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子的科舉路 第111節
隔壁那位立刻惋惜起來:“半夜啊,幾時?醒來之后再難睡著吧?對了,你的答卷如何,沒被打濕吧?” 連珠串的一堆問題,何似飛道:“那會兒不到寅時,不過倒是沒影響我休息,答卷也完好?!?/br> 隔壁道:“我也不知道這是該說你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總的來說,沒有影響休息,沒有影響答卷,那就算好吧。兄臺你聲音聽起來年紀不大啊,一般人要是半夜醒了——就算是我,上回考過一次的,我都不敢說我自己能很快睡著?!?/br> 對于陌生人,何似飛便不會將自己起來看考卷,結果看完了題目想努力一把,卻沾床板就睡去的消息事情說出來。 他道:“運氣好罷了?!?/br> 話音剛落,何似飛號房另外一邊的‘鄰居’也敲了敲他這邊的墻壁,開口了:“兄臺,你聲音聽起來應該不到弱冠吧?” “對對對,我也覺得?!敝傲牡媚俏坏?。 何似飛道:“確實未及弱冠,可……這怎么聽出來?” 他有些好奇。 “嘿嘿,就是感覺,你這聲音……一定很討姑娘家喜歡?!备舯谛呛堑牡?,話才出口,就感覺自己有些浪蕩輕浮,連忙道歉,“對不住啊兄臺,我就是、就是話多,嘴上沒把門,你別往心里去?!?/br> 何似飛:“……無妨?!彼肓藗€話題,道,“這一場中律法題明顯增多?!?/br> “你不說我還沒發現,好像是啊,策問里面有兩道都跟律法有關?!狈讲诺狼傅呐e人道,“我最近溫書的重點都在算學題上,這些時日寫了不知道多少算科題目,結果第一場就考了兩道,分值還不算大,我覺得虧了?!?/br> 另一邊道:“是啊,我也一直在專攻算科題,結果只考了兩道……哎,而且這兩道還跟我復習的不大一樣,反正我覺得吧,今兒個這兩道算科題,感覺更像是策問的具體化?!?/br> 何似飛此前拿到考卷時也是這么想的,這兩道題考解題的算法步驟不多,更多的是邏輯推理。 他們聊題目也只限于此,并不會當場互相說答案——萬一突然知道自己錯了一道題,那后面六日估計就不知道該怎么擺正心態考試了。 隔壁附和道:“是啊,害得我之前學了那么多的算科解答過程,我現在感覺自己滿腦子都是解題步驟。如果后面兩場中算科題不多的話,那么這些時日就算是白瞎了?!?/br> 何似飛見自己原本引到‘律法’相關的話題再次歪斜,成了‘算科’主場,他眉尖動了動,倒是沒皺眉,只是也不再發表什么看法了。 ——原本還想說的另一句‘兩篇律法策問由不同切入點著眼,得辯證對待’也咽了回去。 倒不是說他對算科不感興趣,只是算科題目……如果不是后半輩子都打算專攻此道,做一個‘有本事’的官,著實不用在算科中花費很大功夫。 相反,何似飛覺得律法題目數量的增多,才是朝廷接下來動向中的重中之重。 但何似飛這邊三句沒接茬,兩邊人就頻頻敲他的墻壁。 “兄臺,怎么不說了?你覺得算科如何,難嗎?” 何似飛道:“一般吧,不難算?!?/br> 此話一出,兩隔壁都靜了一瞬,頓了頓,有一邊才道:“確實不難計算,只是邏輯性的東西太多了,看著挺難理思路的?!?/br> “原來兄臺是這個意思,我前面聽到了個‘一般吧’,當下就驚了驚,還以為是什么算科大人物?!绷硪贿叺?。 說話聲漸漸停歇,這雨還是沒有停下的意思, 翌日清早,何似飛裹著自己的外衣醒來,摸了摸不知何時被他抱在懷里的炭盆,已經沒有什么溫度了。 何似飛將其放下,慢慢起身穿衣。期間他感覺鼻子似乎有些不通暢,意識到這可能是感染風寒的前兆,何似飛立刻起身,在號房內來回踱步走動,想讓自己的身體熱起來。 昨晚可能是太冷了,將炭盆抱了過來,但炭盆到后半夜燒沒了,于是等于他就只抱了個冷盆…… 難怪感覺身體不大舒服。 走了片刻后,何似飛感覺身體熱了起來,鼻子通氣也順暢多了。 正好這會兒士兵開始發今日炭火,何似飛領到自己的炭火,見分量足足是昨日的兩倍,神情中帶著些許差異,看向那位士兵。 士兵卻沒意識到,就要給下一個號房發炭火。 此刻不能隨意開口說話,何似飛搖了搖鈴,示意自己的木炭總量很多,士兵則道:“圣上下令,給諸位老爺炭火加倍,要老爺們好生答卷,莫感染了風寒?!?/br> 第140章 木炭按照雙倍份例下發, 這讓何似飛原本稍微有些擔憂的心緒得以安撫、和緩。 畢竟,今兒才第二場第一日,他身體就出現了感染風寒的前兆, 后面幾日如何堅持下去,便成了一個大問題。 先前何似飛還在想自己要不要寫一道題就起身跑兩圈,讓身體暖和起來——但這樣太不現實,畢竟筆架、毛筆、墨塊、硯臺等都擺在桌案上, 他在號房內走動極易碰撞到這些,若是不小心污染了答卷, 這場會試也算白來了。 幸好有了雙倍的木炭,這下取暖問題應該不大。 不過,何似飛也沒有直接就給炭盆里面放一半,而是依然放了與前幾日相等的量——大概是今日木炭數量的三成。 只不過這回他把炭盆的入風口開大了些, 炭盆里的火便燒得更旺。 號房也比前幾日要暖和。 取暖問題暫時得以緩解,何似飛就能更加投入的寫答卷。 他先掃了一邊題目, 看了下各項分值。 ——算學只有一道, 分值與上一場考卷相比, 占比更低。 現下已經不用等第三場考卷下發, 何似飛已經能確定這場會試為何延遲了——首先,確實是三位內閣首輔大人同皇帝意見相左,對考卷上考題的安排產生了爭執,一直討論不休, 這才引得會試時間也相應延后。 其次,他們所爭吵的內容……何似飛一直都沒往‘算科比重增大’那方面猜, 反而應該是讓三位主考官各自去出自己不擅長方面的考題。 比如, 唐大學士出身工部,推崇算科, 那便讓他去出詩賦題和分值比重不大的策問題; 曹大學士清風朗月君子之姿,一向對詩詞歌賦特別有感觸,那便讓他去出算科…… 所以,之前在家里同花如錦和鄒子潯交談時,何似飛只說了句——“全面溫書”。 不要太相信街頭巷尾的小道消息。 因為,那些推斷一旦稍微有一點不真,考前這十來日溫書的‘黃金時間’可就全白費了。 而即便這些小道消息都屬實,全面溫書也不會使自己成績降低。 當然,皇帝為何要這么做,何似飛心里也大概有思路——先帝不喜變法,不代表新帝不喜。 只是新帝才登基兩年,皇位還沒暖熱,朝廷內德高望重、一呼百應的官員思想與他不符,他暫時動不得這些大學士們,只能從科考方面入手做文章。 試問,如果依然讓唐大學士出那種考校學生計算能力的算科題,讓曹大學士出詩詞歌賦,讓燕大學士出一些落實在細節方面的政治策問……那到底是給這些大學士們選弟子,還是給皇帝選‘天子門生’? 因此,皇帝索性不按常理出牌,打亂這三位大學士的安排,這樣皇帝自己就能根據答卷情況,篩選出一些真正被自己需要的文人。 ——即便篩選起來很難,因為即便考生答卷寫得好,也不能確定他就是與皇帝政見一致。 可能當皇帝的人,終究是不會畏手畏腳。 他這么想,就這么做。 這便是皇帝的權利。 先前老師就不止一次跟何似飛說過,新帝登基,急需一批能擁躉他政見的官員——越早考中進士,越早入先帝的眼越好。 因此,才在前幾年對何似飛要求那么嚴苛,接近四年來,除了趕路的日子,何似飛每日都在勤懇的念書。 為的就是能早點抓住機會,有朝一日位極人臣。 何似飛上一場鄉試的考卷便是出自曹大學士之手,導致何似飛看著這算科題,就覺得有股撲面而來的熟悉感——降低唐大學士喜歡的對數字計算方面的考量,著重考校邏輯推理能力。 第二場他依然先寫得的算科題目。 鄒子潯拿到第二場考卷,先大致的掃了一遍題目,發現上面只有一道算科題,剛開始他還以為自己的答卷是不是少了一頁,連忙點起燭火仔細閱讀,隨后又將各個題目的分值加了一遍。 沒錯,就是只有一道算科題目。 他當下心就涼了,雖說那日何似飛有跟他和花如錦說要全面溫書,但他溫書還是不由自主的側重于算科題目。 倒不是他聽不進去勸。 就是……客棧里、路上偶遇的絕大部分書生都開始看算科題目,就不是一句簡單的‘全面溫書’能讓他調轉方向的。 鄒子潯心里喃喃:幸好我還是聽了何兄的話,把書本全面粗略的復習了一遍。 即便自己著重復習的算科題目沒有沾很大比重,但他好歹溫習過了其他的,心下是涼的,卻也不算很慌。 鄒子潯跟何似飛都是木滄縣縣學出身,兩人又同時中了癸巳年的進士,在縣學聲望一時無兩。 雖一直同何似飛不在同一個學堂,但鄒子潯早就聽說過何似飛‘善算科’的名聲。這會兒,他居然還有閑心為何似飛感慨一句:何兄算科那么厲害,第一場考了兩道,第二場只考一道……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并沒有考太多何兄擅長的算科題目啊。 就這種不按照常理出的題目,居然還推遲考試…… 簡直沒天理了。 - 眼看著這雨已經下到了第三日,還是沒有絲毫停歇的跡象,何似飛從原本每日一碗姜湯,變成每日喝的全都是姜湯。 只不過前面姜湯的味道還足夠辣,后面就很淡了。 估計御寒的效用也只是聊勝于無。 后來,何似飛覺得可能是自己所想的‘我喝了姜湯,一定不會染上風寒’的心理作用,加之木炭數量翻倍,號房內比此前要暖和得多,前幾日困擾了他的風寒問題也完全消散,在第二場考試的三日期間未曾再出現呼吸不通暢的情況。 收卷后,號房區域一片怨聲載道。 何似飛隔壁那位仁兄去了趟茅廁,回來時路過何似飛號房,先是對他露出了一個苦澀的笑容,最后,在看清楚他的相貌后,仁兄愣了愣,喃喃了一句:“好像有點眼熟?!?/br> 在每一場科考未收卷時,所有考生即便是如廁也不得講話,但現在已然收了第二場的答卷,便是可以開口的。 何似飛見他在看自己,微微頷首,然后繼續煮自己的白粥。 春闈期間天氣太冷,即便可以帶很多食物,比如臘rou、蔬菜等,一時半會兒也放不壞,但因為題量太大,一般人沒心思煮是一回事,另外便是因為天氣冷,考生腸胃虛弱,得好生養著。 何似飛這幾日除了甘薯就是白粥配一些清淡的水煮菜,午間是貢院下發的餅子,偶爾不太冷的話,直接便啃,涼了就放在火上烤一烤吃,努力讓自己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好熬過這段寒冷的會試時間。 何似飛這邊吃完、刷了鍋,右隔壁的兄臺又敲了敲他這邊的墻壁,氣息虛弱的呼喚他:“兄臺,你、你還有心思煮粥、刷鍋。我就吃了點饅頭?!?/br> 何似飛道:“今日收答卷,便煮頓好的?!?/br> 白粥也挺好吃的。 右隔壁的兄臺繼續道:“哎,萬萬沒想到啊,這算科題才只有一道,分值還那么低……我當時拿到考卷,整個人都要瘋了?!?/br> “可不是么,我腦子都是懵的,我算了那么久的算科題,居然不考我計算……”左隔壁的兄臺當即接茬。 “真的,按照這個趨勢下去,第三場估計就沒有算科題目了,前面接近二十日都白看書了,早知道有這個時間,我還不如多練練怎么寫策問?!庇疫叺牡?。 左邊的兄臺有些奇怪:“哥哥為何如此篤定,第三場的算科題目會沒有……萬一第三場有一大半都是算科題目呢?” 右邊的道:“一聽你就是第一次考吧,跟我隔壁這位兄臺一樣,你們倆聲音就聽起來年輕許多。我跟你們不一樣,我三年前考過一次,也是那會兒才知道的情況——三場考試中,難度和深度都是逐步遞進,這是所有人公認的。但還有一點經常被大家忽略,那便是題目的比重問題。比如第一場,算科題占比一成左右,第二場占比一成的一半,第三場只會比第二場更少,這些大概率是遞進關系,算是考官大人們給咱們這些考生的心理暗示?!?/br> 這一點何似飛在老師的筆記里看到過,此前同花如錦和鄒子潯吃飯,花如錦也提到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