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221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老九(15歲)忠圣郡王,今年還在長安學習,明年差不多就要之藩了。 老十(15歲)邵知遠是皇后所出,暫且不表。 老十一(14歲)彌峨郡王,還在長安學習。 老十二(13歲)迎圣郡王,還在長安學習。 老十三(12歲)尚未冊封,生母張惠,邵樹德比較喜愛,有點猶豫要不要封出去,即便冊封,也會挑一個好點的地方。 老十四(10歲)是何皇后所生,同樣未冊封。 老十五(10歲)奉圣郡王,尚未之藩。 老十六(8歲)捧圣郡王,未之藩。 老十七(7歲)種氏所生,未冊封。 老十八(6歲)保圣郡王,未之藩。 老十九(6歲)禮圣郡王,未之藩。 后面四個剛取名字的皇子,皆未冊封。 數了數,還有八個兒子沒冊封??紤]到皇后明言十郎要留在京城,以及邵樹德答應種氏的兒子也留在京城,這就只有六個了。 再考慮下年齡,其實目前就只有十三郎、十四郎最適合冊封。 麗水、通海這兩個藩鎮也是現成的,給他們沒什么。問題在于,六郎也在信件中,隱約提出愿意外封,這就難辦了。 地盤其實有,銀生節度使轄區的面積很大,大約有近二十座城鎮,包括后世云南普洱、西雙版納全部,及緬甸東北撣邦一部分、泰國西北清萊府、老撾北部包括瑯勃拉邦在內的廣闊區域。 但究其核心,其實還是在普洱、西雙版納一帶,節度使理所就在北部,其主要財源(鹽井一百多所)也位于這一片。其南邊有黑齒十部,南詔銀生節度使向南開拓時,遭遇抵抗,沒能在當地筑城,實行的是羈縻統治。 再直白點說,用軍隊震懾他們,用鹽控制他們。 南詔攻交趾時,黑齒十部出兵相隨,為高駢所破,損失慘重??赡苁切睦镉袣?,覺得不但沒搶到東西,反而死了一大堆人,有點不太聽話了。 將這樣一個地方封給六郎,邵樹德覺得皇后那一關過不去啊,雖然皇后本身就不希望六郎離開京城——嫡次子都要封出去了,你還不樂意給個好地方,說得過去嗎?不得被皇后罵死? 實在不行的話,把永昌鎮拆了,北部熟地實行郡縣制,南部瀾滄江一帶(今云南臨滄)劃給六郎,面積就更大了。 但說一千道一萬,這片地還是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較小,農業潛力有限。唯一能賺錢的地方,大概就是鹽井特別多。這是老天爺賞飯吃,早期地質成型時代這一片可能是大海,后來變成了陸地,地下咸水井到處都是,銀生節度使就靠這玩意控制南部的各個部落,令其為自己效命。 一言以蔽之,山多得人都快吐了,破碎的小平原點綴其間,蠻夷窮得掉渣,沒甚油水可刮。 而也正是這樣的地形,使得當地蠻夷的力量極為分散,單個部落實力較為弱小。南詔后期在銀生鎮投入大量資源南進,所遇蠻夷“無君長”,也就在推到黑齒十部的時候才遇到了阻力,止步于此。 統治是相對容易的,人口也不少,就是實在太窮了,山多得喪心病狂,有點拿不出手。 邵樹德打算問問六郎的意見。 如果他同意了,問題就不大了,頂多以后從財貨方面找補,再幫他搞一些支柱產業,比如甘蔗種植等等。 如果他不同意,那就回京當個宗室親王吧,以后你二哥不讓你出京城,也別怪爹娘。 另外,邵樹德也打算看看六郎在云南的戰功如何。 如果打得不錯,功勛較多,那么他不介意把通海都督府也封給他,那樣就與他嫡子親王的身份匹配了。 皇子與皇子之間,當然不會是完全平等的。一看母族,一看功勛,一看父母的喜愛,還看機遇——你有沒有在正確的時候得到冊封。 云南的安排,大體上就這樣了。 邵樹德在這件事上保持了充足的“傲慢”,地方還沒打下來呢,他就已經把人家的地盤瓜分了。但做就做了,鄭仁旻你能奈我何? 第057章 直插 “殿下,這就是史上諸葛亮渡瀘處?!睘o水南岸,原河東軍吏、李嗣昭幕僚任圜介紹道。 “哦?果真?”邵明義熟讀史書,當然知道這事,但他故意裝作很驚訝的樣子,問道。 他們此時的位置已經是唐姚州境內了,或曰南詔弄棟節度使轄區,天寶年間曾有不少漢人移民,但在南詔時代大部遷往麗水、永昌二鎮,少數遷往銀生鎮。取而代之的是不知道從哪弄來的部落——南詔也非常喜歡搞民族大遷徙,動不動以武力威脅,將當地原住民遷走,再將他處部落民遷來。 了解此事的邵明義,總覺得這些部落百姓也太好說話了。他父親遷魏博百姓去青唐,不知道發生了多少動亂,主持此事的梁懷瑾的祖墳都被挖了。 “千真萬確?!比梧髂芰Σ诲e,但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遇到事情都喜歡爭一爭,但邵明義性子相對隨和,在不觸及原則的事情上,盡量用他人的長處,忽略他們的缺點,因此對任圜較為寬容。 況且任圜是關中三原縣人,在講出身的這個年代,加分不少。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邵明義看著隨處可見的村落、農田,感慨道:“諸葛亮渡瀘之時,瀘水以南還是一片不毛之地。如今這邊的開發卻小有成果,滄海桑田數百年,變化可真大啊?!?/br> 他們所在的位置是瀘津關對岸的渡口。 瀘津關在北岸,天寶中所置。姚州失陷后,金沙江就成為對南詔的第一線險阻,故在武侯渡河故地置關城。 邵明義一行人是乘坐牛皮筏子過河的,上岸之后,發現這里是一片難得的相對平緩的地帶。據斥候所言,再往南分別有貞觀年間所置之靡州七部縣(今元謀江邊)、磨豫縣(今元謀老城),后皆罷廢,置羈縻都督府。 這片區域,其實是后世云南難得的壩子區(山間平原)。南詔控制這里后,原住民早已星散,現在居住在這里的是烏蠻、白蠻。他們的文明程度不低,擅長種植水稻、豆子,經濟實力不差。 只不過,現在似乎有些那啥—— 邵明義讓人牽來馬,翻身騎上,四處轉了轉。 村中尚有民人,不過神色驚慌,看著他們的眼神很怪異,既有仇恨,又有畏懼。 邵明義若有所悟,當看到未及掩埋的尸體時就更加確定了。 “殿下,嶲州窮困,會川都督府竭盡全力,也無法供給全軍。李公南下,只能就地籌糧了……”任圜也過來了,解釋道。 “我懂?!鄙勖髁x點了點頭。 “籌糧”是一個中性的詞,在這個詞之外,還有多少未言明的意義,打過仗的人都知道。 老百姓若是肯乖乖交出糧食,問題不大,不會造多少殺戮。不然的話,中原征戰之時,劫掠的兵海了去了,還不把人都殺光了? 但問題是,總有人不愿意交出糧食,這時候就會殺人了。況且為了保證軍需,南下各部兵馬多半會往死里搜集糧草,越多越好,很容易就把百姓手里的糧食搶光了。 他們,是不會在意百姓死活的,尤其這還是敵國的百姓。 當年鮮于仲通率八萬唐軍至洱海,燒殺搶掠,可把剛剛立國的閣羅鳳給搞慘了,以至于打贏了仗,自己的地盤也被禍害了一個遍。 鮮于仲通沒有能力從劍南轉運糧食至洱海,如今的夏軍也沒這個本事?;蛘哒f有這個能力,但有必要讓劍南百姓這么苦嗎? 這可不是河南、河北,有運河支持。 也不是北方草原,有會行走的軍糧。 這是兩千里的山區,道路艱難。 況黎、雅殘破,沒多少家底了,你至少得從邛州、成都一帶轉運糧草,成本更加高昂,不知道多少百姓會被搞得家破人亡,進而引起劍南動亂。 有些時候,其實就是做選擇罷了。 你禍害本國百姓,還是敵國百姓?李唐賓選擇了后者。 “遣人撫慰一下百姓,若有饑餓無食者,賞一些干糧?!鄙勖髁x吩咐道。 “遵命?!比梧髁⒖谭愿离S從辦理。 他知道,這也就是做做樣子罷了。 他們攜帶的糧食有限,能幫幾個人?人家領不領情還不一定呢。燕王愿意做樣子,那就陪他做做樣子。愿意做樣子的主公,總比裝都不愿意裝的好,任圜還是很滿意的。 “領了干糧的百姓,讓他們收斂一下無主尸體,別曝尸荒野,容易引發瘟疫?!鄙勖髁x又道。 任圜:“……” 和邵圣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吃了飯還得干活,真是不白發糧啊。 “是?!比梧饔峙扇俗愤^去吩咐。 邵明義繼續策馬前出。 大軍南下的時間剛剛好,七月底、八月初,水稻已到收獲季節??吹乩锕舛d禿的樣子,似乎已經收獲完畢——也就是轉了一道手罷了,現在多半已在李唐賓軍中。 而且,這里似乎沒有蜀中熱啊,讓他感到有些舒服——相對而言。 聽父親說,似乎與“海拔”有關。大夏西高東低,海拔高的地方,即便是在南方,也沒有那么酷熱。 再往南走走,看看是不是還有更涼爽的地方。如果南詔境內都這個樣子,那么也不是不可以在這里就藩,至少比五管那種濕熱地帶舒服多了。 ※※※※※※ “發財了!發財了!”軍士們一擁而上,打開了大庫,里面堆積得滿滿當當的白氎(dié)吉貝亮瞎了眾人的眼睛。 吉貝,唐代對棉花的稱呼。 氎,細毛布或細棉布,亦叫“細紲”。 其實就是細棉布。 這玩意在中原老值錢了,物以稀為貴嘛,是絹帛價格的好幾倍。 有小校抓來南蠻官員,詢問一番后,得知弄棟城(姚安)的這座大庫里至少存了十五萬匹紲布,傳揚出去后,全軍轟動。 “不意南蠻竟愛織此物?!蓖踅悸牭椒A報后,也驚了。 當然,他有點經濟常識,知道這么多紲布一下子涌入中原,價格是要暴跌的,但——還是很賺啊。 紲布之外,還有六七萬匹柘蠶綢,卻不知價值幾何。 在他身旁的楊詔對“南蠻”二字充耳不聞,諂笑道:“王將軍有所不知,弄棟城乃唐故姚州,南詔奪得此地后,遷走漢兒,又從洱海遷來百姓,這些人愛種吉貝,喜織氎布。就連南詔國主的龍袍,都是用此物織成?!?/br> “這卻是我孤陋寡聞了?!蓖踅颊f道。 在他印象中,西域也愛種此物。于闐國進貢的禮品中,就有許多白氎。 敦煌那邊似乎也種了一部分,且種植歷史悠久,但規模很小,與靈州司農寺的吉貝園相仿。 合著大夏周邊都在種這種東西,但大夏才在靈州有那么一小塊田地種吉貝。他懷疑蠻人的紲布織造技術已經遠超大夏,畢竟他們搞了幾百年了。 “繳獲之財物,盡皆造冊,統一看管起來。誰敢擅自伸手,立斬無赦?!蓖踅己皝碛H將,讓他立刻下去傳令。 軍中自有法度,戰利品統一分配,不然豈不亂套了?飽掠重負之下,誰還愿死戰? 親將立刻前去傳令。 王郊又思考起了下一步的行止。 弄棟城是他率軍攻破的,斬首八百,俘三千人。 作為溝通兩京的重要城池,未經激戰就打下來,讓他有種不真實感。不過考慮到南詔主力已經覆滅,這又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