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15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可以說,族里人對遠秋的好是有目共睹的。 “遠秋,爹聽你的?!?/br> 想明白的林三柱第一個支持兒子的做法。 老林頭也點頭,“遠秋,爺也聽你的?!?/br> 然后是林大柱和林二柱,以及林遠楓他們幾個。 小侄子(五弟)這是用自己掙來的銀錢給家里爭臉面呢,他們感激都還來不及,哪有資格反對。 吳氏雖跟著點頭,可她還是忍不住問到,“那遠秋你準備再買多少水田???” 知道他奶肯定舍不得,不過林遠秋沒有隱瞞,笑道,“奶,孫兒準備再買一百畝?!?/br> 啥? 一百畝! 那算上現有的十八畝,可不就有一百一十八畝了? 哎呦,這下不止吳氏婆媳四個,就連老林頭和林三柱都忍不住直吸氣。 這會不會太多了啊。 看著家里人都是一副rou痛的樣子,林遠秋忍俊不禁,“爺,奶,孫兒還有一條規矩未說呢?!?/br> “什么規矩?” 大家齊齊朝林遠秋看了過來。 林遠秋不疾不徐,“若誰家占著有族人在朝中為官,而在外欺男霸女,為非作歹,那么他們家就失去領祭田糧的資格!” “好好好,這條規矩好!” 林三柱忍不住拍手稱贊,“有這規矩壓著,咱們遠在京城,就不用擔心會有族人打著遠秋的名頭,在外胡作非為了!” 老林頭也覺得這規矩好,這樣他們一家到了京城后,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遠秋當上官可不容易,要是能用此方法管束好族人,自己就不用擔心哪天會因為族人犯了事,而被皇帝罷官了。 聽到老頭子和老三這么一分析,吳氏也沒了舍不得。 只要能為家里好,為小孫子好的事,她肯定都是沒話說的。 “爺,等孫兒去鎮上把祭田都置辦好了,您再與族長和族老他們把這事說一說,對了,讓爹和大伯二伯也跟您一起去?!?/br> 林遠秋覺得,像這種臉上有光的事,得讓家中長輩多去感受一下,這樣的好處就是,能讓人多了自信。 這于日后的出門在外,肯定是有好處的。 老林頭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待屋里剩下自己夫妻倆,以及老三和小孫子時,他忍不住問道,“遠秋,咱家做柿餅的方子要告知族人嗎?” “不,咱們誰都別告訴?!?/br> 林遠秋搖頭,回答的毫不猶豫。 先不說他們一家去京城后還要靠著賣柿餅養家。就是這會兒把方子告訴族里,也只會適得其反,到時肯定有族人會說,既然這么好心,那為何不早點告訴他們,這樣他們就能早上幾年掙銀錢了。 所以,誰都不說。 …… 第二日,林遠秋和林三柱去了鎮上,這次還是林遠柏駕的馬車。 看到四哥眼睛紅紅的,林遠秋有些不解,“四哥你眼睛怎么了,是昨晚沒睡好嗎?” 林遠柏點頭,老實道,“昨晚書看的有些晚?!?/br> 看書? 林遠秋有些不可思議,四哥不是最討厭看書的嗎。 許是林遠秋臉上的詫異太過明顯,林遠柏有些不好意思,“你四哥我突然愛看書了不行啊?!?/br> 林遠秋哪里知道,就因為他與家里人說的那番話,又讓林遠柏生出了多讀書肯定是有用的想法,所以昨晚他捧著書直接看到了三更。并拿書簽在看不懂的地方做了記號,準備到時問問大哥去。 因著上次已與幾個牙儈打了招呼,所以今日再去牙行時,人家很快就報了七八塊水田出來。 有三十二畝的,有十二畝的,也有二十多畝的。 雖說是拼湊,可林遠秋也不想讓幾塊水田相隔的太遠,最好也不要離小高山村太遠,這樣往后管理起來就要方便一些。 接下來的半日,就是坐著馬車,和牙儈一起去實地查看水田。 林三柱雖然對農活不精,可查看水田壯不壯的本事還是有的,因為老爹告訴他泥土顏色深一些的,土層厚一點的肯定肥。 是以,每到一個地方,林三柱和林遠柏先是查看泥土的顏色,若是偏黃,就直接上馬車換個地方,若是顏色偏黑,那么就會脫了鞋襪下到田里,看看土層厚度有沒有沒過膝蓋。 按著這種挑選方法,最后,他們選了四塊水田,加起來一共一百零二畝。 運氣比較好的是,這四塊地離著小高山村都還算近,哪怕相對比較遠的那三十二畝,駕牛車過去的話,也只需半個時辰左右。 回到家后,林遠秋就把幾張地契都給了老林頭,之后的事他準備都交給家里。 這段時日事情太多,總感覺從金榜題名之后自己就沒好好歇上一歇。加之這幾日花銀子如流水,所以接下來的幾日,林遠秋想背上自己的書箱,好好去山上住上幾天,然后多畫畫,多掙銀子才是王道。 都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林遠秋可以肯定,要不是自己口袋里有銀子,這幾日他的腰板也挺不到這么直。 第二日一早,林遠秋就和背著書箱的平安上了山。 與此同時,老林頭領著三個兒子去了林族長家。 父子四人過去時,族里人可都是看到的,眾人正想著大貴父子幾個找族長有啥事呢,結果不出半盞茶功夫,就看到族長的幾個孫子飛也似的從家里沖了出來。沒過一會兒,就見幾個族老被人攙扶著過來了。再過了半個時辰后,林德運拿著銅鑼出來了,然后就是一陣猛敲,接著敞開大嗓門高喊: “請所有林氏族人巳時一刻去祠堂,族長有話要說!請所有林氏族人巳時一刻去祠堂,族長有話要說!” 因著林德運銅鑼敲得實在太過震耳,讓族人們心中都有些驚慌,是以才辰時三刻,大家就把祠堂擠得滿滿當當的了。 好在等族長和族老們進來時,臉上都是帶著笑的,看來是好事,這下,族人們七上八下的心總算歸了位。 林族長有史以來,頭一次這樣激動,所以說話有些語無倫次,“諸位大喜事們,今日喊你們來,就是想告知大喜事一聲,咱們族里好些人家不用每日只吃兩頓了,往后都能吃三頓飯了!哈哈哈哈?!?/br> 眾族人:“……” 然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滿眼滿臉都是疑惑:大喜事是誰?誰是大喜事? 邊上幾個族老一聽,差點笑岔氣去。 而林族長,依舊嘴角咧到耳朵根的激動,一點都未發覺自己把族人喊成了“大喜事”。 見狀,林德運忙小聲提醒自己老爹。 一刻鐘后,與詞堂一墻之隔的族學,正在班舍里教學子們念課文的李夫子,突然聽到隔壁有哈哈哈的大笑聲傳來,而且是群笑,就是有好多好多人一起大笑的聲音。 去年年初的時候,王夫子就請辭了夫子一職,如今族學夫子姓李,與王夫子的童生不同,李夫子有秀才的功名。 …… “公子,方才小的路過河邊時,又聽到有洗衣裳的婦人在夸您和老爺他們了?!?/br> 平安把提著的食盒放在方桌上,然后打開蓋子,把里頭的飯菜都端了出來。 這幾日林遠秋的吃食,都是由平安下山去取的。 林遠秋也沒耽擱,洗凈手后就捧碗吃起飯來。 至于平安說的話,林遠秋這幾日已聽的太多。就像前日春燕春草回門,自己下山待客時,族里好些婦人居然直接上家門來跟他連連道謝。 林遠秋是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定下讓懷孕婦人也有口糧可領的舉措,會在族中婦人當中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 有好幾個婦人邊感謝邊還抹著眼淚。 這樣的場景實在讓人意想不到。 林遠秋自是不知,時下農家孕婦,哪個不是從懷孕起就一直在地里忙碌到生娃,用她們家婆的話說,那就是不干活哪來的糧食給你吃,老娘當年可也是這樣過來的,就你金貴! 可以說,好些孕婦都是咬著牙在地里做活。 可如今卻不一樣了,有了孕婦可以從祭田里領口糧的規定后,等自己再懷孕時,要是吃不消下地,那就可以不用再去了。 反正族里有孕婦口糧發,她們大可以吃自己的,到時家婆也肯定無話可說。 也正因為如此,族里正直育齡的婦人們,對林遠秋是發自肺腑的感激了。 …… 這次的狀元宴,吳氏依舊像前幾次請席一樣,準備買了糕餅點心送給那些幫忙的族人。 …… 第153章 舉家進京(一) 這次買糕餅的任務,吳氏直接交給了林遠楓和林遠松幾個,四人速度也快,趕著馬車來回才花了一個多時辰,就把上百包糕餅買了回來,還跟先前一樣,依舊是芙蓉糕和小麻花來著。 “奶,得虧咱們家車廂夠大,不然還得再跑一趟?!?/br> 林遠柏邊與吳氏說著話兒,邊拿竹筐把一包包糕餅裝到了筐里。 一旁的林遠楓聽后,得意道,“咱家車廂肯定大,那會兒去木匠鋪挑選時,咱爺可是特地往大了挑的,比旁的車廂要貴上二兩多銀子呢?!?/br> 林遠松和林遠槐連連點頭,表示認同大哥的說法,買馬車廂那會兒,他倆也是跟著去了的,還知道當時之所以要挑大的,是為了方便運柿餅去縣城賣。 堂兄弟四人正自豪著自家馬車各種的好,可很快想到,再過不了多久,這架馬車就要被留在村里了。 林遠柏有些舍不得,“奶,不如就讓咱家馬匹跟著一起去京城吧?!?/br> 話一說出口,林遠柏自己都覺得行不通,私馬可上不了官船。 吳氏自然明白幾個孫子在擔心什么,這是不放心把馬留在村子里,怕沒人照顧呢。 遂笑道,“放心吧,餓不著馬的,你們爺說了,到時會找族人先替咱家養著的,等過些時候再托了商隊把馬車捎到京城去?!?/br> 昨晚老頭子和她說了,家里的馬就先讓族人幫忙養著,還說已經和高親家說好了,說是等哪天鎮上有去京城的商隊時,就讓他們幫著把馬車帶上。老頭子還說了家里房子的事,說到時跟族長說一聲,讓他時常安排人過來看看,可不能讓老鼠做了窩。 山上院宅里。 老林頭也正和小孫子說著房子的事。 對于祖父想讓族長幫著看顧房子的安排,林遠秋并不支持,“爺,宅子久不住人容易壞,孫兒的想法是,咱們不如直接安排一房下人在這邊住著,這樣不但有人時時看護好宅子,咱家這塊山也有人打理了?!?/br> 在林遠秋看來,這邊宅子算是他們家的根了,肯定要有人守著,漏雨添瓦,墻裂補縫,這樣宅子才不至于荒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