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無處可避寒
第三十六章 無處可避寒 二月四號立春那天,越漫晶晚上在家里吃了春餅卷小菜,又薄又軟油汪汪的春餅卷著煎蛋、香腸和豆芽菜,上面淋著黑胡椒醬料和番茄醬,春餅卷成個筒把這些東西包裹好了,然后一口咬下去,醬汁和面餅配菜的味道融合在一起,醇厚之中混雜著清新,非常鮮美。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對這一天有這樣喜悅的感覺,一些號稱精研九宮八卦推背圖等等各種玄門正宗的人在那里講,說今年的立春在春節之前,也就是按照舊歷來算,二零三二年是沒有春的,從前那些光學了皮毛的只曉得這樣的年頭結婚不吉利,號稱“寡婦年”,事實上結婚不結婚的都是小事,然而今年這一年一定是非常艱難的,而且“大師”們還言之鑿鑿地斷言,這還只是一個末法時期的開始,真正的困境要在幾年以后才達到最高峰,人類的劫數到了,今后就是漫長的寒冬,至于要怎么樣才能在這一場浩劫之中幸存下來?那自然要信奉大師了! 看了這些玄玄乎乎的言論,越漫晶不由得想笑,這大概就是屬于“政治讖緯”,各個年代都有,一點都不稀奇,直到現代也沒消亡,尤其是社會出現困境的時候,這類人就最活躍,本來統治者玩兒這個很溜的,什么赤帝之子斬殺白帝之子之類,后來民間泛濫開來,“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眼看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所以歷代統治者便都很警惕了。 然而無論如何,這些人的活躍可以讓人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情況不太妙了,所以才讓祂們找到了機會號召信徒,否則在政治經濟情況比較平穩、人心沒有這么慌亂的時候,祂們是忽悠不到幾個人的,這也算是一種精神類型的病急亂投醫。 事實上越漫晶對未來的預期也不是很好,然而她推斷未來發展是根據現狀和歷史,比如人口、資源、AI發展、國民心理基礎……這一類很現實的東西,而不是根據什么“天啟神諭”之類,而且因為她手里掌握著絕對可靠的資源,也就不容易好像地震之前的小動物一樣驚惶失措,所以“大師”想要忽悠她是不太容易的。雖然她看著那些人講玄學那一套也覺得挺有意思的,只要是真的鉆研過、水平比較高的人,講起這些來還是很有趣的,越漫晶一向是一個實證主義的人,這些人有點像先驗論,與自己是另一種思維方式,挺新鮮,而且玄妙莫測的也挺有意思的,然而真正要做決定的時候,越漫晶是不會依靠那些人的言論的,尤其她最警惕的就是被別人控制了思想,這對于她來講是最可怕的。 二月八號這天本來是周日,可是公司卻沒有放假,因為明天臘月二十八正式放年假,所以這兩天雙休日便都要加班,然而其實快過年了,工作也少了一些,因此越漫晶閑著沒事就刷了一下微博。 看過了幾個抱怨北方大雪、停電停水的,忽然她眼前一下閃過這么一條:“沒事餓一餓,你能更長壽:我國明初著名醫學家劉純在里曾說:‘過飽傷人,餓治百病?!谥嗅t學說中,經常飽食會令脾胃過勞,而脾胃運作不佳會讓其她器官出現濕、瘀、虛的混合狀態。簡單說便是提早衰退和老化,腎氣也會同時減弱?!?/br> 再一看原博ID:健康時報! 轉發者是一個日常喪的人,說得非常辛辣:“真有道理,我支持,希望你們永遠健康?。ü?/br> 越漫晶定定地看了那條微博一會兒,就將它轉發進同事閑聊群。 群里面很快就炸開了: “真行,這健康時報真的關心大伙兒的健康啊,我正發愁過年該準備點什么食物,市場上東西都太貴,祂們就發了這個出來,這是給我寬心丸兒吃呢?!?/br> “看來咱們這個年就要扎上脖子過了,免得吃得太撐了損害健康?!?/br> “這就好像我從前看過一個帖子,許多人在回憶那三年是怎么過來的,居然有人說‘油吃多了影響健康’,這樣的人真是完全搞不清狀況啊?!?/br> “這么說話的人實在是太蠢,他家現在還天天大魚大rou油炸丸子地吃著呢?把他送回到那個時代,立刻就哭了。也不用說倒退七十年,我們馬上可能又要昔日重現了?!?/br> 第二天早上,越漫晶醒來的時候大腦里掠過一絲緊張,要趕緊上班去啊,然而她很快意識到,今天已經開始了春節假期,連續七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自己這幾天都不需要急匆匆跑出去趕車,可以慢悠悠地做完早上的事情,然后便是找項目開始娛樂。 不過今天自己還是比較忙的,整個上午都要為了過年而準備rou食,所以這個早上還是要稍微緊張一些,加快效率。于是越漫晶騰地一下爬了起來,喂養動物打掃圈舍,然后簡單快捷地吃了早飯,就是出去殺雞宰豬。 她一直忙到一點多,這才把三位鄰居訂購的rou食都準備好,送過去之后趕緊吃午飯。 因為早上和中午都是簡餐,越漫晶對于當天的晚餐就格外看重,她拿出平板電腦,找出了里面儲存的食譜,開始挑選起來。雖然網上的美食博主大部分都被銷號,讓她感覺到江湖寂寞,然而萬幸的是越漫晶有強烈的整理儲存資料的習慣,當初看那些美食微博的時候就將許多自己感興趣的食譜連文字帶圖片拷貝到了文檔里,另外還下載了幾份食譜,因此即使未來網絡上的食譜全都消失,自己也已經預存了許多資料,足夠在未來漫漫大蕭條的時期閉門在空間中鉆研食物的烹調方法,然而一想到今后可能看不到新的食譜,越漫晶心里就一陣空落落的。 過了大概二十分鐘,她終于選定了晚餐的菜譜:酒香鴨肝、rou絲粉皮,看著似乎很簡單,其實做法也蠻復雜。她不由得又想到了昨天看到的那條微博,鴨肝屬于高脂肪食物,所以市場上賣得格外的貴吧?然而自己偏偏就是要吃! 酒香鴨肝她用的是今年秋天剛釀的葡萄酒,不是玫瑰露酒,越漫晶是一個很靈活的人,一些配料她都可以變通使用,效果也還不錯。rou絲涼粉里面的配料則少了一些,黃瓜和紅柿椒在冬天里都沒有,廚房里只種了些青菜,好在她還有蛋皮、木耳和黃花菜可以配,因此這一盤涼粉也是紅黃黑白十分鮮艷,那紅的就是辣椒油,不但顏色好看,而且更開胃了。 坐在餐桌旁,越漫晶一邊吃飯,一邊看著旁邊玻璃窗上的冰花,這是空間中特有的景致,廣州雖然也很冷,然而還沒有達到結冰花的程度。 此時外面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墨藍色的夜空之下,窗子上的冰花也顯得格外靈動起來,它們復雜而又纖細,如羽毛,如海藻,又如同蕨類,圖樣千變萬化,絲絲縷縷勾勒糾纏,在外界黑暗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晶瑩璀璨,竟有點像是水晶了。這是越漫晶頂喜歡的一幅藝術品,她最經常欣賞的是客廳與臥室窗戶上的冰花,休息日早上起來的時候,她往往就要穿著睡袍在窗前站立一會兒,仔細瞧著那窗戶上新繪制的這一幅大自然的藝術畫,甚至還拍了一些照片收藏在電腦里,不過從沒有發到網絡上。 冰花很美,仿佛脫離塵俗的精靈一樣,尤其是在冬季房屋中壁爐火焰熊熊的時候,那種反差顯得這些自然的結晶更加奇妙,變化無窮。越漫晶想到,如果此時自己缺少燃料,房間里冰冷入骨,恐怕自己就完全沒有欣賞冰花的心情,甚至連看都不愿意看一眼,看到了便因為條件反射而覺得冷意更濃。 即使是除夕,空間中的養殖工作也是不能停頓的,因此這一天越漫晶仍然要早中晚三次去添加食水,并且還要加熱圈舍。她抓了幾把麥秸,填在爐膛里,點著了火,圈舍中的暖氣便被帶動著熱了起來,直到爐火漸漸熄滅,她這才放心地走出這間禽畜集合過冬的房屋,踏著地上的積雪往回走去。 坡地上北風呼嘯,連日以來的大雪在地面上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越漫晶穿的是一雙中筒皮棉靴,一腳踩下去,積雪就能沒過自己的腳踝;枯枝埋在雪下,有時候踏到了,那咯吱聲便格外地響,在雪層被壓實所發出的聲音之中額外加上了清脆的斷裂聲;溪流已經結冰,上面蓋滿了雪,一眼望去,石橋上,原野上,樹木上,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純凈無暇,不摻雜質;前方那頗具古典風情的磚石別墅屹立在風中,顯得那么安全、牢固而又溫暖。 總之這是一幅可以印在明信片上的風景畫,然而越漫晶腳步匆匆,一心只想回到客廳里壁爐邊去,在她這個沒有多少詩意與浪漫情懷的人眼中,最好的欣賞雪景的地方就是溫暖客廳的窗前——外面實在是太冷了??! 做完了圈舍那邊的事情,整個下午便都是安逸閑散的,越漫晶看了一部片子,換片子的中間看了一下微信群,同事閑聊群里面方才有人發了一個鏈接進來,點開來一看,原來是北方的冬季因為斷電,房屋無法取暖的事件。 事實上這幾年來冬天里的取暖問題簡直成了慣例,就好像從前的霧霾話題一樣,然而這一次的事情已經不是局限在農村,而是蔓延到城市里來了, 從前越漫晶最??吹降木褪牵河衩捉斩捜蛩?,不能燒火做飯,或者是無煙煤火不大,沒有多少熱量,再之后就是連無煙煤也沒有了,氣和電不但貴,而且斷斷續續,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雖然也很嚴重,可是那畢竟都是農村里的事情,越漫晶一直以為城市里還是有保障的,哪知道如今市區正規居民小區里也斷電了。 越漫晶看了一下全文:“這么大冷的天,我們當地溫度達到零下二十幾度,而且還是大年除夕的時候,今天停電,這是讓我們都過一個透心涼的年嗎?簡直是外面屋里一般冷啊,我和你們說,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在西伯利亞零下四十幾度走在外面,而是在我們華北的冬天,房間內外是一個溫度,這真的讓我感覺整個世界都是一樣的寒冷。如今家里電暖氣電褥子都開不了,外面大家都在搶購酒精爐回來燒開水灌熱水袋,還有人在臥室里點了十根蠟燭,不為照明,就為了能夠增加一點熱量,然而這樣也不行啊,家里的老人孩子真的扛不住,還不知這電要停到什么時候,再這樣下去,一定會有人凍病的?!?/br> 越漫晶馬上就想到自己儲物間里的那幾十根粗大的香薰蠟燭,這東西真不能當劈柴燒啊,釋放的熱能太小。 再一看下面的評論,大部分都是講述類似的遭遇,有一個很顯然是居住在農村的人說道:“跟我們宣傳是自自家燒煤,因為缺乏工業化的大規模熱量收集系統,熱效率很低,比如排出去的廢氣就帶走了一部分熱量,而且自家小煤爐的煙氣根本沒經過脫硫、除硝、除塵的處理,排出去污染很大,這個我們都能理解,可是無論你怎么改,得讓我們冬天能供上暖,而且價格不要太貴,現在這是怎么一回事?為了集中高效無污染地提供熱能,結果讓我們大家都凍著?要么為了取暖而傾家蕩產?” 越漫晶:確實啊,講科學也不能讓大家受凍啊,科學的目的是造福于人,不能為了科學什么都不顧了,搞的跟“要社會主義不要人”似的,忒可怕了。 然而有一個人卻很能標新立異,說道:“北方取暖為什么一定要搞到二十幾度呢?我們南方沒有暖氣,外面零度下幾度家里四度,多穿衣服也活下來了。為毛北方冬天家里一定要燒到冒汗,搞個十度左右不就好了?” 越漫晶:不帶這么勾火兒的,你自己苦也用不著拖著別人一起???沒有集體供暖,買個電暖氣不就行了?聽你說話也不是官方的人,明顯不是帶著維穩的任務來的,講真就這樣的人,搞維穩都是豬隊友,硬生生給火上澆油呢,真是平民何苦為難平民??! 果然下面有幾個人都在冷嘲熱諷: “對,這位的意思是大家就應該搓手取暖?!?/br> “行了都散了吧,言下之意大家多買幾床被子蓋上不就行了嗎?” 這兩個人真的是很幽默啊,然而越漫晶此時卻笑不出來。那位身在華北的網友說的可能有些夸張了,即使在停電的情況下,也不太可能室內外同一溫度,房間里的氣溫肯定是比外面高的,然而作為一個每天起碼要在冰天雪地里出去勞動三次的人,越漫晶可是有深刻的體會,在這樣的天氣,再沒有什么比從外面滿身風雪地回到家里,一抬眼就能夠看到壁爐中紅紅的爐火更美好的事情了,那一刻的幸福感簡直是MAX! 因此一想到當自己披著一身的雪花從外面推開門進入客廳,腳都已經凍得有些麻掉了,迎面卻是冷冰冰的空氣,壁爐里一片青灰色,而且也沒有可以取暖的方法,那種情況下面對這寬敞冰冷的客廳,真的是人生中最不幸的事情莫過于此,簡直是無處可逃,此情此景真不知該是何等心情了。 想到這里,越漫晶不由得把搖椅往壁爐邊湊了湊,雖然客廳里已經非常溫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