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 第266節
第199章 自從加入立海大附中網球部, 切原的心中就一直有個目標: 他要打倒三巨頭,成為立海的no.1。 在“打倒三巨頭”的路上,切原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他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在三巨頭升入高中部前, 他一定要打敗他們。 然而切原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么快。 看著自己衣服上大大的“1”,再看看真田副部長衣服上的“2”和柳前輩衣服上的“3”,切原轉過身, 用力拍了拍臉。 疼! 不是在做夢! 在“躲避球挑戰”里,他超越了三巨頭中的兩個人,成為了幸村部長不在場時的no.1! 不, 說不定就算幸村部長在場, 他也…… “你在想,‘我要成為立海大的no.1了’?!?/br> 柳的聲音在切原身后響起, “‘從此以后,三巨頭對我俯首稱臣’?!?/br> 只想到前者, 沒想到后者的切原:幸村部長、真田副部長和柳前輩對我俯首稱臣……誒嘿, 聽上去真不錯。 一聲低吼將切原從不切實際的白日夢中帶回現實。 “太松懈了!” 真田的這句“太松懈了”既是在對自己說,也是在對切原說。 自己在“躲避球挑戰”中屈居第二, 太松懈了! 赤也取得一點進步就開始忘乎所以, 也太松懈了! 即使在“躲避球挑戰”中超越了真田副部長, 然而在面對本人時, 切原的氣焰瞬間矮了一大截:“不、那個、我絕對沒有想要真田副部長對我俯首稱臣……” “對不起, 是我太得意忘形了……” 咔噠—— 開門的聲音拯救了切原。 悠斗從“躲避球”訓練室里出來, 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他的衣服上。 排名:4 切原愣了一下:“悠斗竟然墊底了?” 切原的“躲避球”挑戰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他選擇了“繭”推薦的挑戰等級,球速在95米/秒, 雖然前幾球勉強躲開了,但當球的數量從二變成四后,他幾乎被球當成沙包打。 就算他被球打倒在地, 挑戰仍然在繼續。 看著墻壁上黑黝黝的出球口,切原的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 還好是單人訓練室,其他人看不到他這副狼狽不堪的樣子。 電子音問他要不要終止挑戰。 切原給出的回答是“別開玩笑了”。 至少要撐到10分鐘挑戰結束。 這種挑戰對悠斗來說肯定很簡單,如果他連10分鐘都沒撐過去,到時候悠斗問他“為什么切原前輩提前出來了”“為什么切原前輩的排名這么靠后”,他要怎么回答。 沒錯。 在切原的潛意識里,悠斗是他們當中最擅長“躲避球”的人。 結果悠斗的分數是他們當中最低的。 ……究竟發生了什么? 對于悠斗的排名,柳同樣感到意外。 “躲避球”是一項考驗選手移動速度和反應速度的訓練項目。 如果單看速度,紅眼狀態下的赤也速度比弦一郎快,而弦一郎的速度又比自己快。 所以在選擇其他訓練項目的選手結束當前訓練、獲得評分參與排名前,“赤也第一、弦一郎第二、自己第三”這一結果完全符合柳的預料。 而柳在心中預估的完整版排名是:悠斗第一、赤也第二、弦一郎第三、自己第四。 “悠斗,你在進入房間后選擇了‘自定義練習’還是‘等級挑戰’?”柳問。 如果悠斗選擇了“自定義練習”或“自定義等級”,“繭”給出的評分或許會比選擇“等級挑戰”和“推薦等級”低。 在不知道算法的情況下,柳做出了以上的推測。 然而悠斗的回答是:“我選擇了‘等級挑戰’?!?/br> “我躲開了所有的球,但沒有回答出最后的問題?!?/br> 既沒有躲開所有的球,也沒有被問問題的三人:? 柳開始問更加細節的問題,悠斗逐一回答。在一問一答中,柳弄清了悠斗評分墊底的原因。 也順便弄清了在躲避成功率相近的情況下,為什么自己和真田的評分相差那么多。 作為第一個走出訓練室的人,柳在真田出來后問了對方的躲避成功率和訓練評分。 真田的躲避成功率是68%,訓練評分為72分。 柳的躲避成功率是67%,訓練評分只有63分。 球速都是95米/秒,躲避成功率相差1%,分數卻相差9分。 問題在于“有效躲避率”。 他和真田的訓練目標都是“提升運動能力”。 真田在躲避來球時,貫徹了這一目標,每一球都是“有效躲避”。 而他在后期發現了一些出球規律,并利用這些規律進行提前躲避,被“繭”判定為“有違訓練目標”的無效躲避。 悠斗的躲避成功率是100%,訓練評分是12分。 ——應該是看在回答了“球從1個變成2個、2個變成4個”的份上,象征性地給了點分。 切原沒有想到真田副部長和柳前輩的躲避成功率這么高。 他的躲避成功率只有62%,評分卻有75分。 “是不是‘繭’算錯了?”切原小聲嘀咕。 他還以為自己終于超過了真田副部長和柳前輩。 “不,‘有效躲避率’只是影響評分的因素之一?!?/br> 柳推測道,“‘還有其他因素會對評分產生影響,比如‘進步的速度’?!?/br> 赤也在進入紅眼狀態后,速度、力量、精神力會大幅提升。 符合“提升運動能力”目標的顯著進步——這才是他拿到高分的原因。 “沒想到‘繭’的研發團隊連這些都考慮到了?!闭嫣锏脑捳Z里流露出欣賞。 悠斗點點腦袋,眼里流露出崇拜。 不愧是“繭”。 不愧是柳前輩。 柳暫時沒有注意到來自悠斗的崇拜目光。 他想,既然已經明白了大致的評分機制,就要進一步利用它,讓它成為他們克服弱點的工具。 柳讓切原將目標從“提升運動能力”改成“自我控制”。 ——保持95米/秒的出球速度不變,全程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30/舒張壓85”的上限范圍內,減少紅眼次數。 悠斗和弦一郎的目標沒什么問題。 只是比起將知識直接教給學生的老師,“繭”更像一位讓學生自己思考、領悟的老師。 然而對現在的悠斗而言,一位能直接教授知識的“老師”也是必不可缺的。 柳不打算直接告訴悠斗自己剛才發現的規律。 他快速總結了幾條找規律的方法,轉過身,就看見一年級后輩眼里明晃晃的“好厲害”“不愧是柳前輩”。 柳失笑。 “你會問,‘柳前輩,要怎么才能找到出球的規律’?!?/br> —————————— 悠斗的腦袋里裝滿了柳前輩教給他的“找規律”方法。 他對找出3條規律充滿自信。 再一次走進“躲避球”訓練室,墻壁上還保留著他上一次的成績。 [歡迎回到“躲避球”訓練室,伏黑選手。] 電子音問他,[是繼續‘提升思維能力’的挑戰,還是開始新的挑戰?] “繼續‘提升思維能力’的挑戰?!?/br> [了解。] [那么設定球速:2400米/秒,挑戰時間:10分鐘,訓練目標:提升思維能力。] 電子音:[挑戰將于5秒后開始,請伏黑選手做好準備。] 一分鐘后,訓練室里又出現了那副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象。 悠斗一邊在網球織出的密網中穿梭,一邊觀察每次新增出球口的位置和發球的角度,努力記下自己移動的路線。 球速是固定的,球路也是直線,真正的變量就只有出球口的位置和發球的角度。 不要被動地等球來,也不要局限于眼前和周圍,努力掌握整個空間的情報。收集完情報后,將它們匯總比較,先看整體再看局部,就會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