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5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看到前頭蹦蹦跳跳的兒子,林三柱心里悶悶的,沒有書本,兒子可怎么去族學念書啊。 原本還想著,狗子最起碼能在族學混個十天半個月,到時孩子自己不想去了,把書本一還,就沒他什么事了。 可如今,恐怕一天都難混啊。 沒有書,難道念桌板嗎。 剛才他可是問過族長了,一本手抄《三字經》至少得兩百多文,現下自己別說兩百多文了,就是二十文都掏不出來。 看到便宜老爹滿臉愁容,林遠秋當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剛剛他也聽到買書本要花的銀子了,二百文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便宜老爹就是要去掙,也得花上時間,他可不能把便宜老爹給逼急了,別到時人家來個撂挑子不干,那自己念書的事豈不泡湯。 “爹,兒子可以先和同桌合看一本書的,等爹爹掙夠了銀子再給我買吧?!?/br> 林遠秋是真的不急,現代社會,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大多小孩子都會背,還有《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這幾本,好多孩子也基本都會,而他,就更不用說了,林遠秋記得,自己才牙牙學語時,爸爸mama就把這幾本書的繪畫本給他買回來,教他念了。 再說,他又不是真的不識字,雖然這會兒的書本都是繁體字,但也難不到他。 所以,有沒有書本,林遠秋是真的一點都不擔心。 哎呦,還是我家狗子貼心。 林三柱一把抱起乖兒子,“對對對,就按狗子說的辦,咱們就先借同桌的書看著,等日后爹爹掙到了銀子,再給狗子去買新書!” 哈哈,他家狗子可真聰明啊,輕輕松松就把難題給解決了。 這下,林三柱啥煩惱都沒有了,樂滋滋地舉起兒子,又讓他騎在自己脖子上,騎馬駕駕駕了。 至于去掙銀子的事,怎么可能,林三柱搖頭,兩百多文呢,他可沒那個本事。 父子倆回到家時,除了春燕春草,還有林遠槐和林遠柏在家,其他人都到地里挖蘿卜去了。 讓幾個孩子好好在家待著后,林三柱便挑著擔子也出了門。 林三柱可不敢真的不去地里,不然他爹的煙桿子可不是吃素的。 …… 今天看柿子的活計輪到了大房,林遠槐拿著長桿子,時不時驅趕走準備偷食的鳥雀,而林遠柏,則繞著柿子樹,又搜尋起“落網之魚”來。 剛剛去地里前,林大柱和林二柱,把熟了的柿子都摘下來鎖到了房里,兩人準備明日一早就挑到鎮上去賣。 所以這會兒,柿子樹上的果子,只剩下一些未紅透,還有些澀口的。 三人來回轉了好幾圈,都沒看到可以下手的熟果,只能放棄。 摘下來的柿子就放在林老頭和吳氏的房里,后窗開了一條縫,林遠柏踮起腳尖使勁往里瞧。 可惜屋內太黑,啥都沒看到。 見對方一副恨不得就往窗戶里鉆的模樣,林遠秋急忙上前拽著他的褲腿,把他給拉了下來。 這貨這么快就忘記竹條炒rou的滋味了。 許是也想到了前幾天被挨打的事,林遠柏摸了摸自己的小屁股,有些訕訕。 不過低落的情緒沒持續多久,似想到了什么,小家伙的眼睛立馬亮了起來,一把拍著林遠秋的背,“狗子弟弟,等你以后當上了大官,可一定要給四哥買很多很多好吃的哈!” 林遠秋:“……” …… 第5章 族學開課 又過了幾日,后院樹上的柿子終于賣的一個都不剩了。 吳氏捧出一個一尺來長的樟木盒,把里頭的銅板,全都倒到了桌上,而后拿著細布條,每一百枚銅板串成一串,一共串了十二串,外加八十二枚零散的。 這可是一千兩百八十二文,乖乖,比去年還多了近三百文呢。 吳氏笑成了花。 其他人也跟著喜滋滋的,家里多了進項,接下來的日子,定能改善不少。 特別是幾個小的,對他們來說,這一串串的銅錢,等同于滿桌的雞鴨魚rou,幾個娃兒早就盼著吃了。 “娘,離過年還有多少天???”林遠柏咽了口唾沫,忍不住問向劉氏。 他已經快忘記,去年除夕夜的大雞腿是個啥滋味了。 “還有兩個多月呢?!眲⑹系椭^,縫補著手里的衣裳。 兩個多月是多久啊,林遠柏趕緊伸出小手,準備好好數一數,結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十個指頭都掰完后,其他的,就數不上去了。 轉頭,見小堂弟就在自己邊上,忙道:“狗子弟弟,借你手指頭用用?!?/br> 你才狗子弟弟呢。 “不借!”林遠秋一個轉身,直接遞了個后背給他。 按著老頭子的意思,吳氏拿出八十二文錢的那串,遞給周氏道:“明日你與劉氏去趟鎮上,把大柱他們做襖子的棉花和布料買回來?!?/br> 眼見馬上要天冷了,得把兄弟三人的新棉襖給做起來。 馮氏撇嘴,每次都只讓大嫂和二嫂去鎮上,自己一次都沒去過,婆婆可真是偏心。 不過,一想到這次相公也要做新棉襖,馮氏啥怨言都沒有了。 林三柱看著桌上堆著的銅板,朝吳氏笑嘻嘻道,“娘,再過兩日狗子就要上族學念書了,咱們祠堂那口天井可透著風呢,到了下雪天,肯定冷的厲害,娘,要不您給狗子也做件新襖子吧,可別把他給凍壞了?!?/br> 林三柱覺得,不管兒子念書的新鮮勁能堅持多久,借著這個由頭,給狗子弄上件新棉襖穿穿,也是不錯的。 吳氏懶得搭理,家里這么多孩子,給這個做,不給那個做的,不是鬧的家中不和嗎,她一個當奶的,總要把水碗給端平了才行。 再說,又不是她讓狗子去念書的,自己非要送去挨凍,怪得了誰。 林老頭吸了口旱煙,劣質煙絲的嗆味,讓他忍不住咳了好幾聲。 想到三兒子的話,林老頭朝小孫子看了看,細胳膊細腿的,實在有些瘦小,再想到不久前的那場高熱,他清了清嗓子,朝吳氏道,“再給大兒媳拿些銀錢,家里幾個孩子的棉襖都坨了,買點新棉花重新絮一絮吧?!?/br> 一聽這話,周氏劉氏還有馮氏,妯娌三人都滿臉的喜色,這世上,當娘的都心疼孩子,想到今年冬天,自己孩子能穿得暖乎乎的,她們當然開心。 “謝謝爺奶!”林遠秋開口道謝,能穿暖和一點,他肯定高興,這下,自己就不用再擔心會凍死在這個冬天了。 林老頭和吳氏都是一愣,替小輩們cao心了這么多年,他們夫妻倆還是頭一回聽到感激的話,這感覺有些奇怪,聽著心里挺……熨帖的。 對,就是熨帖。 雖然他們當爹娘爺奶的,為家中孩子cao勞,是理所應當的事,可能得到孩子們的一句感謝,心里自是欣慰不少。 老林頭低頭再看了看自己這個最小的孫子,他記得小孫子特別愛哭,動不動就會給你嚎上半天,想到這里,老林頭才突然想起,自己已經有段時日沒聽到小孫子的哭嚎聲了。 到底有多久了呢,對了,好像就是那次高熱之后。 自高熱痊愈后,小孫子好像一下子就長大了許多,也懂事了不少。 老林頭不禁在想,難怪老輩都說“蒲瓜絲瓜吊著長,小娃牙兒風中站?!?/br> 皮孩子,摔摔打打的就長大了。 …… 很快就到了族學開課的日子。 才卯時,林遠秋就醒了。 今日是他第一天上學,可不能遲到了。 昨日馮氏就幫他把書袋縫好了,這會兒就放在林遠秋的枕頭邊上,用的正是給林三柱做棉襖多下來的布料。 北方的冬日來的早,家里已開始燒炕了,此時摸著,還暖烘烘的。 村子西面緊靠著山,山上樹木,郁郁蔥蔥,只要肯下力氣,家中一年到頭用的木柴自是有保證的。 春燕和春草就睡在邊上,兄妹三人合蓋一床被子,都還是小孩子呢,沒這么多講究。 林遠秋坐起身,穿好衣服后,就輕聲下了地。 自地里活兒都忙完之后,村里好多人家都改成一天吃兩頓飯,這樣倒能省下不少糧食。 林家也是一樣,第一頓飯要到巳時才開吃,所以這會兒,整個院子靜悄悄的,大伙兒都還沒起床呢。 洗漱一番后,林遠秋拿出喝水的竹筒,從陶罐中舀水裝滿,待會兒讀書念字肯定費口水,所以涼白開一定得備上。 還有,林遠秋摸了摸空空的書袋,覺得,其實這個一本書都沒有的書袋,自己大可不必背著過去。 可是,不背著,又好像少了些什么。 總要讓人一眼就看出,這是個讀書的娃兒才成。 對,就是讀書的娃兒,從今日開始,他林遠秋就是大景朝的一名小小讀書郎了。 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加油! 東屋里,老林頭正和吳氏說著話,年紀大的人,都覺少,夫妻倆老早就醒了。 聽到屋外傳來撥門閂的聲音,林老頭納悶,大清早的,是誰起的這么早啊。 “你忘了,今日可是族學開課的日子,外頭該是老三和狗子?!眳鞘洗鸬?。 林老頭也想起來了,今日可不正是十月二十六嘛。 可是,林老頭有些不敢相信,老三這么早就起來啦? 他朝窗戶紙看了看,外頭天還沒亮全呢。 林老頭心想,小孫子去念書,倒是把老三的懶病給治好了。 這要是換作平時,老三怕還躺在炕上做夢呢。 不過,林老頭的高興沒持續多久,因為外頭撥門閂的聲音還在繼續,且好像還夾雜著蹦跳聲。 推開窗一看,好嘛,只見院門的位置,一個小身影正一竄一竄的往上蹦著身子,這是二門閂太高,夠不著呢。 至于什么是二門閂,那就是按在大門閂上頭的那個,一般只在晚上睡覺時,才會把它插上,算是二道保險。 林老頭一骨碌爬起身,趿拉著布鞋就出了房門。 還當老三改了性子,結果是自己想多了。 “爺爺?!绷诌h秋遠遠喊了一聲。 “誒,遠秋這么早就起來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