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220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鄭氏有什么?什么都沒有。他們的一切實力,都來自于“體制”,一旦在體制內失敗,鄭家就要面臨滅頂之災了。 “好教陛下知曉,敝國驃信追悔莫及,而今只愿修好,永為甥舅之國?!编嵾h說道。 邵樹德笑了笑。 南詔曾與前唐提起兄弟之國的建議,被拒絕了。如今被大夏打成這個鳥樣,居然連父子之國都不愿做,整個甥舅之國出來,還是沒死心啊。 “朕聽聞南詔、長和以來,有王畿和邊地的說法,卻不知如今哪些是邊地,哪些是王畿?”邵樹德問道。 鄭遠有些疑惑,大夏圣人沒有討論兩國議和的事情,卻問起了國中情形。 “東西二京及原弄棟節度使轄區為王畿?!编嵾h說道:“麗水、銀生二藩鎮,通海都督府為邊地?!?/br> 其實,與立國初期相比,南詔的變化也是十分巨大的。拓東鎮成了東京,弄棟鎮成了連接兩京的關鍵。也就是說,大理、楚雄、昆明已經是南詔、長和的核心重地,與以前大不一樣了。 劍川、永昌二鎮經過多年發展,城鎮日漸增多,形勢愈發穩定,已然不算邊地。 早期六節度中,只剩銀生、麗水二鎮以及設立時間不長的通海都督府還是邊地。 “通海都督府有何特異之處?”邵樹德問道。 這個都督府是南詔中后期所置,未來會升格為節度使轄區,段思平被通緝后,就躲藏在此處種地牧羊。一度被追兵大索,靠躲進佛寺逃得性命。后來他也從通海起兵,以節度使的身份攻下兩京,建立大理國。 通海都督府治通海城(今通??h),轄區大致為后世云南東南部的紅河州、文山州大部,有驛道通往安南,是一個部落密集區域,開發程度很低。 “通海都督府有安寧城(今安寧縣),西可進洱海,南可通交趾,實乃四面八方交匯之所。又有五鹽井,人得煮鬻自給,諸部蠻人亦食安寧鹽?!编嵾h說道。 東京(昆明)城南幾十里就是蠻獠聚居區,這開發程度,絕了! 邵樹德想了想,又問道:“通海都督府有多少城池?” “原有通海城、安寧縣、八平城(今個舊雞街鎮)、江川縣(今江川縣)四座城池,另有館驛土城數處,沿館置驛卒,遷移百姓屯墾,亦稍沐王化,計有矣符館(今屏邊縣)、曲烏館(今屏邊北新現鄉)、祿索州(今屏邊洗馬塘村)、思下館(今蒙自市區)、沙只館(今蒙自西北倘甸鎮)、南場館(今建水南莊鎮)、曲江館(今建水曲江鎮)、進寧館(今晉寧)等地。部落主要是翰泥蠻、鳩僚、西原俚等?!编嵾h答道。 邵樹德讓人拿來一幅地圖,攤開后指著其中一塊,問道:“安寧縣、晉寧館等地應屬于鄯闡府吧?” “通海都督府、鄯闡府原本都是拓東節度使轄區,而今拓東鎮早就名存實亡,區劃變來變去,一會隸此處,一會隸彼處,實乃尋常?!?/br> “原來如此?!鄙蹣涞曼c了點頭,笑道:“使者有問必答,可賞?!?/br> 鄭遠臉有些紅,現在整得像是君臣問對一樣,有點怪怪的。 邵樹德讓人拿來毛筆,在圖上一劃,把安寧縣、江川縣等地劃入鄯闡府,又在南場館那里點了個黑點,寫上了幾個字:“建水郡王?!?/br> 鄭遠偷偷瞄了一眼,頓時臉色發白。這是何意?難道驃信要被降格為大夏的郡王,封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去?這——怎么可以! “吃瓜,吃瓜!”邵樹德看著地圖,不忘抬頭吩咐。 “謝陛下?!编嵾h忐忑地拿起西瓜,用勺子挖了一口慢慢嚼吃,味道不錯,挺甜的,不由得想大長和國能不能栽種此物。 “再說說麗水鎮吧,有幾城?”邵樹德繼續問道。 “麗水節度使治麗水城,又名尋傳大川城。此外還有牟郎城、金寶城、門波城、安西城、香柏城、鎮西城、摩零都督城等十六座城池,其境西接大、小婆羅門,北通吐蕃,西南與驃人諸國相鄰,系前漢蜀身毒道之必經區域,后漢永昌郡之徼外區域,部落主要是哀牢夷?!编嵾h回道。 “口氣不小嘛,哀牢人都被稱為夷人了?!鄙蹣涞滦Φ溃骸澳显t當初為何想置麗水鎮?” 這都整到緬北去了,節度使理所在克欽邦,且城池居然比東京附近的通海都督府還要密集,有點意思。 或許正如鄭遠所說,從蜀中到印度去做生意,必經此地,西漢年間商人就是這么走的。 “昔年南詔置永昌節度使,開拓西南。麗水節度使實為永昌西進之續勢。后因地接驃人諸國、大小婆羅門,有商賈之利,且發現了大金礦,故節度使屢次南下,擄掠驃人諸國百姓而回,至麗水淘金?!编嵾h說道。 邵樹德又拿毛筆在麗水城那里點了一點,寫道:“麗水郡王?!?/br> 鄭遠有點懵。 難道鄭氏不是封在通海都督府,而是麗水鎮?這地方倒是比通海富庶多了,但——或許是段氏、趙氏、楊氏、董氏、高氏之類的大族封地? 他有些搞不懂了,同時還有個隱隱的想法:莫非這是大夏宗室的封地? “說下永昌鎮?!鄙蹣涞孪駥Υ甲右粯?,自然而然地說道。 鄭遠似乎也被繞進去了,老老實實地答道:“永昌節度使治永昌城(今保山),有永昌、越禮、長傍、押西等七城。唐開元年間,盛羅皮主詔時就西進永昌,皮邏閣繼之,閣羅鳳之時,西南諸夷已漸就柔服。開元十七年,皮邏閣部將張羅皮立下戰功,被唐廷冊封為永昌都督,正式經營永昌鎮。天寶年間,南詔筑大厘、永昌二城。永昌城便是在原拓俞城的基礎上加筑外城?!?/br> “南詔后期,在麗水、永昌、銀生三節鎮及通海都督府上面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不斷遷移百姓,或將當地蠻人遷走,或遷來外地人口,同時大筑城池,大修館驛,以加強對諸部蠻獠的控制。城鎮館驛派駐軍士,移民屯墾,管軍又管民,至今百余年矣,甚少有動亂?!?/br> “這些藩鎮的城池如何?”邵樹德問道。 “以永昌鎮軟化府(今騰沖)為例,有兩城,大城城周約五里,小城城周不足二里,相當于中原一個縣城大小?!编嵾h說道:“此城與洱海等地的城池不一樣,雖多取石料,質地堅硬,但并未有什么城防設施?!?/br> “為何?”邵樹德問道。 “當年閣羅鳳定永昌,發現西南夷人散居山谷,其男女漫山遍野都是,亦無君長,實好統治?!编嵾h說道:“城內共十一條街道,有金輪寺、黑塔寺、豹子窩、檬果園等多個區域,城內及城外附郭百姓近萬人?!?/br> “如此繁榮,怪不得永昌鎮不算邊地了?!鄙蹣涞抡f道。 說完,又在永昌城附近寫了“永昌郡王”四字,不過打了個問號。 銀生節度使轄區同樣寫了“銀生郡王”四字。 鄭遠看得面如土色。 “看明白了?”邵樹德瞟了他一眼,道:“朕就直說了。鄭仁旻既來犯邊,便是取死有道。若主動來降,或可得體面。若死不投降,下場堪憂。大長和國,可亡矣?!?/br> 說完,又將一份軍報甩在案幾上,道:“朕中午收到的消息,東川節度使、會川都督楊干貞已率部投降,并為王師先鋒,渡過瀘水,攻入弄棟鎮。形勢若此,使者請回吧?!?/br> 第056章 傲慢 大長和國使者哭喪著臉退下后,邵樹德坐到趙玉床邊,說了會話。 大多數時候是他在說,講述當年的往事,不僅僅是兩人之間的事情,還有三十多年來邵樹德的心路歷程。 講到自己一開始的“大志”,以及對自己嚴格的要求,連見到漂亮的女人都只敢偷偷咽唾沫,發誓絕不貪財索賄,絕不yin辱婦人,要致天下于太平。 隨后又講到兩年之后,他就強辱婦人。 四年之后,面不改色地用人頭酒器痛飲鮮血。 十年之后,甚至手捧人頭仔細觀賞。 十多年之后,燒焦的尸體都能蹲下來看,甚至拿手摸一摸。 二十多年后,痛恨他的、仇視他的、詛咒他的敵人一一被消滅,他們的妻女辭樓下殿,朝歌夜弦,盡態極妍,而望幸焉。 三十年后,天下已無對手,回顧一生,感慨萬千。 人的一生,沒有人設。少年的你、青年的你、中年的你、晚年的你,一直是在變化著的,一成不變的才是扯淡。 趙玉靜靜聽著,輕輕撫摸著胸前的暖玉,似乎也在回味當年的酸甜苦辣。 說完話后,囑咐趙玉好好休息,邵樹德又回到書房內,挑燈處理政務。 因為鄭仁旻的大敗,以及龍虎軍的燒殺搶掠,昆明部落也怕了,派使者去朱延壽營中,被殺。于是又派使者去成都,沒遇到燕王,隨后南下,在沙野城見到了親赴嶲州的邵明義,算是遞上了消息。 昆明部落表示歸順朝廷,永不叛亂,請圣人約束王師,不要再造殺孽。 邵樹德基本同意了,令其各部首領派嫡脈子弟入長安,充當宮廷儀仗,隸守宮署。大駕巡幸之時,鼓吹扛旗,田獵之時,撾鼓吆喝,三年為期。三年期滿后,再行輪換。 此外,各部罰丁三千戶,限期發往洛陽,重編后再前往遼東。 去年第一批黎、雅蠻獠在挖完洛陽的水渠后,已經前往遼東,成為府兵部曲。朝廷不管他們能不能適應遼東氣候,反正去就完事了。即便作亂,規模也大不起來,因為分散在各地,與周圍人語言不通,自有駐軍、州兵、府兵聯合鎮壓。 現在遼東諸州府兵部曲,有契丹人,有奚人,有韃靼人,有霫人,有粟特人,有靺鞨人,有女真人,有高句麗人,有渤海人,有河北人,有淮南人,有江西人,有湖南人,有南方蠻獠……cao各種口音的都有,簡直是個大雜燴。 當地的局勢,也像個高壓鍋一樣,全靠每年輪換過去的數萬禁軍、三四萬州兵及五萬四千余名府兵鎮壓。大亂沒有,小亂不斷,逃亡事件更是層出不窮。 至于府兵部曲死亡之類的事情,官府已經懶得查、懶得報了,實在太多,查不過來。 有反抗被殺的,有追捕時殺死的,有得病死的,有凍死的——餓死的很少,當地真不太缺吃的。 講究點的府兵會給自家部曲氈毯、豬皮襖、羊皮衣御寒。 遇到善財難舍的府兵老爺,那日子就難過了。 總之,當地就像狂野的西部世界,弱rou強食,等級森嚴。內地去的經學生都有些不忍,但他們也無力改變現狀,這是時代特色,要想更改再等幾十年吧,現在是沒戲的。 遼東道巡撫使趙匡璘上奏,他認為遼東局勢十分危險,如果遇到外敵入侵,現在被勉強壓制住的府兵部曲可能會大規模響應,建議裁撤諸州府兵,大赦天下,將部曲盡皆編戶,令其成為百姓。 這份奏疏直接在政事堂就被駁回了。 邵樹德看完宰相們的批注后也嘆為觀止,爬到高位的讀書人,心黑的程度和他有的一拼。當然他也御批同意了宰相們的看法,只不過著戶部從北京大庫調撥了一部分氈毯至遼東,分發下去,盡量改善部曲的生活條件,讓他們熬過最艱難的頭幾年。 農奴起義?短時間內看不到這種可能。努爾哈赤政權后期陷入嚴重饑荒狀態,八旗兵都吃不飽,更別說包衣了,鬧出大亂子了嗎?撐死了發生一些小規模仇殺及逃亡事件罷了。 況且遼東也在發展。 越往后,經濟實力越強,環境改造得越好,日子就沒那么難熬了。至于在前期死掉的人,他們一般被稱為“代價”,無人關心——誰讓他們在新朝都是罪人呢? 北邊草原也傳來好消息。 以鐵騎軍為首的蕃漢兵馬數萬人,數敗賊人,繳獲牛羊馬駝數萬,并挺進黑城子。據聞回鶻遣萬余騎東來,欲與王師大戰,他們已做好準備,集兵十余萬,打算一舉消滅來犯之敵——草原就這樣,可能原本敵人有二十萬,你只有五萬,但只要不斷打勝仗,最后敵人的二十萬兵大部分會投靠過來,局勢徹底逆轉。 邵樹德看到這條消息時也十分振奮。 格局打開——不是,通道打開了。而且,他從中看到了高昌回鶻的虛弱。這么大個事,你就派萬余騎過來,能頂事嗎?怪不得歷史上他們只恢復了一次王庭,隨后便在無盡的韃靼西遷浪潮中放棄了,實力嚴重不足,或者宿敵給的壓力太大,兩線作戰力有不逮,只能戰略性放棄一個方向。 這就對了嘛。 邵樹德估摸著高昌回鶻最多數萬騎,再多就不是這個cao行了。想及此處,他給尚在敦煌的邵嗣武下令,以銀槍軍為骨干,糾合諸部蕃兵,嘗試西進,盡可能深入回鶻地界,看看他們的反應。 這叫火力偵察,如果一切順利,接下來就是主力西征。 ※※※※※※ 八月初一,邵樹德一口氣給四個兒子集中取了名字。 二十皇子取名敬讓,建極十年七月高氏所生。 二十一皇子取名知賢,建極十一年十二月月理朵所生。 二十二皇子取名行博,建極十三年正月韋氏所生。 二十三皇子取名明良,建極十三年正月儲氏所生。 最近太醫署來報,婕妤種氏、耶律氏(菩薩奴)又懷孕了,可喜可賀。但很明顯,生育高潮過去了,邵圣現在也慢慢變得有心無力。 昨日,鬢發蒼白的邵圣,在頭發烏黑靚麗、身體青春可人的蕭十五娘身上蠕動,擠盡最后一滴元氣時,突生明悟:再往后,內務府要在遼東想想辦法了。 取完名字后,邵樹德仔細想了想各個兒子的去處。呃,一時間居然記不太全,子女太多了,只能拿檔案過來看。 七個親王先不談,從老八開始,還有十六個兒子。 老八(17歲)是護圣郡王,已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