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迷霧
第二十四章 迷霧 十一月初的時候,蘇霓收到了一份快遞,她一看上面的寄出人名字:木節,馬上就知道是木節寄給自己的印章,這枚章子她盼了好久了,如今終于來到自己手里,樂得她一瞬間從心里開出花來(*^__^*) 同事們一看她沒有當場拆開,便惡作劇地問:“阿霓這個不是店面用品???原來阿霓也會網購買自己的東西,這可是很稀奇的喲!” 蘇霓嘻嘻一笑,道:“不是網購,是神秘禮物哦!我有時候也在網上買一點日用品,只不過次數很少?!?/br> “哇,什么禮物什么禮物?” “嘿嘿嘿,現在先不拆,保持神秘感啊?!?/br> 晚上六點鐘蘇霓下班了,她興沖沖快步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是上廁所,第二件事就是打開包裹看里面的東西,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塊接近四方柱體的白色半透明的石頭,這枚凍石印章并不是嚴格的四方柱,因為邊角帶有一定弧度,而且邊線也略有一點彎曲,不是筆直的線條,但是這樣的整體讓她感覺剛剛好,純粹的四方柱體會讓她感覺有一點尖銳和呆板,這樣子帶有弧度的柱體便有一種溫潤的感覺,凍石本身晶瑩潤澤的質地讓它更顯得玲瓏雅致。 再將印章翻過來看下截面,只見上面分兩排并列刻著四個圖畫一般的篆字:海上浮洲,字的周圍還用一圈弧線圈住了。 蘇霓頓時喜歡得心里癢癢了起來,她從皮包里拿出剛剛從附近文具店買來的紅色印臺,打開蓋子來將印章戳在印泥上,然后就在自己的書架上開始找書,亞里士多德不是很配合氣氛,還是用全宋詞吧。 蘇霓將五大本簡體版全宋詞取了下來,把印章在印泥上面按了幾下,拔出來的時候還微微帶了一點印泥的吸力,然后她就將一本書攤開,在扉頁右下角的空白處將章子覆了上去,均勻地壓了幾下,拿開章子一看,“海上浮洲”四個鮮紅的字赫然在目,線條勻稱色彩亮澤,由于印泥染得均勻,因此中間沒有線條中斷紅一塊白一塊的缺損。當時木節雕刻的時候很有一點苦惱,因為印章面似乎不是很平,字體有一點斷斷續續,但是自己蓋出印章來卻很好,看來真的是太有緣分了! 蘇霓歡歡喜喜將五本書都蓋了章子,然后拿起相機給扉頁拍了一張照片,接著將幾本書并排豎直擺放在桌子上,快遞盒子里還有另外兩件小巧的手工,一個是布塊做成的小老鼠,還有兩塊圓圓扁扁的石頭,上面用顏料畫了一只小企鵝和一個娃娃頭像。 蘇霓將印章、石頭娃娃和布偶老鼠都擺在全宋詞前面,石頭娃娃底部太圓,她擺了好幾次才放穩了,然后半蹲下來,手機鏡頭對準了它們,咔嚓一下按下了拍攝鍵。 蘇霓擺弄著拍了幾張照片,然后便打開微博將照片發了上去,還配了一段文字:“今天收到木節的禮物,印章、布偶老鼠和石頭娃娃,好開心??!尤其是凍石印章,這是我渴望了很久的,如今我也是文人雅士了O(∩_∩)O 愛你么么噠@木節” 發了微博,蘇霓將那幾本書重新擺回書架上,回轉身來到桌子前,把布老鼠和石頭娃娃擺在水晶球旁邊,至于印章,她特意找了一個錦盒裝了起來,放在床頭抽屜里。如今拔步床的抽屜柜子里新添置的東西越來越多,幸好這里的儲物空間比較多,簡直好像一個小房間了,否則再過一段時間,里面的東西一定會爆出來的。 這些都做完之后,蘇霓就開始做晚飯,半個多鐘頭之后當她坐在桌子前吃晚飯的時候,蘇霓的眼神不由自主地溜向桌面一角,水晶球中是一幢紅色的小木屋,外面有幾只馴鹿,地面上滿是白色的細微顆粒。蘇霓伸出手去將水晶球拿了起來,倒置了幾秒鐘又正立著放了回去,這時便只見那些白色微粒紛紛從頂部降了下來,飄飄灑灑如同滿天大雪一般。 雖然是飄雪的情景,但是卻讓人有一種奇特的溫暖感,蘇霓一下子就想到北方故鄉冬天的雪景,無聲的雪從天空中落下來,在地上積了一層又一層,如同一張巨大的棉褥,這時候從人家窗子里透出來的燈光就顯得格外溫暖,尤其是過年的時候,有人在門前掛了燈籠,那紅色的光讓氣氛更加喜慶熱烈,厚厚的積雪與紅色的燈光相映襯,有一種分外溫馨的融融感。 蘇霓看了一下窗外,房間內的燈光讓暗夜中的庭院也不再一團漆黑,略略可以分辨出一些東西,她看到石板路上飄著的落葉,一陣風吹過,一些脫落的竹葉隨風打轉,頗有一點傷感,再過一個多月,空間中也要下起雪來了吧?雖然只是小雪,只在地上薄薄鋪了一層,沒有東北鵝毛大雪的氣魄,但是畢竟也是有雪可看,比之二十年前才下過一次雪的廣州已經是很有詩意了。 吃過晚飯,蘇霓打理完了家事,穿著厚睡衣坐在床上,打開手機微博便看到幾條消息,不但木節回復了自己那條博,其她幾個伙伴也點贊評論了,木節還說:“浮洲這張桌子很漂亮,像是大理石桌面呢!” 蘇霓笑著回復道:“應該是吧,這樣的桌面和印章很相配啊(*^__^*) 木節等著我,過年的時候送禮物給你哦╭(╯3╰)╮” 說完之后,蘇霓就開始琢磨到底要回什么樣的禮物給木節,木節也是很喜歡古風的,平時經常發朋友圈的有許多她自己制作的發簪頭飾,還有古典長裙大衣,因此空間中現有的東西送給她最好不過了,只是具體選哪一樣需要好好斟酌。這一次木節送給蘇霓一方印章,蘇霓本能地就想回贈給她幾塊石頭,她房子里現有幾塊乳白蜜黃的石頭,也不知是田黃蜜蠟,不過這種石頭之前被炒作得很貴,她不敢輕易拿出去。因此想來想去,最合適的就是材質普通,但是新穎別致的東西。 蘇霓想啊想啊,終于被她想到一樣東西,她曾經在鶴壽堂看到一副木頭酒杯,上面還雕著海水圖案,很有趣的,不如就把這個送給木節,她肯定會喜歡的。 又過了幾天,老店終于徹底關閉,所有的東西都搬到新店來了,蘇霓去物業那里交了鑰匙,表明卡迪曼徹底交還了老商業街的店鋪。然后蘇霓就輕輕快快地一路趕往新店,從此之后她終于不需要兩邊跑路了。 十一月開始,工作量猛然增加,兩邊照管已經無法做完自己的工作,因此蘇霓迫切地希望快一點搬家,如今老店的一切終于都結束了,太讓她開心了。 蘇霓又忙了兩天,這一天是休息日,店面搞爆破活動,她在處理單據和安裝位之外還要一起招呼客人,倒水開單拿文件,感覺一整天都忙忙亂亂的,到了晚上八點多的時候這才消停下來,店里的客人很少了。 蘇霓坐下來喝了幾口水,很快就要下班了,今天的工作就要結束了,她就點開微信朋友圈想要緩解一下這一天的緊張。結果一進去就看到一篇帖子:2037最佳諷刺散文——霾是故鄉濃︿( ̄) ̄)︿ 蘇霓點開一看,只見里面寫著: 深冬時節,我在海南耽擱了幾日,總有些若有所失的悵惘,今夜山雨初歇,月華如晝,我忽然懷念起故鄉的霾了。 故鄉邯鄲的此時,正是品霾的好季節,約三五好友于高樓平臺,一壺老酒,半根驢腸,遠眺古城奇霾。放眼處莽莽蒼蒼,天地一色,偶爾露出遠處高樓塔尖,依稀海市蜃樓。撲面不濕,入鼻欲。大街上但聞車馬喧,不見行人面,如借時空隧道進入科幻世界。 蘇霓噗嗤一下就樂了,這個人說話太損了,拐彎抹角地挖苦,刁鉆古怪得厲害,偏偏還很有文才,就好像寶釵說黛玉:“真真這個顰丫頭的一張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歡又不是?!?/br> 不過驢腸是什么?是驢rou香腸的意思嗎?作者特意提出來,看來是邯鄲當地一道特色小吃,將來自己如果去河北旅游,應該嘗一嘗啊。 再往下讀,蘇霓更樂了,只見作者把北京上海的霧霾都貶損了一番,說北京的霾架勢很大但溫溫吞吞,來勢兇猛卻回味不永,到底是建都時間太短,行家一眼就知底蘊尚薄。上海的太淡,太拘謹,太細膩,正如她們的小資情調。連石家莊的霾,作者都沒說好話,說它掩不住的泥土氣息,且不具層次。 連霧霾的各種味道來源她都給出來了:邯鄲的是國有霾,比較醇,清一色金屬味。武安霾味道較雜,屬混合型。若回味有蒜香,那絕對是永年小冶爐的產品。 看來作者是經驗豐富??! 最后這位游戲文字者還說:北京人談霾變色,惶惶不可終日,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露怯。而邯鄲人自有燕趙遺風,滿不在乎,吸霧霾吐鐵釘,吃農藥拉蚊香,傲視群倫┑( ̄Д  ̄)┍ 蘇霓馬上就想到寶釵說的:“她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br> 見蘇霓笑出了聲,旁邊冬敏便問:“阿霓,你在笑什么?” 蘇霓笑著說:“剛看的一個文章,太可樂了,我轉朋友圈你們看哈!是說霧霾的,幸好我們這里沒有什么霧霾,天氣還挺晴朗的,否則也是麻煩??!” 蘇霓將那篇文章轉到自己的朋友圈,冬敏一看,也樂了,道:“廣東這邊這一點還是挺好的,每年冬天北京那邊就說霧霾霧霾,我們這里就不是那么厲害,冬天沒有那么難受?!?/br> 小土豪笑嘻嘻地說:“我們這邊畢竟離海比較近嘛,海風一吹什么都沒了,北方就比較慘,今年冬天據說四川都有霧霾呢?!?/br> 阿凱一聽立刻說:“啊呀,那可不好去旅游了?!?/br> 印庭搖頭道:“你還想著旅游呢,人家當地人都不知道要怎么過這個冬天呢?!?/br> 晚上九點,蘇霓下了班,回到家里這才覺得真正清靜了,門店里客人來來往往,尤其是爆破的時候,整個店面都是嗡嗡轟轟的聲音,無處可以躲避,讓人心里煩亂;如果里面再加上幾個孩子,就讓蘇霓一個腦袋都大了起來,太陽xue都突突直跳,現在終于結束了。 她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干完農活,就騎著車子來到鶴壽堂,打開院子的大門,就看到一些沉甸甸的柿子掛在枝頭,將樹枝都墜彎了,另一邊幾棵山楂樹上也結滿了紅彤彤的果子。鶴壽堂有一種質樸溫暖的氣息,栽種的花木少有珍奇美艷的,倒是果樹不少,還有一些榆樹槐樹,很渾厚堅實的老祖母氣息。 蘇霓進入房間里,從箱子里找出一個絳紅色的木盒,打開木盒,里面是一只二十幾厘米高的大大的木質酒杯,她拿出酒杯,只見上面雕刻著波浪海水和一個古裝的女子,頂部還雕著一個圓形圖案,蘇霓立刻聯想到月夜踏出龍宮來到海面上的龍女。 大酒海里還套著小一些的酒杯,蘇霓將那些酒杯一個個都拿出來擺在桌子上,上面雕刻的都是些游龍、龍女之類,有的吹簫有的彈琴,還有的提著宮燈,腳邊跟著螃蟹龍蝦之類,有趣得很。 蘇霓看了一會兒,將酒杯又重新裝了回去,這一套俄羅斯套娃一樣的酒杯作為回禮應該是很合適的吧? 十一月十七號的上午,蘇霓在門店收到了一份快遞,那是她兌換的烤箱到了,這個月五號的時候她又像上一次那樣熬夜到十二點,然后爭分奪秒地兌換了一個烤箱,如今這件禮物終于寄到了,箱子真的不小啊,估計自己把東西搬回家會比較辛苦。 大家一看到蘇霓居然兌換了一個烤箱,都震動了,小土豪趴在前臺笑嘻嘻地說:“阿霓兌了一個烤箱啊,以后烤東西給我們吃??!” 蘇霓笑著說:“好啊好啊,我們烤羊rou來吃!” 小土豪立刻星星眼地說:“哇,太好了,我要吃羊rou串!” “嗯嗯,好的,對了,竹簽子能不能放在里面烤的?不會著火吧?” 冬敏在一旁搶著說:“不會的不會的,可以烤rou串的,阿霓你是不是沒有用過這種東西?” 蘇霓囧囧地說:“是啊,從來沒搞過,后面可能要麻煩你們教我呢?!?/br> 過了兩天,這天蘇霓下早班之后,回到家里就烤了雞翅和雞腿,在晚飯開動之前,她先拍了兩張照片發到微博群里,和大家說:“前兩天剛到的烤箱,是公司禮品兌換換來的,這是我今天的晚飯,好開心(*^__^*) ” “哇,你們公司真不錯啊,居然有禮品兌換,自己不需要出錢嗎?” “不要啊,平時論壇灌水積分換的,自己不要出一分錢,連快遞費都不用的。這個烤箱比較大,前天我從店面把它搬回家,累死了,那么大的紙箱,同事都不好用電單車幫我運回去,我一路搬著它回到家,胳膊疼了一天?!?/br> “浮洲不要抱怨了,雖然辛苦了一點,但是能拿到這樣一份禮品已經很開心了,如果能有免費烤箱,我寧愿自己想辦法弄回家里去。啊,剛剛我們正在說天朝人口爆炸,耗盡資源的事情,很擔心將來只能吃土豆啊,看到浮洲烤的雞翅,我決定今天晚上去吃螃蟹面,我們隔壁有一家味道特別好,雖然貴了一點,但是現在有的吃就趕緊吃吧,不用太考慮錢的問題了,姑娘們我拜拜了,去吃飯!” 蘇霓頓時有點直眼,雖然對未來不太看好,但是一想到只有土豆紅薯可以吃,她也覺得有些難以置信,自己本來還想過幾天烤生蠔呢,看來自己也要抓緊了,畢竟生蠔海鮮這種東西空間不能自產??! 吃過了晚飯,蘇霓坐在電腦前便開始灌水,今天一天非常忙,自己都沒怎么刷分,每天七十分的額度不能荒廢啊。刷分的間隙,她看了一下禮品兌換區,回味著月初兌換禮品的興奮,忽然她看到有人在下面留言說:“下一期的禮物能不能提供電暖袋、電暖氣之類?冬天到了,家里需要添加取暖的東西(拱手)” 蘇霓一看,頓時勾起了從前的一點小情趣,回帖道:“對啊對啊,還有那種湯婆子,就是金屬暖水壺,冬天可以用來暖被子的,就象這樣(附照片),這個很有趣啊,有古典的韻味?!?/br> 回完了帖,蘇霓自己也笑了,估計自己建議的這樣物品太獨特,很少有人與自己有同樣的興味吧。