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宮腰 第7節
可傳說畢竟只是傳說,無法驗其真偽。 且依著傳聞所言,此樹只生長在荒漠無人之地,臨近北羌。即便有人能九死一生,自茫茫沙海中覓尋到它,也逃不開羌人的刀槍。是以再有名,也無人敢冒這個險。 孫團練從來也不是什么寬宏大量的人,這種時候忽然提起此事,還答應幫他一塊尋,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傻子都知道,他的話不可信。 可方停歸還是去了。 順著孫團練指的方向,走得堅定不移,毫不猶豫。 為了那虛無縹緲的一線希望,險些搭上自己的命! 大家找到他的時候,他已渾身是血,奄奄一息。身上的傷有刀劍所砍,亦有野獸所嚙。肩胛一處更是皮腐rou爛,深可見骨,拿藥酒一澆,能灌出好些白蛆。 那些見慣生死的軍醫,都禁不住皺眉倒吸氣。 他卻半點不放在心上。 猶自緊緊抱著那塊包裹嚴實的鳳凰木料,像抱著自己的命,如何也不肯松。 知道做琵琶的材料終于有著落,他連刮骨療傷也是笑著的。 從來冷情冷性、連自己的生死都已置之度外的人,卻是把所有溫柔和關切,都留給一面琵琶。 也不知究竟是為誰辛苦,為誰甜? 難怪昨夜琵琶被毀之時,他會氣成那樣,若不是他們幾個攔著,他怕是真能把那幫人給活吞咯! 而那些刺客…… 捏著那封探子新送來的密函,寧越不自覺皺緊眉,憂心忡忡問:“王爺當真要回京?” 這些年,他們雖不在帝京,可對京中之事并非毫不知情。 尤其是那兩位皇子的奪嫡之爭。 那是今上膝下最引以為傲的兩位皇子,也是陛下一手栽培出來的刀。 早年,兄弟二人還未成氣候的時候,情況倒還好說,鬧得再厲害,也不過是宮宴上爭辯兩句,逞個口舌之快,而今卻是真真演變成了鬩墻之禍! 今天哥哥給弟弟羅織一個結黨營私的罪名,明日弟弟還哥哥一頂犯上作亂的黑鍋,不置對方于死地就不罷休。 若非陛下還在,皇城怕是早就已經淪為他們兄弟二人的角斗場。 這樁軍餉案只怕也與他們脫不了干系! 如此多事之秋,街邊的黃口小兒都知道,眼下寧可留在北境喝西北風,也不能進京趟渾水。 那些刺客就是最好的證明。 可方停歸卻渾然不將這些放在眼中,云淡風輕地撫著琵琶上的積雪,淡聲反問:“本王說不回,陛下就能允準?” 寧越一下啞了口。 這話倒是不假。 此番北境之難,王爺的確居功至偉??蓡螒{此等功勞,就直接從一個毫無背景小小的團練使,破格晉升為一方異姓王,終歸還是快了些,朝臣們難免不服。 如此風口浪尖,陛下倘若真的愛才,就該讓王爺避開這些鋒芒,尋個安靜的地方韜光養晦,等時機純熟,再一鳴驚人。 可他全無這個意思。 不僅沒有,還有意將接風的排場擺這么大,唯恐旁人不知道自己有多看重這位朝堂新貴,連這關乎國運的軍餉案都交由他查辦…… 這哪里是在提拔,分明是一場鴻門宴請! 糖衣炮彈俱已完備,只待他們自投羅網。 就算王爺不想回來,陛下也斷然不會讓他如愿。 如此一想,這事還的確不好辦。 若是別人,寧越也就勸他認命。 可他畢竟是方停歸。 北羌來犯,圣旨都已決定投降議和,他卻敢放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等龍顏震怒,就先用一場漂亮的以少勝多之戰,叫陛下生不出氣。 區區一道回京的詔令,他如何推脫不了? 說到底,就是不想拒絕罷了。 就像召請的圣旨送過來之前,他就已經命人收拾好行囊一樣。 只怕沒有這一出,他也會想法設法,尋借口進京。 寧越也見怪不怪。 只是為什么? 明知那些人是在請君入甕,還一意孤行,非要往里闖。 兵法最忌沖動行事,他南征北戰這么久,比誰都清楚。素日里,他也一向冷靜自持,從不叫他人擔心,怎的這回就這般莽撞不聽勸? 難不成真就為了能親手報復林家? 還是說…… 想起密函上的“一枕春”三個字,寧越眉心越鎖越緊,斗膽直視方停歸的眼,問道:“王爺可是因為什么人,才必須回去?” 不然為何當初北境之難剛解,他就把自己身邊的暗衛統統派去了帝京? 明明自個兒身邊還危機四伏,卻讓他們專心護著一枕春,也只護著一枕春。 若非如此,那些刺客哪那么容易近他的身,還砍他的琵琶? 可當人問及他要護誰?為何要護? 他卻只字不提。 旁人多問一嘴,他還會發怒,拳頭捏得“咯咯”響,硬是把一只完好無損的白玉杯捏成齏粉。 也不知是沖那提問之人,還是沖那一枕春里的誰。 有這番敲山震虎,暗衛們自也不敢怠慢,無論什么消息,只要和一枕春沾邊兒,都加急往王爺面前送。 昨夜幾乎是宋廷鈺前腳剛邁進一枕春鬧事,后腳他們就把消息飛鴿傳書遞了過來。 而整個一枕春,能與王爺扯上關系的,似乎也只有她。 難不成真是…… 寧越越發不安。 這節骨眼,他們自己都已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若再和林家人糾纏不清,只怕入了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然不等寧越真問出口,一記眼刀就先殺了過來,凜冽迅猛,宛如淬過冰的利刃霍然劃在心尖上。 寧越當即軟了膝窩,“噗通”跪倒在地,顫聲道:“屬、屬下失言,望王爺恕罪?!?/br> 不過眨眼工夫,額間已滿是冷汗,顆顆如豆大。 方停歸冷嗤一聲,回頭繼續看他的琴。 修長指尖細細摩挲過琵琶,目光叫窗外的彤云遮蔽得晦暗深邃,似是在斟酌還有哪里需要補救,又仿佛只是透過琵琶上新繪的海棠,深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霜雪濕了他衣襟,白皙如玉的脖頸都凍出一片刺目的紫紅,他也無動于衷。 寧越以為,他應當不會再說什么。 就像之前無數次,暗衛同他匯報一枕春的消息那樣。 他卻陡然低笑出了聲。 聲音很涼。 不是那種鉆筋斗骨的冷,而是涼,如同纖細的花葉尖盈盈落下的一層薄霜,乍看將花葉暈染得鮮煥溫潤,觸手卻滿是錐心的刺傷。 寧越無端被激出一身毛栗,還沒琢磨過來他在笑什么,就聽他不咸不淡地開口道:“放心,本王是不會為任何人動搖本心的?!?/br> 說罷,他便從腰間摸出一把匕首,霍然捅在琵琶上。 比那幫刺客還要用力,還要狠! 那張他九死一生尋來材料、又費盡心思修補好的琵琶,又再次經由他的手,被斬斷琴弦,捅傷面板。 嫣紅的海棠花紋倒映在凜凜刃面上,仿佛琵琶泣出的一痕血淚。 婉轉無辜,我見猶憐。 寧越瞬間瞪圓了眼,下意識驚呼:“王爺……” 方停歸卻充耳不聞,閑閑甩了下手腕,便兀自轉身往內帳里去,任憑斷弦如何在寒風中嗚咽啜泣,他也一次沒有回過頭。 寧越怔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直到送信的暗衛進門,喚了他一聲,他才從莫大的震驚中掙脫出來。 起身活動了下,雙腿早已僵麻,密函上的“一枕春”三個字更是叫冷汗浸透,模糊不清。 寧越不由抿緊了唇,心里一陣五味雜陳。 暗衛小心翼翼問:“林姑娘的事,可要告知王爺?屬下瞧宋世子昨夜那架勢,少不得還要再來尋釁。林姑娘往后的日子,怕是不好過?!?/br> 寧越望著那柄直插入琵琶的匕首,沉吟不語,良久,才開口道:“不必,以后她的消息,都不用再往王爺跟前遞?!?/br> 不會是她的。 就王爺這架勢,莫說派人保護她了,沒揭她一層皮,就已經是王爺寬宏大量。 自己剛剛也是瘋了,居然會覺得王爺這種種詭異行為,是因為她。 怎么想的? 寧越失笑搖頭,揮手將密函丟進紅泥小爐跳動的火焰中,便自去處理其他事務,再不過問。 第5章 接連下了幾天雨,今日總算放晴。 帝京城內到處水霧暾暾,像泡在瑤池之中,大相國寺頭頂還架起了一彎彩虹,引來無數人駐足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