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幾乎是下意識的,林老頭沒再喊出“狗子”兩個字。 雖天光未大亮,可對面小人兒的模樣,林老頭還是看得清清楚楚,只見自己才五歲的小孫子,一手提著裝水的竹筒,一手摁在跨上的書袋上,忽略掉那身滿是補丁的夾襖,小書生派頭足足的。 林老頭忍不住摸了摸孫兒的小腦袋,問道,“肚子餓不餓?” 林源秋搖頭,“不餓?!?/br> 剛剛起床時,肚子的確有點餓,可喝過一碗水后,就感覺不到了。 知道上學可不能遲到,林老頭也沒耽擱,很快把院門打了開來,“待會早飯做好,讓你爹給你送過去?!?/br> “嗯嗯?!?/br> 林遠秋點著頭,小短腿邁的飛快,“爺爺您快些回去吧,外頭可有風哩?!?/br> 說著,便嗒嗒嗒地往族學方向跑去。 只留下林老頭一個人在院門外發著呆,剛剛小孫子居然擔心他會被冷風吹著,這……可真是……長大了啊。 林老頭朝村道上看了看,清晨時分,路上安安靜靜的,一個行人都沒有。 林老頭有些不放心。 他緊了緊身上的衣裳,自己還是跟過去瞧瞧吧。 總要親眼看著小孫子進學堂才行。 …… 都說一日之計在于晨,在王夫子看來,清晨正是背書的最佳時候,記得自己念書的那會兒,夫子也是在這個時間督促他和同窗背書習字的,所以,潛移默化,林氏族學每日的早讀課,也就安排在了這個時候。 也所以,等林遠秋匆匆跑到族學時,十七名學生已經到的差不多了。 王夫子指了指前面的座位,讓林遠秋快去坐下,班舍里的座位,是按學生的年齡,從小到大排的,林遠秋歲數最小,自然被安排在最前面的一排。 而與他同桌的,正是和他一般大的林文進,大爺爺家的小孫子。 林遠秋暗暗叫苦,這下自己蹭書的愿望得落空了,原身和眼前這位可不對付,這不,前不久,兩人還為一只蟈蟈打過架呢。 當時,原身因為個頭上的劣勢,被對方摁在地上揍了好幾下,最后還是四堂哥揮拳幫著找回了場子,至此,小毛孩之間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果然,沒等林遠秋坐下,林文進就把屁股下的凳子,往邊上挪了又挪,一副與他井水不犯河水的樣子。 林遠秋只當沒瞧見,他又不是真的才五歲,怎么會和一個小屁孩論長短。 再說,這會兒他心里正想著,待會兒該怎樣回答王夫子的問話。 畢竟他的書還在鎮上的書店里呢。 王夫子坐在上首,離第一排不到兩尺的距離,自然一眼就瞧見林遠秋空空的桌面。 他皺了皺眉,“你的書呢?” 林遠秋站起身,“稟夫子,學生爹爹過幾日就會把書買回來的?!?/br> 過幾日? 打死王夫子都想不到,有人會打著讓兒子混幾天學堂的主意。 所以,在聽到林遠秋的話后,只以為對方父親此時正出門在外,還沒有時間買書回來。 于是,王夫子沒再多問,擺擺手便讓林遠秋坐下了。 而一旁的林文進,聽到隔壁居然還沒有書后,立馬抖開衣袖,把面前的《三字經》給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 第6章 知曉 三房屋內,才睜開睡眼的林三柱有些迷糊,他怎么記得,今天好像是族學開課的日子吧? 所以,狗子呢? 一旁的炕上,春燕和春草正拿布帕疊著小老鼠,這種新鮮的玩法,還是林遠秋教給她們的。 春燕把疊好的小老鼠放在手心,然后學著昨日哥哥的樣子,用兩根小手指前后推動著,頓時,布老鼠就一縱一縱往前竄,看著就跟活過來一般。 睡了一晚,嘴有些干,林三柱清了清嗓子,朝春燕春草問道,“你們哥哥呢?” 難道已經去族學了? 果然,就聽到兩個閨女異口同聲道,“哥哥已經上學了呀!” 還真是上學去了。 哈哈哈,林三柱樂的飛起,自家兒子可真省心。 他攏了攏棉被,側過身子,準備再睡一會兒,反正飯燒熟了,馮氏準會來喊他的。 哪知,沒等林三柱把眼睛瞇上。 就聽得“砰”的一聲,房門被人用力推了開來,林三柱被嚇了一跳。 娘的,到底是哪個王八羔子發神經啊,林三柱氣呼呼地支起身子,想瞧個究竟,結果,就看到自家老娘正拿著竹掃把,氣勢洶洶地往他這邊沖了過來。 “讓你睡!讓你睡!”吳氏輪起掃把頭就朝林三柱揮了過去,“太陽都半天高了,你還擱這兒做夢呢,就你這懶出蟲的德行,外頭就是有銀子撿,我看你也是個屁都撈不著的命!” 馮氏就跟在吳氏后頭,原本她見婆婆拿著掃把往三房沖,就想幫一幫相公來著,可眼下這陣仗,她可吃不消,算了,自己還是有多遠跑多遠吧。 可別到時婆婆打的興頭上來了,也給她來上一掃把,那可就虧大了。 林三柱捂著屁股左躲右閃,嘴里還忍不住狡辯,“好好的,起這么早做啥,如今地里又沒活干,兒子躺床上少動彈,不是還給家里省糧食嘛?!?/br> 一聽這不要臉皮的話,吳氏氣得仰倒,小孫子天不亮就起床上學堂去了,而他這個當爹的,居然還在這里不知羞的理直氣壯,這臉皮可真真厚過城墻,想到這里,吳氏也懶得收著手上的力道了。 于是原本雷聲大雨點小的掃把,這下真的不客氣了起來。 見老娘來真格的了,林三柱立馬被子一掀,“哎呦,起來了起來了,娘,我這就起床,哎呦哎呦!別打了!哎呦我的屁股!” …… 一刻鐘后,一瘸一拐的林三柱,提著小竹籃往族學走去。 竹籃里裝著的,是給林遠秋送的飯,有窩頭和米粥,還有一小碟爽口的腌蘿卜。 才到學堂門口,便有朗朗讀書聲傳來,聽這聲音,該是孩子們跟著夫子念書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原來這就是《三字經》啊,林三柱邊聽邊數,果真都是三個字連著三個字的。 只是哪個才是自家狗子的聲音呢? 林三柱豎著耳朵分辨了好一會兒,愣是沒聽出來。 他上前兩步,準備探頭朝學堂里瞧一瞧,可立馬又想起,兒子的書,他還沒給買呢,要是這會兒自己送上門去,不小心被夫子給逮到了,到時夫子催著他快些去買,那可就完蛋了。 想到這里,林三柱趕緊往后連退三步,左右瞧了一圈,就往稍微遠些的那棵大樟樹跑去,自己就在樹背后蹲著,這下夫子總看不到他了吧。 大多學生都和林遠秋一樣,都是空著肚子就過來上早課了,所以這會兒,陸陸續續又有家長送早飯過來。 都是林氏族人,林三柱自然全都認識,只是他沒想到,大伯林金財也過來了,見他手里也提著送飯的籃子,林三柱有些奇怪,大伯家的幾個孫子,不都在鎮上私塾念書嗎? 很快,林三柱又想起,他家還有個未上學堂的小孫子,那個和狗子一般大的林文進,想必來族學念書的就是他了。 “大伯!”林三柱上前打招呼。 見是自己的三侄子,林金財有些詫異,“三柱你怎么在這兒?” “我給遠秋送飯?!绷秩e了舉手里的籃子,“他也在族學念書呢?!?/br> 林三柱覺得,待會兒自己一定要跟狗子說一聲,他爹已經改口叫他的大名了。 還別說,遠秋這個名字起得實在不錯,喊著挺順口的,很有酒樓跑堂的派頭。 而另一旁的林金財,在聽到林遠秋也過來族學念書的話后,心里可是吃驚不小,二弟家是個什么光景他當然都知道,每年地里的收成,交了稅賦,剩下的糧食也才堪堪裹腹。 所以,大貴哪里有這么多銀子,來供孫兒讀書的? 難道偷偷藏著掙錢的營生? 很快,林金財搖頭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大柱他們兄弟幾個,除了前不久去鎮上賣過柿子外,其他時候可都忙碌在地里,哪像四處奔波跑生意的人。 這不,前不久,他還聽村里人說大貴想再佃些田地種種,這樣的話,一年到頭也能多一些收成,只是一直未找到往外佃地的人家。 說到田地,林金財不禁想起當年爹娘給他和大貴分家的事來。 村里人都說他爹娘偏心,把田產的大頭分給了他這個長子,可林金財并不覺的有哪里不對,自古以來,家業不都是由長房繼承的嗎。 且爹娘之所以比一般人給的更多,那還不是因為,父母雙親以后都跟著他這個長子生活,無須二弟贍養。 所以,歸根結底,分家的事,談不上誰受益誰吃虧。 再說,都是同胞兄弟,有啥好計較的。 想到自分家后,二弟跟他疏遠的樣子,林金財搖頭,算了,自己這個做大哥的,還是大度一些好了。 …… 給學生留了半個時辰的吃飯和休息時間,王夫子就捧著書冊出了學堂,他早飯也未吃,這會兒肚子也有些餓了。 這次,王師母也跟著王夫子一起到了小高山村,夫妻倆就住在離族學不遠的一個小院子里。 這會兒王師母早已做好了飯食,正等著王夫子回去吃呢。 見夫子出來,家長們有些拘謹,雖然只是一介童生,可在農人們的眼里,王夫子是有功名的人,比他們這些土里刨食的莽漢,可要金貴多了。 好不容易能放松一下,小孩子們一窩蜂地往外跑。 林遠秋跟在最后,自己小胳膊小腿的,哪里拼得過人家,他還是小心些吧。 “爹,我在這兒!” 看到不遠處提著籃子的林三柱,林遠秋趕忙朝他招手。 林三柱恨不得兩步并做一步,“遠秋肚子餓了吧?” “嗯嗯?!绷诌h秋點頭,半個多時辰的早讀課,可是消耗了他不少的體力,他早就餓的前胸貼后背了。 林三柱把捂在懷里的籃子打開,先拿出一個窩頭,再是一碗野菜稀飯,最后把腌蘿卜端了出來,“快吃,還熱乎著呢?!?/br> 玉米面做的窩頭黃澄澄的,林遠秋咬了一大口,嚼了嚼,嗯,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