優的,個頭要大,rou要厚?!?/br> “誒,知道了,掌柜的?!?/br> 桃竹村的村民可是感謝方念真了,往年也是產出這些個農副產品,可惜沒人要,除了自家吃的,多出來的就得看運氣,有沒有小販來村里收購。 即便是收購,賣出去了,價也壓的極低,一年到頭賺個辛苦錢。 現在方念真是夏天收應季的新鮮菜,秋季收果,村里若是得了什么稀罕的野菜、野果子的,也都可以托了牧場的人捎到城里,問問方念真有沒有意向要買。 最近牧場那邊的人來的愈發頻繁了,因為牛犢子都集中在最近出生。 除了有一頭因為難產夭折了,別的牛犢子都挺好,這都是無價之寶,方念真在牧場賬面上的資金沒有增長,但是固定資產增加了很多。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方念真還有一片紅薯地。 她本來想親自去看看了,可是想起賴氏弄出來的糟心事兒,又絕了這個念頭。 只派了老錢和劉忠一起去看,好在杜家雖然生活得亂七八糟的,干活倒是賣力。 杜家已經雇了短工,起出來了一半的紅薯。 劉忠回稟說,產量還不錯,能達到平均水準。雖然畝產沒有預計的高,但是紅薯都長得又大又均勻。 劉忠也是個逗趣兒的人,還帶回來了一個圓滾滾的巨大紅薯,遠遠看過去好像一個南瓜一般。 方念真挽了挽袖子,也不嫌重,雙手抱起來估量了一下,怎么也得有六、七斤。 可真是“紅薯之大,一鍋蒸不下”。 除了這事,老錢還說了一些別的事。 “賴氏好像因為雇短工的伙食問題在跟人吵架,我沒有請示您的指示,就說了賴氏兩句?!?/br> 老錢不好意思地搓搓手,接著說道:“那短工說中午飯給吃的太差了,要求不在杜家吃飯了,她自己帶飯,讓賴氏給她補飯錢。我想著這畢竟都頂著‘方記’的名頭呢,最后損失的還是咱們的名聲,我就讓賴氏給她補錢來著?!?/br> 方念真聽完之后,很贊許老錢的行為,鼓勵了他一番。 這個賴氏也真是的,老是“干大事摳小錢”。 你把飯準備好,也就這么三五天的活兒,人家短工吃飽了,干勁兒也足,沒準能提前個半天一天的完成。 就非要因為那十幾文飯錢,鬧的兩邊都不愉快。 因為下了雨,路不如平時好走,紅薯等過兩天路干了一起運過來。 方念真沒打算都留下來,還是像去年一樣,留出來店里用的,再留好明年做種的優質紅薯,存在窖里。 紅薯窖已經又擴大了一些,方念真慶幸自己院子后面沒有再蓋后罩房,要不然后罩房非得塌了不可,地下都挖的亂七八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