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在游戲中,看到真正的希洛克。 那便要進入第三層,也就是意識,超我。 表現在游戲內的攻堅流程。 是boss所在的【真理的意識之棺】,所講的便是意識層面。 以及三個圍繞在boss周圍的助力攻堅boss的buff圖,或者說是小副本【無欲之棺】。 也是心理學中的心理防御機制。 三個無欲之棺的名字,便是否定,忘卻,壓抑。 人類為了保護自己的心理,不至于整天活在焦慮之中,便構建出了心理的防御機制。 比如,將不愉快的事情忘卻,將噩夢壓抑,將一些事實否定。 像是一些小孩闖禍后,捂上眼睛或者捂上耳朵“我不聽我不聽”“我不信”來獲取心理安慰,便是一種否定的心理防御。 而一些成年人常說的“我真希望沒發生這樣的事情”或者“我不能再去像她(他)了”,這有目的的忘卻,便是屬于壓抑。 所謂“觸景生情”,其實就是因為壓抑物被外因刺激,而從意識深處被喚醒。 任何事情,逃避都是沒有用的,自我是無法逃避自己的。 這就有點像是“良心的譴責”。 比如你做出了一些社死的cao作,會覺得很尷尬,想逃離地球。 所以慢慢你會忘記這些事兒,也就是忘卻,防御機制便是【否定】與【壓抑】。 而突然有一天,別人做了類似的事情,讓你回想起“遺忘的社死”。 【死去的記憶突然開始攻擊我】 這便是壓抑物被喚醒。 一般來說,過一段時間,又會忘記,這便是繼續壓抑。 總不能說,一直社死一直爽吧? 那應該屬于是潛意識欲望徹底爆發,整個人開始情感變態了。 意識超我,就是用來抑制潛意識本我之中那些不被社會接受的沖動,勸導自己成熟向善的。 某種共通點來說,文學,藝術,這些東西誕生的一部分原初驅動力,其實便是源自于意識超我對于潛意識本我的一種抑制。 簡單理解,那便是自律,克制,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來到二階段希洛克精神世界的第三層后,這便是意識超我的區域。 潛意識的人是本能,對應游戲中希洛克的設定便是“無形”。 成年女人形象的希洛克,則是她的人格面具。 而來到超我,來到意識這里,玩家就能看到真正的希洛克。 少年,女王,以及由蛇,蝙蝠,山羊等動物組成的怪物。 而少年形象,女王形象,以及獸形象,三種形象切換,是深層中,最后的boss。 boss是只有一個的。 但會隨著攻堅,在這三種形象中開始切換。 這三種形象,分別對應著榮格所提出的四種人格系統原型中,除卻人格面具后的另外三中。 阿尼瑪,阿尼姆斯,陰影。 阿尼瑪,便是每個男人心中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靈中的女人部分,是男人心中認為的女人好的特點,每個男人都會對心中阿尼瑪的特點感受喜愛,所以,遇到像自己的阿尼瑪女性時,會感受到強烈的吸引力。 更是男人身上具有的女性特質或者特征。 這便是希洛克少年形象,利用小男孩的樣子,呈現出男人身上的女性特征,立繪陰柔邪魅。 而阿尼姆斯,則是每個女人心中的男性形象,是女人心靈中男人的部分,同樣,遇到像自己的阿尼姆斯男性時,女人會感受到強烈的吸引力。 更是女人身上的男性特征。 體現在希洛克設計上,便是女王的形象。 當一個女人心理中,阿尼姆斯比較多的時候,會讓女人極具攻擊性,渴望權利,充滿征服欲。 便是女王形象的由來。 而陰影,指的就是人內心深處的原始獸性。 類似于潛意識中的本我。 不被道德與規則所約束,一切追逐都為了滿足自身的快樂。 所以體現在游戲里,就是蛇形蝙蝠頭希洛克,技能中有蜂群,黑山羊,蜘蛛,章魚。 陰影可以是疏離的自我,次人格,第二自我,自我的黑暗面,受壓抑的自己。 即“負面人格”。 是人類心理中,所有我們痛恨,討厭,并想隱藏起來的令人厭惡的特質。 是為了迎合外界期望,而被壓抑住的一些負面的本能。 正是由于陰影,所以人類會形成不道德感,攻擊性,容易沖動的趨向。 前意識是意識與潛意識的“門”,意識是用來壓制潛意識的。 壓制的原因的其中之一,是因為人格面具。 別人期待,自己不排斥的形象。 或者其他壓抑忘卻壓制的原因,比如自己的期待,自己心理的保護機制。 被意識壓制的那些負面潛意識,便是陰影。 正是這些理論的結合,讓李少杰有種非常驚艷的感覺。 更是對接手這個業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度與動力??! 如何用音樂,去展現這些心理學層面復雜的東西,非常難,但非常有趣。 “也就是說,你在配樂的設計上,要考慮一階段物理層面的內容,然后通過生本能與死本能,來到內心世界,再另外劃分出符合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